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课程开发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和自然教育课程开发的价值与策略有关论文范文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课程开发范文 类别:硕士论文 2024-03-23

《自然教育课程开发的价值与策略》

该文是课程开发相关论文范文文献与自然和价值和策略类论文范文文献。

根据中国自然教育论坛2016年进行的调查,从2010年开始,中国的自然教育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2016年,随着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中心《自然学校指南》的发布,教育部等 11 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的联合印发,标志着中国的自然教育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更多不同理念、不同主题的自然教育机构纷纷涌现并运行.然而,这些新成立的机构由于较多过分注重自然教育的硬件设施建设,忽视对自然教育课程等软件的开发,开展的活动质量参差不齐,普遍出现“只游不学,教学效果不佳”等现实问题.

一、自然教育课程的内涵

虽然学界对于自然教育课程这一概念,尚没有统一明确界定,但是我们认为“自然教育课程”一般是指,在具体实施自然教育之前,教育者依据先进的教学理念,结合有特色的自然教育场所,对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效果的评价等进行的系列系统规划与安排.

自然教育本身就是一项教育工作,“而教育工作都是有目的和有计划进行的”.因此自然教育的实践也需要提前进行系统规划和设计.所以说,自然教育的课程开发与设计是保证自然教育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环节.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对每一次自然教育主题活动以及每一个环节都进行精细规划、预测研判,“形成方案、制定备案”,并充分论证,才能保证自然教育行之有序、教之有效.

二、自然教育课程开发的价值

如果说教学场所等硬件设施是自然教育的载体,那么课程的建设与开发无疑是自然教育的灵魂,是吸引人们前来学习的重要因素.台湾著名学者周儒先生曾论述道:“课程方案是自然教育中心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徒有硬件建设而无高质量的课程方案与推广人力,中心的存在形同空壳”.为了确保自然教育有效有序开展,必须促使其课程化、科学化、规范化,这也是促使其常态化发展的必然路经,因此,进行自然教育课程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一)有利于课程创新,使自然教育机构不断充满生机与活力

目前,中国一些自然教育机构的课程设置,内容及教学方式单一、缺乏创新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2018年6月,我们曾对自然教育开展较早的某城市某机构进行了调研,发现该机构在两年多时间里,课程没有进行更新,由于原有的课程缺乏创新,对过去始终参加其教学活动的一些学校失去了吸引力,使其纷纷转向一些新成立的课程较为新颖或者课程不断更新的自然教育机构.这绝非个案.反观发达国家的自然教育课程则非常全面,涉及的领域也广泛.如美国的自然课程可包括四大部分:自然探索(如动植物观察、星空观察、环境调查等)、野外生存(如装备使用、生存技巧、户外体验等)、户外运动(如登山、定向运动、攀岩、拓展训练等)、文化传承(农业体验、文化探访、手工制作等).因此,自然教育机构的管理者及教学人员首先要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要具有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责任担当,紧跟社会的发展脉搏,主动进行课程的更新与完善,满足青少年求新、求异的身心需求,这样才会使自然教育机构不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二)有利于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促进从业教师专业化发展

中国自然教育快速发展,而具有相应教育背景与专业资质,能够从事自然教育课程开发的专业人才却极度缺乏,致使许多教育机构的一线教师多是或是近些年改行的.师资数量少、教学及课程开发能力弱,这一现状制约了中国自然教育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目前,中国国家层面对于自然教育专业人才培训刚刚开始重视并处于起步阶段,而各省(区、市)对此项工作尚未全面启动.课程的更新与完善,离不开师资队伍的培养与提升,而制约自然课程开发与不断更新的最根本因素就是人才缺乏.因此,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强化自然教育师资培训体系建设,不断壮大自然教育的学术研究队伍以及师资教学队伍规模,提升其科研及课程开发更新的能力.通过科学、规范的自然教育课程开发设计训练,使广大从业教师不仅需要知道“教什么”、“如何教”,而且需要知道“为什么这样教”,从而将自然教育教学活动建立在系统规划的基础上,有利于促进自然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三)有利于明确培养目标,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理念

目前中国在国家层面还没有制定出规范的自然教育课程标准,自然教育的培养目标尚不明晰,自然教育课程也没有形成科学规范的层级体系结构.但是通过对中国部分自然教育机构培养目标的筛选,可以概括得出自然教育培养的目标,主要包括“能力与方法”、“态度价值观”、“知识技能”、“核心素养”四个方面.关于“能力与方法”,是针对中国学校教育侧重于知识传授现状,而自然教育则偏重于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问题.关于“态度价值观”,自然教育课程非常注重学生的体验,进而形成感悟,外显为情感与态度,最终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

关于“知识技能”,由于自然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所以,自然教育更注重实践性,用技能检验知识,关注原有技能经实践应用获得新经验、新感悟和新知识.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主要包括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个方面.

由于自然教育本身是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进行的课程开发,所以,自然教育特别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提倡让学生在观察探索、合作探究、情感体验中提升能力,完善人格.因此,需要教师注重考虑如何将教学目标制定、教学对象分析、教学内容选择以及教学过程与方法设计等要素统筹安排,既要做到统揽全局,又能循序渐进、层层落实,以求高质量实现培养目标.

三、自然教育课程开发的策略

自然教育课程的开发会解决自然教育过程中最核心的问题,根据“现代课程理论之父” 泰勒提出的课程编制主导范式,自然教育的课程开发通常分为四个基本环节:目标确定、资源选择、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这就使得自然教育区别于常规的学校教育,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户外旅行,更具备“自然教育”的独特意蕴.

(一)厘定方向,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

课程教学目标是对该课程达成情况的规定,也就是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与结果的预期.确定课程目标是做好自然教育课程开发的最首要、最基础性的工作.只有明确了课程目标,才能确保课程的有效落实.因此,自然教育课程开发的第一环节是确定教学目标,主要是根据自然教育的课程规划、育人目标、年龄特征等内容进行设计确定.

作为一门体验实践类课程,自然教育课程目标有其自身的规定性.首先,从课程目标的构成要素,要明确自然教育主要包括“能力与方法”、“态度价值观”、“知识技能”、“核心素养”四大方面;其次,要清晰地描述教学结束后学生应达成的目标程度,每个自然教育主题的课程目标要突出重点,不必把四大方面一一进行陈述.再次,目标的表述方式需统一.自然教育课程属于体验式实践类课程,其目标可按照“总体目标——具体行为”的表述模式,即先陈述该课程需要学生达到的心智发展水平,再具体阐述学生达到目标时的具体行为,从而保证目标的可操作性与可评价性.

(二)选择资源,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教学内容

自然教育课程目标的实现必须借助一定载体,这个载体就是教学场所及教学资源的选择,从而因地制宜设计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教学内容,这是自然教育课程开发的第二环节.

根据自然教育培养学生智慧人生、健康人生和自信人生的育人目标,在课程资源的建设与选择上,应注意两点:一是要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地域特色,选择可以利用的自然教育资源.在每一个城市周围,不乏丰富多彩的森林、草场、湿地、沙地、山地,以及自然环境良好的自然保护区、动物园、植物园、公园等诸多具有自然属性的自然场所、自然现象、自然事物、自然中真实的事件等内容,这些都可以成为学生亲近自然、探索体验、开阔眼界、增长能力的学习对象,且与科学、综合实践课、地理、生物等学科知识整合,就能够提炼设计出一系列颇具地域特色的课程资源.二是要积极寻求可以获取帮助的专家及社会资源.将学生从单一的教室空间中解放出来,开展在自然中的、关于自然的学习以及为了自然的学习体验,对于大多数长期进行课堂教学的中小学教师来说,不可能很快就进入角色,顺利承担起教学任务.需要寻求高校以及科研院所的专家提供有关课程开发理念以及方法的帮助,循序渐进地开发设计出不同主题的适应不同年龄段的专业体验活动,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的自然体验需求.

(三)系统优化,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实施课程

自然教育课程开发的第三个环节是课程实施.这一环节主要是在教师的主导下,根据课程目标、课程资源、课程内容,以及不同学段的学生认知特点而设计的具有区分度的教学活动,带领学生到自然教育场所亲身进行参与、体验、考察、探究,并对课程进行详细指导的实施过程.

然而,目前许多机构的自然教育方式,大多还是停留在“看一看,走一走”的走马观花式的参观活动,到了草原、森林、沙漠等自然景区,也仅仅是听老师或者导游做一些知识性的讲解和介绍,满足不了学生直接动手触摸、亲身体验的需求.怎样增强自然教育课程的体验性与参与性,减少以“听”或“看”为主的耳朵课程和眼睛课程,是众多自然教育基地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优化、高品质的自然教育课程实施一般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一是体验性,是指学生在教学中,通过“动手做”“实验”“探究”“设计”“创作”“反思”等方式,亲身亲近自然的实践活动,使书本上的知识“鲜活”起来,变得可以触摸、可以感知,从而对教学对象全面深入地了解和研究;二是教育性,是指自然教育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学习过程设计清晰,有一定的逻辑顺序,学习方式多样,通过构建与目标相一致的学习体验,并通过自我反思取代外在传统的分数评价;三是趣味性,是指在开放有趣多元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学习,能够有效地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并通过翻转的教学方式,重新建构新的、高效的学习流程;四是联结性,是指有效地联结学生各年龄段学科水平和已有的认知经验,让书本知识与真实的自然世界相连,促进体验与思维的全面联结.

(四)多元评价,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程评价是自然教育课程开发的第四个环节.这一环节,主要是自然教育指导教师对于学生的能力发展情况、知识获取方法和过程的理解情况,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倾向等方面进行的价值判断过程.由于自然教育主要是在户外和校外,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其教育目标和学习方式都明显区别于学校的课堂教学,所以自然教育非常注重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效率的评估,且目标主要指向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主要采取多元的评价方式,包括观察和提问、交流式谈话、作品完成、学习成果展示、学习体会分享、成绩认定等多种方式,而且在课前、课中以及课后阶段都可以进行课程评价.指导教师要积极探索,通过多元化的评价让学生能够在自然教育过程中真正体会到收获,通过合理的评价帮助学生充分展示学习成果.

课程开发论文参考资料:

新课程刊物

课程教学杂志

新课程导学期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论文

开发杂志社

课程论文的标准格式

汇总:这篇文章为适合自然和价值和策略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课程开发本科毕业论文,相关课程开发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