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重读先烈诗章相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和重读先烈诗章相关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重读先烈诗章范文 类别:职称论文 2024-02-12

《重读先烈诗章》

本文是重读先烈诗章相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与诗章和先烈诗章和重读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

李大钊

口占一绝

壮别天涯未许愁,

尽将离恨付东流.

何当痛饮黄龙府,

高筑神州风雨楼.

李大钊(1889—1927),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中国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曾组织建立中国第一个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筹建中国,领导建立北京早期组织,负责党在北方的全面工作.1927年被奉系军阀逮捕后英勇就义,时年38岁.这首1916年春创作于日本的《口占一绝》,是诗人以百折不回的雄健之心,穿越沧海,誓挽狂澜的爱国宣言.“壮别天涯未许愁,尽将离恨付东流.”一个“壮”字,引领全篇,气势逼人.面对衰败的祖国、凄冷的现实,他没有颓唐,更无暇愁闷,而是一反情境、语境的限制,于孤苦之境作豪放之语.“痛饮黄龙府”,这个源自民族英雄岳飞的经典故事,被作者巧妙生发,赋予了重整河山、再造中华的强烈象征和丰富寓意,最终在诗的结句,托举出“高筑神州风雨楼”的宏伟愿景.李大钊曾说过:“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他的生命和诗歌,就是这种高尚价值观的践行.尽管38岁就牺牲在绞刑架下,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为主义而来,为主义而去”,直至今日仍亮耀天宇,诠释着追求真理的赤诚和无悔.

余祖胜

向遥远的地方思念

抬起我沉痛的头,

遥望着那远远的天边,

没有谁向我唱出有力的歌声,

为什么是那样软弱,

我们为什么都停留在阴暗的地方?

不要把眼泪流在破烂的衣上,

都有着一个完整的灵魂,

应该放开我们的歌喉,

唱出我们的悲愤,

为什么自己的天边永不给我一个召唤?

流着那苦痛的眼泪,

我们应该尊惜最后的一滴,

让它在微笑的时候流出来,

我们不要沉醉静的宇宙,

玩味着那美的浪漫的蒂克.

我整起了我的旅囊,

向着那自由的领域,

跨过那黑暗崎岖的道路,

明天,我第一个看见东方发出的曙光.

这首诗创作于1947年9月29日,抒发了对黑暗现实的悲愤和,表达了对光明新世界的憧憬和追求.作者余祖胜(1927—1949),早年做过童工,1947年加入中国,次年因叛徒出卖被捕.重庆解放前夕,被国民党杀害于渣滓洞集中营,时年22岁.1946年,余祖胜失学在家,他在彷徨和苦闷当中开始写诗歌,并以苍扉为笔名在《新华日报》上发表了《丐童》一诗.他同情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想尽力帮助他们,但因自身能力所限,只能把这种愿望和情绪表达在诗歌当中.此后,他又陆续写了大量诗歌,以揭露黑暗的社会现实.这首诗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首.全诗共四小节,头两节以诘问方式描写旧社会的黑暗和人们处于白色恐怖下的苦闷焦虑,表达了一个独立完整的灵魂渴望自由和光明的心声.后两节号召人们起来反抗,表现出作者高度的觉悟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我整起了我的旅囊”,说明他已经付诸行动,前进在革命道路上.“那自由的领域”是作者的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跨过那黑暗崎岖的道路”喻指斗争的艰苦曲折与坚持奋斗的决心.“明天,我第一个看见东方发出的曙光”表露了作者对革命必胜的信心.这首诗先抑后扬,从现状的沉痛到自身的觉醒,再到进一步付诸实际行动,层层递进,极具号召力.(摘自《重读先烈诗章》中华书局出版)

重读先烈诗章论文参考资料:

此文评论:上文是一篇关于诗章和先烈诗章和重读方面的重读先烈诗章论文题目、论文提纲、重读先烈诗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