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新闻奖类论文范本 和第三十五届河南新闻奖评选感言方面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新闻奖范文 类别:职称论文 2024-03-26

《第三十五届河南新闻奖评选感言》

该文是关于新闻奖类论文范文资料和感言和新闻和河南方面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总书记2017年11月8日在中国记协成立80周年之际发来贺信,希望广大新闻工作者坚定“四个自信”,保持人民情怀,记录伟大时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唱响奋进凯歌,凝聚民族力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2017年新闻舆论工作是以迎接十九大,宣传十九大,学习十九大为主线.在第三十五届河南新闻奖评选中,感受最深的就是获奖作品都是河南省广大新闻工作者按照“四向四做”的职业新标杆、以贺信精神为新志向,围绕主线,深入基层,在河南的山山水水之间,在农村的田间地头、在工矿企业车间里、在科研院校庭院中、在城市社区大街小巷采写的一篇一篇的新闻故事,这一个个的小故事组合成了一幅反映河南发展变化的新时代画卷.

一、扎根中原热土〓记录时代风云

综观第三十五届河南新闻奖获奖作品,大多都是围绕建设经济强省、从严治党、脱贫攻坚、大气治理、民生改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中原更加出彩这些中心工作、重点任务的作品.这一年里,广大新闻工作者记录了一个个精彩的瞬间,传递了一个个精彩的故事,见证了一个目标清晰、步伐稳健、改革发展砥砺奋进的河南.这些作品为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有效发挥了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获得特别奖的《河南日报》的组合报道《兰考脱贫纪》,就是抓住2017年3月17日,总书记在兰考调研指导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周年的日子,用八个整版的篇幅展现了由50多位编辑记者组成的精锐采编队伍深入到兰考的村村寨寨,记录那些生动鲜活的面孔,见证那些感人至深的故事,见证83万兰考人民为追求美好生活艰苦奋斗的故事.用大事大处理的表现形式,生动记录了兰考人民在焦裕禄精神的鼓舞下,在河南省委、兰考县委的带领下“三年脱贫”的喜悦之情和奋进奔小康的豪迈情怀.整组报道的第一版采用视觉冲击力极强的总书记和兰考百姓亲切握手的图片为主题,二版配以评论《为了庄严的承诺》和长篇通讯《杨柳东风万户春——兰考脱贫攻坚综述》,其他六个版刊发的《挖掉穷根奔富路——脱贫路上的兰考人剪影》《我与乡亲一起拼——驻村工作队队员风采》《村村寨寨换新颜——兰考脱贫攻坚重点村》《故地重游话变迁——老兰考人眼中的新兰考》《深耕热土报乡邻——企业家的情怀》以及《学习兰考好榜样——部分县委书记谈学习兰考经验启示》,采取全方位聚焦、多角度解读的方式向大家展示了兰考人脱贫奔小康的场景和豪情.这组报道没有居高临下、空洞说教、夸大拔高之感,也没有照搬照抄领导讲话、政策文件和总结材料,而是运用生动鲜活接地气的群众语言,群众喜闻乐见带露珠的故事讲述,整组报道见人、见事、见精神,使读者产生强烈共鸣.评委们说整组报道站位高、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给人以大气严整、气势恢弘之感.整组报道真实充分、全面报道了兰考脱贫这一具有历史性、标志性的大事件.整组报道不仅语言活泼,形式创新,而且有强烈的亲和力、贴近性,时效性也非常强,不愧为《河南日报》2017年形势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主题宣传的精品力作.

《开封日报》的通讯《焦裕禄干部学院的“三件宝”》是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推出的一篇力作.如何做好迎接党的十九大的新闻报道,进一步推动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在这方面兰考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新闻“富矿”之地.兰考县是习总书记的联系点,习总书记曾在五年内三次到兰考县调研指导工作,与兰考、与焦裕禄干部学院结下深情厚谊.来过焦裕禄干部学院学习的学员和到过焦裕禄干部学院参观的干部群众,很多人都知道焦裕禄干部学院有“三件宝”.这“三件宝”就是习总书记栽下的一棵泡桐树、为焦裕禄填写的一首词以及在焦裕禄干部学院留下的一张餐费收据.作品围绕“三件宝”为主线和切入点着眼于大事、大情、大理,立意高远,构思新颖,视角独特,娓娓道来,在点点滴滴细节中见精神、见思想,以小见大,全面展现了习总书记的焦裕禄情结,展现了习总书记的高尚情怀和领袖风范.这篇作品被评委会认为有一定的竞争力,建议推荐参加中国新闻奖的角逐.

《中国平煤神马报》的通讯《成就荣光与梦想的这片沃土》,讲述了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从1997年开始,先后有王川根、张玮、白国周、王羊娃4名一线采煤工当选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的故事.20年间4名基层党员当选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这在全省甚至全国的国有企业中都不多见.这篇作品在谋篇布局和语言表达技巧上,以答案的寻找为主线,层层推进地带领读者一步步揭开记者在行文之初预设的“为什么在该集团普通党员中能走出这么的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这一问题的答案,同时逻辑严密地讲述了这4名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和该集团其他先进党员的故事,以及该集团在抓党的基层建设、培养教育党员方面的系列做法.作品大量使用党员自己的话语,使整篇文章生动感人,可读性强,有一气呵成之感.报道推出的时间正值党的十九大召开期间,题材重大,时效性强;所报道的人物是职工身边的普通党员,极具接近性,报道在集团干部职工中引起强烈反响.

《中原石油报》的消息《普光气田为长江经济带注入绿色动能》的推出是抓住提出长江经济带的开发与保护的关键时刻,从国家战略的角度来选题的报道.消息抓住2017年普光气田累计外输商品气达450亿立方米这个亮点、节点,从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角度出发,从改善下游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促进美丽城市、乡村建设,缓解“气荒”等角度进行阐述,从而展示了普光气田对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川气东送工程是贯穿长江经济带的一条能源大动脉,而普光气田则是这条动脉的最大气源地.这篇报道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传播价值,有很强的感染力和现实意义.普光气田源源不断地为长江中下游省份输送绿色能源,对长江经济带践行绿色发展提供了能源支持.消息新闻性强、时效性强,文字简明扼要,信息量大,表述准确.不愧为一篇优秀的新闻作品,评委会决定推荐该作品参加中国新闻奖的评选.

2017年的获奖作品集中了一批广大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采写的好作品,如《河南日报》的通讯《刮目相看新孟楼》《一个种粮大户的供给侧改革》,《河南日报》的消息《我省全面实施三十五证合一》,等等.

二、讲好河南故事 传播河南声音

中国故事是由许多感人故事构成,中国的声音也蕴含着河南的声音.在本届获奖作品中,《河南日报》的长篇通讯《为了大地的丰收》就是一个讲好故事的好作品.2017年3月,第三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评选中,河南南阳宛城区科技局局长陈增喜是河南省两名当选者之一.他的感人故事就是扎根农村35年,用自己学到的科技知识让农业增产,为农民增收,奉献自己的光和热、青春与汗水.作为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一篇好故事,该文突破以往“高大全”的老腔调、老习惯、老办法的典型报道模式,探索以平等视角和群众眼光采取读者易于接受的手段办法,用事实和典型语言来刻画先进人物,大量运用身边人说的话、群众语言和直接引语,注重挖掘生动细节,以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串联全文,使得整篇报道“沾泥土、带汗珠、冒热气”,将一个“可亲可敬、可爱可学”的群众身边的新时代英模人物描摹得活灵活现、见人见事、如在眼前,把扎根农业战线的科技工作者陈增喜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的实干精神,无私奉献、淡泊名利的高贵品格,为党分忧、为党尽责的坚强党性,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的先进事迹演绎得感人肺腑,撼人心田.

让世界了解河南,让河南走向世界,这是河南省迎接经济全球化,深化改革开放的大势所趋.在获奖作品中不乏讲述河南开放的好故事.《河南日报》的通讯《建设空中“丝绸之路” 实现合作共赢》,就是讲述河南故事,传递河南声音的好作品.2017年6月14日,国家主席在北京会见卢森堡首相贝泰尔时强调,中国支持建设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而此前贝泰尔也刚刚结束了首次到访河南的行程.紧扣总书记这一重要指示精神,《河南日报》记者聚焦中国河南和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建设这一重大命题,及时跟进,对双方多年来的互动合作进行了深度解读.作者2013年以来持续跟踪报道了河南航投与卢森堡货航的合作进程,也曾于2015年远赴卢森堡就豫卢双方合作专访了卢森堡首相贝泰尔.在习总书记提出支持“空中丝绸之路”建设后,稿件对双方多年来建设郑—卢“双枢纽”的意义、影响、价值、前景进行了多角度透视、全方位解读.让世界看到了一个开放的中国,一个以航空港建设为龙头、全省经济正在发力的河南.

《河南商报》的通讯《黎巴嫩的“南水北调”工程被河南“兄弟俩”打通了》,讲述的是中国中铁施工队在地处西亚的黎巴嫩地中海沿岸的城市贝鲁特,为当地居民解决饮水难的故事.为了解决饮水难,黎巴嫩政府决定从贝鲁特南部山区一个水库建设一条引水工程,彻底解决贝鲁特160万人用水难的问题.这项工程被称为黎巴嫩的“南水北调”工程,工程全长31公里,其中22公里为穿山工程,需要打穿山隧道.中铁施工队采用河南制造的两台掘进机从两个方向,历尽千辛万苦,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打通了隧道,在施工中,中黎两国工人之间建立起了深厚友情.作品以小见大,讲述了“一带一路”中国工人、中国制造带来的变化,展示了河南形象,树立了大国风范.

《汴梁晚报》的消息《年画风靡南美洲〓消除洲际空白点〓朱仙镇木版年画实现世界全覆盖》是一篇彰显中国文化自信、走出国门的独家新闻,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开封朱仙镇年画艺术馆馆长任鹤林带着古老的年画技艺访问南美洲,在智利、厄瓜多尔、哥伦比亚等国展示年画制作技艺.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标志性符号与“代言人”,中国最古老的年画朱仙镇木版年画风靡南美洲,消除洲际空白点,实现世界全覆盖,中国文化正在影响世界.

在获奖作品中还有许多的好故事,如《商丘日报》的通讯《一位全国劳模的不变初心》,《黄河报》的通讯《千里送清流〓黄河润雄安》,《驻马店日报》的通讯《维汉千里亲情浓〓民族团结花盛开》,等等.

三、唱响奋进凯歌 凝聚全省力量

获得本届特等奖的《河南日报》系列述评《牢记嘱托〓出彩中原》,是《河南日报》以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为主题的大型政论文章.10篇述评展示了《河南日报》作为省委的机关报,站位高、立意新、善于设置议题,引导社会舆论的功底,彰显了《河南日报》作为全省舆论引导主阵地、风向标的地位.10篇述评围绕打好“四张牌”、实施国家战略、决胜脱贫攻坚,深化改革开放、坚持文化自信、推进党的建设、持续改善民生等主题,对总书记2014年两次到河南调研指导工作期间,到过的地方、牵挂的事、关心的人进行了重访回顾,对河南省委认真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持续落实总书记调研指导河南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书写中原崭新篇章取得的巨大成就进行了全面展现和深入解析,体现了“总书记怎么说,河南怎么做”,点河南的题,破全国的局,体现了党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引导舆论、凝聚共识的使命和职责.

这10篇述评,每篇聚焦一个主题,既单独成篇,又用一条主线“总书记怎么说,河南怎么做”串联起来,结合河南成就、河南故事、河南数据、河南例证,回应了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对总书记的战略思想进行了深入阐释、精准解读和全面印证,深刻体现了其科学性、引领性、指导性.10篇述评旗帜鲜明,语言生动,文风朴实,理论功底深厚,有感染力、吸引力,有恢弘气势,有微观讲述,是2017年《河南日报》的扛鼎之作.评委们认为获特等奖当之无愧.

《河南日报》的消息《炎黄的祖先不是来自非洲》第一时间介绍了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合作,连续12年对河南“许昌人”头骨化石的研究成果.2017年3月3日,美国《科学》杂志发表论文《中国许昌出土晚更新世古人类头骨研究》,详细论证了“许昌人”特殊的体质特征,表明晚更新世早期,中国境内可能并存有多种古人类成员.为“多地区起源说”提供了支持,对“非洲起源说”构成了挑战.研究论文引起轰动,北京大学吴小红教授解读,“许昌人”研究标志着我国学者在人类演化研究领域取得的又一项突破性成果,中国人正在改写人类起源的历史,“中国发现新型古人类化石”被列入2017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作品简明、清晰地提炼出新闻事实及深远意义,是一篇精悍洗练的独家新闻.

《许昌晨报》的通讯《跨越67年的英雄誓言》讲述的是1950年,在抗美援朝战场上,驻许昌某部战斗英雄杨根思用鲜血铸就了“三不相信”的铮铮誓言.在庆祝建军90周年阅兵式上,总书记专门讲道:“在革命战士面前,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67年弹指一挥间.通讯围绕“三不相信”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这一主题,将“三不相信”精神与时代背景、许昌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从城市治水到文明创建,在“三不相信”精神引领下,双拥名城许昌创造了诸多“难以相信”的奇迹,实现了城市的美丽蝶变,也带给百姓稳稳的幸福.作品主题重大,结构严谨,事实充分,资料翔实,背景材料运用得当,文字流畅,语言精练,信息量大,是一篇颇具新闻价值的佳作.评委认为此稿有冲击中国新闻奖的实力.

在获奖作品中凝聚人心,给人以力量的还有《鹤壁日报》的系列报道《纪念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70年》,《漯河日报》的通讯《漯河,从这里走向世界》,《洛阳日报》的消息《牡丹“生命”世界范围内被首次破译〓“牡丹”源自洛阳有了基因证明》等.

本届新闻奖评选中遭淘汰的作品大多是因为不符合获奖要求和标准或有低级常识性错误与硬伤.

(作者为河南省记协常务副秘书长)

编校:董方晓

新闻奖论文参考资料:

该文结论:这是一篇大学硕士与新闻奖本科新闻奖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感言和新闻和河南方面论文范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