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大学生就业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跟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与指导类开题报告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大学生就业范文 类别:职称论文 2024-03-19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与指导》

本文是大学生就业论文例文与原因分析和就业和困难有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刘全振

(南京工业大学学生事务部就业办公室,江苏南京211816)

摘 要: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屡创新高,就业竞争加大.在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困难越发凸显.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需要从客观环境和大学生主观因素分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深层次原因,才能有的放矢地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政府、高校、大学生三方要共同努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状.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原因;对策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7.07.030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7—0103—04

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才,是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希望所在,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这也是关乎国计民生和社会长治久安的大事.2016 年,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达727 万余人,虽比2015 年有所下降,但由于受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和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仍十分严峻[1].据《2016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5 届及2014 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分别为91.7%和92.1%.均有8%左右的大学生在毕业半年后不能成功就业.在这样的情况下,加强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原因的梳理,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改善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现状,实现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

一、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今天的大学毕业生所处的经济和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在全球经济危机影响下,国内经济复苏乏力、GDP增速持续放缓、供给侧经济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入的客观环境下,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异常严峻.生活在塔里的大学生们,大多数是衣食无忧的独生子女.优越的生活环境使得大学毕业生的职业观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不仅仅满足于寻求养家糊口的工作岗位,对即将从事的工作更充满超乎现实的期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客观环境和大学生主观因素双重作用,加剧了大学生的就业困难.

(一)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客观原因

1.国家经济发展的客观环境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许多跨国企业订单锐减,财务状况不容乐观,濒临倒闭.世界经济遭受重创,国际经济萎靡不振.加上政治因素对经济的负面影响,世界经济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2].国际间经济贸易日益频繁,世界经济相互影响,当今的世界已经演变成一个地球村.作为全世界制造工厂的中国,是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外贸出口锐减,内需增长动力不足,经济形势面临巨大挑战.2011 年开始,中国的GDP增速开始下滑,中国经济进入了缓慢增长的新常态,大量中小企业处境困难.大量企业开始裁员,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就业岗位的锐减.目前GDP增长1 个百分点,能够拉动130 万甚至150 万人就业[3].下行压力较大的社会经济,致使公开招聘岗位数量大幅缩减,加之大学毕业生人数居高不下,这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矛盾,加大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

2.大学生群体的本质属性

青年大学生没有经过社会的磨练,没有足够的社会经验,他们教育经历相似,生活环境相近,年龄相仿,存在许多共性特征.在面临激烈的就业竞争时,他们有些想法显得太过于稚嫩.现在的大学生,主要生活在校园内,生活环境单一,没有机会深入接触社会,思想较为单纯.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优越,心智尚不成熟,对自己及社会都缺乏客观的认识,不知道竞争的激烈和社会的残酷.这一类的青年群体存在经验少、心理不成熟、社会适应能力差等特点,面对竞争压力较大的社会整体就业环境,在就业观念、就业动因、就业经验、就业竞争力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4].这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大学生们的成长历程和成长的环境所决定的,是大学生群体的本质属性.这些不足,使得大学毕业生在与社会从业人员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让大学生们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

3.就业市场供需关系

受国家教育政策影响,高校招生人数越来越多.连年扩招带来学生人数的持续增长,导致求职就业的竞争日趋激烈.我国经济发展的规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不完善,决定就业市场提供的岗位数量有限,可面向大学毕业生公开招聘的岗位就更少.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大于市场提供给大学生的岗位数,就业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直接导致部分大学生难以成功就业.而且,这种供大于求的状况,短期内很难得到改善,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当前国内经济增速减缓,受经济下行以及产能过剩的影响,许多大公司用工紧缩,减少或者取消招聘计划.可供大学毕业生选择的就业岗位数量更趋不足,许多毕业生竞争一个岗位的现象屡见不鲜.毕业生就业市场供远大于求的供需矛盾,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直接原因.

4.高等教育体系和知识结构的局限性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还不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研究生挤占本科生工作岗位、本科生又挤占专科生工作岗位的挤占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过度教育问题,同时也体现出一种结构性失业,即供需层次的错位而引起的就业问题[5].在目前的教育模式下,由于连年扩招,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受师资和经费等客观条件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当前大学生知识面狭窄,所学知识不够深入,专业知识不够扎实.虽然高校教师和大学生都很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技能实践锻炼,但是受学生人数众多、教学实践难以深入等条件的限制,大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很难达到企业的要求.大学生普遍存在知识有效率低、综合知识贫乏、专业知识不足、实践知识短缺、职业指导知识短缺等问题[6].大学生们这种知识结构的局限性,短时间内很难在岗位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另一方面,用人单位求贤若渴,对大学生抱有极大的希望,迫切需要大学生能够在生产一线、核心技术岗位、企业管理与服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大学生知识结构的局限性与企业对大学生的要求之间的矛盾,迫使用人单位对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日益冷淡,更加倾向招聘有实际经验的社会人士或者更高学历的毕业生.

5.就业政策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很多政策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比如求职补贴、休学创业等.但从整体上来看,有效刺激就业的政策偏少,就业政策不成体系,政策的执行也存在不到位的现象,难以达到预想的效果.作为培养学生主体的高等院校,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视程度也不尽相同.许多高校把工作的重点放在科学研究上,摒弃了人才培养这一中心任务,一味追求办学规模,忽略了对学生培养质量的关注,对毕业生就业问题更是缺乏足够的重视,更没有制定促进大学生就业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政策.现行的有些人事制度,不仅没有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反而成为他们求职应聘的障碍.尤其是当今的户籍制度,更是增加了大学毕业生在一线城市落户就业的困难.

(二)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观原因

1.就业观念与就业市场错位

就业观是个体对求职就业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就业行为的先导,不同就业观导致不同的就业行为并产生不一样的就业结果[7].由于长期的学校生活,缺乏对社会的深入接触,大学生们对社会竞争的残酷认识不足,对自己又充满过度的自信.因此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时对目标岗位的期望远高于现实情况.洪芳、吴谅谅[8]比较研究了在校大学生和已工作的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发现在校大学生就业期望过高的特点.目前,大学生在就业价值观呈现多元化特点,主要表现是注重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看重物质利益,就业意向城市化倾向加重,社会奉献意识淡化,缺乏创新创业精神与竞争意识[9].另一方面,用人单位更加倾向于具有工作经验,社会适应良好的人才.毕业生的高期望,以及远远低于期望的社会现实,让他们在就业过程中表现的茫然无措,进一步加重了就业难的难题.

2.存在依赖心理,竞争意识不足

长期安逸的校园生活,使部分同学无法承受就业的压力,难以适应激烈的竞争.在学校与家庭的“庇护”之下,学生对“单打独斗”的求职过程,还是抱着依赖、等待、观望的心理态度.尤其是有一定社会背景的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学生,依赖家庭的心理更加凸出,常常表现出对求职竞争的逃避.这种依赖心理,导致他们在社会竞争中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这样的学生在就业的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

3.缺乏求职技巧

大多数大学毕业生对求职应聘的知识一无所知,缺乏必要的求职技巧,导致他们在就业过程中屡屡受挫,极大地打击了他们求职应聘的积极性.大部分毕业生缺乏必要的社会实践经验,他们对就业过程、投递简历的方式、求职技巧等都一知半解甚至一无所知.特别是对面试的礼仪,情绪状态的调节,以及怎样应对用人单位的提问,都无法应对自如,甚至手忙脚乱.求职技巧的缺乏使得大学毕业生无法完全展现自身的真实才能,为此会失去很多的就业机会.

二、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对策

(一)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

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做好顶层设计,制定更加完善的就业政策,强化就业创业体系建设.建设更加完善的就业市场,打造毕业生就业平台,完善人才市场人才流动的体制机制.加强对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与就业技能培训,组织高校毕业生供需洽谈会进校园,积极引导企事业单位招聘时向大学毕业生倾斜等措施,为大学生就业创造有利条件.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提供物质保障,培养大学生的奉献精神,引导大学生主动到艰苦的岗位去就业.政府要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必要的技术、场地与资金支持.另外,政府还要做好家庭困难大学生的就业帮扶工作,建立并完善家庭困难毕业生档案库,关注并追踪他们的就业情况.解决特殊困难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总之,政府要通过宏观层面的调控,做好顶层设计,消除大学生就业的体制性障碍,拓宽就业渠道与途径,从政策层面上确保大学生顺利就业.

(二)高校应注重人才培养质量,重视就业问题

高校扩招使大学生数量连年猛增的同时,如何合理配置学校的软硬件条件,完善学校的教育管理体制,培养高质量的学生,是每一所高等学校都必须面临的问题.如何提高学生培养质量,让学生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是摆在高校面前的重要任务.高校应优化课程结构,重视实践能力培养,完善教育体系.要把毕业生就业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上下齐心,积极发动全体教师参与就业工作.明确责任主体,量化考核目标.积极开展就业指导课程及就业指导服务,壮大就业指导师资队伍,提高专业化水平,建设全方位、立体化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确保就业指导服务见成效.构建就业市场供需双方信息沟通的渠道,打造学生求职企业招聘的平台,着力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

1.重视实践能力,提升教育质量

高等学校要深刻领会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围绕人才培养、立德树人的中心工作,在战略上明确办学理念和发展方向.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专业设置应当适时地进行调整与更新,对于就业率连续连年过低,过时的专业应及时地进行调整甚至淘汰.学生培养方案应充分进行调研,立足企业需求和学科发展,做到专业知识深度和广度的有机统一,不能脱离市场需求的实际,确保学生学有所用.高等学校要重视大学生的技能培训,着力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动手能力,把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有机统一在一起,着力培养应用型人才.

2.加强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

缺乏必要的求职技巧、对就业形势理解不准确,过高的自我定位等都是大学生就业的障碍.清除这些障碍需要高校开展就业指导与服务.就业指导不能只针对毕业生,要面向所有学生,而且还要伴随学生的整个大学阶段.针对不同年级,设定不一样的目标任务,分步骤扎实推进.对低年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引导学生对自己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明确自己的特长及不足,弥补短板,确定职业发展的奋斗目标.对毕业生开展就业观、应聘书面材料、笔(面)试技巧等有针对性的指导,提高大学毕业生求职应聘的成功率.有效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既能解决学生的共性问题,又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既有整体面上的指导,又有局部点上的服务,点面结合.学校还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对在求职过程存在经济困难的毕业生提供帮扶,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关注就业市场性别歧视问题,做好女大学生的指导和服务.

3.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自李克强总理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以来,全国上下掀起了创新创业的新浪潮.随着政府鼓励创业政策的颁布实施,全国各地新注册企业数量激增.大量企业的创立,带来工作岗位的增加,给严峻的就业市场带来希望.大学生是国家创新创业的生力军,高等院校要重视创新创业教育,把创业教育作为拓展就业渠道的重要手段.要制定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在校内技术转让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为学生创业提供便利条件,以创业带动就业.

(三)大学生应努力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

人才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加上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使得企业对员工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企业的需求,在激烈的竞争中实现就业,实现更高质量就业,作为大学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

1.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大学生毕业生,应认清就业形势严峻的客观现实,积极行动起来,多渠道求职应聘.要客观看待当前的就业环境,直面激烈的竞争.正确看待自己与企业要求之间的差距,客观分析自己的优势与劣势,结合自己的喜好,寻求合适的求职目标,切忌好高骛远、夜郎自大.正确看待职业分工,适合自己特长的工作才是最好的工作.分阶段、分步骤实现自己的理想追求,合理制定规划,树立长远发展的理念,先就业再择业.大学生应以乐观、积极地心态投入到就业中去,乐于从基层做起,在工作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2.提升职业素养

为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满足企业需求,大学生要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这是提高就业竞争力的关键,是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的重要手段.作为大学生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完善和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首先大学生要充分利用在校学习的时间,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刻苦学习文化知识,培养扎实的专业基础,拓宽知识面,并注重理论和实践的转化,切实加强实践能力,提升能力水平.其次,要树立良好的职业理念.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塑造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培养良好的职业操守.再次,大学生要融入班集体,团结同学,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观念,锻炼组织管理能力.深入接触社会,广泛参加社会活动,努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大学生应不断加强自我修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提升职业素养,更好更快地适应工作要求,增加求职应聘的竞争力.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相互作用的结果.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局面,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一个慢慢转变的过程.要从根本上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需要政府、高校、大学生三方各司其职共同努力.再加上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各方面的有利因素通力合作,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就一定能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李平.多方努力齐抓共管——积极大学生就业难问题[J].高教学刊,2017(01).

[2]张宇燕.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J].求是,2015(02).

[3]中国就业网.GDP与就业[EB/OL][. 2014-04-17].http://www.chinajob.gov.cn/NewsCenter/content/2014-04/17/content_915208.htm.

[4]焦勇.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深层原因剖析[J].教育与职业,2011(14).

[5]林振涛.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31).

[6]周训梅,周险峰.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教学归因[J].中国教育学刊,2015(S2).

[7]钟秋明,刘克利.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影响就业质量的实证研究[J].高教探索,2015(03).

[8]洪芳,吴谅谅.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比较研究[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7(06).

[9]潘文庆.就业价值观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J].广东社会科学,2014(04).

大学生就业论文参考资料:

大学生就业创业论文

当代大学生就业和成才论文

关于大学生就业的论文

大学生就业论文1500字

大学生就业指导结课论文

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指导论文

该文结论,此文是一篇关于对写作原因分析和就业和困难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大学生就业本科毕业论文大学生就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