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大型类论文范文集 和大型话剧《邓宝珊将军》创作谈有关论文怎么写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大型范文 类别:职称论文 2024-03-20

《大型话剧《邓宝珊将军》创作谈》

本文是大型类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与《邓宝珊将军》和大型话剧和创作类毕业论文模板范文。

滕学坤

一、缘起

今年夏天,当我再次翻开自己创作的剧本《邓宝珊将军》的时候,我的思绪瞬间就回到了五年前(2011 年),回到素有陇上江南美誉的甘肃省天水市.当年,我创作这部大型历史传记话剧《邓宝珊将军》时一幕幕难以忘怀的情景就鲜活地展现在我的面前,真是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今天,我回顾这次艺术创作过程决不是为了怀旧,简单地重温过去,而是,我要认真地梳理那次艺术创作的得与失,为自己将来的艺术创作增加动能.

2011 年春夏之交,甘肃省天水市委宣传部联系到上海市委宣传部,他们希望在上海请一位导演到天水市,帮助他们创作一部反映爱国人士、原国民党陆军上将、新中国首任甘肃省省长邓宝珊将军生平的大型历史题材话剧.是年,也是海内外华人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 年的特殊年份,所以对方想在当年的秋天上演这个重大历史题材剧目,由此可见这部戏的历史及现实意义.当我接受这个任务时已经是5 月份了,距离上演的时间也就不到三个月了,再看他们提供给我们的剧本,有很多问题(对方也认为剧本尚有很多修改空间),不能马上投入排练.他们需要在上海再找一个编剧帮助提高剧本,我们在上海又寻找编剧花了半个月时间没有所获,最后编剧的任务只好落在了我这个导演的身上.时间紧任务重,怎么办?!在我接受这个任务、创作这部话剧时,恕我直言,请原谅我的孤陋寡闻,此刻,我对邓宝珊将军的生活经历还非常地模糊,我接还是不接这部戏?这个严峻的问题摆在了我的面前.这时,甘肃省天水市委宣传部已经把关于邓宝珊将军的大量资料邮递给我,他们希望我能接受这个任务.我经过一周的思考,还有对邓宝珊将军相关资料的仔细深入的研究,毅然决定接受这个艰巨的任务.随即,我就赶赴甘肃省天水市深入生活,到邓宝珊将军纪念馆参观学习,走访邓宝珊将军的亲属,到陇南乡下考察当地的风土人情,就这样,又历时一周的时间.我突然发现,我对邓宝珊将军的认识渐渐地清晰了起来.此时,我已经掌握了大量的关于邓将军的军旅生涯以及他家庭生活的一些生动翔实的资料,邓宝珊将军的形象也逐渐在我的脑海里生动、鲜活了起来,我觉得可以动笔写这个剧本了.

二、剧本创作

请让我首先给读者来看一下邓宝珊将军的一些简单的情况介绍:

邓宝珊(1894—1968)甘肃天水人,原名邓瑜.他是民国纵横西北几十年的智囊人物,早年参加中国同盟会,是国军的陆军上将.辛亥革命时,曾参加新疆伊犁起义.1924 年任国民二军师长,后代理甘肃省主席.1932 年起,任西安绥靖公署驻甘行署主任、新一军军长等职.抗日战争期间,任第二十一军团军团长、晋陕绥边区总司令,多次到延安与领导人会晤,赞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1948年8 月,任华北“剿总”副总司令,年底代表傅作义同人民解放军代表谈判,达成和平解放北平( 今北京) 协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席、省长.“文化大革命”中受冲击,于1968 年11 月27 日病逝,后被平反昭雪.

——(摘录于邓宝珊将军纪念馆)

从上面这段简短的文字介绍,读者不难看出,邓宝珊将军戎马一生,他所身处的年代也是中国近代史最为动荡不安、民不聊生的时代.那时的旧中国深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在中国设立租界,欲瓜分中国,外有强敌虎视眈眈,国内军阀割据,不断地混战.就是在这样一个严酷的时代环境下,邓宝珊将军毅然投身于救国救民于水火的革命运动中,所以,邓宝珊将军的一生极具传奇色彩,也极具戏剧性.毫无疑问,这些都是我创作这部戏剧作品丰富的养分.但是,我们要想在120 分钟的舞台时间里,把邓宝珊将军的一生展示出来,我个人感觉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如果我们把邓宝珊将军生活战斗的传奇经历面面俱到地呈现给观众,一方面做不到,因为内容很多,另一方面势必陷入“流水账”式的展示,如果这样的话,那就不是戏剧艺术创作,那是纪录片,或者是纪念馆要去做的事情.我既然要创作一部戏剧艺术作品,就必须对眼前的海量的历史资料进行仔细的删选,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高度的提炼和浓缩,这才是戏剧艺术创作所应该有的态度.所以我没有迷失在大量的历史资料里,而是仔细地分析邓宝珊将军早年参加救国运动的思想动因,从他的家国情怀等处入手,以期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只有这样才能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而不是一个概念化的、不接地气的人物形象.于是,我决定抓住邓宝珊将军一生的几个重要的转折点:

1. 抗战期间,跟紧密合作抗击日寇.

2. 解放战争期间力劝坚守北平的傅作义将军和平起义.

3. 建国后担任甘肃省第一任省长.

我坚信,只要抓住这三个转折点深入地去挖掘,全身心地去创作,就基本上概括出了邓宝珊将军戎马一生的全貌.

我们知道任何人都是有血有肉的人,任何人都是有情感的人,英雄人物同样也不例外.在邓宝珊将军的情感世界方面,我重点写了邓宝珊将军对家人的无限的爱,感人至深的浓浓的亲情.邓宝珊将军在外是一名叱咤风云的抗日英雄,在家里,他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通过对这些素材的缜密梳理,我忽然发现,从谋篇布局的总体上看,邓宝珊这个典型的历史人物形象就栩栩如生地立在了纸面上,而不再是存在于抽象的文字之中.

在时间跨度上,我着重描写1937 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一直到新中国成立这三十多年的时间维度.

在地理环境上,邓宝珊将军战斗生活的地方涉及到天水、榆林、北平、兰州等地.

我的艺术创作方向肯定下来了,剧本的大纲我也就迅速地写出来了,接下来的问题是,我将如何在戏剧舞台上艺术地将邓宝珊将军的一生呈现出来.虽然是戏剧艺术的创作,但是,毕竟这是真人真事,所以我们还要把握好一个度,那就是不能背离历史的真实.

三、用何形式讲好故事

我们知道邓宝珊将军的故事是发生在上个世纪的三四十年代,民族危亡、生灵涂炭的岁月,那也是我们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难时刻.虽然那时代距离我们今天的生活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但是我在阅读这些历史资料的时候仿佛能够依稀地听见战马的嘶鸣、抗战英烈的喊杀声!今天,我们如何去纪念我们的先烈,我们如何让现在的年轻人记住和缅怀我们的革命先驱,或者说在当下,我们如何把这个故事以最好的方式、最佳的艺术形式来告诉今天的人们,让人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在近代史上所经历的磨难.想到这些,我感觉肩膀上的担子又重了许多.客观地讲,我们现在的文艺创作较之过去20 年已经取得很大的进步,同样,我们观众的审美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也就是说我们的观众已经不再满足于简单说教似的文艺演出,他们走进剧场是要欣赏美,是要来陶冶情操,是要来有所收获,而不仅仅是满足娱乐.我经过深思熟虑决定采用“说书人”的艺术形式来串联整个剧情的发展,通过说书人这个“媒介”和他可以穿越时空的特点,让他走进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与邓宝珊对话,我甚至可以让他带领我们的观众走进邓宝珊将军的精神世界.这样的艺术构思确立后,我感觉这个戏的时空一下子就变得自由了起来,至于那些大的历史背景事件如何在舞台上呈现,我决定用多媒体介入艺术创作,通过多媒体的方式来烘托气氛,揭示那个大的时代环境.

例如剧本开场:

[ 开场前,舞台上有一个投影装置在不停地播放着邓宝珊的各个历史瞬间的图片.开场的铃声响起,投影投射在幕布上的图片定格在邓宝珊一身戎装的特写上.光渐渐地暗淡下去,工作人员把投影机撤离.

序幕

[ 音乐起,童声歌谣

秋风到边关,

新凉扑人寒.

把酒唱骊歌,

目送南飞雁.

忍饥送亲人,

勒马守边关.

矢志复国仇,

莫把男儿怨.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今日长亭别,

何日照君还?

[ 说书人上.

说书人:邓宝珊先生,原名瑜,字宝珊,甘肃省天水市人,生于1894 年, 1968 年病逝于北京.他是我国著名的爱国人士,是中国忠实的朋友.

我是今晚这出戏的讲述人.

[ 一个修路工人打扮的小伙子在舞台后区的高处大声喊着:通——车——啦!舞台前区一个小姑娘大声地呼喊着:通——车——啦!

众工人:(众工人欢呼着从四面八方奔上)“噢”.

[ 火车的汽笛声,交织着人们的欢呼声,铿锵的锣鼓声,人们载歌载舞.

[ 变光,一身中山装的邓宝珊从后区走上,看着眼前开心的工人们.

说书人:这是1952 年天兰铁路通车时欢庆的场面.

邓宝珊:同志们,今天天兰铁路的开通,意味着我们甘肃、我们国家将进入一个大规模的建设时期,我们老百姓的苦日子将一去不复返啦!同志们, 从左宗棠办制造局、织布局到解放前,兰州几十年没有变化,有数几个的设备陈旧不堪,而新中国成立不过几年的时间许多现代化的工厂都建立起来了,这就是最生动的新旧社会的对比!

说书人:那位正在讲话的慈祥的长者就是我们甘肃省首任省长邓宝珊先生.

工人甲:新中国万岁!

众人:新中国万岁!

邓宝珊:同志们,我今天到这儿来,一是为你们庆功,二是来代表甘肃的父老乡亲感谢你们、慰问你们!

[ 邓宝珊走入群众之间同他们握手,众人拥上前争先恐后地和邓宝珊握手.

[ 变光,邓宝珊从众人中走出

邓宝珊:我这一生大半辈子是在旧中国度过的,可以说是生于忧患长于忧患,亲眼目睹了中华民族所遭受的磨难.我深深地感受到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中国身上!

说书人:邓先生,如果让你回忆自己过去的战斗历程,或者总结自己的戎马生涯,您愿意从哪儿开始呢?

邓宝珊:(大笑)哈哈哈,小伙子你跟不上时展的脚步,你out 了.

说书人:是吗?

邓宝珊:我们现在正赶上祖国发展的大好时机,应该一门心思谋发展啊!再说,人不能靠回忆过日子,经常回忆过去,这说明你老了.我现在满脑子考虑的就是怎样把甘肃的经济发展起来,(神秘的)前几天我还同水利部部长傅作义同志讨论这些问题.

说书人:能透漏一点信息吗?

邓宝珊:比如说在甘肃如何兴修水利,发展生产,改善自然环境.他也兴致很高,我们俩准备第二次合作.上次他找我走后门,这次我也要找他帮忙!

说书人:上次傅作义将军找您走后门?

邓宝珊:孤陋寡闻了吧?要不怎么说你out 了呢?

说书人:啊!您是说北平和平解放时,你同当时的国民党高级将领傅作义先生的合作.看样子我是快out 了!

工人乙:邓省长,我们要听秦腔.

[ 变光,邓宝珊重新走入群众中间.

邓宝珊:对对,我这次来还带来了咱省上的文艺工作者,走,同志们听戏去.

工人甲:同志们,我告诉大家一个秘密,我们的邓省长不仅喜欢听还喜欢唱呢,我们请我们的邓省长来一段好吗?

众 人:来一段,来一段.

[ 邓宝珊只好来一段秦腔便同众人走下.

[ 变光,换景,1948 年年底的北平郊外.

说书人:邓宝珊先生是一个传奇式的英雄,早年,他在新疆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爆发后,他毅然参加伊犁起义.抗战时期,他在榆林同中国结下了深厚的友情.1948 年年底,平津战役期间,他应傅作义先  生的邀请,到北平共商接受中国的和平建议,并担任傅作义先生的全权代表,同中国人民解放军达成协议,对促进北平和平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

[ 寒冷的北平城,飘洒着雪花,远处传来时断时续的隆隆的炮声,一身戎装的邓宝珊上,他望着满天的雪花无限感慨.

邓宝珊:抗战结束三年多了,可是还是连年的战乱,何时才能休啊?老百姓什么时候才能过上安生的日子?

警卫员:报告,傅作义总司令来电,问我们什么时候到.

邓宝珊:回电,我们正全速赶往北平.

警卫员:是.

邓宝珊:这个傅作义啊,这次找我来八成是要我走后门啊!

警卫员:(不解)走后门?

邓宝珊:快去!

警卫员:是.(下)

邓宝珊:有些事情看来冥冥之中早已做下了安排,榆林!

说书人:邓司令您又想起榆林啦.

邓宝珊:是啊,永世都不会忘!(下)

说书人:俗话说:花开两朵,各表一枝.邓宝珊先生在北平走后门的事情咱先不表,让我们把目光先投到稍远一些,1940 年陕北榆林.

说书人再加上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我们在场景转换的间歇,即用电脑成像灯投上陕北榆林烽火连天的战争画面.这样多媒体同舞台装置以及演员的表演有机地融为一体,舞台空间的转换非常快,而且还使该剧带有了纪实性的特色(多媒体具体使用后面还会详细展开).

我们现场的观众,他们随时可以在过去和现在的时空里来回切换,这种艺术处理的好处是一下子就把观众与故事情节中的主人公之间的距离拉近了,舞台上的英雄人物形象观众似乎可以“触摸”到他们,由于邓宝珊将军的一生经历非常丰富而又充满了传奇性,所以信息量是很大的.有些重要的历史背景信息是必须要交代的,但是这些重要的历史事件信息又很难在舞台上展现出来,所以我按照剧情的发展,在每个场景转换间歇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将那些重要的历史事实呈现在舞台上,以便揭示出时代背景,烘托时代气氛.

我们在舞台的一道幕挂上纱幕,这样可以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我们可以将这道纱幕在场景转换时用,这样舞台上的景片和舞台装置就可以很从容地与多媒体结合起来,二是在上面投影流媒体(珍贵的历史资料)这样的艺术处理能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因为这些珍贵的历史档案资料通过多媒体的技术展现在观众面前,让他们直观地看到了当时的历史真实影像,给观众内心以极大的震撼.同时多媒体又同舞台美术、演员的表演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整个舞台的演出节奏紧凑、流畅,同时重要角色“说书人”亦同多媒体能够互动起来.至此,我们这部戏的艺术表现形式也就尘埃落定了.我相信读者在看剧本开场片段时对这个戏的形式已经有了直观的感受.

我们常说戏剧艺术创作细节的处理很重要,有句话叫“细节是魔鬼”,可见细节对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性.我们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千万不能把这样活生生的历史人物形象“高,大,上”地概念化、抽象化,我们文艺界在以往的艺术创作方面有过这样的倾向.我在这部戏剧创作中就是要着力把这部戏的主人公还原成一个人,就是要写人性,让他走下“神坛”,要让他有人情味儿,这样才能打动人.我们只要有这样的一种创作态度才能最大限度地真实地还原历史人物形象.基于以上的思考,我特意增加了一场戏,就是邓宝珊将军与家人过生日的一场戏,史料上没有记载,但是为了刻画主人公的情感世界我觉得很有必要虚构这么一个情节,例如剧本中:

[ 秋日的夜晚,具有西部色彩的中秋节的气氛中,光起.远处传来《半个月亮爬上来》优美动听的歌声.女儿梅梅靠在邓夫人的怀里,两人望着远处挂在半空的大大的月亮.

邓夫人:你看这月光多美啊,要是不打仗该多好啊!你听这歌声多美啊.

梅 梅:中秋节是个团圆的节日,我们家什么时候才能聚在一起过个团圆节?

邓夫人:现在这个阶段是你爸爸最困难的时候,又要筹粮款,又要打鬼子,还要服从重庆命令进攻延安,他真是难啊!这如今又出了八路军被捕的事情——

梅 梅:妈,我要是个男孩子就好啦,就可以帮帮爸爸啦.

邓夫人:傻孩子!

[ 邓宝珊上.

邓宝珊:梅儿她娘!

梅 梅:妈,爸爸回来啦.

[ 邓夫人,装作生气的样子不理邓宝珊.

梅 梅:妈妈还在生气呢,总司令同志,革命军队是不允许大男子主义的.

邓宝珊:咦?这个鬼丫头.给,两个月饼,你和菊儿一人一个.

梅 梅:谢谢老爸,我是给你一个表白的机会吧.妈,我去高太太那儿接菊儿去啦.(下)

邓宝珊:(见妻子不搭理)夫人,女儿说的对啊,你至少给我一个表白的机会嘛?

邓夫人:说吧.

邓宝珊:那天夫人送的浆水面可真是好吃啊!

邓夫人:这都火烧眉毛了你——

邓宝珊:放心,我自有安排.梅儿她娘,你看这月亮多美啊,这月亮可是代表我的心啊!

[ 邓夫人不得不坐下,生气的把脸扭到一边.

邓宝珊:哈哈,还生我的气,好,借着这月光,我给你来一段地道的秦腔.

邓夫人:行了,你别把狼招来.

邓宝珊:人家都说我是秦腔大腕儿.

邓夫人:就你,还秦腔大腕儿?

邓宝珊:你不信,我明天就去参加达人秀去.

邓夫人:你呀——

邓宝珊:唉,那天我也不知道怎么,说话那么的急?实在是对不住夫人!

邓夫人:快别说了,我知道你很难!看你,这些日子又瘦了许多.

[ 邓夫人给逗乐了.远处传来“半个月亮爬上来”的优美动听的歌声.

[梅梅,菊儿上,两人手拉手唱着“半个月亮爬上来”的歌曲走到他们的父母跟前,邓宝珊一把把小女儿抱在怀里.

菊 儿:爸爸,你看月饼.

邓宝珊:你为什不吃啊?

菊 儿:我要跟妈妈、爸爸一起吃.

邓宝珊:菊儿真是个好孩子!好女儿,等我们把日本鬼子赶跑了,爸爸,妈妈一定陪你们好好过个中秋节.

菊 儿:还有在延安的大姐.

邓宝珊:对,全家人,一个都不能少!

虽然,这段情感戏我是用戏剧夸张的手法创作出来的,但是,这段戏在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的内心情感世界方面是非常恰当的,观众在此处看到了邓宝珊将军柔情似水的情感世界.一轮明月下,邓宝珊将军陪家人过中秋节,观众从中既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又在舞台视觉上体验到了此刻舞台上营造出的诗情画意的意境美.总之,我通过这样一些生活细节的艺术处理,使这部戏剧作品的人物形象生动活泼了起来,鲜亮了起来.

我相信细心的读者也会发现,我在剧本中让主人公说出了许多时下的流行语,例如“你out”了,或者“我这就去参加达人秀”等,当时演出时候,有的观众就质疑这些地方的处理,让历史英雄人物说现在流行语是否合适?作为这部戏的编导,我认为是合适的,因为,他们讲这些话的时候规定情境的气氛是允许的;同时,我用这样的艺术处理方式可以拉近观众与这部戏剧作品的距离,使这部戏剧作品更加契合当下观众的审美心理;再者,我相信邓宝珊将军他们那代人如果能够看到现在社会的发展现状,他们一定也会赞同的,因为邓宝珊将军就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历史人物,因为他们本身就是那个时代的弄潮儿,我们从他传奇般的人生经历中就可以找到这些有力的佐证.

四、感悟

这部戏剧作品终于在当年8 月初在当地如期上演,演出是成功的,在当地也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并于当年深秋在甘肃省戏剧红梅大奖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虽然,今天我们再来审视这部戏剧作品,它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但是,作为这部戏剧作品编导的我,在今天依然感觉收获还是很大的.因为创作真人历史题材话剧,我们文艺创作者往往会迷失在大量的史料中,或者被所谓的真人真事所束缚,不能放开手脚大胆地创作.我的这次实践经验告诉我,艺术创作就是应该天马行空,尤其对待历史题材或者真人真事的传记题材,我们也应该大胆地想象.我们追寻艺术的“真实”,或者说是在追求历史大方向上的真实,而不应该拘泥于所谓“生活上”的真实.我觉得这些问题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我认为艺术创作的最可贵之处就是在于不断地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仅希望以此文章来勉励自己,鞭策自己.

2016 年9 月6 日星期二于上海

责任编辑 原旭春

大型论文参考资料:

大型文学期刊

本文点评:该文是一篇适合《邓宝珊将军》和大型话剧和创作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大型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大型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