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图书馆类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和全民阅读背景下图书馆读者文化权利保障机制有关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图书馆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1-31

《全民阅读背景下图书馆读者文化权利保障机制》

该文是关于图书馆方面论文怎么写跟读者和全民阅读背景和图书馆方面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关键词:全民阅读;图书馆;文化权利;保障机制

摘 要:阅读使人进步,推广全民阅读对提升一个国家国民的整体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图书馆应加强自身建设,加大资金投入,构建读者文化权利实现的保障机制,更好地为全民阅读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8)04-0113-03

阅读是一个国家提高公民文化素质水平的重要途径,人们通过阅读可以提高修养、增长见识、明白事理、加强本领.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号召,要求人人都爱读书、能读书;1995年,经国际出版商协会提出,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每年的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2006年,我国正式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目的是建设学习型社会,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更好地为社会建设服务.图书馆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信息文化中心,是政府履行文化教育职能的重要机构,是民众开展阅读活动的重要基地\[1\].因此,保障每位公民实现文化权利,确保每位公民都能享受阅读自由,是图书馆应尽的职责.

1我国全民阅读发展趋势

人类阅读行为的发展史亦是人类文明的进步史.科技社会的飞速发展催生人类阅读行为新的革命,纸质化阅读呈断崖式没落,取而代之的是电子书的兴起和急剧膨胀,越来越多的读者选择新的阅读方式而放弃书本阅读,全民阅读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1.1数字化阅读

数字化是一个科技概念,通俗地讲就是通过数字化技术将各种各样的信息引入计算机内部进行处理,从而获得用户需求的表现形式,如文字、图像、声音等.基于此,各类图书、报纸、杂志都能以电子书的形式出现在网络上,人们可以通过电脑、手机、掌上阅读机等工具轻而易举地进行浏览和阅读,再也不用到书店、图书馆去购买或借阅,也不必随身携带纸质图书,数字化阅读应运而生.数字化阅读出现之初,曾有专家学者担心,纸质书籍的日渐消失会引发全民阅读的衰退.然而事实证明,数字化阅读带动了全民阅读的发展,有数据显示,自2008年起我国国民阅读率连续8年上升,在数字阅读的影响下更有一大批民众选择回归传统,走进书店和图书馆,拿起纸质书籍,享受读书的乐趣.

1.2移动式阅读

移动式阅读与数字化阅读同出一脉,阅读载体由纸质书刊变为移动设备(包括手机、电子阅读器、MPEG播放器、PAD平板电脑等),使人们能够轻松自由地进行阅读.移动式阅读的优势主要是便捷、内容广泛、自主性强.人们无论是在上下班途中,还是在等待朋友到来时,都可以随时随地地拿出移动设备,打开软件开始阅读.阅读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国学名著、网络小说、最热视频应有尽有,且没有限制.毫无疑问,移动式阅读已经成为全民阅读的最新形式.当然,移动阅读也给全民阅读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如阅读的深度问题、阅读的版权问题等.

1.3快餐式阅读

数字化阅读和移动式阅读的兴起,引发全民阅读热潮,与之伴随而来的是避免不了的快餐式阅读.与传统的书本阅读相比,快餐式阅读无论是从阅读的深度,还是从阅读在教育文化方面所起的作用来看,都显得“单薄”了许多.快餐式阅读虽然能扩大阅读人群,助力全民阅读的实现,但如何将其转变为深度阅读和经典阅读,才是全民阅读倡导者们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2图书馆读者文化权利体系

2.1图书馆读者文化权利的含义

关于文化权利的概念,中外各机构、组织和学者们给出了几种不同的意见.1966年联合国通过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以下简称《经社文公约》),最早提出文化权利概念的正式章程,它首次将文化权利放在与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同等的地位.后来卡利尔·瓦萨克的“三代人权理论”与《世界人权宣言》都确认了这一权利.但它们对文化权利概念的定义过于抽象,过于强调人的权利,因此有学者建议对文化权利进一步划分类型,以明确可以付诸司法实践的内容\[2\].

我国于1997年签署了《经社文公约》,并在2001年2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通过.国内学者对文化权利有不同的看法,主要提出了文化权利同时具备个体性和集体性属性.

2.2图书馆读者文化权利的内容

对于图书馆而言,读者的文化权利是其必须维护和保障的底线.《经社文公约》和《世界人权宣言》认为文化权利的内容主要包括接受教育权等六个方面;2001年9月召开的“全球背景下的文化权利”研讨会中列出了文化权利的15项内容.此外,还有一些专家学者对文化权利的内容提出了不同的意见.综合以上各方面的观点,笔者将读者文化权利的内容归纳如下(见图1).

2.3图书馆与读者文化权利的关系

图书馆本质上是公益性机构,由政府建立,职能是社会教育,具有平等、共享、开放等特征.我国图书馆分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四种,截至2017年11月,县级以上图书馆共有3,153所,大多分布在城市,乡镇农村的普及化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设施,承担着保障读者文化权利不受侵犯的责任和义务.从读者文化权利的内容可以看出,读者文化使用权和文化参与权的实现与图书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为不同地区的读者提供平等的服务;读者通过图书馆了解文化知识,参加各项文化生活,享受科技进步和文学艺术等物质和精神上的满足.

3全民阅读背景下图书馆读者文化权利保障存在的问题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不均衡,图书馆建设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图书馆在保障读者文化权利方面的机制构建比较完善,但是在一些落后偏远地区,图书馆仍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

3.1图书馆普及程度不高

我国图书馆普及率不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相比于中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的普及率非常低.二是相比于城市,农村图书馆的普及率也非常低.国际图联对图书馆普及面积的规定是每4公里半径内、平均每5万人左右应拥有一所图书馆.我国按照13亿人口计算,应至少建设26,000所图书馆,而目前我国图书馆的缺口巨大,尤其是在地广人稀的农村地区.稀缺的文化信息资源严重制约了全民阅读的发展,更遑论保障读者文化权利的实现.

3.2图书馆服务意识不强

图书馆是为全民服务的,但当前我国大多数图书馆还没有适应自身角色的转变,依然沉浸在过去“借书—还书—借书”的模式中,服务被动、形式单一,尤其是针对社会弱势群体,图书馆利用身份、户籍、费用等人为设置的障碍,将一些有阅读需求却满足不了身份或经济条件的读者拒之门外,造成阅读的不公平\[3\].长此以往,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会不断拉大,导致进入图书馆阅读的民众将越来越少,最终损害的是读者的文化权利.

3.3文化公共服务能力有待提升

文化公共服务能力区别于图书馆服务能力,前者无论是组织者还是受众都更加广泛,它不单指一所或某一个地区的图书馆,也不仅仅局限于图书馆对读者的服务,而是需要凝聚全社会的力量,面对全体公民进行资源整合、文化共享等.在这方面,我国图书馆做得远远不够,还需下大工夫落实解决.

4全民阅读背景下图书馆读者文化权利保障机制的构建

全民阅读时代,图书馆应正视自身的问题和不足,加强建设,采取措施,扩大读者范围,拉近与民众之间的关系,构建图书馆读者文化权利保障机制,确保每一位公民都能体会到阅读的愉悦,享受文化发展的红利.

4.1加快立法步伐,从法律层面保障读者文化权利的实现

读者文化权利是法定的权利,需借助法律的制定和实施赋予其法定内涵.法律是国家治理的强制性手段,具有约束作用.没有法律制度,就没有权利保障.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中涉及图书馆的有以下行业性规定:《省、市、自治区图书馆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试行条例》《中国科学院图书情报工作暂行条例》等\[4\].2017年11月4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图书馆法》,标志着我国图书馆正式成为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法律层面上赋予了图书馆推动、引导、服务全民阅读的重担.但立法不代表普法,并不意味着法制观念的贯彻和落实,图书馆应以《图书馆法》为起点,从内部树立法治思想,在外部落实法律保障,健全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维护读者文化权利.

4.2加大资金投入,确保图书馆面向全社会读者开放

经费短缺一直是制约图书馆发展的最大瓶颈.近年来,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各地政府部门对图书馆事业的重视,纷纷加大了对图书馆的经费投入,但仍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图书馆经费短缺问题.因此,图书馆除了向当地政府申请追加投资,还应积极与社会团体进行沟通交流,广开经费源头.另外,图书馆还可以采取成立阅读公益基金的方式募集资金,如:广东省南方阅读公益基金由政府、企业和图书馆共同发起,致力于推动青少年公益阅读,尤其是为留守儿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残障儿童等特殊儿童群体及其家庭服务,确保每位社会公民的文化权利都能得到切实保障.

4.3统一协调管理,创建图书馆总分馆资源整合模式

图书馆作为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致力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全民阅读的顺利开展添砖加瓦.在构建图书馆读者文化权利保障机制的过程中,建立一套切实可行、运作有效的资源整合模式应是图书馆认真考虑的问题.总分馆资源整合模式是世界范围内应用比较广泛的模式之一,它最大的优势是能够实现统一管理、统一采编、统一平台和统一服务\[5\].其具体内容如图2所示.

我国在借鉴国外先进资源整合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各地图书馆发展的实际情况,创建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总分馆模式,主要有中心图书馆模式、多元化共建模式和一体化管理模式.经过多年的探索,总分馆模式在推动图书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功能,促进全民阅读,保障读者文化权利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4.4加强组织建设,树立现代公共服务意识和均等化意识

在全民阅读背景下,图书馆必须深刻认识到自身承担的社会职责和传播教育文化职能,图书馆是为大众提供公共阅读和获取资源的场所,是为社会各个阶层服务的文化窗口\[6\].图书馆加强内部组织建设,树立现代公共服务意识和均等化意识,正是为实现这一目标而打下的坚实基础.意识形态的建设关键在于人,在于馆内人员上下一心,切实转变思想,增强服务意识,提高自身综合素养.构建读者文化权利保障机制,虽然离不开法律保护、资金投入和资源整合这三方的合力,但更加不能脱离人这一最大的变量因素,只有在法律保障的基础上同时集合了人、财、物等资源,才能真正实现图书馆读者文化权利保障机制的有效构建.

5结语

读者文化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保障读者文化权利不受侵害是图书馆的基本职责.全民阅读活动利国利民,也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大趋势,图书馆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开放包容,挑起倡导全民阅读、引领全民阅读的重担,为建设“书香社会”“文明中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图书馆论文参考资料:

图书馆文献

图书馆期刊

图书馆论文发表

图书馆学刊

图书馆杂志

图书馆建设杂志

汇总:这篇文章为关于读者和全民阅读背景和图书馆方面的图书馆论文题目、论文提纲、图书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