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马克思哲学方面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与论作为劳动哲学的马克思哲学方面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马克思哲学范文 类别:职称论文 2024-03-20

《论作为劳动哲学的马克思哲学》

本文是马克思哲学类自考开题报告范文和马克思哲学和劳动哲学和作为相关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摘 要:劳动哲学是对人类劳动活动、劳动关系和劳动方式的哲学反思和价值追问,是一种以劳动为存在论基础的哲学世界观.马克思哲学中包含丰富的劳动哲学思想:在本体论上,劳动是现实生活世界的基础;在辩证法上,劳动是主客体辩证转化的中介;在认识论上,劳动是认识的轴心;在价值观上,劳动是价值的主体本质和人类解放的现实途径;在历史观上,劳动是历史的基本条件和底色.由此,马克思哲学可以被视为是一种劳动哲学.

关键词:劳动;劳动哲学;马克思哲学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经济哲学视野下的资本逻辑与经济正义研究”(项目编号:11BZX013)

中图分类号:B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17)04-0076-07

马克思哲学因其所具有的博大的理论内涵、丰富的思想论域以及历史性的解释原则,为后来的研究者和阐释者提供了巨大的理论空间和丰厚的思想资源.事实上,在后来的马克思哲学研究中,人们从社会哲学、政治哲学、经济哲学、文化哲学、实践哲学、价值哲学等不同的理论视野或学科视域对其进行了多维度的诠释,从而形成了诸如作为社会哲学的马克思哲学、作为经济哲学的马克思哲学、作为文化哲学的马克思哲学、作为实践哲学的马克思哲学、作为价值哲学的马克思哲学等不同的理论面貌.这些阐释从不同的方面发掘了马克思哲学思想的丰富内涵,深化了人们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认识,呈现了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立体形象.笔者认为,亦可对马克思哲学进行劳动哲学的阐释,从而呈现“作为劳动哲学的马克思哲学”.

要对马克思哲学进行劳动哲学的阐释,首先要对劳动哲学进行必要的规定.哲学作为对人的存在方式、存在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理性反思,其实质是对人的存在根据、存在意义、存在世界的终极性追问和历史性解答,并在这种追问和解答中筑牢存在之根基、建构存在之意义、提升存在之境界、成就存在之自由.笔者认为,所谓劳动哲学,是对人类劳动活动、劳动关系和劳动方式的哲学反思和价值追问,并以人类劳动为存在本体和价值视域,深入解答人的存在方式及其本质,深刻阐释人类现实生活世界的根据和基础,深度构筑人类的意义居所,从而为人类提供坚实可靠的存在根基和心向往之的存在图景.在这样的劳动哲学意义上,笔者认为,马克思哲学是一种劳动哲学,因为马克思正是在劳动中揭示了人的生成和本质,在劳动中寻求现实生活世界的根据,在劳动中求解社会历史之奥秘,在劳动中发现了价值的本质和人类自由解放的现实途径的.事实上,马克思哲学中包含着劳动本体论、劳动辩证法、劳动认识论、劳动价值观、劳动历史观等丰富的内容,下面对之进行逐一阐释.

一、劳动本体论:劳动是现实生活世界的基础

本体,在字面上具有“本原”、“本真”、“本质”、“根据”、“根本”、“基础”等意涵.在哲学的一般理解中,本体即“作为存在的存在”,是指事物和现象得以发生、存在和发展的终极根据和始原性基础.而本体论则是关于“本体”的学说,即关于存在及其本质的学说.它是对事物和现象得以发生、存在和发展根据和基础的探讨和思考,其旨趣在于为人类寻求安身立命之根据,建构心向往之的意义世界.本体论作为一种追根溯源式的意向性追求,表达了人类对自己身居其中的现实生活世界之终极存在、终极认识和终极价值的深度渴望,是人类超自然生命存在属性的集中体现.

所谓现实生活世界即现实的人的生活世界,是指建基于人类物质生产劳动实践之上生成的“人化世界”,是人的生产劳动对象化和人们交往活动之结果的“属人世界”.现实生活世界经由物质生产劳动而获得了本体论的规定,从而与离开人的生产劳动、外在于人的抽象物质世界形成了根本区分,也与观念论的主观世界和唯灵论神学世界形成了本质区别.现实生活世界是建基于生产劳动之上的世界,生产劳动是现实生活世界的深刻的本体和本质性根据.这是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基本立场.当前,国内哲学界对马克思哲学进行实践哲学的解读,把马克思哲学阐释为实践本体论哲学,这相较于传统的物质本体论来说是一种进步和深化.但笔者认为,由于物质生产劳动是最基本、最广泛、最深刻的实践形式,因此可以进一步把马克思哲学本体论归属为劳动本体论,把马克思哲学视为劳动哲学.事实上,马克思正是从劳动的视域,深入揭示了作为生活世界之主体的现实的人的劳动本质,深刻揭示了作为生活世界之基本内容的社会交往关系的物质生产劳动实质,从而把哲学的目光聚焦于生活世界的劳动根基上,在劳动及其关系中求解人的本质,在劳动中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和内在逻辑的.

首先,马克思在劳动中揭示人的本质.现实生活世界是人的生活世界,人是现实生活世界的主体,离开了对主体人的把握,就无法理解和把握现实生活世界.对于人是什么?何谓人的本质?历来有不同的看法和主张.譬如,有的从宗教神学的立场出发,将人的本质归结为灵魂,从而对人作了“宗教人”的理解.有的从“自然法”的观点出发,将人的本质归结为趋乐避苦的“自然性”,从而对人作“自然人”的理解.有的从理性主义的观点出发,将人的本质归结为理性,从而对人作“理性人”的理解.有的从生物进化论的视野出发,将人的本质归结为动物性,从而对人作了“生物人”的理解.有的则从意志主义的观点出发,将人的本质归结为意志,从而对人作了“意志人”的理解.上述对人的种种理解和规定,尽管也在一定程度上指证了人所具有的某些属性,但皆表现出一种抽象的、非历史的、本质主义的形而上学认识倾向,因而难以在根本上揭示人的本质真理.马克思则在感性对象化的活动即劳动中,揭示了人的存在本质.在马克思那里,劳动即物质生活的生产,从而劳动和物质生产可以被视为是同等意义的概念.马克思认为,劳动作为人的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本身,是人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而以自身的活动为中介,调节和控制其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它是专属于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由于“劳动的现实化就是劳动的对象化”①,因而生产劳动作为一种人所特有的存在活动,是一种感性对象化活动.而借助这种感性对象化的生产劳动,人不仅改造无机界、创造对象世界以证明自己是自由自觉的类存在物,同时通过塑造人自身而确证劳动是人的自我创造和自为生成的过程.所以,生产劳动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与动物的本能活动具有本质的区别.因而一当人开始劳动以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就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了,因为“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命,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②.可见,“对马克思来说,劳动是一种自我创造的活动,即个人在其中创造自身或达到他们所是的活动”③,劳动因此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而且所谓通过劳动活动创造的人的本质并不具有固定的天性或本质,而是随着生产劳动活动的不断变化而历史地发展,从而生产劳动构成人的历史性存在的本体根据.正是基于劳动对人的本质及其存在发展所具有的本体地位,恩格斯才深刻地指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④.

其次,马克思把劳动视为现实生活世界的本体和根据.现实的生活世界是现实的人的生活世界,是人们的社会生活.然而,对于现实生活世界的根据和基础问题,历来有不同的观点.譬如,神学社会历史观把生活世界的根据和基础系在上帝身上,认为正是神圣的上帝创造了人及其社会,从而上帝和天国生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根据和归属.自然主义社会历史观则用纯自然的因素来解释生活世界的由来,视自然环境为生活世界的基础和根据.而主观的唯心史观则把社会生活的基础和本源归结为人所具有的主观意识和精神因素,把人的意识和精神力量作为社会生活得以可能的根本.而马克思则从现实的人的基本存在方式即生产劳动来认识生活世界,深刻揭示了现实生活世界的生产劳动本质,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它是人们的劳动对象化活动及其过程.通过劳动对象化活动,人能动地改变外在的自然世界,不仅使自在的自然生成为“人化的自然”,使外在的世界变为“属人的世界”,同时把自己的思想意图和主观意志对象化、现实化,并在此过程中历史地创构了人们的社会关系.正是在感性的劳动对象化活动基础上所形成的属人世界和社会交往活动,构成了现实生活世界的基本内容;也正是由于感性的劳动对象化活动,才形成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进而才有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和科学实验.所以劳动活动在人类的实践结构中处于更为基础性的地位,劳动“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⑤,其对于现实生活世界具有深刻的本体论意义.总之,在马克思看来,劳动是人的本质规定,是现存感性世界的基础,劳动因此构成现实生活世界的本体,这是马克思哲学劳动本体论思想的集中表达.

二、劳动辩证法:劳动是主客体辩证转化的中介

马克思的劳动哲学,亦体现在其劳动辩证法的思想中.对于何谓辩证法,人们有不同的理解范式.其中,自然主义范式辩证法和知识论范式辩证法又最为典型.自然主义范式辩证法把外在于人、先行于人而存在的自然界视为确定性的存在事实和存在本体,将客观的自然物质作为辩证法的载体,把辩证法的基础归结为自在的客观物质世界,辩证法则被视为是自然物体的自在运动变化以及自然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辩证法被理解成关于客观世界运动变化发展一般规律的反映和认识.与此相反,知识论范式辩证法把脱离人、脱离自然界的抽象思维主体作为辩证法的载体,将辩证法视为思维的自我反思和观念的辩证运动,并以此来解决思维和存在的矛盾,寻求二者的辩证统一.然而,由于其辩证主体是抽象的思维,其运动也只是在思想领域中的抽象概念演绎,思维和存在的统一只能是抽象的思想统一,因而不能真正解决思维和存在的矛盾,实现主观和客观的现实统一.可见,无论是自然主义辩证法还是知识论辩证法,都是离开人的生产活动而抽象地谈论辩证法,使得辩证法成为一种缺少革命性的抽象形而上学话语.而马克思则在批判旧哲学的过程中实现了哲学革命,创建了唯物史观,把自己的哲学奠基于现实的人的物质生产劳动,将其本质地规定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并把自己的哲学旨趣确定为人的自由解放.所以,马克思的辩证法始终是与人的存在活动尤其是生产劳动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马克思那里,劳动被视为是主体和客体辩证运动的中介、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转换器以及人与人之间交往活动的桥梁,并把劳动活动及其发展看作是社会历史变迁的深层根由,从而劳动成为理解马克思辩证法的根本切入点,劳动辩证法因此构成马克思辩证法的核心规定.

马克思的劳动辩证法思想,集中体现在其劳动对象化的思想中.劳动对象化即劳动的现实化或劳动的实现,是人通过物质生产劳动创造对象世界以及人的目的、思想和本质力量对象化为物质存在形式的过程,由此人自己的存在和本质力量得到集中确证和展现.劳动对象化是一个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辩证运动,劳动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一方面,人通过劳动创造对象世界,并在自己所创造的对象世界中直观自身和确证自己的本质力量.这正如马克思所言:“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生成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⑥所以,劳动是人的目的和观念得以对象化、现实化的重要中介,也是主体能动性和本质力量集中体现和确证的重要方式.另一方面,人通过劳动改造自然、改变客体,赋予客体以形式,使客体成为符合人们需要的存在物,从而实现客体主体化.马克思指出:“劳动是活的、造形的火;是物质的易逝性,物的暂时性,这种易逝性和暂时性表现为这些物通过活的时间而被赋予形式”⑦,并因此造成物的有用性.正是通过感性对象化的劳动活动,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主客体辩证运动和辩证关系得以历史地建构起来.这种建立在劳动基础上的主客体辩证过程,是一种既改变客观世界,也改变主体自身的活动,并在这种劳动活动中创造出自然界原先并不存在的新的对象世界.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辩证关系也是在人与自然之间的生产劳动关系基础上发生和发展的.由于现实的劳动只能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才能进行,所以劳动一开始,就产生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主客体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主体间关系.而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关系,实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劳动合作和交换的关系.因此,无论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主客体辩证关系,还是人与人之间的主体间辩证关系,都是建立在人类生产劳动基础上的.可见,马克思的劳动辩证法把辩证法植根于人的历史性生存即生产劳动中,既超越了直观唯物主义的自然辩证法,也扬弃了思辨唯心主义的概念辩证法,从而把辩证法提升为具有现实穿透力的“合理形态的辩证法”,彰显了辩证法的革命性和批判性,成为改变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现实力量.这正如马克思所言:“辩证法,在其合理形态上,引起资产阶级及其空论主义的代言人的恼怒和恐怖,因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⑧可见,在马克思那里,劳动是实现人的目的和需要的物质性活动,是辩证的存在过程,它是主客体辩证法的中介,是观念世界和对象世界之间的转化器,是社会交往关系的枢纽.由此马克思的劳动辩证法为现实的人的生成及其社会交往关系和历史运动找到了深刻的现实根据.

三、劳动认识论:劳动是认识的轴心

认识论是哲学的重要构成内容.然而,对于认识论问题,在哲学史上历来存在各种殊异的观点.譬如,在古希腊,柏拉图基于先验论的立场,认为知识的对象是理念世界,不涉及感觉世界,因而它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的,是对理念的认识.而关于理念的知识则是内在于人的心灵的,所以认知就是回忆.亚里士多德则认为,认识的对象是客观世界的事物,由客观事物所引起的感觉是认识的起源和基础,但是他又认为人还有理性的灵魂,具有运用概念进行思维的能力,并把认识活动视为是理性的功能.在欧洲中世纪的哲学认识论中,存在着唯名论和唯实论之争.唯实论把一般概念、事物的共相视为先于个别事物而存在的东西,是个别事物的本质和根源,因而认识是从概念到物的过程.相反,唯名论则认为,一般概念和共相不过是个别事物的名称,不是真实的存在,个别事物是先于概念、共相的真实的第一性的存在,因而认识的过程是从物到概念.至近代,对认识的探讨是围绕经验论和唯理论而展开的.经验论强调经验的重要性,认为感性经验是人类知识和观念的唯一来源,忽视乃至否定理性的作用.唯理论则片面强调理性的作用,不承认经验论所谓的一切知识皆来源于感性经验的主张,认为知识是先于感觉、先于社会实践的天赋观念,唯有从“自明之理”出发并经由严密的逻辑演绎方能获得和理解.在休谟怀疑论的惊醒下,康德企图克服经验论和唯理论各执一端的片面性以解决认识论问题,提出了“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的命题,并通过批判性的哲学检审和划界,实现了认识论上的“哥白尼式”革命,强调认识是通过主体对客体的时空建构和范畴建构来实现的.康德认为,感性认识经由主体先天的“时间”和“空间”认识形式对来自于“自在之物”的感性杂多整理和建构而成,感性认识进一步经过先天知性范畴的综合加工,形成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知识.因此,康德在哲学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了主体的认识结构,并实现了对以往哲学认识论的批判性总结.黑格尔不满意康德在认识问题上的形而上学性质,把辩证法运用到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发展过程,从感觉、知觉再发展到知性.但是,在黑格尔那里,认识的真正主体是绝对精神,因而他所谓的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本质上不过是绝对精神自我认识的过程,是概念的辩证演绎过程.

如此可见,上述哲学史上的认识论观点,若撇开形式和枝节上的差异,从本质上看,可以被归属为经验论和先验论两大类.但是无论是经验论还是先验论,都把认识看作是一个外在于人的生产劳动的过程,致使认识成为一种绝缘于现实生活的空疏观念,从而不能为人们提供真切的理解力和判断力,无力为人们提供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

与历史上的思想家们不同,马克思在批判地扬弃以往哲学认识论的基础上,把认识论的基础奠基于人们的现实生产生活即劳动中,从劳动的根本视野揭示了认识的源泉及其本质,从而确立了科学的认识论.马克思认为,劳动是认识得以生发的前提条件,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也是认识的最终归宿,从而劳动构成认识的轴心.

首先,劳动是认识得以可能的前提.马克思认为,人类的认识之所以发生,人们之所以求知,并非如亚里士多德认为的那样是出于与生俱来的惊奇感使然,而是为了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要,它是与人们的生产活动和劳动交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⑨,也就是说,“意识并非一开始就是‘纯粹的’意识.‘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受到物质的‘纠缠’”⑩.可见,满足人们生产生活资料之需要的生产劳动活动是人类认识的前提,它对于认识的发生具有深刻的本体论意义.诚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因而“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輥?輯?訛.而生产劳动和物质交往活动是人们的基本存在方式和生活的主要内容,同时,唯赖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活动,认识的主体、认识的客体和认识的中介才得以生成和可能.所以,生产劳动活动成为认识得以可能的前提.

其次,劳动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劳动是人们借助工具改造外部世界以满足人自身需要的物质性活动,是一个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劳动本身是一个需要理论和认识指导的活动.而人类认识在根本上就是为满足劳动需要、适应劳动需要而产生的.人类的需要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人类就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生产劳动能力,扩大自己的劳动广度和劳动深度.这在客观上提出了对认识发展的新要求,迫使人类认识不断进步和提高.所以,正是那些满足人类生产生活需要的劳动活动和物质交往,推动和促成了认识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事实上,人们“对自然界的独立规律的理论认识本身不过表现为狡猾,其目的是使自然界(不管是作为消费品,还是作为生产资料)服从于人的需要”?輥?輰?訛.所以,生产劳动不仅是认识的前提,也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所在.生产劳动作为现实的人的基本存在方式和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构成了人类认识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人们的认识和思想正是随着生产劳动的发展而变化发展的.

再次,劳动是认识的归属.认识的目的不仅仅是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改变世界、改造社会,从而使世界成为合乎人性的世界,使社会成为合乎人性的社会,从而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营建自由的生活和诗意的居所.而劳动作为人类特有的感性对象化活动,是把人自己的理想、观念和意图现实化和对象化的重要活动.所以,认识最终要回归到劳动活动及其过程中,并通过劳动活动中介发挥自己的理论力量,化为改造世界的现实力量.若认识缺失了回归生产劳动这一重要环节,哪怕它具有多大的科学性,最多只能做到对世界的理论说明,从而与现实之间仅仅保留一种理论的关系,甚至沦为无关痛痒的夸夸其谈和无批判的意识形态话语.所以,马克思极度不满于旧哲学所持有的抽象立场和空疏性质,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輥?輱?訛.改变世界,就是要改变不合理的现实生存状况,就是要改造不合乎人性的生存环境.因此,认识最终要回归到劳动,通过劳动活动使自己现实化,从而把世界提升到理论的水平,现实地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类自由.

四、劳动价值观:劳动是价值的主体本质和人类解放的现实途径

价值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一种客体的存在属性和主体的需要结构之间的相符性存在关系.价值观是对社会价值现象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而劳动价值观是对劳动活动及其方式对于人所具的意义和价值的根本观点和总体看法.正如价值观是一个历史范畴一样,人们对劳动价值的认识和评价也具有社会历史性.譬如,在古希腊,劳动被视为是一种身份低贱的人所从事的一种创制活动.在封建神学的话语中,劳动被视为是上帝对人类原罪的惩罚.在作为市民社会意识形态的国民经济学那里,劳动被视为是资本增殖的抽象物料,资本是劳动的主体,劳动是资本的手段.可见,在以往长久的社会历史中,劳动的价值和劳动者的地位在总体上是十分低下的,得不到应有的承认和肯定.马克思则从现代资本社会深度异化的现实出发,自觉立足无产阶级的立场,深入批判资本对劳动的野蛮宰制,揭示了现代市民社会中的劳动境况,在批判资本逻辑的过程中史无前例地彰显了劳动的价值和劳动者地位,把劳动视为价值(财富)的主体本质,将劳动解放视为人类解放的核心内容和现实途径.

对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观,我们可以分别从经济学和哲学两个方面加以把握.在经济学方面,马克思把劳动规定为价值的源泉,视劳动为价值(财富)的主体本质,认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劳动的对象化和凝结.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通过把社会产品和财富的本质和依据导回到活劳动基础上,瓦解了国民经济学家关于资本创造财富、资本永恒的神话,高度彰显了劳动者的地位和社会价值,并号召劳动者通过剥夺“剥夺者”来实现自身的解放.同时,马克思把劳动提升到哲学的层面予以揭示,把劳动作为人之为人的基本存在方式和本质规定,从而把实现劳动解放作为人类自由解放的核心内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哲学的根本意义上,就是追求劳动的解放和自由,其实质就是人类的自由解放,就是要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

马克思也是在物质生产劳动中解答“解放何以可能”的根本问题,寻求人类解放的道路的.人生在世,却无往不在各种束缚之中.人的束缚既来自外部的自然必然性,也来自社会关系的外在性,还来自思想层面的迷思.要摆脱人生的种种束缚,在根本上有赖于通过劳动进行现实的.在人与外部自然关系上,自然界以其客观性、必然性束缚了人的需要和活动的自由,于是需要劳动通过能动地打破自然必然性以改造自然物质,使之成为满足人的需要的存在物,这样人在自然界面前就改变了无所作为的存在状态,积极地赢得了对自然的主体性,从自然束缚中解放出来.

然而,当人类逐渐摆脱自然的束缚,从自然的面前抬起头颅时,人又在自己创造出来的社会关系中再度丧失自我,成为一种被社会关系束缚的存在.由于劳动剩余的出现,产生了私有制、阶级社会和阶级剥削,从而使得社会关系成为一种个人无法摆脱的沉重枷锁.这种阶级剥削和阶级对立在现代社会达到尖锐状态,使得人类遭遇最为深刻的异化现实.对于如何改变这种不合理的异化现实和存在状态,马克思认为历史经由劳动异化来实现异化的扬弃,即所谓“自我异化的扬弃同自我异化走的是同一条道路”?輥?輲?訛.实际上,马克思认为,在现代资本社会,要改变不合理的异化现实和社会束缚,就要借助资本这种社会关系创造大量社会财富,从而为未来的自由社会奠定丰富的物质基础,为人们赢得更多的自由时间创造条件,从而超越“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现代社会存在阶段,跃迁到“自由个性”的社会存在阶段.这也就是马克思在人的历史发展过程问题上的基本观点.马克思曾指出,人的依赖关系是最初的社会形式,在这种形式下人只能在狭窄和孤立的地方发展.而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式,在这种形式下人才形成普遍的社会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体系.而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自主支配社会生产力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其中,第二个阶段为第三阶段创造条件?輥?輳?訛.可见,通过劳动乃至历经异化劳动阶段,人们最终打碎束缚在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上的枷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真正和谐.这正是马克思毕生所致力的共产主义事业之价值旨趣.

除了自然的束缚和社会关系束缚外,人作为一种精神性的存在物,也因受到各种思想和观念的纷扰和淆乱而陷于迷茫和不解的状态,陷于困惑和枷锁之中.对此,马克思的基本看法是,思想、观念是关于现实生活的思想和观念,是对人们的生产劳动及其交往关系的反映,因而思想矛盾和观念冲突的根本不在于思想观念本身,而是源于现实的生产生活矛盾和劳动关系冲突,因此观念的冲突和思想矛盾的解决在根本上需要通过对现实关系的劳动改造和革命来实现,通过实现思维和存在的统一来达到思想的和谐性.

如此可见,在劳动价值问题上,马克思结合经济学和哲学视域,把劳动及其价值从经济学层面提升到哲学层面,不仅从经济学的视域把劳动视为价值和财富的主体本质,而且从哲学视域把劳动视为人的基本存在方式和核心规定,并将劳动问题和人的自由解放紧密结合起来,把劳动作为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的现实途径.

五、劳动历史观:劳动是历史的基本条件和底色

历史观,是关于社会历史的起源、本质及其发展过程的根本观点和理论体系.其中历史的主体是什么?历史发展的动力何在?历史是如何发展的?历史发展有无规律?等等,这些问题是历史观中的基本内容,也是哲学史上长期争论的焦点问题.譬如,神学历史观把超自然的上帝、神视为历史的主体,用上帝、神的意志和力量来解释、回答人类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动力,历史被视为是神意的体现,从而把人类历史神秘化.唯心主义历史观把历史的本源和本质及其发展动力归结为人类的精神活动,用人的主观意志和精神力量来解答历史的发生和发展,把人的思想和精神作为历史的前提和基础,从而把人类历史主观化、精神化.而自然主义历史观则用纯自然的原因来解释和说明历史的基础及其发展的动力,从而把人类历史自然化.然而,不论是神学史观还是唯心史观,亦或是自然史观,都把历史看作是一种与现实的人及其物质生产活动无涉的过程,具有浓厚的基础主义和本质主义的色彩,使得这些历史观成为一种抽象的形而上学历史观,从而不能揭示历史的本质,无力揭开“历史之谜”的谜底.而马克思在批判以往抽象历史观的基础上,把历史的前提和基础安置到现实的人的物质生产劳动基础上,并在劳动及其发展史中深刻揭示了历史的前提、主体、历史发展的过程及其动力等内容,实现了历史观上的伟大革命.

生产劳动是人类历史的前提.马克思认为,历史不是神的历史,不是观念的历史,也不是自然的历史,而是现实的人的历史.然而,现实的人首先要生存和生活.“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人们从几千年前直到今天单是为了维持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从事的历史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輥?輴?訛,因而“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輥?輵?訛.因此,离开了物质生产劳动和劳动交往关系,人们的生存难以保障,生活就难以为继,历史就难以创造,从而劳动乃是历史的前提和基本条件.这样,历史得以破天荒地被安置在自己真正的基础即劳动之上.

由劳动规定的“现实的人”是历史的主体.主体作为一个重要的哲学概念,具有以自我为根据、自主存在的意涵,从而具有能动性、自主性的特征.当我们说人是历史的主体的时候,意味着历史不是外在于人的自然过程,而是人的自主创造过程及其结果.诚如马克思所言:“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它‘不拥有任何惊人的丰富性’,它‘没有进行任何战斗’!其实,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在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且进行战斗.”?輥?輶?訛而这里说的人,既非抽象的唯灵论的观念人,也非纯自然的生物人,而是从事物质生产劳动、处在社会劳动交往关系中的人.所以,作为历史主体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輥?輷?訛.正是这些现实的个人在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劳动过程中创造了历史,现实的人以现实的劳动活动创造了现实的历史.

劳动是历史的底色.历史是什么?“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輦?輮?訛在马克思看来,历史不是神学家们所宣称的那样是神意的体现,不是像黑格尔所谓的绝对精神的自我外化和回归的抽象的概念史,也不是自然主义所认为的那样是自然界的自然而然的变化过程和结果.马克思关于“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的论断,说明了历史是人追求自己目的的历史,是人谋求自己生活资料和满足自己需要的活动及其过程.而人要追求自己的目的、满足自己的需求,是离不开人类劳动活动的.事实上,劳动是人类满足自己需要的物质生产过程,是把自己的目的现实化的对象性活动,也是不断克服和解决各种生存矛盾的重要手段,并在这种活动和过程中提升自己的生命空间和厚度.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在劳动基础上实现人类世代更替、人类交往活动不断扩大和人类自由不断提升的过程.从纵向上来看,历史就是人类世代之间在劳动资料、劳动财富和劳动生产力等方面的传承,而每一代则在继承以往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劳动活动改造旧有的存在环境,使之成为更为合乎人性的存在世界.从横向上来看,历史就是通过更为普遍和广泛的劳动交往活动,促使人类历史从地域的、民族的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因此,在马克思看来,劳动是历史的根基所在,它是波澜壮阔历史画卷中最厚实的底色.

总之,马克思哲学中包含丰富的劳动哲学思想.在本体论方面,把物质生产劳动视为现实的属人世界和社会生活的基础和根据.在辩证法方面,把劳动视为主体和客体辩证运动的中介、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转换器以及人与人之间交往活动的媒介.在认识论方面,把认识论的基础奠基于人们的现实生产生活即劳动中,并在劳动中揭示认识得以可能的前提、根据和归属.在价值观方面,把劳动规定为价值的主体本质,瓦解了国民经济学家关于资本创造财富、资本永恒的神话,同时把劳动提升到哲学的原则高度,将劳动作为人之为人的基本存在方式和本质规定,把劳动解放和人的自由解放本质地联系在一起,在劳动中求解实现人类自由的现实途径.在历史观方面,把历史的本质性根据置放于劳动之上,视劳动为历史的基础和前提,把历史视为劳动发展史.这样,马克思在劳动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历史的钥匙,了“历史之谜”的谜底,向我们呈现了作为一种劳动哲学的马克思哲学.

作者简介:毛勒堂,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师范大学经济哲学研究中心主任,上海,200234.

(责任编辑胡静)

马克思哲学论文参考资料:

哲学杂志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哲学论文范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文

世界哲学杂志

马克思哲学论文

总结,本文论述了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马克思哲学和劳动哲学和作为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马克思哲学本科毕业论文马克思哲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