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理工大学有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跟中国和新加坡图书情报学生培养比较以武汉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为例相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理工大学范文 类别:职称论文 2024-01-05

《中国和新加坡图书情报学生培养比较以武汉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为例》

该文是理工大学方面有关论文怎么写与南洋理工大学和研究生培养和情报学方面毕业论文模板范文。

摘 要文章以中国和新加坡图情教育最具代表性学院——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WHUSIM)和南洋理工大学黄金辉传播与信息学院(WKWSCI)为研究对象,介绍两所学院图情研究生教育概况;对比两所学院的研究生培养方向和课程体系,探讨两所学院图情教育体系的特点和差异;分析中国图情研究生教育存在的不足及其对策.

关键词图书情报学研究生培养学位教育教育改革对比研究

引用本文格式付少雄,林艳青,陈晓宇.中国与新加坡图书情报学研究生培养比较——以武汉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为例[J].图书馆论坛,2018(2):50-58.

AComparativeStudyofPostgraduateLISProgramsbetweenChinaandSingapore:ACaseStudyofWHUandNTU

FUShaoxiong,LINYangqing,CHENXiaoyu

AbstractThispaperchoosesthemostrepresentativeLISschoolsinChinaandSingapore,i.e.WHUSIM(WuhanUniversitySchoolofInformationManagement)andWKWSCI(WeeKimWeeSchoolofCommunicationandInformation,NanyangTechnologicalUniversity),andanalyzesthedifferencesinpostgraduateeducationofbothcountries.Thepostgraduateprogramsofthesetwoschoolsarefirstlyintroduced.Throughcomparingthetrainingdirectionsandcurriculumstructures,themainfeaturesanddifferencesarehighlighted.TheshortcomingofpostgraduateeducationofChinaareidentifiedwithimprovementsuggestionsgiven.

Keywordslibraryandinformationstudiesprograms;Postgraduateeducation;g

0引言

2015年10月,我国高等教育提出“双一流”战略[1].我国图书情报学科要想进入世界一流行列,需要不断完善自身教育体系,提高本学科人才培养的创新水平.我国图书情报学科研究生教育已走过近40年历程,其间我国图书情报教育、图书情报事业不断创新发展,国际化程度显著提高[2].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传统图情教育要想在新环境下继续保持影响力和前瞻性,还需不断与国外同行进行比较,找出不足,优化教育体系.

南洋理工大学的黄金辉传播与信息学院(WeeKimWeeSchoolofCommunicationandInformation,WKWSCI)是新加坡唯一的图情研究生教育机构,在图书情报领域实力强劲[3].由WKWSCI发起的亚太图书情报教育与实践国际会议(A-LIEP)是亚太乃至全球图书情报领域颇具影响力的学术会议,已成功召开七届[4].根据QS(QuacquarelliSymonds)2014年世界大学排名,WKWSCI的传播与媒介研究排名居亚洲第一、全球第六[5].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WuhanUniversitySchoodofInformationManagement,WHUSIM)是我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信息管理研究和教育机构,其一级学科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被评为全国第一[6],成功主办国际顶级信息学院联盟年会(iConference2017)[7].可以说WHUSIM与WKWSCI是中新两国图书情报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图情教育机构.

我国图情教育研究大多侧重对欧美图情院校的分析,缺乏对其他地区具有雄厚图情教育实力高校的研究;而在分析非欧美地区图情教育的研究中,也缺少与我国对比[8-12].新加坡是除中国之外,唯一由华人占主体的国家,两国具有类似的文化背景[13];新加坡也是高等教育制度和高等教育水平发达的国家,其高等教育模式和发展经验可以为我国提供借鉴.WHUSIM作为iSchools核心成员,其图情教育模式是IT驱动下的图情教育现代化探索;而WKWSCI模式是信息传播驱动的图情教育现代化探索.对比WHUSIM与WKWSCI图情研究生教育概况、培养方向和课程体系,有助于分析我国图情教育模式的优势、差距及存在问题,为完善我国图情学科培养体系提供借鉴.

本研究通过分析两个学院相关资料,从硕士教育和博士教育两个角度,对比两所学院在培养方向、海外交流、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四个方面的现状,归纳中新两国图情研究生教育体系的特点和差异,分析我国图情教育体系存在的不足.

1研究生图情教育概况

WHUSIM图情培养体系涵盖本科教育、硕士教育和博士教育,而WKWSCI只涉及硕士教育与博士教育.WHUSIM设有4个硕士、3个博士培养方案,硕士培养方案包括情报学硕士、图书馆学硕士、信息资源管理硕士、图书情报硕士;博士培养方案包括情报学博士、图书馆学博士、信息资源管理博士.WKWSCI有3个图情教育硕士培养方案,即知识管理硕士(MasterofScienceinknowledgemanagement,MScinKM)、信息研究硕士(MasterofScienceinInformationStudies,MScinISt)和信息系统硕士(MasterofScienceinInformationSystems,MScinISy),被视为信息管理教育“三大支柱”[14],其中,信息研究分为图书馆学(LibraryScience)和信息分析(InformationAnalytics).WKWSCI在图情领域设有1个博士培养项目,即信息研究博士(InformationStudies,DoctorofPhilosophy).关于培养年限,WHUSIM与WKWSCI的研究生培养都实行弹性学制,详见表1.

国际化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全球化大环境下的必然要求.WHUSIM与WKWSCI均重视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海外交流,并对海外高水平学术会议进行资助.WHUSIM明确给出了资助的会议列表,WKWSCI则强调资助的必须是海外高水平、声望较高、同行评议的学术会议.WHUSIM与WKWSCI海外学术会议资助体系见表2.

2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方向

研究生教育作为高层次学校教育,担任着促进学科发展、培养图书情报学科高级人才的重任[15].WKWSCI的硕士培养具有清晰的职业定位,博士培养紧扣前沿,注重跨学科的人才培养;而WHUSIM的培养方向则主要根据学科的子领域进行划分.

2.1硕士培养方向

WKWSCI图情硕士培养方案均为授课型硕士,无研究型硕士,各培养方案目标各有不同:(1)知识管理培养计划致力于将不同学科的专业人员培养成为下一代知识管理的领导者,通过管理、信息和计算机等领域知识的结合,创造、增强以及利用各类组织的知识资产.(2)信息研究培养计划作为在图书馆和信息中心工作的专业资格之一,主要解决公共和私人组织对信息专业人员的增长需求,力求通过理论结合实践,培养学生将信息资源转化为组织创新与发展的能力.(3)信息系统方案是WKWSCI与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SchoolofComputerScienceandEngineering,SCSE)的联合培养计划,旨在满足信息系统领域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培养学生在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维护和管理等方面所需的技能.

WHUSIM图情硕士培养方案分为学术型与专业型,二者培养侧重点不同,前者面向图书馆与信息服务,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图书情报与信息科学理论基础,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开发与维护等能力,理论与实践兼备,注重扎实的学科理论基础,全面的专业知识,独立从事教学工作、科学研究、管理工作或技术工作的专业能力,以及熟练阅读本专业相关文献的能力;后者主要面向图书馆和信息服务机构有关信息收集、整理、存储与检索服务方面的工作,强调实践应用,关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要求熟练运用管理、法律、经济、计算机等学科的知识解决图情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通过对比硕士培养方向(见表3),发现如下差异:(1)WKWSCI硕士培养主要面向就业;WHUSIM既面向就业,也面向学术研究.(2)WKWSCI在培养方向中列举了该专业毕业硕士生能从事的职业范围,有清晰的职业定位,而WHUSIM并未明确给出专业型硕士(图书情报学)的职业定位.WKWSCI信息系统硕士由WKWSCI与SCSE联合培养,更注重跨学科知识与技能的融合.(3)WHUSIM强调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由于新加坡是多元文化国家,WKWSCI更重视中西方多元文化优势的发挥.

2.2博士培养方向

WKWSCI与WHUSIM图情博士的培养计划都是为了培养能够从事本学科教育及研究工作,且具备独立学术和科研能力的人才,具体培养方向见表4.WKWSCI设置的培养方向紧扣学科前沿热点,如人机交互、社交媒体、移动与普适计算(mobileandubiquitouscomputing)、信息行为.而WKWSCI则比较关注信息教育过程中的游戏及游戏化模式,这符合新加坡政府推行的各个层次教育都须“寓教于乐”的理念,可以看出WKWSCI对博士的培养紧密结合国家发展需要.

在WHUSIM的培养方向设置中,无论是图书馆学、情报学还是信息资源管理,培养方向主要根据学科子领域进行划分,所设培养方向基本涵盖传统图情领域的各类研究,更强调培养方向的全面性.在理论方面,WHUSIM针对每个学科均设置理论与方法的培养方向;在实践方面,WHUSIM设置信息资源建设、信息经济与信息资源管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与增值服务、网络信息安全等培养方向.

2.3研究生培养方向设置的差异

(1)硕士教育模式的差异:WKWSCI图情硕士教育主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WHUSIM则是学术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结合.WKWSCI图情硕士教育主要面向就业,课程设置是为了培养学生在组织和社会环境中探索和分析信息需求,并采取适当和有效的策略来满足需求的能力.调研发现,WHUSIM与我国其他大部分高校为图情专业硕士提供的就业方向都比较模糊.

(2)博士教育模式的差异:WKWSCI在图情博士的培养方向设置上更注重与前沿热点的结合,而WHUSIM在培养方向中并未突出前沿热点,强调培养方向设置的全面性.这说明WKWSCI对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更加关注学科在新兴与热点领域的人才培养,而WHUSIM的博士培养方向对图情学科各个子领域皆有涉及,注重人才体系的全面系统的建设.

3研究生教育的课程体系

WHUSIM与WKWSCI研究生教育的课程设置各具特色,WHUSIM强调传统图情理论与方法应用的同时,突出“信息、技术与人”的iSchools建设理念.WKWSCI注重跨学科的教育,关注图情教育与传播学等学科的融合,体现信息传播驱动的培养模式.

3.1WHUSIM研究生课程设置

3.1.1硕士生课程

由于WHUSIM专业型硕士与学术型硕士两个方案培养人才的侧重点不同,专业硕士旨在通过高水平的专业训练,培养具备一定理论基础且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所获学位具有职业背景,属应用型;学术型硕士旨在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与专门职业能力,注重学术研究,主要向教学及科研机构输送人才,属科研型.因此,两者在学制、学分设置、课程设置等培养方案上存在较大差异.

(1)差异化的学分设置.鉴于学术型与专业型硕士培养目标不同,二者在学制、学分设置方面差别较大.WHUSIM学术型硕士(包括图书馆学、情报学、信息资源管理),突出课程环节,委培类研究生的实践环节可申请免修;专业型硕士(图书情报)突出实践环节,具体学分设置情况见表5.相对而言,对学术型硕士的科研论文要求高于专业型硕士,而实践环节要求低于专业型硕士.总体而言,二者在专业性和学术性上的分野使得培养方案、目标有所差别,但存在重合交叉.

(2)层次分明的课程设置.WHUSIM在课程设置与学科体系上致力于实践内核的巩固、人文与技术并重、理论与应用结合.学术型硕士须修4门学科通开课(5选4),涉及计算机网络、数据库、信息系统、研究方法等;而专业型硕士开设4门专业必修课,包括信息检索、组织、建设与服务.在选修课方面,可根据课程内容分为8类,即图书情报学理论与方法课(如图书馆研究进展、情报学理论),信息管理(如信息管理与信息法学、信息检索进展),信息用户与服务(如科学数据管理、信息行为研究),信息技术、系统与网络(如数据挖掘的原理与方法、数字图书馆原理与技术),组织管理与环境(如国际视野中的图书馆、信息资源法律问题研究),相关专业课(如E-Learning理论与实务、电子政务系统),其他专业课(如IT项目管理、战略管理).

学术型硕士力求在各专业的研究方向上进一步塑造人才培养特色,图书馆专业重点面向图书馆方面的资源组织、用户、图书馆管理等问题,关注学术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的具体业务(如馆藏资源建设、参考咨询),以及针对不同用户群体需求与行为的个性化服务;情报学专业面向更广泛领域的信息资源和信息系统,实现以用户为中心的组织、管理,以及开发和应用;信息资源管理专业侧重掌握系统的信息资源管理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以及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专业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的能力.与学术型硕士相比,专业型硕士选修课选择面相对狭窄,主要围绕图书馆(信息中心)管理、技术以及情报分析、信息资源管理等问题设置,涉及行业发展前沿讲座、竞争情报、情报分析与研究、信息资源知识产权、资源保存与保护、数字图书馆关键技术、信息系统、各类型图书馆(信息中心)管理.总的来说,WHUSIM趋向于把图书情报学研究引向纵深,比如当前处于数据信息时代,重视信息经济学理论与大数据研究课程的开设;WHUSIM关于图书馆学与情报学理论课程分立单独开设,基本不存在二者合并开设情况,强调学科细分与精细化研究.

3.1.2博士生课程

WHUSIM博士生培养方案中并没有如硕士般列出具体研究方向,但博士研究生在研究方向上均有一定的积累和偏好,一般通过独立研究、与导师协商等形式完成学分要求.博士生需修12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4学分,其他学位课不少于4学分,其余为选修课学分.

WHUSIM的博士生课程设置较灵活,根据不同的性质,这些课程有:(1)专业课,如复杂科学理论、信息计量与科学评价;(2)方法课,如图情档研究方法论;(3)技术课,如信息检索技术、人机交互研究;(4)专题课,如科学数据管理专题研究、数字出版专题研究、中国编辑思想史专题研究、民国出版业专题研究;(5)前沿课,如知识产权前沿问题,国际档案事业发展研究;(6)讨论课,如国外经典文献选读.

总体而言,WHUSIM博士生课程涉及面较广,但对专门研究方法课程的重视程度有待提升,除开设概论性图情档研究方法论外,还应关注图情领域其他特色研究方法课程,如信息政策、信息系统研究方法;信息技术课程种类较为丰富,基于计算机网络与技术,围绕数据库技术、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开展信息检索技术与人机交互研究.这说明WHUSIM作为iSchools成员,重视利用IT技术驱动图情学科的现代化发展,这有利于适应当前大数据与互联网+环境下的多元信息环境.WHUSIM博士生课程与社会需求结合紧密,知识产权前沿问题、国际视野中的图书馆等课程的开设反映其对学科前沿的思考,及对国外先进经验的吸纳,有利于驱动学科的变革与发展.

3.2WKWSCI研究生课程设置

3.2.1硕士生课程

WKWSCI设有3个图情教育硕士方案,即知识管理、信息研究和信息系统.

(1)知识管理.该方案具有跨学科属性,以管理学、计算机、信息科学三大领域为学科基础,结合企业管理、图书馆和信息科学、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与实践,目的在于培养能够为各组织机构创造、挖掘以及善用知识资产的知识管理领导者.其必修课程包括知识管理基础、知识管理实践与实现.选修课程分为A、B两组:A组主要涉及信息和知识组织、知识管理和政策、知识技术与实践;B组包括商务智能、情报资本、知识社会学、组织案例、知识管理测度、社区实践、信息创业、组织领导,以及商务信息来源与服务.通过对专业课程的学习使得学生熟悉在组织机构内部进行知识管理的策略与技巧,加深对知识管理系统内的关键理念、功能和热议话题的认识,理解内容管理方面的重要原理,将相关技巧灵活运用到知识的整合和分类、信息检索系统中去.

(2)信息研究.该方案分为图书馆学和信息分析两个研究方向,旨在解决组织日益增长的信息专业人员需求.图书馆学重点提供适用于任何类型图书馆和信息管理工作的基本知识,而信息分析专注于方法、工具和框架的应用,以管理分析以及衍生传统和数字信息资产.同时,信息分析也兼顾学生的领导能力和分析能力,通过搜索挖掘、组织分类、分析使用信息,从而构建和管理组织信息.两个研究方向必修课相同,包括核心课程(人类信息行为研究方法)与基础课程(如信息表达与检索、信息化组织、信息管理、信息职业:遗产价值与伦理、组织技术管理);图书馆学选修课包括收藏开发与管理、编目与分类、企业管理资源与服务、儿童及青少年资源与服务、参考与信息发现、遗产工作理论与实践;信息分析选修课涉及组织记录管理、数字图书馆、社交媒体分析、文本与Web挖掘、数据提取技术、信息可视化、信息挖掘与分析.

(3)信息系统.该方案作为WKWSCI与SCSE之间的合作硕士项目,侧重与信息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的结合,专注于信息系统设计开发与维护管理,结合信息系统、信息管理、软件工程、知识管理以及其他计算机相关领域的优势,强调信息系统专业人员的技术和软技能.必修课程内容涵盖信息机构与设计、软件工程、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编程、人机交互,以及信息研究方法与数据分析等;选修课程包括信息检索、分析与可视化、应用程序开发、测试与性能分析、信息检索与分析、数据挖掘、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安全,以及高级人机互动等.

整体而言,WKWSCI较重视数据分析类课程的开设,注重培养学生从海量数据中提取并挖掘信息与知识的能力,强调数据驱动背景下的研究与应用,同时也注重学科新兴技术相关课程的开设.特别是信息系统这一方案,鉴于其合作项目属性,在交互技术和网络通信上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如数据挖掘、入侵检测、高级人机交互等,这些课程都反映了技术的最新发展.

3.2.2博士生课程

WKWSCI博士课程的核心目标是使博士生深入了解图情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信息检索、参考咨询服务、信息组织和信息检索等领域.必修课包括科学研究方法、信息传播领域定量研究、信息传播领域定性研究,选修课程涉及信息科学独立研究、健康传播理论与基础、智能信息检索、新媒体与社会、用户信息行为.

WKWSCI博士课程设置具有如下特点:(1)WKWSCI突出对研究方法的高度重视,博士必修课均和研究方法论相关.注重博士生的独立研究,比如在选修课程中设置“信息科学独立研究”,旨在引导学生在自己的研究方向上进行独立探索和实践.(2)WKWSCI开设了传播学类课程,图情研究与传播学结合紧密,体现了该学院在信息传播领域的特色和融合发展的趋势.WKWSCI将传播学课程引入图书情报学博士生课程,有利于学生思路的拓展、视野的开阔.(3)WKWSCI不定期开设研讨课(seminar),邀请国际知名学者和业界人士与师生互动交流,强调课程内容的与时俱进,注重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

3.3WHUSIM与WKWSCI课程设置对比

WHUSIM与WKWSC研究生课程类型较为多样化,不拘泥于单一的课程类型形式,课程体系追求多样化是两个学院共同的特征.WKWSCI虽然开设了较多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编程等实践课程,但是在研究生教育上,WHUSIM与WKWSC均以基础教育为首要任务,只有让高知人才具备扎实的理论素养,才能正确指导学科前进的方向,继而保持学科的核心竞争力.两所学院课程差异如下:

(1)WHUSIM课程更具传统图情特色.WHUSIM图书情报学教育保留了传统图情特色,图书馆学、情报学理论类的课程开设较多,但注重学科细分与精细化研究.图书馆学、情报学分专业分别设置相关理论课程,如图书馆学理论、情报学理论;图书馆学研究、情报学研究,图书馆研究方法、情报学研究方法等.

(2)WHUSIM课程更注重图情基础理论.WHUSIM图书情报学基础理论的地位突出,开设多门图书情报学理论与方法、图书情报学进展的课程,例如,情报学理论、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信息资源管理原理等.而WKWSCI罕见相关课程.可见WHUSIM比WKWSCI更加重视图书情报学科基础理论研究.同时,对于诸如竞争情报等学科重要分支,WHUSIM开设了相关课程,从理论到实践,由系统到应用,对各分支进行相对集中的、全方位的研究.

(3)WKWSCI课程更强调跨学科研究.由于WKWSCI是一种信息传播驱动下的图情教育现代化模式,因此,WKWSCI在图情课程体系中融入大量传播学相关理论与方法,而WHUSIM在课程设置中着重强调的是传统图情方法的运用.跨学科研究是当前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发展趋势,面对当前多元化的社会需求,图情研究生的培养应以问题为导向,兼具精细化研究与跨学科视野.

(4)WKWSCI课程更具针对性.WKWSCI硕士生根据培养方案类别选修相关课程,课程设置更具针对性.如信息研究研究生分为图书馆学和信息分析两个方向,二者选修课课程内容差异较大,图书馆学主要为图书馆培养专业人才,因此其课程设置主要涉及信息管理、知识组织、信息咨询服务等;而信息分析则是培养信息专业人才,因而其课程设置涉及数字媒体技术、社会网络分析以及其他信息分析技术相关内容.

(5)WKWSCI课程更注重技术与实践.信息系统硕士是WKWSCI与SCSE合作培养项目,主要培养信息系统研发与设计方面的人才.该培养方案重视用户研究,需要学习人机交互、用户界面设计等实验课程.该方案还非常重视研究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开设的其他实验课程还包括信息技术、信息安全、计算机编程等,重视培养研究生的管理与技术能力的融合.WHUSIM在课程设置上除了基本的图书情报理论与方法、信息检索、组织、分析、管理、服务外,还涉及各重要分支相关课程,如竞争情报、企业管理咨询,课程内容较偏重于理论阐释,相对缺少相关的实践型课程.

4完善我国图情研究生教育体系的建议

4.1加强网络环境下课程设置的深度,丰富课程设置模式

WHUSIM课程设置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但课程层次有待加强.首先,课程大多集中在信息计量、信息服务、信息资源管理、数据挖掘等传统图情领域[16],缺少像WKWSCI开设的学科交叉课程,如智慧资本(IntellectualCapital)、知识社会学(SociologyofKnowledge);其次,虽开设信息管理国际学术前沿以及多门专业前沿选修课,但均为概论性的介绍,课时较短.在动态复杂的网络环境下,国内应引导图书情报研究生教育向纵深发展,积极设置具有学科交叉性、紧密结合前沿热点的课程.

WHUSIM课程教学模式较为单一,研究生课堂教学多为传统课堂教学.经相关实地调研得知,我国图情研究生教学大都停留在传统的“传授-接受”模式.而WKWSCI强调在移动互联时代,教学方式也要随之变革,如翻转课堂教学法实现学生、教师、网络的有机结合[17];专业研讨会增加学生与图书馆、企业人士的互动交流[18].对此,我国图情研究生课程模式应该逐步实现多元化,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分阶段有选择性地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法、专业研讨会、实地教学、远程教学等模式,不同性质的课程采用差异化的教学方式,积极探索图情课堂教学改革的新途径.

4.2尝试多领域、跨学科的合作培养模式

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是图情教育的发展方向.WKWSCI为加强研究生信息技术的培养,与计算机学院开展联合培养项目.WHUSIM在跨学科选修课的基础上,应注重培养图书情报学与其他专业的复合人才.图书情报学科研究已呈现跨学科发展态势,与图情学科研究结合最为紧密的学科领域包括计算机科学、传播学、管理信息系统和媒介研究等[19].国内图情研究生教育应充分借鉴新加坡的先进经验,与其他相关学院开展联合培养,有利于完善研究生知识体系、增强职场竞争力.而对于学术研究而言,加强不同学科和领域的互动合作,能够开拓研究视角和研究方向,研究广度与深度都可以得到全方位加强.

4.3构建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硕士教育体系

相较于WHUSIM,WKWSCI对于硕士的教育体系的就业定位更明确,课程设置更具针对性,教学方式更多样化.经过调研发现,国内其他高校在图情专硕培养方向与WHUSIM存在同样的问题.专业学位教育需要强调职业性,避免与学术学位培养模式的雷同[20].因此,对于国内图情学科专业硕士的培养,首先应在培养方向设置中应细化专业培养方向,给学生以明确的职业定位;其次,在课程设置中,专业硕士课程应该以职业能力与社会参与为导向,更加强调实践与技能的培养,可采用将实践基地实习纳入学分体系的方式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21].国内虽然已有高校在尝试实践基地的建设,但是培养过程中专业型硕士实际参与实践的比率还很低;最后,对于专业硕士的教学方式应该多元化,可以采用如专业研讨会的形式加强与产业界的交流互动,在加深对职业定位认识的同时,也可作为产业界与学术界之间需求与成果转化的沟通桥梁.

参考文献

[1]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EB/OL].[2017-04-12].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11/05/content_10269.htm.

[2][15]陈传夫,陈一,司莉,等.我国图书情报研究生学位授权“四个十年”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7,43(1):17-28.

[3][14]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院系介绍[EB/OL].[2017-04-14].http://www.ntu.edu.sg/academics/Pages/CollegesSchools.aspx.

[4][18]ProceedingsoftheAsia-PacificConferenceonLibrary&InformationEducation&Practice2006(A-LIEP2006):PreparingInformationProfessionalorLeadershipintheNewAge:Singapore,3-6April2006[C].Singapore:DivisionofInformationStudies,SchoolofCommunication&Information,NanyangTechnologicalUniversity,2006.

[5]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黄金辉传播与信息学院概况[EB/OL].[2017-04-14].http://www.wkwsci.ntu.edu.sg/aboutus/Pages/Our-History.aspx.

[6]武汉大学.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概况[EB/OL].[2017-04-16].http://www.sim.whu.edu.cn/xy/xygk/2016-05-06/470.html.

[7]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国际顶级信息学院联盟年会首次在亚洲举办.[EB/OL].[2017-04-16].http://www.sim.whu.edu.cn/xwdt/2017-03-24/5412.html.

[8]吴钢.传统与前沿的有机融合——德雷塞尔大学iSchool信息科学教育发展探析[J].图书馆,2016(12):79-85.

[9]司莉,贾欢.美国iSchool图书情报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与启示[J].图书情报工作,2015(2):38-43.

[10]周毅,张衍.以信息构建与信息交互为定位的信息管理专业教育——以美国iSchool联盟院校为样本的分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4(6):67-82.

[11]沙勇忠,牛春华.iSchool联盟院校的课程改革及其启示[J].图书情报知识,2008(6):26-35.

[12][16]王倩,谢阳群.芬兰坦佩雷大学图书情报教育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6(6):139-144.

[13]新加坡华人.WikiPedia[EB/OL].[2017-05-04].http://zh.mobile.bywiki.com/wiki/%E6%96%B0%E5%8A%A0%E5%9D%A1%E8%8F%AF%E4%BA%BA.

[17]南京农业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翻转课堂介绍[EB/OL].[2017-04-20].http://news.pk.njau.edu.cn/info/1014/3240.htm.

[19]邱均平,余厚强.跨学科发文视角下我国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研究态势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3(5):5-10.

[20]沈固朝,周志远.图书情报硕士“双学位”教育的一点思考[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1):24-31.

[21]张靖,张祎,黄诗莹.美、英、日图书情报专业硕士学位培养中的实践教学与案例教学[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6(1):88-95.

作者简介付少雄,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博士;林艳青,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硕士;陈晓宇(通讯作者,xiaoyu001@ntu.edu.sg),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黄金辉传播与信息学院博士.

收稿日期2017-06-18

(责任编辑:吴卫娟;英文编辑:杨继贤)raduatedegree;educationreform;comparativestudy

理工大学论文参考资料:

归纳上文,这是一篇适合南洋理工大学和研究生培养和情报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相关理工大学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