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对翻译有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与《老人和海》中译本之比较对翻译方面论文范文集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对翻译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2-12

《《老人和海》中译本之比较对翻译》

该文是对翻译有关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与《老人与海》和中译本和启示类论文范文集。

摘 要:目前国内对《老人与海》翻译的研究还很欠缺,可以扩大比较研究的范围,既要从文化、语言、译者等视角入手加以研究,又要对语法、词汇、句法层面的翻译处理情况进行更深入细致的研究;重点研究译文反映海明威的语言风格的力度,从而对各译本的好坏进行分析评价.《老人与海》译本如此众多,如何甄别优劣是摆在读者与学者面前的重要的问题.鉴别译本不仅要做到“宽、广、泛”,还要做到“精、准、细”.大到文化、语言、译者层面,小到语法、词汇、句法层面都要面面俱到.

关键词:《老人与海》;译本;原文;译文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8)03-0104-03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经典著作之一,也是了解作者的独特语言风格的文学名著.此书创作于1952年.讲述了以一个真实古巴老渔夫为原型的主人公圣地亚哥坚强地独自在海上钓到一条大马林鱼并和鲨鱼搏斗的经过.自小说问世以来,国内学者就竞相尝试将它译成中文,其中较著名的有张爱玲、余光中、海关、宋碧云、吴劳、黄源深等.随着译本不断增多,也引起了学者们对《老人与海》著作及其译本的关注.学者们对《老人与海》著作的研究相对较多,但对《老人与海》中文译本的研究却为数不多,研究侧重点各不相同,研究主题和方法也大相径庭.根据我们掌握的资料和文献看,对《老人与海》中译文的不同版本进行的对比、分析、研究也为数不多.本文以海关、吴劳和张爱玲的3个《老人与海》中文译本进行探讨,希望本研究能够对英文小说中译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帮助.

一、《老人与海》中译本版本梳理

《老人与海》的中文翻译,最早始于张爱玲的译本,是《老人与海》在国内的第一个中译本.在台湾,最早翻译《老人与海》的是余光中,但该译本目前在大陆几乎见不到.继两位译者之后,国内不断有新译本出现.在新中国成立后,大陆第一个译本是1957年由上海新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海观的译本.20世纪70年代后,《老人与海》中译本大量出现,1987年有两本译本出版,有漓江出版社出版的董衡巽译本和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李锡胤译本.除以上之外,还有由1979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普华译本和1980年大众书局出版社出版的吕津惠译本.

进入20世纪新的译本大量增多,2000年出版4本,有延边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方宁译本;台海出版社出版的聂亚平译本;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张斌译本;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符家钦译本.2004年出版了两本,分别是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蔡专贵译本、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闫红梅译本.2006年出版了3本,分别是岳麓书社出版的林青译本、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吕庆夏译本和延边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金叶、梨花译本.2007年出版5本,有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陈亦南译本;广州出版社出版的杨文贵译本;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出版的张国敬译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的蓝婷译本;译林出版社出版的黄源深译本.2008年两本,分别是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汪渊译本和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赵少伟译本.2013年出版了两本,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李育超译本和天津人民出版社的李继宏译本.2014年出版了3本,万卷出版公司的詹森译本和中国华侨出版社的邵佳骥译本和巴蜀书社出版的孙致礼、周晔译本.

自新世纪以来,几乎每年都有新的译本产生.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国内译本总数已达到40多种版本.但是最受读者青睐的还是90年代以前的译本.《老人与海》中译本的研究也成为国内近几年学者们关注的一个焦点话题.

二、《老人与海》中文译本的研究状况

《老人与海》体现了海明威的独特语言风格——语言朴实无华,准确生动,简洁明了直击要害.学者们对其文学价值的研究可谓琳琅满目.随着译本的增多,翻译界的学者们开始关注了译本在翻译学界的研究价值,但相对文学研究还是略显单薄.

笔者在CNKI网站输入关键词“老人与海译本”进行搜索查找,发现数据库中截止到2016年11月共搜索到41篇相关文献,其中硕博论文有7篇,期刊文章34篇.译界主要集中研究张爱玲、海观、吴劳、余光中、宋碧云、黄源深等人的译本.目前学界对中译本研究的视角主要从语言风格、多元系统论、解构主义、译者主体和生态翻译学等5方面入手;其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比较分析单一译本的原文与译文评价译文的特点与优劣;二是通过对比分析两个或多个译本,评价各个译本的特色或不足.研究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2010年之前.何明霞、汪桂芬认为海观的译本(下称海译)风格“拖沓不自然”,与原文凝练简洁风格相悖,相比之下宋碧云的译本更贴近原文含蓄、朴素的风格.两位学者的比较仅限于句法结构层、词汇层和语句间衔接.查晓丽以多元系统论为视角,对比了海关和黄源深译本,探讨不同译者如何协调不同系统之间的关系.查晓丽认为海译采用归化策略,对原语本文(如宗教描写)“采取了或删去不译的方法”,削弱了源文本的面貌.唐述宗、康顺理借助解构主义对比分析海观、张爱玲(下称张译)、吴劳(下称吴译)和黄源深的译本,认为吴译在彰显异国情调方面和张译一致,“富有时代气息”,指出海译“似乎与海明威先生的原意不符”.

第二个阶段为2010年至2016年1月.潘丽从译者主体角度分析,认为张译通过有意识地创作即“保持了与原文一致的句法结构”,又造就了意义表达上的精准;余光中采用直译,不做任何变通呈献给读者.潘丽基本认同张译的意译.曾晶晶从功能对等理论的角度比较了张译和海译的词汇、句子、语体后认为,张译本短句的使用“使文本句式精炼,形式上贴近原文”.而海译本所使用的句式较长,句法层面偏离了原文.张玥、黄剑锋认为张译对于《老人与海》的翻译生态环境“抱有极大的认同感”,符合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欣赏习惯,既减轻了读者的阅读压力,又“重视文化信息的保真”,使作品独具特色.

目前国内对《老人与海》翻译的研究还很欠缺,可以扩大比较研究的范围,既要从文化、语言、译者等视角入手加以研究,又要对语法、词汇、句法层面的翻译处理情况进行更深入细致的研究;重点研究译文反映海明威的语言风格的力度,从而对各译本的好坏进行分析评价.

三、《老人与海》中译本不足及学界对中译本研究的不足

到目前为止,《老人与海》国内译本总数已达到4O多种版本.译本仍在不断地被译者复译.读者和学者对《老人与海》的钟情由此可见一斑.但目前的译本尚存在不足:一是版本多且翻译质量参差不齐,给读者甄别译本造成了难度,尤其是不懂英文的中文读者;二是译者们翻译译本时缺少统一的标准,由于译者素质的不同导致对原文理解的不同,从而导致了读者阅读理解原文产生偏颇.鉴于以上,我们所要做的工作就是帮助读者鉴别不同的版本,提出有理据的评价译本的客观依据.

从搜集和整理资料的情况看,目前学界对译本的研究不足之处在于:一是学界对《老人与海》作品本身的研究远远大于对译本的研究,对《老人与海》译本研究的大量空白还有待填写;二是到目前为止,学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评判译本的理论依据,学者们的研究视角过于杂;三是研究的手段和方法不够精准,多个版本的比较还不多见.鉴于以上不足,我们今后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展开更加精准的微观层面的分析;二是增加比较的对象,对其中3至4本,甚至多种译本进行对比研究.

例如,我们可以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语篇功能理论讨论《老人与海》原文与译文的功能效果,以此对译文的影响给予比较客观的评价.以海关、吴劳、张爱玲译本为例.

小说的开篇第一句:

“He was an old man who fished alone in a skiff in the Gulf Stream and he had gone eighty-four days now without taking a fish.” (Hemingway,1963)

这句话简单明了地交待了主人公打渔的地点、身份以及捕鱼的近况,也是很值得推敲的一句.该句定语从句里含有两个并列分句.长短均衡的两个小分句,清晰地奠定了全篇的基调.句中用“and”衔接连接两个并列成分,用了“who”和“he”替代“old man”,来避免重复相同单位,形成连贯的语篇.试看下面译文:

“他是个独自在湾流里一只小船上打鱼的老头儿,他到那儿接连去了84天,一条鱼也没有捉到.”(海观译,1963)

“他是个独自在湾流中一条小船上钓鱼的老人,至今已去了84天,一条鱼也没逮住.”(吴劳译,1999)

“他是个老头子,一个人划着一只小船在墨西哥湾大海流打鱼,而他已经有84天没有捕到一条鱼了.”(张爱玲译,1979)

这3句译文的语篇功能不尽相同.海关和吴劳中衔接词“and”没有译出.张爱玲将“and”译成“而”很成功地完成了衔接.另外,我们再看定语的处理.英语的行文习惯是避免头重脚轻,太长定语一般置于被修饰语之后,而汉语表达规则里定语无论长短一般都放在被修饰的中心词之前.海观和吴劳用了一个较长的前置定语修饰语来修饰“old man”,这样行文显得头重脚轻,破坏了原文形式上的均等.与海观和吴劳相比,这一点张爱玲处理的较贴切.她将原句中的一个长分句拆分成两个小分句.这一处理,既贴近了原文舒缓轻快的节奏,又保持了原文形式上的均衡,可谓一举两得.此外,张爱玲前面的分句中用了“他”“老头子”“一个人”和后面分句中的“他”代替老人,很好地形成了前后呼应与语篇连贯.

《老人与海》译本如此众多,如何甄别优劣是摆在读者与学者面前的重要的问题.鉴别译本不仅要做到“宽、广、泛”,还要做到“精、准、细”.大到文化、语言、译者层面,小到语法、词汇、句法层面都要面面俱到.例如,我们可以从衔接手段等入手分析原文和译文的语篇功能效果对译本的影响,从而对译本给予比较客观的评价.我们的研究目的是尝试通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老人与海》中译本为语料,通过比较几种中文译本对比原文产生的功能效果,对译者翻译实践操作中所采用的翻译策略与技巧给予比较客观的评价,为《老人与海》中译研究和新译本的产生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吴劳.老人与海[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2〕张爱玲.老人与海[M].香港:今日世界出版社,1979.

〔3〕海观.老人与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4〕Ernest Hemingway.The Old Man and the Sea [M] .Nanjing: Yilin Press,1995.

〔5〕余健明.海明威风格汉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

The Enlightenment of the Comparison of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to Translation

Yan Changying

(Chi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Chizhou, Anhui Province, 247000)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domestic research o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is still lacking, can expand the scope of comparative study, not only from the cultural perspective, language translators to study, conduct more in-depth and meticulous research on the processing and translation of grammar, vocabulary, syntactic level; focus on the reflection of Hemingway´s language style efforts to analyze the quality of the translation evaluation so many versions of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how to identify the quality is an important problem in front of readers and scholars; differential translation not only to achieve the "wide and extensive, but also be" fine, accurate and detailed". At the level of culture, language and translators, the grammatical, lexical and syntactical level should be all the same.

Keywords: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The Translation; The Original Text; The Translation Text

对翻译论文参考资料:

论文文献翻译

毕业论文翻译

外文文献与翻译

毕业设计英文翻译

翻译理论和实践论文

英语翻译专业论文选题

上文结束语,这是适合不知如何写《老人与海》和中译本和启示方面的对翻译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对翻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