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城市发展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和论现代城市中的多元名城协同类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城市发展范文 类别:职称论文 2024-02-05

《论现代城市中的多元名城协同》

该文是关于城市发展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跟协同和城市发展中和名城有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摘 要:特色名城是现代城市发展的王牌,国内外诸多城市发展的成功先例证明,“多元名城”的协同创新,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多元名城”的协同创新具有前景广阔、源动力持续和绩效显著等战略意义,同时我国目前大多城市尚存着措施不当、规划不周、步调不一等诸多缺憾.现代城市的多元协同创新,需坚持“统筹安排”、“共享惠民”、“一体辐射”等基本原则.

关键词:现代城市 多元名城 协同创新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8)10-012-03

随着科技革命步伐的加快,现代城市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然而当下我国城市发展的主要瓶颈是:不少城市千城一面,模式单一,相互模仿追踪,有的甚至“丧失自我特色”,雷同趋势日益严重.就领跑全国的长三角地区来说,有研究表明,沪浙城市发展结构相似系数为0.7,沪苏0.82,苏浙则达到0.97,都已接近甚至超过国际经济发展结构和城市建设结构相似系数的上限.

  众所周知,每座城市的发展都想拥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可以说哪座城市拥有更多更大自己的特色,它就会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有优势.而城市的特色除了来自历史的积淀外,在现代更多是来自城市发展中的创新!城市发展中的创新,可以是该城市某一种历史特色的深度挖掘、拓展,也可以是多元特色的协同共创.就国内情况来看,走“多元名城”创建之路是目前大多数城市的必然选择.一座城市能同时创建几个特色名城,就意味着该城市发展的源动力是多元的,后劲是持续的,然而,“多元名城”之间的协调创新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哪座城市解决好了这个问题,它就能优先占领现代城市发展的制高点.

一、“协同创新”的内涵及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践

  现代城市发展,一般都经历过从“单城创建”到“多元名城”协同创新的历程,协同创新是近年来才为国人所重视的.“协同”概念源于德国学者H·哈肯1977年出版的《协同学导论》.他认为,协同是复杂系统本身所固有的自组织能力,是形成系统有序结构的内部作用力,是统一解决系统从无序转变为有序的过程.协同是相对于各独立组成部分进行简单汇总而形成的整体性系统调控,确保拥有良好运行质态的战略战术,它特别强调资源共享与共生互长,追求工程绩效最大化.协同表达整体的价值大于各独立组成部分价值的简单总和.

  “协同创新”是21世纪初学术界主要针对企业发展而首次提出的概念.所谓“协同创新”,就是围绕创新的目标,多主体、诸因素共同协助、相互补充、配合协作的创新行为.就其实现途径而言,协同创新可分为内部协同创新和外部协同创新.内部协同创新更强调或依赖于组织内在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外部协同创新更注重整体组织与各相关主体之间的互动.国内外学者研究皆表明,协同创新的本质在于价值的创造,协同效应主要是通过共享隐形资产实现的,通过隐形资产共享所带来的竞争优势更具有持久性.协同创新直接带来城市建设成本节约的最大化和特色创建综合绩效的最佳化.

  早在20世纪70年代,国外就有一批城市和地区对“协同创新”理论作了有益尝试和实践性探索.美国硅谷成功地将区域内的企业、大学、研究机构、行业协会等整合为一体,形成了扁平化和自治型的“联合创新网络”,使来自全球各地的创业者到此能够以较低的创新成本,获取较高的创新价值.在欧洲,芬兰、爱尔兰、瑞典、瑞士等北欧国家,通过积极推进协同创新,建立全球性创新网络,创新能力也得到跨越式的发展.实践证明,协同创新的难点和着力点是打破领域、区域或国别的界限,实现地区性及全球性的协调互助,谋求共同发展,构建起庞大的创新网络,以激活各方位创新要素,实现综合绩效尤其是文化、经济价值的最大化.

  城市发展中的协同创新一般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不同层面.宏观层面以空间区域为界限,强调不同城市主体之间的整体性协同,中观层面则是在同一城市内部,突出多元特色名城创建中各相对独立主体与整个城市建设系统的协调贯通.微观层面则侧重于某个名城创建时对影响该名城建设具体子因素包容借鉴态势上的相互吸纳协同.就一座城市的发展来说,协同创新的主要着眼和用力点皆是中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以往我国大多数城市的“多元名城”创建大体探索出以下几种模式:

  一是苏州模式.这是一种“三区三城”复合互补型协同创新战略.当世界金融危机使苏州“三驾马车”中动力最强劲的进出口突然急转直下时,苏州市当机立断实行经济转型升级,确立了建设“三区三城”复合型城市创新发展战略,以成为科学发展的样板区、开放创新的先行区、城乡一体的示范区为驱动力,把苏州打造成高端产业城市、最佳宜居城市、文化旅游城市.三区三城强弱互补,互济共生,相得益彰,苏州因此继续位列全国城市发展之首.

  二是郑州模式.郑州成功走出了一条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主体的综合发展之路,实现由“单项独创”到“四城联创”(文明、园林、卫生、环保)的转型.郑州始终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主线,其他“三城”创建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一中心联合互动,运作效果极佳.

  三是旅顺依附大连模式.旅顺2010年规划实施“五城一都”组团式城市发展路径,即以中心城市大连为依托,建设旅游休闲度假城,发展现代旅游业;建设西部临港新城,发展绿色临港产业;建设科技创新城,发展科教研发产业;建设历史文化名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建设市民宜居城,快速发展生态产业;协同共建大连花卉之都,发展现代都市农业.这种依附式同创,充分实现中心城市对周边中小城市的辐射拉动力,优势互补,同振共荣.

二、“多元名城”协同创新的意义及现实缺憾

  城市发展离不开特色,特色越鲜明,不仅意味着该城市的认同感越高,还意味着该城市的发展越容易定位,进而意味着发展方向明确,凝聚力加大;城市的特色越多(多元),则可能意味着发展的潜力源头越多,动力越广、越持久,发展的绩效越合理.一座现代化城市的发展,“多元名城”的创建显然优于单一特色的打造.然而,“多元名城”创建中最最核心的问题是“多元”之间的协同创新.协同创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突出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协同创新,前景广阔.“多元名城”的创建处于同一个城市共同体中,多元之间内部是有序、持续发展的关系,它们之间不是简单的并列、竞争,而是有机互动、联合创新、共同发展.正因为是多个系统的协同创新,其整体效益必然大于各个名城单独创建绩效之和,所以其前景将是单线发展所难以企及的.

  其次,协同创新,源动力持续.“多元名城”协同创新,实现“多位一体”,使现代城市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更能彰显一座城市的风采,增强中心城市对周边中小城市及其所辖村镇的辐射能力.协同创新的显著功效在于:多方面、全方位地激活单个名城建设细胞肌体中的发展潜力,避免条块各要素之间的内耗弊端,为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不断培养、激活新的物质增长点和精神活力源泉.

  再次,协同创新,绩效显著.每个名城的创建,都自成系统和体系,各创新主体的利益诉求和出发点不尽相同,每个名城创建都会只追求自身的个体特色,这很容易导致整座城市品质的非理性,进而导致“多元名城”建设群体利益的内耗.协同创新理念,就是要平衡和化解“多元名城”不同创新主体之间利益上的矛盾,使创建进程由无序变成有序,最终实现以“最小投入”赢取“最大经济社会效益”,极大提升“多个名城”的创建绩效和水平.

  就我国很多城市发展情况来看,“多元名城”协同创新绩效明显,可深入考察就会发现尚有诸多尴尬与挑战.很多城市的名城创建因理念滞后,思路狭窄,最后仍跌入传统保守的“线性传链”发展模式,“多元名城”创建难以实质性推进.较突出的表现及成因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核心名城创建措施不当,时而“涸泽而渔”.考察我国大多数城市发展规划,很多城市都因历史久远而选择以“历史文化名城”为“多元名城”的核心,然而就历史文化名城创建来看,很多地方存在着如下尴尬:在创建中急功近利,简单地天罗地网式“开发”,使城市的文化生态资源枯竭;继承、挖掘、整理传统历史文化的深度不够,致使不少珍贵文化遗产受到破坏甚至消失;文化保护的软硬件建设不般配,尤其是在硬件建设方面往往采取直接呈示法,未能有效地挖掘出底蕴,彰显历史文物的风采和内涵;规划打造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往往名实不符,沦为“摆设”;现行文化事业发展体制机制与惠及民生提升百姓福祉诉求相游离,有些举措难以得到市民响应和认同;某些节庆活动重形式轻绩效,跟风而上,一哄而起,虎头蛇尾,走过场等.

二是现代特色名城规划不周,时而“主体分离”.现代城市发展,基本上每座城市都会有至少一个(处)科技含量高的现代特色“名城”(高新技术产业区域),设计时号称“产城一体”,或与城市其它功能区融为一体.它们一般都是投入很大的区域,然而当协调创新不够时,这些高新技术产业区很容易与主城区“主体分离”,比如高新技术产业区与主城核心区衔接不上,或不自然,导致产城一体的格局无法真正形成,从而使高新区对整座城市发展的创新带动作用发挥不明显.而主城区的各项发展成果也很难对高新区进行渗透与穿刺.于是新区往往就成为一座相对孤立的岛屿,游离于主城区大门之外.

三是后起“名城”创建基础薄弱,进展缓慢,常常“捉襟见肘”.随着国人对生态问题的重视,近年来很多城市都打“生态”牌,创建“生态名城”.然而生态问题是因为之前的发展带来的新课题,所以“生态名城”的创建对于大多数城市来说,都属于后起的特色.也正因为是后起的特色名城,其基础就更显薄弱.加上很多城市在确立“国家级生态市”目标时,其着眼点基本上都停留在各项生态数据的达标.事实是,生态数据达标只是国家生态城市的最基本要求,仅仅着力抓生态数据达标等于“缘木求鱼”,长此以往,将会拉大与真正的富有魅力的“生态名城”的距离.更令人尴尬的是,由于认识和历史的原因,很多“生态名城”的硬件建设因资金缺口较大而成为硬伤,偶尔投放的生态建设资金往往也因“僧多粥少”而陷入“捉襟见肘”之无奈.

四是“多元名城”创建步伐不一,甚至时而“跑调”.受传统的线性模式影响,很多城市的“多元名城”之间整体进度不协调,快慢不一,有时相互间因抢夺资源,恶性竞争(比如基础设施各自为政、重复建设、推卸责任等),“多元名城”最后一城独秀.所谓“跑调”,是指大小背景色调不谐,主次音符不和,城市建设的重点特色不明.比如一座城市因为深厚的历史文化意蕴而选择“历史文化名城”作为主色调,那么其它的各个名城就应该围绕、服务于主色调的创建,或者成为主色调的创新发展新引擎或助推器.如果偏离了一座城市的主色调和大背景,“多元名城”创建就可能成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式的抢夺性竞赛,除了发展成本加大,还会使城市失去原有的独特魅力,甚至迷失方向.

由此可见,传统的线性思维和发展模式是现代城市“多元名城”协同创新发展的绊脚石,必须彻底清除.

三、“多元名城”协同创新的实施原则

  现代城市“多元名城”协同创新是多主体、多因素在一个更大的系统中通过内部共同协助、相互补充、配合协作,逐步优化自身结构,协调矛盾,充分发掘系统自身潜力,发挥远大于单个要素功能简单叠加之和的创新过程.它不同于“数城同创”,“协同创新”是一种长远的战略,也是一种科学的战术.说它是战略,在于它的目标的长远性;说它是科学战术,在于其结构和功能的互补性、合理性.而“数城同创”缺少的是长远的战略眼光,突出的是城市发展的近期效益,立足于平面上的共时性展开,在平均用力中还容易失去城市发展的主题,充其量只能算是一种临时性的工作部署、工作手段和手法,难以挖掘城市发展的后续动力.前述“郑州模式”的成功就向我们展示了这样的经验:作为城市的发展,应该有主有次,有长远、短期相结合的发展规划,不能全面开花,平均用力.

  国内外的经验告诉我们,一座现代城市在实施“多元名城”协同创新战略时没有完全统一的固定的模式,各城市只有找准自己的方位,抓住城市发展的主要矛盾,全面分析自身的诸多特点、条件,精确凝练出已有一定基础的城市核心特色,才能在协同创新中打造出多元特色名城来.然而,不论哪座城市,要真正让“多元名城”在协同中创新发展,均须坚持以下几条共通性实施原则:

  一是要坚持“统筹安排”的协同创新原则.系统学原理告诉我们,每个系统都由若干要素构成,要素与要素之间,要素与系统生存环境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有机联系.协同学理论强调,对于一个多要素的系统,可以通过若干子系统的协同而推动整体结构的有序演化.一座城市是一个多层次、多要素的复杂有机系统,因此在制定它的“多元名城”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时,不能运用简单的机械加减法,而要采取全面统筹的原则;不能仅看到“多元名城”创建的单个要素的作用,更要看到各要素之间的错综复杂关系,正像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的“割下来的手,已经不再是手”一样,在城市发展功能分区布局上,切不能将局部从整体中割裂出来,而要牢固树立全局一盘棋的系统观和大局意识,通过协同创新,联动互利,合作共赢.

  二是要坚持“资源共享”、“惠民为本”的创建原则.协同创新要求“多元名城”之间实行统筹兼顾,尤其是人、财、物各类有形资源和隐形资源在创建享共用,以有效地减轻资源的投入压力,避免对资源的无序竞争,甚至掠夺.“多元名城”建设的根本目的,不是仅仅为了提高城市的形象和品位,更为重要的是激发创新活力,提高百姓福祉,惠泽于民.因为广大市民才是城市创新发展的主体,只有真正惠泽于民,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市民创建的积极性,收获事半功倍之效.

  三是坚持城乡“一体辐射”的建设原则.一座城市的核心城区基本上都是周围城乡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核心城区的创建思路和模式,对周边市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引领、辐射和拉动作用.在“多元名城”协同创新过程中,统筹规范城乡一体布局意义重大.规划越早越准确,一体化程度就越高,建设投资(下转第16页)(上接第13页)成本也就越低.同时,城乡一体化布局越合理,乡村对城市化的成果享受就会越早、越充分,而村镇的发展常常又以生态经济形式反哺核心城区品位提升和内涵建设,由此形成一座城市产业间的良性大循环.

  综上所述,“多元名城”建设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一个,那就是全面提升全体市民的福祉.只要一座城市始终坚持特色之间、城乡发展之间的协同创新,坚持“多元”共生共荣、利惠百姓的理念,严而有序、卓有成效地解决好城市发展中多因素的协调,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个要素之间的正能量,必然能走出现代城市雷同化发展的老路,开辟出一条可持续的、动力源源不断的科学发展之路来.

  参考文献:

  [1] 戴卫民.新建本科院校的协同创新探析——以广东东软学院为例.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

(作者单位:泰州学院 江苏泰州 225300)

[作者简介:徐志成,泰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中国.]

(责编:贾伟)

城市发展论文参考资料:

城市建设理论杂志社

城市问题期刊

城市建设理论期刊

城市轨道交通论文

城市规划毕业论文

城市规划杂志社

总而言之:上述文章是适合协同和城市发展中和名城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城市发展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城市发展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