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戏剧有关论文范本 和中国古典戏剧中园林因素探究方面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戏剧范文 类别:职称论文 2024-03-01

《中国古典戏剧中园林因素探究》

该文是戏剧有关论文范文检索与中国古典戏剧和园林因素探究和戏剧类论文范本。

【摘 要】中国古典戏剧中蕴含着许多园林文化,本文结合生态美学思想,探究园林因素在中国古典戏剧中的作用,地位和影响.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园林作为地点对人物的作用;园林的布局与景物设置对感情的表达与叙事张力的影响;园林本身的美以及这种生态美学对戏剧的影响.

【关键词】中国古典戏剧园林生态美学

我国古典戏剧中多以各类园林为故事发生发展的地点.这些园林不仅为人物活动、情节发展提供了合适的背景环境,也为我们研究古代的诗意栖居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戏剧创作是构建在特定场景的基础上的,这些场景或真实或虚构,都与故事的主要内容密不可分,而这些场景中园林出现的尤其频繁.究其原因,园林有一定的场地限制,有助于创作者建立起最适合故事发展的理想场地;除此之外园林还可以作为一种寄托精神追求的场所,而此种精神也可以借此寄寓在剧中人物身上,与此同时园林也对剧中人物发挥着其本身的环境的地点的功能.

一、园林视野下的人物

(一)体现人物身份地位

无论贫富贵贱,达官僧侣,在戏剧作品中都可以为其设置一处园林,而这些园林之间的不同便是剧中园林主人的身份地位的差别.这些差别可以从不同作品中加以区分,也可以在一部作品中形成对比.

《琵琶记》中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描写了“牛太师府”,且给予“人间丞相府,天上朱蕊宫”的美誉,“却是牛太师府里一个院子,白日映沙堤.青霜凝画戟.门外车轮流水.城中甲第连天.琼楼酬月十二层.锦障藏春五十里.香散绮罗.写不尽园林景致”,四时皆有景,四时之景皆不同.极尽荣华,极尽典雅,这显示出了主人公“只手遮天可决定”的状元身份.

(二)反映人物相关性格

人物在不同的园林环境中生活,园林布局、意蕴与人物性格相得益彰.

《玉簪记》中去往女主人公陈妙常的住处,先是“苔深令路滑.花密碍人行.”继而“西首尽头,白云堂下”,乃是陈故卧房,此楼“白云深处锁.鸡犬杳无声”.清幽的环境与陈妙常的素雅相得益彰.

与白云堂的素净清冷形成对比的是《杀狗记》后花园的娇艳喧闹:“草芊芊,花荏苒,簇拥名园,嬉戏笑蹙秋千.”与之相对应的是二者所涉及的人物性格不同,陈妙常远离世事、稍具清高之气,杨月贞沾染富贵之气、聪慧机敏.

(三)表现人物心绪

戏剧作品中的园林描写与文学作品中景物描写有着同样的作用,一切景语皆情语,园林的高低错落表现人物心情的起伏变化,园林的曲折回环表现人物情绪的复杂多变.

二、园林视野下的情节——园林布局和景物设置对情感表达与叙事张力的影响

园林作为故事的重要发生地,其空间布局与情节发展、情感表达也有暗合之处,园林景物设置与情感表达也有呼应之处.古典爱情戏剧的故事发生地常在树木花卉,山水湖石这种既充满意趣与生命气息,又相对较为私密随意的地方.厅堂正式而严肃,对人的行为举止有种种规范约束,而后花园、后院这种集自然之理趣又超脱自在的秘趣之地自然而然为人物情感的迸发提供了场所,由节制束缚到轻松随意,叙事的张力也就体现出来.

以《西厢记》为例,园林在情感表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普救寺作为寺庙园林,从“门掩重关萧寺”到“满阶苔衬落花红”;从“梨花深院、粉墙青天”到“院宇深,一灯孤影摇书幌”;从“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到“云敛晴空,冰轮乍涌;风扫残红,香阶乱拥”;从“隔墙花影动”到“桂子闲中落,槐花病里看”;从“碧云天,黄花地”到“青山隔送行”……这一幕幕园林景象传情地映射了张生与莺莺相识、相知、相恋、相思、相离和相聚的生活场景.所以聆听《西厢记》,就像置身一座活生生的普救寺中,这里的庙宇、花园、西厢……诉说着张崔浪漫的爱情故事.戏剧中对于普救寺几乎没有直接的旁白描述,而是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通过极具人物感彩的对白表达出来.根据剧中对普救寺的描述,结合当时寺庙园林构成特点以及相关文献对普救寺的记载可以看出:普救寺由寺庙建筑和花园园林两部分构成,形成一个建筑在前,花园在后的传统中式建筑.前门(山门、大钟寺)、佛殿(大雄宝殿)、后院(西厢、梨花深院、书斋院)与后花园这四个部分空间承载了戏曲情节发展的主要场所.而前两部分空间主要为等级森严的建筑空间,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封建礼教对人们思想的束缚,因此男女主人公爱慕情感在此被压抑,只能暗暗沉溺相思之苦.后两部分为寺院的生活 区域,空间相对开敞,尤其是后花园,“明月清风、花开花落”,为男女主人公感情的撞击提供了一个隐蔽的角落.在这里,一草一木皆有情,同样是暮春四月的梨花院,在张生眼里却时而“春风桃李花开夜”,时而“风扫残红,香阶乱拥”,人物复杂的情感世界变化都寄寓在了这片有声有息的园林空间里.

《牡丹亭》中后花园是情感迸发的重要场所.杜丽娘每日被父母要求的都是“儒门旧家数”,除了“长向花荫课女工”,就只能学习当时被视为后妃之德的《诗经》,心性情思被限制在闺阁之中.一日偶然发现后花园,当她从“炷尽沉烟”的小庭深院步入“有亭台六七座,秋千一两架.绕的流觞曲水,面著太湖山石.名花异草,委实华丽”的后花园时,不禁感叹“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心情从抑郁到明快,然而因春感情,“忽慕春情,未得蟾宫之客”.心情继而转向低落,“原来姹紫嫣红开遍,都这般付与断井残垣.”园林不同地点和景物的变换与主人公心情紧紧地交织,景色的变化也与故事情节的发展息息相关.闺阁中只有“柱尽烟沉,抛残绣线”“玉镜台前插架书”,厅堂中也少不了各种规制与父母训诫.唯有后花园有生命之息,是自然之处和真正的私人空间.所以杜丽娘从深院进入花园时封建礼教的束缚顿散,自己的生命意识也受春景的渲染而被点燃,,心神俱澈,豁然开朗,感叹:“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恰三春好处无人现”.花园中的姹紫嫣红,莺歌燕舞又使她联想到自己的韶华,不禁伤春,“春情难遣,怀人幽怨”.这又为后文与柳梦梅的邂逅提供了情感契机.芍药栏,湖山石,牡丹亭这些园林景物也为相遇营造了氛围.

三、园林景物之美及对戏剧的影响

中国古代园林强调自然美与人工美的完美融合.

园林景物之美氤氲着人的性情,陶冶着人的情操,也为戏剧增添了诗情画意.

(一)婉转含蓄之美

我国古典园林和西方园林在园林建造方面有一点非常不同,西方园林往往建造有开阔的花园,并将其设计成各种规则的图案,人置于花园中,则将所有景色尽收眼底.而中国古典园林则不同,它模拟自然山水之貌,讲究“虽由人作,宛若天开”,园林布景具有婉转含蓄之美.人在园中,宛若置身于天然山水之间,所有景色不会一览无余,而是一步一景.

在《玉簪记》中就有一段关于女贞观的布局描写:“转过荷香径,又来丹桂阴.”“穿萝径进鹤轩”“纔逐飞花来别院,又随芳草下闲庭.”第一句中一个“转”字,表现了园林布局的蜿蜒曲折,丹桂路隐于荷香路之后,人们在欣赏荷香路的风景时,并不会受另一条丹桂路上的风景干扰,然而一旦转到另一条路上,又马上会被另一条路上迥然不同的景色吸引到,这就有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之感.第二句,以绿萝掩映鹤轩,使人不能直接看到鹤轩,而是透过层层绿萝.鹤轩在绿萝之后若隐若现,犹如美人犹抱琵琶半遮面,让人急欲览之.第三句,追着飞花的踪迹来到别院,又随着芳草的脚步来到闲庭,这两句一方面表现了景色的美不胜收,使人赏之不尽,不知不觉已由别院来到了闲庭.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园林布局上的高低错落,别院高而闲庭低,从别院可以登高而远望,扩大视野.园林景观中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布置极其婉转含蓄,耐人寻味.

(二)诗情画意之美

中国园林极富有诗情画意.诗情,不仅是园林之景体现前人诗文意境,而且是人们运用景名、匾额、楹联等手法对园林进行点景,同时也可以是指园林的规划设计借鉴文学艺术的手法、章法.

《玉簪记》第七出“依亲”中,有一段潘母和婢女关于荷花的论述,同是荷花,婢女看到:“红蕖紫萼生芳浦.醉扶落日.娇颤杨家女.额点胭脂心带苦.西风岂是怜香主.”潘母则觉得:“月坠胭脂冷.风摇翡翠狂.人归何处菱歌唱.银塘暮雨空凝望.儿郞貌比花相像.隔绝白云靑嶂.把酒樽前.不觉玉泪临风惆怅”可见不同人将统一景色赋予了不同的意境.荷花之景触发她们内在的情感,情感外泄为诗文,诗文借景而抒情,因而景色也具有了别样的诗情.中国绘画也与中国园林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经历长久的发展演变形成“以画入园,因画成景”的传统.“松庭竹院,银塘玉槛.绿依依柳色轻柔,红拂拂荷香娇软”(《玉簪记》)青松翠竹,绿柳红荷,组成了一幅美丽的庭院夏日图景.

★指导老师:汪维维

(作者单位:南京林业大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大学生创业创新项目南京林业大学校级项目结项论文(项目编号:2017NFUSPITP219).

作者简介:王豆豆(1997-),女,本科在读,人文社会科学院;储玥,女,本科在读,人文社会科学院;张蕊,本科在读,人文社会科学院;张婷,本科在读,人文社会科学院;指导老师:汪维维,女,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讲师.

戏剧论文参考资料:

戏剧鉴赏论文

戏剧文学杂志

总结:本文是一篇关于经典戏剧专业范文可作为中国古典戏剧和园林因素探究和戏剧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戏剧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