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语文教学方面有关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与比较法在少数民族预科大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和实践方面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语文教学范文 类别:硕士论文 2024-03-22

《比较法在少数民族预科大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和实践》

该文是语文教学类电大毕业论文范文跟比较法和少数民族和大学语文有关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摘 要:少数民族预科大学语文是为一年制民族预科生开设的一门基础必修课,探究其内在的独特性,实现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是少数民族预科大学语文教学面对的核心问题.运用比较法,有助于解决这一核心问题,使课程开设的质量和水平得以提升.

关键词:大学语文;比较法;民族预科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8.11.001

中图分类号:H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8)11—0001—03

所谓“比较法”,本文指的是在少数民族预科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依据一定的标准,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认识对象放在一起加以观照、辨析、梳理,目的是通过对比揭示异同、探究原委、引发思考,进而深入透彻地把握所观照的对象,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突出的特点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循序渐进地实现教学目标,有助于解决预科学生在大学语文学习方面遇到的困难,使课程开设的质量和水平得以提升.

一、问题提出的依据

1.课程依据

在民族预科大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比较法教学,是由课程教学目标决定的.与普通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不同的是,少数民族预科大学语文其目的是通过“补”“预”结合,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研究能力,为本科阶段各种专业学习奠定较好的基础,为高校培养合格的大学生.[1]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决定了少数民族预科大学语文课程,既要注重知识教育,也要重视能力与素质教育.“比较”是人们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养成比较的态度和思维,有利于预科生掌握知识,提高各种语文能力和研究能力,塑造健康人格,这与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完全契合的.

2.学生依据

在民族预科大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比较法教学,是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向高等教育过渡的预备阶段民族预科教育的重要任务,是要实现从以应试教育为基本特征的高中教育,向以素质教育为鲜明特色的高等教育转化.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都要随着这种转化发生深刻的变化.事实上,我们的民族预科学生,大多还停留在高考模式下被动的学习状态,对学习的主体意识比较淡漠,思维不够灵活,举一反三的能力不强,知识面不够开阔.在民族预科大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比较法,能有效激活学生大脑的兴奋神经,提高感知能力,引发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积极性,激发创新思维动能,提高各种语文能力,为大学学习奠定较为坚实的基础.

3.教育心理学依据

教育心理学关于认知规律及认知心理的论述,为比较法的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例如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现有水平,一种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2]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着眼于“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有难度的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潜能和热情,带领他们越过“最近发展区”,获得下一个“可能的发展水平”,进而获得更大的发展.在这方面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奥苏伯尔“接受一同化理论”,桑代克等人的“学习迁移理论”,都从不同角度对人的认知规律及认知心理进行了阐述与分析,肯定了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二、比较法在民族预科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比较法在教学中运用广泛、形式多样,但比较材料的选择与组织,一直是困扰师生的一个难题.笔者结合教学实际,对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解决方法:

1.挖掘教材中的比较因素

我们采用的大学语文教材,是由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教材编写组编写的,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主编刘力.教材本身为我们提供许多比较的素材,教师要善于发现与挖掘教材中的可比因素,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教学.

例如,司马迁的《刺客列传》(节选),是一篇篇幅较长的人物传记,叙写的是荆轲刺秦的故事.这篇课文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人物众多,且性格迥异.教学中笔者采取了比较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将荆轲与课文中其他人物进行横向的比较研究,找出人物间相同点、相似点或不同点,引导学生概括归纳出荆轲形象的主要特征.在老师的提示和引导下,围绕着刺秦英雄荆轲,学生将其他人物归纳分成两类,一类是正面形象:田光睿智狭义、樊於期豪爽刚烈、高渐离坚毅顽强;另一类是偏负面的形象:胆怯的鞠武、焦虑的太子丹、振恐的秦舞阳、惶急的秦王.两组人物或正面衬托,或反面对比,众星拱月似地凸显了荆轲侠肝义胆、深沉刚毅、威武壮烈、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品格.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对荆轲性格的发展进行纵向对比研究.课文开头介绍荆轲云游各国的遭遇:在卫国“卫元君不用”;在榆次“盖聂怒而目之”,“不敢留”;在邯郸,“鲁句践怒而叱之”“嘿而逃去”;至燕,结交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日饮于燕市,“相泣”.这与后文临危受命、私会於期、易水高歌、廷刺秦王、箕踞以骂的荆轲形成鲜明对照,说明荆轲刚柔相济、忍辱负重的个性特征,表现其能伸能屈的大丈夫情怀.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相得益彰,为学生提供了全面认识荆轲的材料,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整理、分析、归纳、总结,既掌握了荆轲形象的特点,又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情感取向,提升了分析、比较及整理的能力.

挖掘教材中的比较因素进行比较教学,也可以在两篇或多篇课文之间横向展开,这在单元教学,特别是在总复习时经常采用.我们的《大学语文》教材是文选型的,由一篇篇相对独立的作品组成,表面上看作品之间没有什么关系,但认真留意就会发现,编者实际上是从文学史的角度选文布篇的.以第一单元古代诗词为例,这个单元共选了不同历史时期代表性的诗歌22 首,彼此之间在思想内容、情感倾向、表现手法、艺术风格等诸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继承与发展的关联,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整体把握与观照,引导学生发现作品之间有价值的比较点,通过异同的比较研究,深刻理解作品的深意,探讨其中所蕴含的奥秘.如同为婉约派的代表词人,柳永的《八声甘州》抒写的是羁旅行役之苦,表现的是封建时代中下层士子的内心矛盾与愁苦;李清照的《凤凰台上忆吹箫》写的是新婚小别,表现的是闺中小女子的愁怨.同是写愁,李词真率自然,直抒性灵;柳词层层铺叙、委婉曲折.原因何在?知人论世,不一样的身世际遇,不一样的人生欲求,细细品味,令人思绪万千.

2.利用旧知启迪新知

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中普遍发生的复杂的心理现象,它是一种“业已习得的知识、动作技能、情感和态度等对新的学习的影响”.[3]中国自古强调“温故知新”,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来启发新知,在知识的不断迁移中,循序渐进、触类旁通,使学生既温习了旧知,又掌握了新知,还提高了阅读、思辨的能力.

例如,鲁迅的《补天》是一篇带有隐喻象征色彩的历史题材小说,内容深邃、手法新奇、风格独特,是鲁迅作品中争议较多、较难解读的一篇,叙写的是人类始祖女娲与她所创造的人类之间矛盾的故事.初读课文,学生普遍感到困惑.笔者尝试运用比较法,千方百计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引导学生通过旧知识掌握新知识.《补天》涉及的问题很多,在此仅以女娲形象的分析为例,做一个简单阐述.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女娲形象,笔者设置了两个带有比较色彩的问题:(1)《补天》中的女娲形象与神话传说中的女娲有什么不同?查找资料,想想为什么?(2)《补天》中的女娲形象与中学时学过的《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对你有什么启示?研讨第一个问题,学生发现从神话传说到鲁迅的小说《补天》,人类之母女娲形象有了很大变化,其中最突出的是女娲的“苦闷”:一是青春健美的女娲,造出来的“小东西”,竟然“大半呆头呆脑,獐头鼠目”,“满是嘈杂的嚷”让人“头昏”“懂不得”;二是女娲造出的人类为了争夺地盘,竟然把美好的世界折腾得“天崩地塌”,人类之母竭尽全力补天,却遭到满口文言的“古衣冠的小丈夫”们从肉体到精神的凌辱与诅咒;三是女娲身后也不得安宁,讨伐女娲的“禁军”,竟在女娲尸体“最膏腴”的肚皮上扎了寨,并号称是女娲的“嫡派”,女娲的胜利果实瞬间被他们占为己有.这是一些什么样的人类,这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为什么女娲与她所造的人类之间产生如此隔膜?师生带着一连串的疑问,进入第二个问题的思考.

《补天》最初发表于1922 年12 月1 日北京《晨报四周纪念增刊》,题名《不周山》,曾收入《呐喊》.1935 年改为现名,收入《故事新编》.严格地说,《补天》是鲁迅“呐喊”时期的创作,与《呐喊》中的《狂人日记》“存在着一种特别的亲缘关系.”[4]《狂人日记》是一篇学生比较熟悉的鲁迅作品,两相对比,意在以旧“唤”新,温故知新.通过对比使学生发现,两篇小说的主人公都是“开辟洪荒的大我”形象,是五四时期伟大的启蒙主义者,他们听从“将令”“不惮于前驱”,[5]是精神界的战士.同时,他们又都是“孤独者”:那些被启蒙的人们把启蒙者的狂人当做精神病患者,将其困在“全是黑沉沉的”屋子里“动弹不得”;造物者的女娲在那些被造物者们的咒骂中,倒在“死灭”的“寂静”中.狂人、女娲都具有隐喻象征的意义,作者借狂人、女娲形象,影射包括自己在内的“五四”先驱者陷入孤独困境中的悲哀.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对比使学生对女娲形象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对女娲的“苦闷”及其形象的意义有了较为深刻的把握.

这种通过问题加比较的方式来组织教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让他们从无所适从中解放出来,学习的精神面貌大为改观.

3.合理利用课外资源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拓展民族预科学生的知识视野,教师应更加广泛地去发掘课外资源,引导学生多阅读、多积累.笔者在解读沈从文的小说《萧萧》时,就曾经引入同时代东北女作家萧红的《呼兰河传》,将萧萧与小团圆媳妇作比较研究.萧萧和小团圆媳妇,都是童养媳,但生活的轨迹、命运迥异.两部作品都抨击了童养媳制度的罪恶,但由于两位作家创作倾向、文学主张、审美取向、地域差异、生活境遇等诸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两部作品虽然题材相同,但审美意蕴、价值取向却不尽相同,沈从文的《萧萧》表现的是人性的淳朴与善良,而萧红展现的却是人性的丑陋与残忍.当两个命运截然不同的小童养媳同时出现在学生的面前时,引发了学生情感的震动,他们以极高的热情参与教学,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学效果良好.

三、结论

比较法用于教学实践,并非新法.但在少数民族预科大学语文教学中实施,还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有待深入研究与探索.实践证明,将比较法用于民族预科大学语文教学,是从预科学生的实际出发,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好方法,它使一些较为生涩的教学内容变得形象生动、通俗易懂,有利于学生掌握教材的难点和重点,获取知识,提高能力;有利于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打破教师“一言堂”的格局,使大学语文的课堂富有生气,富有吸引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阅读鉴赏作品的水平.更为重要的是,学生一旦建立起比较的态度和思维,不仅对学习大有裨益,而且能使眼界更为高远,心胸更为开阔,看人看事更加客观公允,这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以及未来发展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

语文教学论文参考资料:

语文教学期刊

语文教学和杂志

语文教学和投稿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大全

语文教学论文题目大全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范文

本文总结,本文论述了关于比较法和少数民族和大学语文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语文教学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语文教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