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人民日报类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和国际新闻报道:塑造公众对世界的认知专访《人民日报》高级记者、原国际部副主任温宪有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人民日报范文 类别:开题报告 2024-03-01

《国际新闻报道:塑造公众对世界的认知专访《人民日报》高级记者、原国际部副主任温宪》

该文是人民日报方面本科毕业论文范文与温宪和《人民日报》和新闻报道方面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温宪,1954年出生,1974年3月进入人民日报社工作,1978年12月进入《人民日报》国际部.1991年8月至1998年1月,两度出任《人民日报》驻津巴布韦记者、《人民日报》驻南非首任记者,被曼德拉誉为“一位杰出的新闻工作者”.1999年3月,创办《人民日报》国际周刊.2009年5月至2015年11月,任《人民日报》驻美国记者站首席记者、《人民日报》北美中心分社首席记者.温宪的国际新闻作品7次获得全国性新闻奖,多次被评为“优秀驻外记者”.著有和主编《特朗普评传》《闯荡南非》《黑人骄子曼德拉》《我是非洲人——姆贝基传》《洞悉世界的眼睛》《历史的脚步》等专著.前不久,本刊就如何借助国际新闻报道让外部世界了解中国等问题对温宪进行了专访.

“在帮助公众认识世界方面负有重大责任”

《对外传播》:作为《人民日报》驻外记者,您的目标读者是谁?发稿平台除《人民日报》国际版之外还有哪些?

温宪:《人民日报》是中国第一大报.《人民日报》的新闻信息采集渠道遍布国内外,发行全国及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由于其重要地位和作用,《人民日报》也成为外部世界了解、认识、理解中国的重要渠道.我在美国看到,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对于《人民日报》非常重视.已故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在接受我的专访时,能够用汉语说出“人民日报”.

随着中国的发展壮大,《人民日报》的事业也在不断发展,我的发稿平台也在扩大.20世纪90年代初我在南部非洲担任《人民日报》驻外记者时,发稿平台主要是《人民日报》国际版、《人民日报》(海外版)和《环球时报》(创刊之始名为《环球文萃》).人民网的前身《人民日报》网络版成立后,我也开始向《人民日报》网络版及后来的人民网供稿.我到美国工作以后,发稿平台有了明显拓展,稿件发布频率更为密集.

《对外传播》:从发稿平台看,您所从事的国际新闻报道工作是面向国内外读者的,一方面致力于让中国读者了解世界,另一方面,对于国际社会理解中国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您能用具体报道实例简要说明一下吗?

温宪:以六年前的一次采访为例.2012年4月17日至20日,美国杜利特尔轰炸机队协会在俄亥俄州代顿市举行“杜利特尔轰炸”70周年纪念活动.我成为在现场采访这一活动的唯一中国驻美记者.

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袭美国珍珠港,美国太平洋舰队几乎全军覆灭.为对日本实施反击,美国总统罗斯福下令对日本本土进行轰炸.1942年4月18日,美国陆军航空队中校军官詹姆斯·杜利特尔带领每5人一个机组的16架B-25型轰炸机队从“大黄蜂”航空母舰上起飞,对日本、横滨、名古屋、大阪和神户等地进行了轰炸.轰炸结束后,机队按计划飞往中国浙江衢州机场及浙江丽水、江西南昌两个备用机场.但因不熟悉航线、天气恶劣和油料耗尽等因素,16架轰炸机均未能在中国机场平安降落,大部分轰炸机在浙江、江西、福建、安徽等地迫降或坠落.80名机组人员中的64人在中国军民帮助下获救,最终安全返回美国.但中国军民为了寻找、救助、掩护、转送美国机组人员,却遭到侵华日军残酷报复,所有涉嫌协助杜利特尔轰炸机队的中国人均被杀害.

整整70年过去,杜利特尔轰炸机队的80名成员中仅有5名幸存者.他们中的4位在接受采访中表示,对于中国军民营救的历史记忆犹新,永远感谢伟大的中国人民,希望美中两国人民友谊发扬光大.美国空军学院历史系教授巴克勒在接受采访时说,“对于美中两国人民来说,记住这一历史非常重要.因为,我们能够共同做出伟大的事情.我们相互需要,我们应该保持和发扬这种伟大的友谊”.

这是一段令人难忘的历史;这也是一段令中美人民动情的历史佳话.这次独家采访有助于中美两国读者了解这一珍贵史实,也不啻为一次抢救活动.

《对外传播》:的确,这则报道很有助于促进中美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不过,去年国内有研究机构推出的中美公众的世界观念调查报告显示,“中美两国公众都对本国的好感度极高,而对于对方国家的好感度很低.”对此结论您怎么看?国际新闻报道如何塑造公众对世界的认知?

温宪:任何一个学术机构的调查报告都可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我对于这一报告中使用“极高”“很低”这样的词汇表达存有质疑.好感度本身是一个颇有主观色彩的概念.美国社会是一个很撕裂的社会,在任何一个重大公共议题上,都呈现出很极化的意见倾向.历史上,美国“例外论”大行其道,在此概念下的“好感度”本身就存有偏见色彩.国际新闻报道在帮助公众客观、真实、全面、准确认识外部世界方面负有重大责任.要做到这一点,国际新闻工作者本身应努力做到客观、公正,力避偏激.实事求是是我们在国际新闻报道中必须坚持的思想路线,反之,所造成的恶果不仅是公众对外部世界认知的偏差,也会造成国家战略利益决策的误判,可谓误国误民.

“为中国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对外传播》:您今年5月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说,在尽可能的情况下一定要出现在重大新闻的现场,要有第一现场的报道.在您看来,怎样才能提高报道的原创率?难度何在?

温宪:我一直坚持认为驻外记者的价值在于驻外.如果一名驻外记者身在国外,还一直深陷于在网上扒来扒去,啃别人嚼过的馍,是很没有出息的事情.无论现代化通讯技术何等发达,驻外记者都应尽可能成为重大新闻事件的第一见证人.因此,我一直要求自己和同事,在条件允许的情形下,尽可能出现在重大新闻的第一现场,做到“我在现场”.

“我在现场”是国际新闻工作者的核心价值和最高境界.只有做到“我在现场”,才能真实地记录历史,捕捉到真正意义上的独家新闻,更为客观、真实地研判局势,进而提出明智之策,才能生动、鲜活地讲好故事.

当然,“我在现场”所见到的事实与重大新闻真相不能划为等号.有些时候,看到眼里的事实并非全部真相,或只是冰山一角,甚或是假象.然而,只要身在现场,便有助于了解更多的真相,识破假象,进而最大程度地接近全部真相.

要提高国际新闻报道的原创率,事先需要高度的新闻敏感、准确的研判、倚马可待的状态,采访中需要不畏艰险的敬业精神、广泛深入的采访,采访后需要去粗取精的提炼、深邃的思想力和体现鲜活现场感的文字表达,最终成就一件高人一筹的新闻作品.难就难在以上诸点缺一不可.

《对外传播》:在报道国际新闻时通常需要传达中国的政治观念和媒体立场,在这方面有何困难吗?

温宪:以在美国报道国际新闻为例.中美两国存在着结构性矛盾,这是事实,其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原因,并且相当多的美方人士在对中国的理解上缺乏历史感和对中国基本国情的了解.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双方政治观念和立场方面沟通的困难.我认为,应该有针对性地解释中国发展道路选择的必然性,在这种解释中,应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而不是空洞说教.

2011年底,我曾在美国国务院公共外交培训课上为28名美国外交官做过“外国媒体怎样看美国”的演讲.其间,我有针对性地说:“自由、人权和当然是好事,但美国对中国的一些批评却显示出缺乏历史眼光.中国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国家,中国也是一个有着2000多年封建历史传统的国家.换言之,中国背负着沉重的人口和历史包袱.对于一个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自由、人权和的改善必须是一个历史进程,否则,任何混乱将不仅仅是中国的麻烦,对整个世界而言也是巨大灾难.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所发生的所谓的‘文化大革命’就是生动例证.你无法将美国的模式生搬硬套到中国,正如你无法将一个方楔硬放入一个圆洞中一样.过去30多年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民生状况.我们当然不会止步,我们仍将继续前进.”事后,美方负责人对我的演讲予以高度评价.

《对外传播》:在报道与本国相关的国际问题和其他与本国事务不直接相关的他国社会问题时,如何一以贯之地表达国家立场?

温宪:中国国际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使命是,要为中国的发展大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对于世界上的热点问题,要根据事件本身的是非曲直进行判断.无论是报道直接与中国相关的国际问题,还是报道表面上看起来不那么相关的国际问题和他国社会问题,上述两条原则应该遵循.

《对外传播》:有学者认为,我们的国际新闻报道缺乏输出有中国特色的主流价值观的能力,您是否认同这一判断?如何强化这种能力?

温宪:不可否认,当今国际舆论场上仍为西强我弱的态势,但中国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方面已经和正在做出积极的努力,这种努力已经取得成果,这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最近,美国有些人想在中国驻美媒体问题上做文章,这反证出这种努力的成果.

我认为,增强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应具有人性之光,因为当我们肩负着“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这一重要使命时,归根到底,我们是在做人的工作.

我同意这样一种观点:有效的交流应该是信息的传递者将自己想要讲的话以接收者容易理解的形式告诉对方,在传递信息中也能激发起对方的兴趣,引起对方的关注.要做到这一点,应该坚持朴实与诚实的态度,从而建立交流中的信任感.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交流原则.在交流中,我们要牢记,我们谈话的对象是人,我们谈论的既是典型的政治、经济、文化问题,也是关于人和人的活动.

近年来,很多人都在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方面做了有益尝试.在这方面,傅莹女士的努力值得关注和学习.她认为,对外传播要心里装着“人”.沟通和传播是有明确对象的.不论是对外演讲、接受记者采访还是出席国际论坛,对象虽然不同,但有一个基本共同点——面对的都是人,是有思想和各种文化习惯的人.她的体会是,开展国际传播心中始终要装着“人”,包括三个渐进的层次:了解、重视和尊重.尊重就是对人的尊重,对人性的尊重.她说,今年是周恩来总理诞辰120周年.周总理处理涉外事务的一个鲜明特色,就是他在与人交往时彰显的那种源自内心的尊重,使得与他打交道的人,无论是朋友还是对手,都对他充满敬意.她的体会是,无论在什么问题上,讲实实在在的中国故事,讲事实、讲数据、讲困难、讲作为,是最有说服力的.毕竟,真实的故事最能打动人、说服人.

“在中美关系问题上发出相对客观、积极的声音”

《对外传播》:2009年我国实施媒体“走出去”战略,当时您正担任《人民日报》美国记者站首席记者,与之前相比,在新闻报道的具体操作层面有何变化?侧重点有何不同?如何争取国家话语权?

温宪:我在美国工作期间,经历了从《人民日报》美国记者站到《人民日报》北美中心分社的变化,这一变化是中国不断发展壮大、已经走到世界舞台的一个缩影.我在美国工作期间,中美关系是我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其间正值奥巴马政府第一任的开局至其第二任的末期,当时中美关系有着“高开低走”、跌宕起伏的特点.我和我的同事在维护国家利益、促进中美两国人民相互理解、推动中美关系健康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与十多年前我在非洲当记者相比,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美国作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现实,新闻报道的具体操作就有了前后方沟通更为紧密、策划意识更为强烈、多角度组合式报道更为普遍等变化.

争取国家话语权是一篇大文章,也是中国走近世界舞台中心后所面临的一个新挑战.为此,包括《人民日报》在内的中国驻美国新闻媒体都做了很多努力.我们尽可能广泛地结识美国政要、中国问题专家,以及包括美国二战老兵和普通民众在内的各界人士,在事关中国、中美关系的问题上发出相对客观、积极的声音.在这方面,我们特别注意发掘一批美国中青年中国问题专家.除了白宫、美国国务院、五角大楼的吹风会等重要新闻发布平台外,华盛顿也是美国智库云集之地.我们都是尽可能出现在这些重要新闻发布平台和智库现场.

《人民日报》的地位和作用既决定了我们在争取国家话语权方面的重大使命,也决定了我们在这一方面有无法取代的优势.在美国工作期间,我专访了基辛格、布热津斯基等前政要,也曾独家书面采访美国副总统拜登.在我的努力和国内同事的支持下,《人民日报》头版最终得以在美国新闻博物馆门前得到不定期展示,这是争取中国国家话语权的一个成果.现在,《人民日报》已经有了英文客户端,这也是在争取国家话语权方面实实在在做出的努力.

《对外传播》:当下,中美之间很多问题源于认知偏差.您认为国际新闻报道在消弭这种偏差和加强中美两国对彼此的准确认知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温宪:这种认知偏差的原因很复杂.在我看来,中国改革开放40年后,中国人民对于美国的了解和认识程度普遍高于美国民众对于中国的了解和认识.这既与中国人民对于全方位认识美国的迫切程度和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得以赴美实地观察有关,也与美国社会在上述两个方面都较为逊色有关.

中美两国一直存在着意识形态、制度差异等结构性矛盾.一味抱着冷战思维,刻意放大这种结构性矛盾,就会加剧美国民众对于中国的认知偏差.实际情况是,无论是美国政界,还是美国媒体,都有一股势力在顽固地抱有这种冷战思维.在美国国会,我常常听到一些议员在谈到中国时使用“红色中国”“中国”这样的词汇.最近美国副总统彭斯在谈论中美关系的演讲中,竟然也使用这种意识形态色彩极为浓厚的词汇.

我曾密切关注美国中国问题专家们的言论.我发现,他们中的一些人之所以能够发出“中国即将崩溃”的预言,与他们在观察和认识中国时缺乏历史感、缺乏对中国国情的深刻认识有关.他们所列举的微观数据可能有据可查,但他们未能站在历史的高度准确地进行宏观把握,因而出现带有成见和偏见的误判.

对于未能亲身到中国看一看的普通美国民众而言,他们了解中国的渠道主要是美国媒体,而美国媒体鼻梁上的那副“有色眼镜”戴得时间长了,很难摘下来,看中国什么都是暗色的.这也反过来说明,媒体的客观、准确、全面、真实的国际新闻报道对于帮助本国民众准确、真实地认识对方国家是何等重要.

《对外传播》:近期中美贸易冲突加剧,日趋紧张的中美关系将对国际新闻报道内容和主题的选择产生怎样的影响?您对于我国派驻美国从事国际新闻报道的记者有何建议?

温宪:中美关系的变化对于中国国际新闻报道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风云变幻中,头脑的冷静,准确的研判,睿智的应对,有理、有利、有节,显得格外重要.越是在这种时候,无论是报道的内容,还是主题的选择,越不能偏激,越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进一步摸索用美国人听得懂、听得进的方式表达中方立场和观点.同时还要看到,美国政治一直呈钟摆形态和周期性变化.无论是目前美国当政者还是未来接任者,都不是铁板一块.关键是把我们自己的事情搞好.

《对外传播》:您从事国际新闻报道40年,这份工作带给您的成就感是什么?有哪些超越专业层面的感悟和思考?如何才能获得职业价值与个人价值之间的统一?

温宪:有人说,“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国际新闻工作者就是一名职业的“看世界者”.人活的是一份经历.作为一名国际新闻工作者,他或她会见到许多不同的事物,见到许多各种各样的人,他们也因此有着不同常人的宽阔眼界.一生中能有看世界的经历是幸运的.有了这一份经历,你会对大到整个人类社会,小到自己的人生多几分独到的理解与认识,前提是如果你肯于思考问题的话.你的工作有可能帮助人们更为客观、真实地认识世界.你的良知有可能结晶为优秀作品,进而推动不同人民间的相互理解乃至社会进步.

在我的经历中,我认为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在人生道路的选择中,具有辩证思维和反向思维特别重要.人们都听说过吃亏是福,这就是一种反向思维.我从自己的人生经历中深刻体验到,人能吃苦也是福.

在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中国新闻机构加大了驻外记者的派驻步伐.驻外记者,特别是前往欧美国家的驻外记者成为令人艳慕、竞争十分激烈的职位.前往非洲大陆工作并非我的初衷.当我被告知将被派往津巴布韦工作时,我也曾辗转反侧.在我的人生旅途中,反向思维曾多次帮助我化解胸中块垒,进而通过苦斗开辟出一片新天地.在苦思以怎样的精神状态进入非洲之后,反向思维再一次帮助我开阔了胸襟,进而以高昂的斗志与开掘出一方国际新闻的富矿.

人民日报论文参考资料:

综上所述:上文是关于人民日报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温宪和《人民日报》和新闻报道相关人民日报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