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道德观相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和道德观情、理之分的中西方哲学源起有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道德观范文 类别:mba论文 2024-04-09

《道德观情、理之分的中西方哲学源起》

该文是关于道德观相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跟西方哲学和道德观和道德观情有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摘 要:本文通过对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命题——道德观的哲学源起,进行系统梳理,厘清了西方的道德观关注道德的知识性、功能性这一“理本”特征,以及中国道德观关注道德的社会性、自然性、人性这一“情本”特征,揭示了中西方对于伦理道德认知差异的哲学根源.

关键词:道德观;情本主义;理本主义;哲学源起

人类思考的终极目标是调和现实世界的变易与恒常,在于探究社会、自然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共同原理.但是西方的哲学研究视阚是将社会与自然进行二元式观察,会出现“知行难一”的问题.因此西方解构式、割裂式的思考方式虽然能对具体现象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但是对于伦理道德等抽象概念的解释往往倾向于支离,不能对事物进行全面、统领式的分析.东方的哲学思想尤其是中国的儒、道思想为此提供了有益的补充和提示.

对于伦理道德的研究是哲学探索的重中之重,而这样一种终极探索是具有形而上性质的,无问东西,哲学家们皆认为这个世界存在着伦理道德这一超越性的本体,这一本体要比现实世界更根本和终极,而这样一种超越性的本体能够解释现实世界的经验性存在,因此东西方哲学家都关注如何用种系统化的方式来塑造这种终极本体[1],那么对于伦理道德的思考,东西方哲学思想是否能够相互兼容、取长补短呢?下面从哲学研究最基本的概念道德观入手,运用比较哲学的研究方法对这种超越性本体的哲学源起进行阐述.

一、西方理本主义的道德观源起

一般的研究均认为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起点.希腊哲学诞生在与雅典隔海相望的沿海港口城市米利都,第一批希腊哲学家就被称之为米利都学派.古希腊哲学家都无一例外的将追求理性作为人生的最高理想[2]:泰勒斯探究事物本质,认为不论事物之间有多大的差异,依然存在着根本的相似性,通过单一元素水相互关联,是所有物理实在的基础;泰勒斯的学生阿那克西曼德认为所有的物质都来自于一个最原始的本质,而这个最原始的本质被称为不确定的无限制者;而同时代的阿那克西米尼则认为气是万物的本源;随后毕达哥拉斯学派依据对数的理解提出了形式的概念;赫拉克里特、巴门尼德、芝诺则对则对变化进行了尝试性的解释.从上述理论梳理可以看出包括米利都学派在内的哲学家都致力于探究自然的实际构成,虽然超越了先前以神话为主解释世界的认识水平,察觉到了理性世界与感性世界的对立与差异,但其对伦理道德的探索基本上是空白.

苏格拉底将哲学引入了道德领域,但仍然认为“知识和德行是一个东西”[3].即知识就是德行,恶行即是无知,也没有摆脱“智”的窠臼.其后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虽然将不同的哲学视角纳入了一个统一的哲学思考系统当中,但对道德的理解依然秉承其老师的见解,认为即便是灵魂也“必须在由知识或理智设立的界限之内运行”[3].在其《理想国》这一著述中将灵魂划分为三个部分:理性、精神和,每一部分都对应着一个特殊功能,当此三部分都各自实现了其功能时才说达到了灵魂应该具有的德行,强调了德行的功能性.“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的亚里士多德,否定柏拉图认为善只有通过从现实世界到理智世界的飞升才能实现,主张善根植于每一个人的内心,但实际上亚里士多德的道德理论依然与功能紧密结合在一起——善的人是实现了其作为人的功能,道德存在的普遍规则是依据正当的理性去行动.从这些西方哲学先贤们的论述可以看出根植于西方哲学思想深处的“为知识而知识”、“为真理而真理”的传统.亚里士多德其后的哲学发展方向由于古希腊文明的衰落转向了新的研究方向——在政局动荡的时代,哲学更关注于与个体关系更为密切的现实世界,超脱的哲学遐思似乎陨落在雅典卫城沉默的砖石上,但后继的哲学家群体伊壁鸠鲁学派、斯多葛学派、新柏拉图主义学派、怀疑论学派受到了希腊哲学先贤的巨大影响,只是关注点由宏阔转变为具体,由集体转向个体.从西方哲学关于道德观的阐述可以看出,是一种专注于“理”的“理本主义”致思方式.

二、中国情本主义的道德观源起

在西方哲学史群星辉耀的时代,也适逢中国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期.在这个时期原先的“天经地义”变成了“天崩地裂”,“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在这个时期出现的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是几千年中华文明传承的精神脉络.中华文明是以儒家思想为明线,道家思想为暗线,明暗相辅相成的文明.其中儒家思想的基础是“孝”,母血父骨,父母即是每个独立个体以外的存在,因此在“孝”的基础上就形成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二人为仁”,“仁者爱人”,虽然最早来源于血缘亲情,但是儒家的先贤将其推广到了亲人以外的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儒家思想的基本架构是一围绕“仁”由内而外的推演格局,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那句几乎所有人都耳熟能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庭中的每一个人都积极修炼自己的身心,就能实现家庭的和睦,每一个家庭和睦,国家才能安定团结,每一个国家都安定之后才能实现天下大治.“义”是儒家思想的外在表现,儒家思想的伦理主线是由亲人到他人的推演过程.因此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义薄云天”的关羽就成了“义”的代表,因为他代表了异性兄弟间的情谊.例如“汇通天下、货通天下”的晋商其国内外每一处会馆都供奉着关羽神位,这和晋商“用乡不用亲”的用人原则相吻合.因此,儒家思想是以“孝”为基础,以“仁”为核心,以“义”为表现的推演格局,用这种以己及人的感情外扩来建立伦理基石.所以中国哲学的基础是一个“依赖于情感和人性的自觉凸显来实现人间秩序的学说”[4].其后的儒家思想继承者除了转而向“天”沟通,寻找终极合理的秩序,越发趋向于认同人性为终极合理的依据.由此可见,在中国的儒家哲学视阚下是“情”而非“智”是至高无上不可让渡的.

既然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儒道思想相互包容、相互补充的文化,那么对道德的探讨就不能不提及道家的“道德”.其实道家的伦理道德严格说是两个概念:“道”与“德”,道家的“道”既是万物的本源又是万物的归宿,《道德经》第十二章里提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即“道”育化了一元之气,一元之气分化为可以互相转化,互相包容,相互推动而有了冲和之气,阴阳与冲和之气相互作用而化生万物[5].因此万物不仅包含阴阳,而且因为中和之气的协调维持着各个系统内外物质、能量的交换,系统内部各组分的有序运转.《道德经》第三十四章对“道”的特点有详细的阐释:“大道汜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道”化育了万物而不据为己有.“道”具有最高层次的“德”,是“德”的起点和基础,因此《道德经》中有“道生之,德蓄之”的表述.道家思想中的“德”其实标志着日常使用的道德,“德”与万物的关系表现为“道之在物者为德”[5].即为“德”,是具体事物所拥有的“道”,德在道生万物的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就是我们常说得“道体德用”.由此可见“道”既是道家思想的本体论,又是其方法论.“道”是“德”产生的基础,也是“德”的主宰,“德”体现“道”生万物的“大德”.因此“德”是“道”赋予万物及人的天性,人如果能实现天(人与道)、地(人与环境)、人(人与自身)相和谐就是道家思想所倡导的“德人”.道家思想所表达的“德”其特点是“和”,强调万事万物的和谐.“德”是一种互爱的力量,包容万有,与物无伤,与“道”的玄缈幽远不同.“德”在具体的现实生活中是有实操性的,表现为“自然无为”和“贵柔主静”,强调“自然而然”,万物的自然,不受纷扰的状态就是最真实的“德”.道家思想的所主张的“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妄为”、“不乱为”.有两层含义:第一层表现为工具价值,即“无为”是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工具和手段.第二层表现为目标价值,将“无为”作为最高人生理想[6].由此可见,“自然无为”也包含了比较浓重的个人道德修养的意味在里面.而“贵柔主静”《道德经》第八章将其归纳为“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这七善原则体现了“质真若渝”的人格修养范式,强调“天与人不相胜”的循“道”之“德”.

从以上儒道的道德伦理观可以看出,儒家和道家都崇尚“善”:儒家“志于道”其目的就是“止于至善”,道家认为“上善若水”,“水几于道”.当然性善论儒道两家的立足点不一样,儒家视角专注于人与社会,道家的视角则不仅仅聚焦于人与社会更将视线投向于更加广袤的自然与宇宙.但是无论是儒家和道家,其对于道德伦理观与西方的道德伦理强调工具理性、实用理性的理本特征相比较,显示出比较强的侧重于个人与自然、个人与他人、个人与自我内心和谐的情本特征.

道德观论文参考资料:

本文结论:此文为适合不知如何写西方哲学和道德观和道德观情方面的道德观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道德观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