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网络舆情方面论文范本 与高校网络舆情治理机制的有关学术论文怎么写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网络舆情范文 类别:硕士论文 2024-02-23

《高校网络舆情治理机制的》

本文是关于网络舆情方面在职毕业论文范文与治理机制和舆情和高校方面论文范文检索。

刘 洋

内容摘 要:伴随多元化的、即时互动的网络终端在高校中的快速普及和升级,高校网络舆情应时而生.加强对高校网络舆情传播特点的研究,并对其进行及时、科学和有效的治理,是新媒体时代政府教育部门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高校网络舆情形成和传递具有迅捷性的特点,它凸显了当代大学生高涨的公民意识,更加理性且相对容易控制.革命时代遗留的“对抗”性逻辑、现有“压力型体制”的“维稳”逻辑以及科层制组织的封闭性和保守性,造成了高校网络舆情传统管理机制的失效.基于治理理论,高校网络舆情治理机制创新的总体方向不是限制,而是促进其健康有序地发展.以善治理论为基础,实现高校网络舆情治理机制的创新.

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 公民意识 治理 创新

社会中以特别场所固定下来的且追求一定公共性的社会关联形式和人际互动方式,就是社会学范畴的“公共空间”.最早的“公共空间”起源于十八世纪的新英格兰市政厅和乡村教堂,它们向来自于不同阶层的人们提供一个特定的公共场所,针对公共权威和他们所共同关注的公共问题进行质询和批判性的讨论.历史证明,这种公共空间极大地促进了西方社会公民政治参与素质的提高和现代治理结构的形成.

借助于互联网尤其是自媒体的快速发展,“草根”式的传播方式彻底变革了传统媒体的传播理念,也极大地促进了广大网民的政治参与.互联网技术和手机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博客、社交网络、微博等迅速崛起,这些新媒体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集聚大量参与者.这些极具生命力的新媒体形式,加上传统平面和广电媒体,组成了当今中国特有的“公共空间”,并展现出对当今社会生活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伴随多元化的、即时互动的网络终端在高校中的快速普及和升级,高校网络舆情应时而生.作为一种特殊的网络舆情,高校网络舆情若处置失当,极有可能快速升级为高校突发性群体事件,甚至最终转化为社会性群体事件,无疑对于校园和社会安定都是一种潜在的威胁.新媒体时代具有交互性、多元性、快捷性等特点,因而政府教育部门切勿把高校网络舆情单纯视为危机管理对象来处理.有鉴于此,加强对高校网络舆情传播特点的研究,并对其进行及时、科学和有效的治理,是新媒体时代政府教育部门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惟有如此,才能促进大学生正常的网络参与,充分展现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建立一个健康有序的公共治理机制.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界定及其特点

1.高校网络舆情的界定

网络舆情是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各种不同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1]由于我国网民数量的急剧增加,导致线上舆情与线下舆情的无限趋同,网络舆情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最广泛的社会舆情.

大学生通过各种网络终端和网络媒介,关注和讨论他们所关心的社会事件.而随着参与者人数不断累积并到达一定规模后,势必在参与者中发生意见分歧,往往意见相同者容易快速联结成具有极强凝聚力的共同体,并对所属共同体支持的意见展示出极强的坚守意愿,高校网络舆情就此正式产生了.笔者认为,高校网络舆情,是指主要以校园网为平台,以大学生群体为行为主体,围绕自己关心的公共事件、社会现象等,所表达的具有一定影响力、带有明确倾向性的群体性情绪和综合观点的整体趋势和总体情况.

2.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

1)高校网络舆情形成和传递的迅捷性.

新媒体时代,网络传媒克服了大众传媒的局限,缩小了人际之间信息的传播时空,加促了舆情形成和传递的迅捷性.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通过新媒体表达对社会突发事件和热点事件的关注,并讨论和表达自己的观点或利益诉求.再加上高校学生居住集中,生活相对自由,上网时间相当充裕,从相关话题形成网络舆情而后经扩散、泛化和强化并触发件的角度来看,网络正在成为一种全新的政治动员机制,人们完全可以绕过政府以往的控制来进行聚合.[2]这就迫使政府教育部门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以应对高校网络舆情带来的管理压力.

2)高校网络舆情凸显了当代大学生高涨的公民意识.

在自媒体时代,每个人只要轻点鼠标或者轻触屏幕,就可以形成强大的民意浪潮,并影响甚至左右事态的进展.大众的利益诉求是推动网络舆情形成的动力源.相对于普通民众,高校网络舆情更多折射出当下年轻人日益高涨的公民意识.大学生年轻气盛、热血沸腾,充满正义感,在有关国家尊严、民族利益和有关民生的社会事件面前表现出的热忱往往超过普通大众,这正是大学生高涨的公民意识的最典型表现.

3)高校网络舆情相对趋于理性.

高校网络舆情的主体相对明确,主要是由在校大学生组成.他们具有明显的群体特征,即年龄相仿、教育文化背景趋同、利益诉求相近、生活空间相邻,且身份单纯,个人整体素养高.在大众网络上常见的情绪化观点和恶意灌水、造谣等负面网络现象,在高校网络中比较少见;大学生由于文化水平高,因而比较推崇那些视角独特、严谨思考、实事求是、论证合理的观点和意见,喜欢追随那种冷静思考、公正评判事件的意见领袖.总体来讲,高校网络舆情表现出更多理性的色彩.

4)高校网络舆情的相对易控性.

首先,虚拟的“线上”校园公共空间和现实的“线下”校园公共空间,都属于高度组织化的存在.治理理论认为,弥补政府与市场失灵的社会治理手段正是社会组织自治.大学生生活在高度组织化的校园公共空间中,这恰恰提供了实现学生自治的物质环境.其次,从技术控制来看,校园网能够轻易借助IP地址等技术精准定位网络舆情发生和传播的计算机终端.如此一来,不仅促使大学生网民积极塑造对言行负责的品质,而且可以提升网络的规范化管理.因此,高校网络舆情相对于普通公众网络舆情更容易管控.

二、构建高校网络舆情治理机制的现实性

1.何谓治理

相对于自上而下“命令式”的“统治”观念强调管理的单向度,起源于拉丁文和古希腊语的“治理”则强调公共事务管理的上下互动性和权力向度的多元性.伴随着新公共管理实践的快速发展,现代公共事务管理的核心理念逐渐向“治理”演化.所谓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3].合作治理毫无疑问已经成为治理理论中的前沿理论.合作治理强调政府和私营部门以合作的方式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同时政府对公私合作关系进行强有力的控制,引入“竞争”从而使公民有更多的选择权以购买或消费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治理理论在实践上可以克服市场失灵或政府失灵的弊端,从而被广泛应用于公司治理、国家治理、大学治理乃至于全球治理等公共领域.治理理论被用于监控网络舆情和利用舆情资源,以应对网络参与所带来的种种现实性挑战.

2.高校网络舆情传统管理机制的失灵

高校网络舆情传统管理机制所遵循的基本逻辑就是“对抗”与“维稳”.在社会转型时期所发生的各类突发性群体事件中,作为人与人之间互动的新工具,互联网发挥了重要的组织、动员和传播功能.如果政府教育部门能够及时了解网络发展现状,掌握舆情发展动向,对妥善处理和解决社会矛盾具有积极意义.然而事实是,革命时代遗留的“对抗”性逻辑、现有“压力型体制”的“维稳”逻辑以及科层制组织的封闭性和保守性,造成了高校网络舆情传统管理机制的失效.

首先,革命时期遗留下的非此即彼的对抗性逻辑,至今在某些范围内依然左右着我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造成了当下所谓的“后革命时代”.政府教育部门往往用一种“分清敌我”的高度敏感神经,观察和捕捉网络空间中的各类舆情.我们生活在一个后发的、快速发展的、转型中的社会主义国家,相关部门习惯于采取过犹不及的极端手段去保护本土文化,并防止外来势力的干扰和破坏.由于政府教育部门对情报信息的分析处理缺乏科学性、精确性和严谨性,或者社会转型时期的许多人民内部矛盾最终演化为敌我矛盾,或者深层次的社会矛盾被掩盖,从而错过了最佳的处置时机.

其次,“压力型体制”下的“维稳”思维,不适合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治理.一个系统整体,其各组成部分是否相互协调、团结稳定,决定了该系统能否发挥其整体功能,并有效地实现系统目标.官员为了保住乌纱帽,最不希望任期内其管辖范围出任何乱子.官场上秉持“搞定即稳定,摆平即水平,无事即本事”思想者大有人在.在高校网络舆情治理中,“封锁隐瞒”策略是“维稳”思维的最典型表现.新媒体时代,大学的管理者无法用传统的方式去管控网络舆情,更不能采取“驼鸟策略”选择性地漠视相关话题.一旦校园焦点话题向突发性群体事件演化并扩散至校外时,相关主管部门所面对的责难更多、风险更大.因此政府教育部门应该重视校园网络舆情,随时倾听网络声音并及时、合理地予以响应.

最后,科层制“金字塔式”的高校行政组织,不适合扁平化的互联网结构.新媒体时代的互联网兼具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稳定性的特点.组织结构上,科层制的层层分级使它缺失高度敏感性和良好的反馈机制,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迅捷性相比,科层制显得既封闭又呆板,无法适应瞬息万变的网络舆情.从组织性质来看,技术创新被拒斥在科层制组织之外.对于科层制组织中的官员来说,创新蕴含着风险,因为他们必须修改原有的组织规则,创新和优化工作关系,甚至不得不放弃部分权力.可见,科层制的组织结构和组织性质,决定了“金字塔式”的高校行政组织难以进行网络舆情的有效治理.

3.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为高校网络舆情治理机制的创新提供了可能

政治参与率与网络化水平之间日益显示出正向关联性.斯蒂芬·戈得史密斯等人提出了网络化治理模式,即政府高水平的公私合作与政府充沛的合作关系网管理能力相结合,然后利用技术将合作关系网连接到一起,并在服务运行方案中给予公民更多的选择权.[4]网络化治理是网络政治环境下,基于现代社会公共治理理论所建立的政府与社会合作治理的模型.网络化治理是迎合互联网时代而设计出的一整套政府公共管理改革方案,体现合作的价值观.

高校网民群体的结构,类似于政府治理的社会多元主体结构,因而具备了建立网络化治理模式的前提条件.首先,高校网络舆情体现了各种学生群体的不同利益诉求.学生按照不同标准联结成各种群体,诸如专业群体、年级群体、社团群体、宿舍群体、兴趣爱好群体、经济地位群体和志向群体等.这些群体充当了有独特利益诉求的多元主体.其次,不同学生利益群体的利益权衡,导致了学校管理的每一项政策决策.从这种意义上来说,高校管理的过程、目的符合治理理论的特点.大学管理者将不同学生群体的偏好选择转化为有效的政策选择,将大学生网民的多元利益诉求转化为统一行动,并促使高校中主要利益相关者的服从.再次,高校学生涉入校园网络舆情的比例非常高.在网络终端和电脑、手机普及的新媒体时代,几乎每一个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上网.由于高校学生网民的高比例,高校网络舆情绝对是更广泛的宝贵社会资源.最后,从政治参与的角度来看,高校网络舆情实际上是大学生参与校园公共事务的一种新渠道和新方式,有效地提高了参与效率、降低了参与成本.

三、高校网络舆情治理机制的创新策略

基于治理理论,高校网络舆情治理机制创新的总体方向不是限制,而是促进其健康有序地发展.以善治理论为基础,高校网络舆情治理机制的创新策略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以回应的开放性实现治理观念的创新,从舆论管制向舆情引导转变.

与精英媒体阶段和大众媒体阶段中由少数人生产和控制信息的局面不同,网络社会的个人媒体阶段,即自媒体阶段更具有开放性,它逐渐消除了信息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身份的差别,传统“一对多”的信息传播模式逐渐被“多对多”的模式所取代,深刻地影响着媒体形态的演变过程,这种草根媒体形式打破了以往专业报道机构对新闻源的垄断,并强烈冲击着传统媒介形式.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的走向,需要国家政治体系、高校行政部门与大学生群体之间的不断互动和沟通,以促进高校治理结构的自我调适和优化.

如果政府教育部门采取“鸵鸟策略”,以论自由为主要手段,通过息、禁言、设置“敏感词”等方式,对网络实行封闭式管理,那么其结果便是封堵了高校学子表达民意的通路,疏远了政府教育部门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从而埋下更大的管理隐患.相对于“封闭”而言,代表现代文明的、建立在试错机制基础之上的开放型社会,是注重个人自由,并在不断的利益和矛盾整合中渐进发展的社会.毫无疑问,在新媒体时代,以博客、微博、微信等新兴网络媒介和以电脑、手机为代表的数字化、移动化网络终端的冲击下,旧有的时空边界被彻底打破.在时空快速转换、信息资源极速整合的自媒体时代,倘若政府教育部门依旧对大学生个体采取紧密的、令人窒息的盯防战术,那么其结果必定是“高成本——低效率”的管理.因此,不如尝试以开放性态度,实现治理观念的革新.

2.技术流程再造,以回应的迅捷性,完善信息公开机制.

目前中国应对突发事件的关键在于信息公开[5].公共管理变革的趋势之一便是信息公开常态化.防止高校网络舆情升级的第一道防线就是信息公开,它是维稳的的一道基础屏障,理应贯穿于应急过程的始终.由于大学生网民的素质相对更好,思想和言论更趋理性,且大学生的组织化程度较高,因此教育部门应该更好地实现信息公开的常态化.

舆论本身往往并非高校网络舆情的根源.若校内外出现的某些热点事件或者敏感事件在网络上被发布或者被流传,而大众却没有看到政府教育部门及时、有效和诚恳的回应,相关部门或者消极应对,或者沉默失语,其结果很有可能导致事态升级,甚至引发难以控制的突发性件.因此,在自媒体时代,政府教育部门应该用迅捷性回应实时更新、迅速变化的社会事件,第一时间针对具体事件设置发布和传播流程,及时公布事实真相,主导舆论的方向.从实践层面来说,政府教育部门应该实行技术流程的再造:第一,要加快政府门户网站和校园网站建设,紧跟时代脉搏,开通并经营好政务微博、校务微博,使大学生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政府和高校最新政策和相关信息,实现多方良性互动;第二,建立和完善新闻发布会制度,及时公布事态进展.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无论涉及国家荣誉、主权安全、食品安全、疫情疾病、自然灾害,或者是集体性的维权行为,相关部门都应第一时间主动回应学生疑问.在微时代,政府和教育部门不要轻视突发事件发生后分分秒秒的宝贵时间,回避漠视的“鸵鸟政策”只会让舆情的发展最终超出可控范围,从而造成更大的不安定.实践证明,与其做“微时代的跟跑者”,不如做“微时代的领路人”.

3.治理主体创新,以主体的多元性,完善舆情治理的合作机制.

以合作治理为理论依据建立的校园网络舆情治理模式,是在目前已有的技术监控和人力引导基础之上,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实行学校主导,学生多元主体有序参与,引导学生形成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并进行自我管理、健康上网.相对于“统治”,“治理”的主体要宽泛得多,治理是一种由共同的目标支持的活动,这些管理活动的主体未必是政府,也无须依靠国家的强制力量来实现.[6]高校网络舆情的治理主要侧重于“高校—控制体系”的治理,它是一个上下互动的过程,主要是通过政府与高校、政府与学生、高校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协商等方式来实现治理目标.因此,政府教育部门作为唯一合法主体对高校网络舆情进行严格控制的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为了削弱“硬控制”的“负能量”,确保互联网和校园的安全,政府教育部门必须鼓励学生个体、学生组织和社团积极参与到高校网络舆情治理中来,并保持紧密协作,不断创新和优化治理主体的多元化结构,构建协商合作的“多中心”治理模式,形成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可持续性的治理格局.

四、结语

古人云:“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中国的社会结构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我们正处在一个矛盾凸显的时代.若把“维稳”作为社会管理的主要目标,这本身就是对强权和工具理性的过度迷恋.基于“治理”理念的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旨在运用管理者的权力去引导和疏导在校学生的互联网言论,最大限度地增进高校和学生的共同利益.“治理”理论这种既强调政府指导又充分运用社会资本的模式,正适合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政府教育部门应寻求高校治理创新中提升大学生网络参与的对策和思路,以高校互联网为舆论平台,逐渐实现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健全互相协商、互相监督的优质环境,整合各种利益表达,不断优化学生网络参与的新渠道.这种多元主体之间的依赖合作关系最终必然形成一种自主自治的运行机制,从而能够实现良好的合作管理.

参考文献

[1]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53

[2]吕坤良.网络言论传播引论[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2002

[3]俞可平.治理和善治引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5):37-41.

[4]戈德史密斯S,埃格斯WD.网络化治理——公共部门的新形态[M].孙迎春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3

[5]贺文发,李烨辉.突发事件与信息公开——危机传播中的政府、媒体与公众[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1.

[6]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2.

(作者介绍:刘洋,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公共课部讲师;研究方向:行政伦理、科技哲学)

网络舆情论文参考资料: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网络安全论文

网络营销论文

计算机网络毕业设计

网络营销相关论文

网络论文

本文评论:这是一篇关于治理机制和舆情和高校方面的网络舆情论文题目、论文提纲、网络舆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