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马克思主义方面有关论文范文数据库 和弗兰克莫莱蒂的进化论马克思主义形式观相关学术论文怎么写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马克思主义范文 类别:职称论文 2024-02-23

《弗兰克莫莱蒂的进化论马克思主义形式观》

本文是马克思主义方面参考文献格式范文和弗兰克和莫莱蒂和弗兰克莫莱蒂有关学术论文怎么写。

陈晓辉

弗兰克·莫莱蒂(FrancoMoretti)被誉为当今“最具抽象还原艺术家倾向的形式主义者”.形式不仅是莫莱蒂文学研究的媒介和载体,更是其研究的对象和基础.在对黑格尔、卢卡奇的批判中,莫莱蒂以修辞为核心,在社会、历史、形式、修辞之间建立紧密联系,建构了马克思主义形式论;在对20世纪形式主义的清理中,莫莱蒂认为只有通过“距离阅读”才能把握整体性文学史,读者市场的变化、文本语言的变迁才是促使文学形式变化的主要因素;莫莱蒂吸纳了生物进化论的资源,相信文学是一个充满异质性的有机的生态系统,形式的变化就像生物系统的物种增殖一样,通过分化产生多样性.可以说,在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形式主义诸流派、生物进化论的整合与拼装中,莫莱蒂形成了自己的进化论马克思主义形式观.在莫莱蒂的文论中,形式既是“具体社会关系的抽象”表征,又是“力系的图解”,还是一种方法论.

历史上,形式和内容、形式和质料的二分法是不容置疑的观念,从亚里士多德、贺拉斯等人一脉传承.不过,莫莱蒂却从黑格尔内容形式的转化中看到了先机.黑格尔说:“内容非他,即形式之转化为内容;形式非他,即内容之转化为形式.”[1]在黑格尔眼中,内容和形式不但同存于一体,而且可以相互转化.形式是载体,具有阐释文学的潜质,与内容同存一体,因此,通过形式亦可把握内容.事实上,只有通过形式研究能够把握内容这一命题成立时,文学的形式研究才可以作为理解文学,把握其演变的利器.莫莱蒂悉数吸收了黑格尔内容形式共存一体并可相互转化的辩证法.从这个角度讲,莫莱蒂在形式理论上更是黑格尔的信徒.当然,莫莱蒂还吸收了卢卡奇文学形式论中的合理因素,把自己变成一个社会形式主义者.卢卡奇说文学的社会因素是形式,形式是社会现实,即是说:一方面,文学的内容可以暗含在形式当中,其内容可用社会现实替换;另一方面,通过形式可以理解文学表现的社会现实和演变历史.莫莱蒂对卢卡奇的社会形式理论予以加工,并借用施瓦兹的观点写到“形式实际上是‘具体的社会关系的抽象’”[2],这是莫莱蒂文学形式的真正意旨.

当然,莫莱蒂将文学形式表述为“具体”社会关系的“抽象”表达,暗藏一些深意.在莫莱蒂看来,文学能够表现具体事件,也能够表现社会现实中各种因素间的具体关系,这就是“具体”的含义.但文学形式并不等同于社会现实.这一思想在卢卡奇的论述中早已论及,他曾强调:“艺术中意识形态的真正承担者是作品本身的形式,而不是可以抽象出来的内容.”[3]卢卡奇以这样的方式表明了文学形式中的社会现实与日常生活中社会现实的差异.莫莱蒂显然已经意识到这一点,认为文学表现的现实并非日常生活现实,而是经过筛选之后典型化的结果,甚至暗含了对材料的集中和虚构.文学形式呈现出的社会现实为高度概括和仔细斟酌之后的艺术化的社会现实.莫莱蒂虽然强调文学背后的社会因素,但并非完全忽视文学的独特性和审美性,“抽象”一词正是对日常现实的隔离.这种对表述细节的注重,表明莫莱蒂是一个严谨而认真的批评家.

对马克思主义批评家来说,形式并非毫无意义的工具,而是体现着社会现实的方方面面.文学形式既是各种社会现实因素的真实表达,又是展现意识形态的舞台.这是人们可以借助形式研究文学的前提.不过,只有通过文学理解现实,文学的形式研究才能最终实现.幸好伊格尔顿认为:“理解文学就等于理解整个社会过程,因为文学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且更有甚者,“真实的艺术常常超越它所处时代的意识形态界限,使我们看到意识形态掩盖下的现实”.[4]莫莱蒂的理解与此如出一辙.莫莱蒂认为文学文本既是知觉的形式,也是人们观察和理解世界的主要方式.在莫莱蒂看来,各种相互交织的社会关系是文学的表现内容,但这种内容并不能自显其性,而是只能借助语言文字构成的文本这一载体,通过结构安排,类型风格等形式因素展现出来.当受众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不但通过形式因素理解其后蕴含的文学意义,而且形式本身也折射着那个时代、民族、经济、文化等各种意识形态因素之间的争斗.他正是确信通过形式分析可以揭示文本之后潜藏的各种意识形态因素之间的关系,才提出“文学是具体社会关系的抽象”表征这一观念.在《真理的时刻》一文中,莫莱蒂举例说明,由于受欧洲宗教战争的影响,欧洲各国形成不同的政治力量.这些不同力量间的斗争决定了文学审美特征的变化及其文学类型,小说的欧洲、悲剧的欧洲、现代性的欧洲都是政治斗争的结果.从此例不难看出,莫莱蒂所谓的文学形式表征的社会关系实则是各种不同社会力量博弈时呈现出来的状态.

莫莱蒂接受卢卡奇的社会形式论,并融入自己的理解,认为文学形式是具体社会关系的抽象表达.文学形式不仅是承载内容的工具,其本身就表征了内容,甚至形式就是内容,用形式研究的方法也可以研究文学内容,从而在文学与社会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避免别人对其文学研究不充分的诟病.在这种观念下,莫莱蒂相信通过研究文学形式的进化就可以把握整个文学史的发展.这是莫莱蒂把文学形式作为观照文学的方式的基本思路.然而,依我之见,莫莱蒂与卢卡奇理论的差异也是明显的.卢卡奇认为文学能体现现实,预测现实,但他并未对现实的具体意旨加以说明,而莫莱蒂对现实的定义主要在于“社会关系”,这是对卢卡奇“社会现实”的具体注解,也是莫莱蒂超越卢卡奇的地方.但莫莱蒂把形式当作具体关系的抽象表征的限也昭然若揭.莫莱蒂把社会现实看作各种关系的强调更多地受福柯、汉娜·阿伦特等人的影响.福柯(MichelFoucault)曾说,“我们不是生活在流光溢彩的真空内部,我们生活在一个关系集合的内部”[5].阿伦特(HannahArendt)认为社会是人类通过行动在相互间形成一种新的关系,“行动具有显示性,并且建立起各种关系”.[6]二人都认为这种社会关系背后潜藏着权力的暗影.莫莱蒂的理论假设与以上二人如出一辙,也试图揭示文学背后的权力关系,他曾说:“形式是社会关系的抽象,所以形式分析就其自身的简单方式而言也是一种权力分析.”[7]这是现代性背景下,霸权理论的现实展现.但和其他人一样,莫莱蒂既没有考虑文学的独特性、个体性,也忽略了文学内置个人的情感.进而言之,由于莫莱蒂太认可社会“关系”对文学形式的形塑作用,所以其理论中暗含一种对个体的、主体的“人”的剔除.在卢卡奇的理论中,“现实只能作为总体来把握和冲破,而且只有本身是一总体的主体,才能做到这种冲破”.[8]其言下之意,现实不但是总体性的,而且现实需要以人为代表的主体发挥主动性,创造出带有主体特征的文学.“事实上,卢卡奇所理解的现实主义不是对‘客观存在’的现实的反映,而是通过叙事对现实的创造.”[9]这种创造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也就是说,在卢卡奇的社会现实中,还特意保留了人的位置,强调了人的主体性.雷蒙·威廉斯(RaymondWilliams)也说:“现实就是人们通过工作或语言而使之成为人类共同经验的那种东西.”[10]从他的角度看,现实的实质是主体性的创造.但在莫莱蒂的理论中,所谓的关系已经完全隔离了人的存在.人不再是自主的人,人的主体性在相互关系中消失殆尽.从这一点上来看,莫莱蒂甚至不如卢卡奇和威廉斯,表现出理论的粗鄙化倾向.

莫莱蒂相信文学形式是具体社会关系的抽象表达,而社会关系最起码是二元的,建立在人与人、人与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社会与社会等相互关联却又不同的元素之间,其后潜藏着复杂的权力因素,人们可以“从物体的形式中推导其起作用的力量”.[11]但由于文学形式是一个抽象的复合体,文学形式中潜藏的社会关系极为繁复,而且每种社会关系都代表了一种不同的力量,文学形式中就自然而然地包含着诸多类型的力量.当各种力量错综交织时,人们无法简单将其归结为单一元素影响的结果,所以当学者们研究文学形式时,不仅要关注文学形式本身表征的意味,而且要探讨形式背后各种复杂力量的身份及其相互间的博弈.莫莱蒂曾说:“形式作为一个最深刻的文学社会学要素:形式就是力量.”[12]在莫莱蒂看来,文学形式并非只是单纯的表征社会现实关系,它还必须面对选择.文学形式表现什么或不表现什么都不是随意的,而是充满了斗争.在斗争中,强大的一方将意味着更多的机会,被选择的概率大大提高.这是权力的优越性,文学形式也不可避免地潜藏意识形态性.莫莱蒂认为:“文学的意识形态功能必须在它的形式中寻找———或者更应该在形式减少因社会转型所造成的象征性张力的能力中寻找.”[13]正是在看到形式背后各种力量的复杂争斗后,莫莱蒂认为既然形式是具体社会关系的抽象表达,那么,最恰当的形式分析就是权力分析,权力“主要体现在‘自主发展’和‘妥协’的大量尖锐的对立中”.[14]其言下之意,就是要求我们能从对各种社会力量的甄别和离析中理解文学表征的社会关系.有鉴于此,莫莱蒂认定文学形式是一个“力系的图解”(diagramofforces)[15].他强调:“形式除了是各种‘力系的图解’,别的什么也不是.”[16]然而,作为‘力系的图解’,文学形式既能显示各种力量的源头和形态,又能揭示各种力量之间的复杂关系及其关系背后的意识形态因素.莫莱蒂相信,通过对力系图解的剖析,文学背后的宰制力量将会悉数展现.

文学形式是社会关系的抽象表征,社会关系的实质是各种不同社会力量的争斗,文学形式就是各种矛盾冲突相互碰撞交集的结果.莫莱蒂认为这是文学形式的“力系的图解”.这种图解展示的是各种力量之间的妥协(compromise).妥协是莫莱蒂最为钟爱的概念之一.莫莱蒂曾说:“毕竟,从弗朗西斯科·奥兰多(FrancescoOrlando)的弗洛伊德美学到古尔德的‘熊猫原理’(Pandaprinciple),或者卢卡奇的现实主义概念,文学形式总是各种相对力量之间的妥协这一观点已经成为我的知识构架的主导思想.”[17]莫莱蒂接受了精神分析美学、生物进化论和马克思主义中,我们可以认识文学形式背后的深层社会意义;另一方面,莫莱蒂认为既然文学形式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抽象,那么从社会变化中,我们也能认识文学形式的演变.这两方面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在前一方面,莫莱蒂通过对教育小说、现代史诗的形式变化分析,揭示了文学的意识形态本质;在后一方面,莫莱蒂通过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市场的确立和不断细化的劳动分工分析,解释了文学形式在不同地域的分化、增殖、扩散、聚合过程.莫莱蒂不但通过形式认识到了文学的本质意义和价值,也展示了文学的生成.显然,形式不仅是分析文学作品、展示文学生产、理解社会的客观对象和媒介,也是文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莫莱蒂对这种方法的具体运用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莫莱蒂非常专注于文学形态学的研究,注重文学类型和风格问题.莫莱蒂的《被视为奇迹的符号》《现代史诗》《世界之路》《图表、地图和树》等都是讨论文学史的形式变化.一是莫莱蒂特别注重实验的研究方法,一直尝试用波普尔的试错法研究文学.特别是自2000年起,他成立了斯坦福小说研究实验室,借用储藏大数据的电子设备,通过跨库检索、定量分析的方法,发表了许多研究成果,都是受沃尔佩学派影响最为典型的表现.

虽然韦勒克(RenéWellek)说:“在当代马克思主义批评中,艺术已丧失了全部的自主权,而被贬低到被动地反映社会的甚至经济的变化这一地位.”[29]这些话道出了部分事实,但也遮蔽了一些事实.马克思主义在艺术与社会之间建立密切联系,既弥补了形式与作者、读者和社会割裂的弊端,又给文学创作和研究建立了坚实的基础.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没有作者的作品,也不存在没有意义的作品.从长远来看,艺术可以有自主权,但这种自主权也一定是一种有限的自主权.莫莱蒂结合了马克思主义、形式主义主流派、生物进化论等资源的形式理论,认为形式是社会关系的抽象表征和“力系的图解”,也是一种文学研究的有效方法.不难看出,莫莱蒂的形式观是一个试图囊括所有意义的宽泛概念.韦勒克在评价卢卡奇的形式概念时曾说:“‘形式’之于他并非通常所指的意思,而实际上等同于世界观,中立意义上的思想意识.”[30]在我而言,形式观念对莫莱蒂来说,与此类似.它是一种总体性的观念,为莫莱蒂文学的整体研究奠定了基础.

[基金项目: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方前沿文论研究”(14ZDB087),2013年陕西省社科项目“文学叙事空间研究”(13J040),2014年陕西省教育厅专项资助项目“文学叙事空间研究”(14JK1716)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1]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78—279页.

[2]FrancoMoretti,“MoreConjectures”,犖犲狑犔犲犳狋犚犲狏犻犲狑20,2003,p.80.

[3]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文宝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8页.

[4]同[3],第9、21页.

[5]米歇尔·福柯:《其他空间》,王?译,《世界哲学》2006年第6期,第53页.

[6]帕特里夏·奥坦伯德·约翰逊:《阿伦特》,王永生译,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2页.

[7]FrancoMoretti,“ConjecturesOnWorldLiterature”,犖犲狑犔犲犳狋犚犲狏犻犲狑1,2000),p.66.

[8]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等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95页.

[9]李茂增:《现代性与小说形式》,东方出版中心2008年版,第213页.

[10]雷蒙·威廉斯:《现实主义和当代小说》,葛林译,戴维·洛奇编:《二十评论》(下),葛林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版,第353页.

[11]FrancoMoretti,Graphs,Maps,Trees:AbstractModeloraLiteraryHistory,NewYork:Verso,2005,p.57.

[12]同[11],第93页.

[13]AndreasGailus,“ReviewedtoModernEpic:theWorldSystemfromGoethetoGarcíaMarquez”,犕狅犱犲狉狀犻狊犿/犕狅犱犲狉狀犻狋狔,4.3,1997,p.175.

[14]同[2],第80页.

[15]这是德·阿尔西·汤普森(D'ArcyThompson)的概念,用来指称文学形式也是受外力作用的结果.汤普森在《论生长与形式》一书中写道:“事物中任何部分的形式,不管它是活还是死,可能在所有情况下都被归因于外力作用.简言之,物体的形式就是一个‘力系的图解’”.SeeD’ArcyWentworthThompson,犗狀犌狉狅狑狋犺犪狀犱犉狅狉犿,NewYork: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2,p.16.

[16]同[11],第64页.

[17]同[2],第79页.

[18]同[7],第58页.

[19]同[7],第60页.

[20]JonathanArac,“AngloGlobali?”犖犲狑犔犲犳狋犚犲狏犻犲狑16,2002,p.38.

[21]同[2],第79页.

[22]对这一点,莫莱蒂非常得意,在注释13中解释说:“这似乎是库恩观点很好的解释,即理论起到了根据自身希望建构事实的作用———甚至更好地说明了波普尔的观点,即通常由与你意见相左的人收集的事实最终更有力.”SeeFrancoMoretti,“MoreConjectures,”犖犲狑犔犲犳狋犚犲狏犻犲狑20,2003,p.79.

[23]PascaleCasanova,“LiteratureasaWorld”,犖犲狑犔犲犳狋犚犲狏犻犲狑31,2005,p.74.

[24]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任立、燕宏远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49、59页.

[25]HaydenWhite,犕犲狋犪犺犻狊狋狅狉狔:犜犺犲犎犻狊狋狅狉犻犮犪犾犐犿犪犵犻狀犪狋犻狅狀犐狀犖犻狀犲狋犲犲狀狋犺犆犲狀狋狌狉狔犈狌狉狅狆犲,Baltimore&London:TheJohnsHopkinsUniversityPress,1973,pp.2—3.

[26]弗朗西斯·马尔赫恩编:《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刘象愚、陈永国、马海良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4页.

[27]孙乐强:《德拉·沃尔佩学派对马克思哲学方法论的诠释及其评价》,《南京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第92页.

[28]同[7],第66页.

[29]雷纳·韦勒克:《批评的诸种概念》,丁泓、余徵译,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54页.

[30]同[29],第358页.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郎静)

马克思主义论文参考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文

马克思主义投稿

马克思主义论文

马克思主义杂志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文

汇总,这篇文章为关于弗兰克和莫莱蒂和弗兰克莫莱蒂方面的马克思主义论文题目、论文提纲、马克思主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