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故乡的挽歌相关论文范文文献 与故乡的挽歌相关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故乡的挽歌范文 类别:职称论文 2024-02-12

《故乡的挽歌》

该文是故乡的挽歌毕业论文提纲范文和挽歌和故乡类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陆阿勇

陆阿勇,本名陆锡勇,做过记者编辑、队长、机关秘书等,常有小文散见报端.宾阳县作协秘书长.现供职于广西南宁市宾阳县大队.

对于故乡,第一次如此洋洋洒洒.不是矫情,只想为故乡逝去的一个个长辈,以及渐行渐远的乡情民俗轻吟一曲.

——题记

时光回到2014年3月.南国的小城.阴霾的天气持续不变,人们的心情宛如受潮的衣物,烦得要发霉了.清早醒来,阳光从窗外倾洒而入,卧室顿时徒添些许温情.一股温温痒痒之感涌上心头,蓦然记起,已好久不曾写下任何或风情或激昂的文字了.

毋庸置疑,这样的清晨,的确让我浑身产生.我知道这样的日子,是不应该被辜负了的.记得从一篇散文中得知,余秋雨先生每当灵感来袭,先是净手,然后点上檀香,最后才虔诚地写起文章来.我当然没条件也没必要如此讲究,但当打开书房,执笔欲书之际,竟又笑了.笑自己的俗不可耐,渐近中年了,为人为文还是深受环境影响,做不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淡然.但不管咋样,有,总归是好的.

承认骨子深处,自己还算是个怀旧和容易感恩的人.秉性使然,亦或冥冥中有种牵引,就在这烟雨葱茏的三月,不觉又想起故乡的许多时光切片,以及熟稔而又陌生、渐行又渐远的乡情来.那些乡音和乡亲,在我稍作沉思之后,竟争先恐后地跳进我的记忆之门,生怕我这个身居都市的故乡人无情地遗忘了.

近些年来,城里正日新月异地变迁,触目皆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和正在开动的汽车.而故乡的土地,于我而言,虽然不算贫瘠,却越来越多地承载着无奈与哀愁.山不再巍峨,水不再澄澈,就连田鸡、黄鳝之类也难觅芳踪了,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仅癸巳蛇年秋冬两季,故乡就先后有两名长辈逝去.

确切的说,是猝死!

“白云苍狗的日子刚显丰满/亲朋一个赛一个脆弱/透支着英年/马不停蹄地离去.”这是我在一首诗中的喟叹.孰料,竟一而再地被印证.

先说说九月里,猝死的十二伯吧.

获悉噩耗的是在一天晚饭时.老村长打来的电话,让我们的晚餐乱了节奏.我们更惊讶的是,十二伯竟然是被村中那一张死寂的鱼塘淹死的.因十二伯平时贪杯,最初村民怀疑他是傍晚之后喝了酒,加之患有轻微老年痴呆症,行走不便,出门时不小心一头栽倒水里淹死的.因天色已晚,无人目睹,至翌日上午,涨浮而起的尸体才被人发现!

在十二伯出殡的当天上午,尽管工作繁忙,我还是向单位请了假,匆匆地赶回了村子.因为村长已下了“死命令”:因村中壮年男丁不多,要我务必回去搭把手“扛重”(方言,抬棺材).作家贾平凹在他的著名长篇小说《秦腔》中曾写有这样的情节:当夏天智死时,东街该请的都请了,“席可能坐三十五席”,只是“这三十五席都是老人、妇女和娃娃们,精壮小伙子没有几个”,连抬棺的、启墓道的人手都凑不够,最后只好破天荒地从中街、西街请人帮忙.而后来夏天礼因山体崩塌,被土石堆所埋,也是因清风街一时没有劳力无法刨出,最后只好把土石堆凑合当作夏天礼的坟墓了!

类似情景,在我的故乡已普遍存在.

因与沿海发达地区毗邻,多年来,我的乡亲纷纷奔赴南粤或江浙一带,当然也有不少上省城南宁打短工的,因此“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农村现象屡见不鲜.当某个村庄死了人,村里往往凑不够“扛重”的壮丁.于是,近十年来,故乡一带,还出现了一批专门“扛重”的人.譬如,那个村庄死了人,如村里一时凑不够“扛重”的壮丁,可以想法请别村的壮丁来“帮忙”,这样就得酬劳人家.但这“活”,毕竟特殊,也不是人人都情愿干,久之,就慢慢地固定在一两个村庄的极少部分人身上了,这些人后来就成了大家常请的专业“扛重”人士了.当然,这专业也不是绝对的,平时该犁田、种甘蔗、挖木薯、拔花生啥的,还是得该忙啥就忙啥,生活在他们手中不曾乱过节奏.总之,每次“扛重”得来的一两百元是不够过日子的.这世界天天有人死,但故乡是不可能天天有人死的.皮之不存毛之焉附?人没了,故乡就不复存在了.念及此,不觉恓惶.当然我一直以为,故乡绝不会断了“香火”的.像我们无论离乡在外漂泊多久,终究还是执意“叶落归根”的……一般情况下,大家还是愿意在本村内解决“扛重”这一难题.往往先由村长或家族中有名望的人,逐个拨打电话,要求在外打工或吃“皇粮”的村人回来帮忙.

故乡的习俗,出殡要在当天中午十二点前出发.等出殡队伍从山中回来之后,酒席才能真正开始.出殡队伍,细数起来,应该由六部分人组成,前头的是撑着白幡、撒纸钱的人.第二部分是抬棺材的壮丁.紧随的是垫凳之人.(主要是为抬棺材的人服务,当抬棺材的人喊累时,马上用随身携带的长木凳子垫放在棺材下面,让抬棺材的人歇口气.故乡的风俗,一路上棺材下土入葬之前,是不能让棺材着地的,以此表示对死者的尊敬.)第四拨人是死者的亲属.第五部分是道师,他们或手捧祭祀之物什,嘴里念念有词,或吹着锁呐,或敲锣打鼓.最后跟着的是点放鞭炮的人了.

我是抬棺材人之一.由于身不高力不大,乡亲们让我站在棺材的中部位置作搀扶状,在行进中是不需付出大力气的.其实我知道,这是大家照顾我这一介文弱书生了.南国的九月,还是酷暑难当.那天中午,太阳“热情似火”地招呼着大家,但没有谁喊累或抱怨,脸上满是平静而略带悲怆的表情.这是我一生中,第一次参与“扛重”.我不知道我算不算得上一个称职的村民.那一天的情景,恰如一首尘封多年诗歌的描述:“死去的他/正被一群熟悉或陌生的人抬着,吹吹打打/走向终点/像一张白纸/飘向云端……”那一天的山路,的确漫长得让人戚然与木讷……

十二伯就埋在村后一片乱坟岗中.那是我们村临时的集体坟场.

故乡的丧葬风俗,死了人一般先择近找一地方埋之,然后等待三到五年,等死者的尸体腐烂,再择吉日,由嫡系亲属在道师的带领下,挖开坟墓,从腐朽的棺材里虔诚地捡出故人的头颅、骨架,之后在一旁架锅烧水清洗,然后用布或毛巾抹干,再按着头、身、脚的顺序,把骨头依次放入骨坛中.这一仪式在桂东南一带叫“敛金”,以示对死者的尊敬.而在我的故乡,叫法就没那么文雅了,只是统称为“捡骨”,与“扛重”一样透着泥土的气息和特有的朴质.之后,把骨坛扛到事先找好的墓地,隆重下葬,供子孙后代拜祀.下葬当天,被邀请参与协助工作的人,都是死者生前好友或其后代的亲朋好友,关系足够“铁”,才在邀请之列,才能享受这份荣耀.

至此,一个死者才算真正走完“入土为安”的程序,抵达“九泉之下”……

我们村的临时集体坟场,其实并不远,就在村子的后头,位于两座山之间,算不上荆刺丛生,四周多有参天的松木,以及南国特有的竹丛,当然间或还有三两棵我至今仍弄不明白书名叫啥的杂木灌刺,只是记得它们都有着土得掉渣的称谓.随着“嚓嚓”锄头挖土的声响,吸着五块钱一包的二一叔,告诉我十二伯坟边埋着村里的谁和谁,左边是早逝的狗x,右边又是苦难的x婆.大家忙活一个小时后,终于把十二伯连同棺材稳稳妥妥地埋葬了.在这里,十二伯要“睡”上三五年,才又被迁走下葬.

那一天的晌午,在故乡的乱坟场,尽管四周还“住”着许多来自村子的临时“睡客”,我内心里没半点害怕,只是感觉在以一种难以名状的情愫与故乡仙逝的前辈或同龄的兄弟在倾诉,偶尔树梢和竹林里吹来的凉风,隐隐裹挟着他们的呢喃,其中,仿佛有个既久违又熟悉的声音在喊:“阿勇当了同志哥,还欠我一餐酒哩!”

在后来的“白酒”席上,有村民分析,十二伯很可能因为用棍子去捞一个漂浮在鱼塘上的矿泉水瓶,结果不小心落水身亡的.因为发现尸体时,鱼塘边上有一条根棍和一只鞋子,而鱼塘上真的就漂浮着一个废弃矿泉水瓶.的确,十二伯一生勤俭节约,甚至近乎吝啬.有人列举了十二伯许多“吝啬”的事例:他一直在乡里一所中学做勤务工,也算是“吃皇粮”的人了,在食堂和喂猪等岗位工作过程中,他会把学生吃剩倒掉的米和饭粒,从水沟里用手细致地掏出,在阳光下晒干待用;也会像捡废旧一样,收集学生扔掉的破旧饭盒;甚至就连学校食堂锅炉烧下的草木灰,也会装进蛇皮袋……以上许多物件,在某个周末,会被十二伯手拎肩挑,穿越十余里山路,回到故乡.然后,要么被他拿来喂牲畜,要么被撒到菜园当肥料,要么被卖到废旧回收点.十二伯死后,亲人清理他的房间,发现了整整一屋的垃圾或废旧品:计有矿泉水瓶、各类玻璃酒瓶、学生铝制饭盒、废铁……

因为生计,整日忙碌,回故乡的次数渐渐少了,对于退休后的十二伯,近些年来我是少见到了.听说,退休回村后,他一日三餐竟迷恋上了喝酒,鱼肉也舍得买了,惹得村人笑言:“十二伯辛劳一辈,吝啬一生,老了醒龙(开窍),终于舍得吃了!”我当然知道,那是村人善意的戏言.

因十二伯身上无伤痕,排除了他杀.但属醉酒落水身亡,还是因捞一个矿泉水瓶而毙命?随着十二伯扑地成泥,这竟成了永远的迷案.

只是他勤俭、劳碌一生,离世前夕,整日能有酒肉相伴,终究不算太凄苦哩.

接下来,要说的是我们村的六三公了.

我的家乡位于桂中偏南.以汉族为主,壮、瑶等少数民族杂居.对于排资论辈,有着严格而有趣的规矩.比如,我们陆家,曾以清代举人陆生兰写的一首诗来排资论辈,诗云:“山光云之祥,天锡世其昌.全家为孝友,华国在文章.”我们家族前辈,就拿诗中每一个字相应的代表一个辈分.譬如,我的父辈是“天”字辈,而我这一代就是“锡”字辈了,我的儿子就是“世”字辈,以诗(句)类推.所以我的父辈要按祖宗定下的辈分,名子就该叫“陆x天”,我叫“陆锡x”,而我的儿子就该叫“陆世x”……有趣也罢,呆板也好,这是一个家族的约定,循着严格的论资排辈轨迹,彰显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源远流长.除了这一排辈取名的习俗外,我的故乡还有喜欢在人的乳名前面加上“地”“狗”“美”等字样.叫男孩子就叫“地x”或“狗x”,要是女孩就叫“美x”.(在后来历经许多岁月的打磨和洗涤后,我才醒悟年少时有个极贱的乳名,才能无灾无难地成长,这其中又蕴含着多少祖辈们对后代的期望哟.)也有在同一辈的人中排上阿拉伯数字,以示年纪的大小.比如,“六三公”意指他在村中排“祥”字辈第六十三名(个),我们低他两辈,故亲切地叫之“六三公”.

当然,这样的取名和排辈方式,难免呆板与乏味.于是近些年来,许多年轻一代,或见多识广,或赶时髦追新潮,或桀骜不驯,总之大多不再遵循这一古老的习俗了.有了儿女,大多由着性子和喜好,随意地起或上网“淘”来一个,安上叫之便是.但在乡村,这一习俗,还依稀可寻,宛如故乡那些熟悉而又模糊的家训家风.

记忆中的六三公,是个满脸慈祥、胖乎乎、性子直率的人,能言善饮.儿时,每次路上遇见他,他总会像尊弥勒佛一样,乐呵呵地逗我:“我屋阿勇哥,去哪回来了?”亦或问道:“这次考试拿了第几名呀?如得奖状,阿公有赏!”言罢,会变把戏般从口袋里掏出两粒薄荷糖来,常常惹得我两舌亲吻、喉结挪响.以前村里有啥节日文体活动,多是他游说组队参赛.村中有红白喜事,也都喜欢叫他帮忙张罗,他做的面粉炸鱼最好吃了.

至于说及六三公的善饮,可谓“三根棍子赶鸭子——嘎嘎的”.米酒两三斤下肚,脸不红气不喘;啤酒一杯一口,但见喉咙响动时,酒早已穿肠而过.他那“将军肚”,仿佛能喝天下之酒,容天下之事.据说,有一次,六三公等四人,在乡政府里打“上游”(以前故乡曾流行一时的一种玩法)喝酒,从上午喝到下午圩(市)散.其间,他们规定不准迈出房间一步,谁如尿急,则“就地解决”.那一回,真可谓直喝得太阳坠入西山方罢休.事后,有好事者统计,四人足足喝了六件瓶装啤酒.当年的啤酒,一件有十二大瓶.如此计算,他们人均喝了十八瓶!想来,当年景阳岗上的武松也不过尔尔.

酒能助兴,亦会乐极生悲.六三公驰骋酒坛一生,最后却猝死于酒席之下.二〇一三年底的一天午后,邻村一本族兄弟新房封顶大吉,六三公似乎闻香识路,就半推半就找上门来讨酒喝了.喝至夜色阑珊,醉醺醺一个,就蹬响摩托车回来了.半路连人带车栽倒在乡间一座石桥下……尽管疼痛不止,但因四周漆黑,乡村的夜晚多是空虚寂寥,加之桥水潺潺,长久竟无人知晓.数小时后,家人才闻讯打着手电寻至,被背回家放在床上睡觉,夜里还喃喃自语,满嘴啰嗦:“老婆呵,我起不来了,怕是要先你而去了……”“我醉了,头痛欲裂,想死了.”在一旁的侄子,以为他酒后胡言,还呵斥道:“天天醉,咋不见你死过哪回!”孰料,一语成谶.翌日清晨,家人久唤不醒,一摸尸体冰凉僵硬,方知六三公真的远离了这纷扰的尘世.

或许由于他一直在基层计生部门工作,自然就“得罪”了一些村民,尤其是一些超生户.甚至有村民背后说他“口蜜腹剑”,嘴上和你称兄道弟,套近乎,背地里却给乡、县计生队“通风报信”来抓人.想来,有些人对六三公怨恨久矣.令人凄戚的是,据说六三公在火葬场出殡时,村里几乎无人送行.难道是因为火葬场在县城,远离故乡的原因吗?是否真有人因心生怨恨而不愿意去帮忙或送行,不得而知.也有许多人,如我一样都是在六三公火化后才知噩耗的.伊始我以为是他家人怕花钱才悄然地火化了事,不想太“麻烦”村人了,才没有事先发出通知.事后,我还一直怪怨没能接到返乡“搭把手”送六三公一程的通知哩.六三婆卧病在床多年,如今骨瘦如柴,如一盏枯灯,尽管风雨飘摇,却命若游丝.六三公夫妇,一生无儿,有一养女,前些年已为作人母.村人皆言,六三公这一走,孤苦的六三婆怕是活不久了……

那年清明前夕,我回了一趟老家,在村头路边的小卖部前,意外地遇上了六三婆.岁月已在她的脸上刻下了道道沟壑,两鬓已爬满白发,全然没了昔日的风采.我清楚地记得,在我孩提时,六三公家就在村头路边开了家小卖部,六三婆一边照看店铺,一边兼顾着蒸馒头卖,那馒头呈椭圆状,又白又嫩,五分钱一只,是我记忆深处最有味道的馒头了.而风姿绰约的六三婆,在当年成了村民眼中名副其实的“面包西施”.当我摇下车窗向她打招呼时,她那满脸的惊喜与沧桑,让我欲言又止,戚然语噎……

母亲病重之时,曾执意回老家休养一段时光.在她最后一次返城之际,村里许多老人都把她搀扶着送到村头的龙眼树下,其中满头白发、年近百岁的六太婆,用一双饱经沧桑、满是老茧的手紧握着母亲的手,恋恋不舍地说:“哎,在老屋生活也真不太方便,回(城)就回罢.记得有空时,就回来走一遭.我屋那个六三呀,听说是外出工作,可快一年了就是不识回来看一眼我这把老骨头,真是不孝子哟……”事后,母亲对我谈及此景时,嘴里发出了重重的叹息.那时我的泪腺却是不争气,悄无声息间,一行热泪打湿了眼眶.

原来,六三公的猝死,全村人都在瞒着六太婆.

尽管深知母亲离开人世,只是迟早的问题,但等到这一天真的来临,我们还是猝不及防.当时钟的手,悄然划向2015年9月19日21时04分时,母亲的人生路终于戛然而止.这一年,母亲才六十二岁.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当我们姐妹兄弟齐齐跪守在母亲的草席前,目睹母亲如一盏风雨飘摇的孤灯,突然熄灭,与世长辞,对母亲的怀念、感恩和舐犊之情,齐涌心头,泪如雨下.五年前,父亲去世,我那三岁的顽儿,不懂礼数,只顾扑闪着明眸看别人痛哭流涕,如今已八岁、稍谙世事的他,也如我们一样长跪痛哭,因为他已知道今生再无机会叫唤一声“阿婆”了……

“轰隆!”突然一声闪电,划破夜空.顷刻,一场瓢泼大雨,突袭着宁静的村庄.如注似豆的雨水,伴着电闪雷鸣,肆无忌惮地敲打着屋顶上的瓦砾,形成无数条雨帘,倾泻在祖屋的天井里.母亲不是乡绅名士,更不是决战沙场、激扬文字、指点江山的英雄或伟人,她几乎目不识丁,但确是一位地道、善良、勤劳一生的农村党员.尽管我知道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与母亲的离世,纯属巧合,与神灵之说扯不上半点关系,但秋高气燥、干旱数月的天空,突降雷雨,我坚信,那一刻是苍天在为世间痛失一位善良劳碌一辈的好人而哭泣!

“百善孝为先”,遵着故乡的习俗,为了尽到儿女的孝顺,我们听从长辈的提议,为仙逝的母亲请来师公作道场.

我们遵着师公的指点,披麻戴孝地为母亲守灵了两天两夜.“咣锵”作响的乐器,以及师公呢喃不停的颂语,弄得人头昏脑涨、昏昏欲睡.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得强作精神,苦撑到出殡的时刻.

第三天中午时分,终于出殡了.我和弟弟走在出殡队伍的最前边.按故乡的风俗,死者的嫡系亲属,是不参加现场下葬仪式的,只需披麻戴孝地绕过坟前即可,然后另寻别道返回.其间,切忌与抬棺的队伍“相遇”.我们悲戚而机械地快速行走,向着即将临时安葬母亲的地方前行,脑袋泛起斑驳模糊的意识,让我想起了鲁迅在《过客》中所写“前面?前面,是坟.”的情节来.

母亲出殡后第二天清晨,我和弟弟,以及几个堂弟、侄子,拎着热茶和香火等物什,到母亲坟前“敬茶”.

“敬茶”是我们桂中南地区汉族丧事习俗中的一个环节.一般是从前辈出殡第二天开始,由后辈到坟前以茶代酒敬献,以示对前辈的敬意和感恩.每天敬茶时间愈早,表明对前辈的敬意愈深.“敬茶”的持续时间,长则一两个月,甚至一年半载,短则三五天.之所以没有苛刻的规定,主要是“体谅”后辈,怕规定“敬茶”时间过长,耽误了后辈的工作和前程.

而在古代,父母去世,根据儒家的规矩,是件大事,哪怕贵为宰相,也要立即辞官回乡守丧,多则三年,少则一年.据林语堂所著《苏东坡传》记载,在北宋,官员要守丧二十七个月才能离乡复职,否则被视为不仁不义不孝,甚至被嘲骂为“禽兽不如”.当时,北宋有个官至“御史中丞”名叫李定的奸臣,就因母丧不奔,而被当朝名臣司马光比为“禽兽”.

如此比照,我对祖先以及那些“祖规”,多了一份敬意.

其实,凭着父母给予儿女“重如山,深似海”的恩惠,作为儿女为他们长久守灵,多敬些茶,多除些坟茔杂草,天经地义.

以前我们总是对父母索取无厌,当我们终于醒悟或小有成就欲报亲恩时,往往“亲不待”,为时晚矣.国学大师季羡林说:“一个失去母爱的人,必然是一个心灵不完整之人.”幸好,坎坷苦难一生的母亲,用顽强与母爱,苦撑到我们四兄妹都成家立业之后,才撒手人寰.如今,看到我们都能自食其力,我想九泉之下的母亲也算聊表欣慰了.其实,放眼世间,类似的“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终天之恨”又何其多哉?!

这一天,在母亲的坟前,飞来十多只蝴蝶,它们扇动着轻柔的翅膀,蹁跹追逐,猬集其间.有粉红的、紫色的、洁白的、漆黑的,也有黑白相间的.我不知道,人世间有多少种颜色的蝴蝶,但此回却是我第一次同时段看到如此多不同颜色、种类的蝴蝶.不觉念及母亲阅尽人间沧桑,至死也从无害人之意,入土为安之时,能有五彩斑斓的蝴蝶萦绕坟头,也算是对她最后的褒奖吧?不知道,在这众多的彩蝶中,可有父亲派来邀约母亲的信使.

一直反感矫揉造作,但母亲永远的离去,故乡的一草一木、一虫一鸟,比任何时候都能轻易地惹起我万斛忧愁.

在故乡,无论谁家办完丧事,是一定要“解晦”的.只有“解晦”后,才能护佑着晚辈们今后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于是,一周后,我们听从村中长辈的指点,在故乡的江边为母亲丧事“解晦”.

刚下过暴雨,故乡原本温顺的江水显得汹涌而幽深.

凝望着滚滚而去的江水,季羡林书中回忆祭母的往事又如陈年的影片一幕幕漫上脑海.季老九十八岁高龄才逝世,生前在世界各国艰难求学、工作几十年,一生只回过四次故乡,其中三次竟都是奔丧而回.让他刻骨铭心的是第四次回乡奔母丧.为了“赎”多年未见母亲之“罪”,在漆黑死寂的小村庄里,孤身倚抚着母亲的棺材度过了数个不眠之夜……突然感悟此情此景似曾熟悉,不觉扪心自问,难道冥冥之中,我们并不频繁的往返故乡,难道不是喝家族里的喜酒,就是祭祖或奔丧吗?

“为母子一场,只留得面影迷离,入梦浑难辨.茫茫苍天,此恨曷极!”季老为母写下的挽联,道出了人间几多遗恨!

山无言,路无语,不觉又是一年草木生.

流逝的时光里,总会漂浮着一些或温暖或惆怅的碎片,当我们还来不及伸出手来细细打捞,它们已随着滚滚的岁月车轮,渐行远去.

年少时故乡意味着饥饿与青涩,成年时故乡意味着父母和族亲,而当前的故乡却是一部即将失传的族谱或典籍,里面密密匝匝写着人名和细碎的陈年往事,它们渺小得接近于无,随手一翻,就纷纷扬扬飘落一地……

故乡是乡愁的根.当我那命途多舛、坎坷一生的母亲,如十二伯、六三公等乡亲一样,随着那年秋天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雷雨,轰然离开,故乡终将变成发黄的记忆.仅仅相隔五年,我的父亲、母亲相继离世.从此,断肠人在天涯.每年的四月,我归乡的步履,注定一路向北,一路孤寂,魂不守舍.

故乡是“五味瓶”,欲说还休,欲理还乱.再次站在城市的屋顶,回首大山深处的故乡,尽管我不想承认,但随着父母双亡,每年返乡的次数屈指可数,乡情乡音定会日渐淡忘,只是为何内心深处,时常腾起的袅袅乡愁,仍隐隐夹着一地的忧伤?在那些记忆碎片中,刻着一张张故乡的悲喜脸谱……

责任编辑 韦毓泉

故乡的挽歌论文参考资料:

此文总结,上文是关于挽歌和故乡方面的故乡的挽歌论文题目、论文提纲、故乡的挽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