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职业教育方面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与从另一个角度看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方面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职业教育范文 类别:论文范文 2024-04-20

《从另一个角度看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

该文是关于职业教育方面毕业论文提纲范文跟双元和职业教育和角度看相关论文写作参考范文。

[摘 要]根据对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实地考察,阐述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核心特征和优、缺点,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了企业、学校与学生在“双元制”中的关系,并根据国内职业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在培养模式中增加企业元素”“学习任务要以工作任务为载体”“评价考核参照企业标准”等三点科学借鉴德国“双元制”的建议.

[关键词]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17)05-0046-02

作为德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主体模式,“双元制”职业教育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长期以来,我们对这种教育模式进行了大量的介绍.但是,通过与德国专家交流和对德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实地考察(2012年10月1日至12月18日80天时间,我们共考察了3家参与“双元制”培训的企业、3所职业学校、2家行会,与教育专家、学校专业教师、企业培训师、企业负责人、双元制学生等不同角色的人员交流,还多次对“双元制”课堂进行现场观摩),我们了解到,过去我们对“双元制”的一些认识是不准确的,我们在借鉴“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时也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本文将综合考察的情况,对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内涵、特征及其科学借鉴做简单介绍.

一、对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一般理解

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指职业教育在企业和非全日制职业学校平行进行.企业侧重实践培训,向学徒传授实用知识和职业技能;职业学校注重理论教学,向学生传授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以企业实践培训为主.企业和职业学校通过在教学师资、教学内容和教学场所等方面的密切配合,共同承担职业教育职责的双元组织形式.

接受“双元制”培训的学生一般应具备相当于国内初中毕业的主体中学或实科中学的后,通过到劳动部门申请和到行业协会签订合同后选择一家企业和一个职业学校,分别进行理论学习和实践培训.学生一般有2乃的时间在工厂,1/3的时间在学校.学生具有双重身份,在学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学徒,学徒有工资,每月可得到一定的报酬.企业培训的内容是按照德国经济部和联邦教科部及其他相关部门制订的国家承认的职业类教学计划.

二、辩证地看待德国“双元制”

毋庸置疑,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是目前世界上先进的职业教育,以至于有人将“双元制”提升到德国经济腾飞的“武器”的高度.但在赞叹和喝彩之余,我们也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它,不仅要能发现它的优点,还要找出它的缺点,这才更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借鉴和学习.

从“双元制”的优点来看,最突出的一点是:这是一种费用合理、效益极高的培训体系.从经费支出的情况看,企业和学校的财政来源不同,企业的培训费用主要由自己提供,而职业学校的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州政府的公共财政预算.企业积极参加或提供培训岗位的动机各不相同,比如培训传统的影响等,但可以肯定的是,从“双元制”培训中能获得一定的净利润才是最主要的.

(一)双元制培训体系的优点

1.完全统一的职业社会化培训模式,它把学习与劳动结合起来了.

2.在培训过程中,培训机构根据新的技能需求迅速发展或调整培训内容.

3.相对有利的过渡机制,学校培训和就业培训能够顺利过渡.

4.通过企业的合作和社会各方面的合作增强了社会和政治组织的合作与协调.

5.这种个体经济形式对国民经济的财政体系有利.

6.培训者高于就业平均程度的技能水平.

(二)“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缺点

“双元制”的表述掩盖了学校和企业处于不平等地位的现实.在职业教育漫长的发展历史中,代表企业利益的行会一直是职业教育办学的主体.在职业教育事务上,企业有着绝对的自主管理权力.换言之,企业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职业学校只能屈居其下,满足于充当企业的辅助机构.

1.固定的职业培训方式在日益增强的社会经济国际化过程中显得十分狭隘,缺乏世界开放性.

2.由于企业培训的目的性太强,受培训者缺乏独立性和个人创造性,在培训过程中缺乏对个陛发展的考虑.

3.依赖于单个企业的费用提供培训岗位,经济状况不稳定,培训企业情况也因地区不同经常变动.

4.缺乏高级能力的培训,在中级技能层面和高级技能层面问缺乏渗透.

5.作为未成年人的学生过早地像成年人一样承担社会压力,不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

“双元制”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问题,是其新形势下进行全面变革的背景之一.近年来,德国职业教育改革虽然声势不大,但步伐却越来越快.“双元制”职业教育也在改变着自己的形象.

三、企业积极参与“双元制”更多是因为自身利益的需要

当人们谈起国内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时总是抱怨学校一头热,企业没热情,非常羡慕德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或是德国政府对企业的支持.其实不然,德国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主要也是因为自身利益的需要,原因如下:

(一)企业所需劳动力相对不足是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的关键

德国是世界上老龄化程度仅次于日本的国家,据统计,德国15岁以下的年轻人仅占总人口的1/7,小于老年人(大于65岁)1/5的比例,且这些年人口一直呈现负增长的趋势.在这种人口结构状况下,企业必须设法争夺珍贵的劳动力资源,才能在激烈的经济竞争中立足,而这种争夺让企业认识到只有企业自己培养的劳动力才是最合适的,培养学徒已是企业经营成本中不可节省的一部分,这部分的开支已纳入企业的正常成本预算.

而这一点恰好与我国的国情相反,我国人口特征所带来的初级劳动力具有无限供给性——使相当一部分企业长期依赖于“低技能、低工资”模式,这种模式从根本上导致企业不愿意参与职业教育或培训.

(二)从企业的经营需求看,产业背景与质量战略使产业界强烈需要高技能人才

德国现代化工商业和延续至今的手工业均需要高技能操作者;而制造业在其产业结构中一直占重要地位(1980—1993年间,占GDP LC重虽然从32.4%回落到29%,却依然高居OECD国家榜首),外贸战略又以质量而非成本取胜,所以企业不惜花费高昂的劳动力培训费用.

(三)从企业的劳动力市场环境看,结业学徒流动性低保障了培训投资收益

工会对岗位和工资的巨大影响力促成了企业的内部劳动力市场,客观上使学徒岗位成为向正式岗位过渡的标准起点.工会的作用使其他企业很难用高工资来挖结业学徒,即使结业者自己想换企业,也会因行规产生顾虑.另外,学徒期间所形成的归属感也促使他们续签合约.

四、学校层面科学、有效地借鉴德国“双元制”

近年来,国内职业院校刮起了一阵“双元制”风,各种类似“双元制”的培养模式层出不穷,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景象,这反映出我国职业教育正处于全面思想革新的关键时期.但据了解,在借鉴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水土不服”的问题,这其中有政策层面的原因、企业用人观念上的原因,也有学校操作层面的原因等诸多因素.作为学校,我们很难改变政策,也很难改变企业的观念,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在学校层面有着广阔的探索空间.基于以上的阐述,并结合我们实地考察的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学校层面科学、有效借鉴德国“双元制”的建议:

(一)在培养模式中增加企业元素,这是“双元制”的核心特征

现代职业教育单靠职业学校单方参与是无法培养出适合产业需求的技能人才的,必须在培养模式中增加企业元素,而这种模式是灵活多样的,如订单班、冠名班、将企业培训师和设备引入学校的精英班,或将学校学生和老师放入企业的校企合作班,甚至直接的校办工厂班.但无论哪一种校企合作模式,都必须寻找校企双方的共赢点.

(二)学习内容的设计要以企业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

德国“双元制”的企业培训车间在培养学生时总是以生产车间中真实的工作任务作为学习任务,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技能,这样的学习必定更吸引学生,对今后的工作必定是更有效的.我们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出现像德国的企业培训车间,但我们可以将企业真实的工作任务转换为学习任务放入学校的实训车间或课堂,将实训车间或课堂的布置尽可能地接近企业车间,在较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较真实的学习任务,这样的学习肯定比传统的学科学习更能吸引学生,对学生将来的工作更有帮助.

(三)在考核评价时要与企业标准接轨

由之前的阐述可知,德国“双元制”的学生毕业前要接受3类考核,即学校组织的结业考核、行会组织的技能考核和工商协会组织的综合考核,通过考核的学生分别获得结业证书、技能证书和书.在这一系列考核过程中,学校对学生的考核评价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行会、协会的考核.而我们目前还摆脱不了由学校单方面考核学生的状况,即使本该由企业或行业参与的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都逐渐被学校化.为了让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与企业脱节,可以做到的是:在制订考核评价标准时多参考企业的标准和要求,并且这一标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随企业标准的变化而变化,还要将对学生的评价考核上升到人才培养方向的指挥棒的高度.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当今世界上先进的一种职业教育,这是毋庸置疑的,它也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一种职业教育模式的参考,奥地利和瑞士等国已全面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并形成以此为核心的职教体系,但是,必须重视的是,它是否适合每一个国家.我国的职业教育现在正处于全面思想革新的关键时期,很多学校都对德国“双元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和借鉴,但效果不一.我国的国情与“双元制”的发源地德国有很多的不同,我们在借鉴德国“双元制”时还需要更多地了解和分析,知己知彼,合理借鉴.当然,无论借鉴与否,认识、了解总是第一步,只有了解,才不盲从.

参考文献:

[1]汤光伟,世界各国发展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及对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J].职业,2011(7).

[2]石伟平,徐国庆.世界职业教育体系比较研究[J].素月联盟,2010(8).

[3]陈炉山,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新探[J].当代教育论坛,2011(9).

[4]方舟.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0(31).作者简介:毛平(1980-),男,湖南澧县人,工学学士,讲师,研究方向:汽车维修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论文参考资料:

职业教育期刊

职业教育杂志

职业教育论文

现代职业教育期刊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简而言之,这是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双元和职业教育和角度看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职业教育本科毕业论文职业教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