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大学生方面论文如何怎么撰写 和90后大学生择偶观与影响因素探析有关开题报告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大学生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3-05

《90后大学生择偶观与影响因素探析》

本文是大学生类有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跟择偶和影响因素探析和90后类开题报告范文。

内容摘 要:90后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择偶特征体现在择偶动机呈现多样化趋势,择偶方式以自由恋爱为主,择偶标准呈多元化趋势,大学生择偶观受社会、学校、家庭以及个体的影响,加强对90后大学生的教育,要营造良好社会风尚,加强婚恋道德教育,重视家庭教育引导.

关键词:择偶动机 择偶观 教育引导

择偶观是人们内心对婚恋对象所设定的标准,通常包括择偶对象家庭背景、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学历、年龄、职业、性格、外貌、道德品质及爱情有无等因素.择偶观是婚恋价值观中最重要的一环,法国社会学家穆勒认为促成婚姻的动机主要有三个:经济、爱情和子女,在现代婚姻中,爱情是人类择偶时最先考虑的因素,其次是子女与经济,但是实际情况却复杂很多,人类的择偶观和择偶行为会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如社会风气、社会道德、文化习俗及宗教信仰等.90后大学生是当下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而特殊的群体,择偶是他们一生具有重要意义的一环,他们的择偶观不仅关系到个人家庭的幸福,更关系到国家前途与民族命运.在新媒体环境下,媒介形式、网络舆情、社会思潮等因素也对他们的择偶偏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调研大学生群体婚恋观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进行教育导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方法,课题组在湖南10所高校抽取354名在校90后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收回合格问卷350份,有效收回合格率98.8%.调研群体从大一到大四,涵盖了文、理、工及艺术等各业专业的多民族学生,学生户籍涵盖城市、城镇、农村.本次调研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婚恋观调查问卷》,问卷设计包括恋爱观、择偶观、婚姻观、性观念等部分,经调研,大学生择偶观体现如下表征.

第一、大学生的择偶动机呈现多样化趋势.在被调研对象中谈过或者正在恋爱中的占75.5%,从未谈过恋爱的占24.5%;有77.3%的同学择偶动机是为了选择终身伴侣以共同生活为目的的;为了排解空虚和寂寞、以寻求精神寄托,没有过多考虑将来的仅8.2%人;为了寻找学习的动力,为将来的事业做跳板的占6.4%人;为了满足自己青春期心理和生理需要的占5.5%人;看到大家都有男(女)朋友,觉得单身没面子的仅2.7%.由此可以看出90后大学的择偶动机虽然各有不同,但基本上是健康合理的.

第二、大学生的择偶方式以自由恋爱为主,亲戚朋友介绍为辅.调查显示,选择到自由恋爱的有95.5%名,亲戚朋友介绍的仅4.5%名,选择婚介公司、网络媒体为择偶媒介的人数为0,用过1-2种手机APP婚恋交友软件的占5.5%,3-4种的占1.8%,有69.1%的调查者认为网恋不现实,且满是陷阱.由此可见,90后大学生的择偶方式并不以网络媒介为主导,其择偶方式依然注重现实社会对配偶的真实了解,注重婚姻中的情感因素,说明90后大学生在择偶方式上理智而不盲目.

第三、大学生择偶标准呈多元化的趋势.在关于择偶标准多选调查问卷中,有96.4%名同学选择了思想和人品,可以看出思想和人品是被调查对象普遍注重的因素,选择学识与才干的有72.7%人,选择外貌仪表的占70%人,选择经济条件的有48.2%人,考虑社会地的占19%,考虑其他因素的占18%,说明90后大学生择偶标准上个人的内涵与外貌达到了同等的重视态度,从调查数据可知,大学生择偶标准多元化,择偶标准因素疏离政治因素与家庭背景,复归个人品质与学识,这些发展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择偶观的树立.

二、90后大学生择偶观影响因素

个体的择偶观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的制约,同时不同国家、民族、时代、阶级的个体择偶观差别也会很大,作为90后大学生群体,其年龄、知识结构、心理水平具有相似性,社会、学校、家庭以及个体对大学生择偶观的形成都具有影响.

首先,社会环境是影响90后大学生择偶观重要的外在因素.经济利益最大化是消费型社会的重要的特点之一,大学是社会的缩影,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也在某种程度上对90后大学生的择偶观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尽管大多数的90后大学生在选择婚恋对象时仍将爱情当做影响婚恋的最重要的因素,但仍有很大一部分90后学生的择偶观呈现出相当强烈的功利化色彩.他们在择偶时优先考虑的是房、车、收入等物质因素,漠视情感,将物质作为衡量婚恋问题的唯一标准,将婚恋看成是博取高品质物质生活的途径和手段.甚至有极少数女大学生为了追逐奢靡的物质生活,选择“傍大款”和“当小三”,部分男生也争先恐后加入“软饭党”行列,以期通过攀龙附凤的捷径缩短自身奋斗的时间.大众传媒塑造俊男靓女的形象、高端物质享受的生活、轻松愉悦的生活氛围等泡沫社会幻象,也潜移默化的影响90后大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相当一部分90后大学生对“宁愿坐在宝马车上哭,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的认同,即表明媒体的不良导向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的侵蚀是非常大的;其次,大量西方思想不断传入我国,在西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性解放与性自由等消极思想的影响下,90后大学生的择偶观也一定程度受到侵蚀,部分90后大学生不断挑战传统家庭伦理观,过分追求性爱自由,强调性爱分离与杯水主义,婚恋责任意识淡薄,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的不良后果,如未婚先孕、性病传播等,让大学生身心受损.

其次,学校教育对大学生择偶观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学校不仅是他们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他们生活、社交的重要平台.囿于我国的教学体制,高校教育的重点放在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对学生婚恋教育重视不够.首先,婚恋教育在大学学习中所占的比重相当小,就高校现有的教学体系而言,《大学生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部分章节讲授婚恋知识,由于授课时间有限,教材中关于婚恋道德与法律知识传授不够,学校缺乏对大学生性道德方面的引导,在调研中,90%的调研对象认为高校有必要开设婚恋教育、性教育专题讲座或者选修课程.此外,调研显示,有同性性取向的占6.4%,认同同性恋的占76.4%,LES群体使用交友软件樱桃、拉拉后花园、The L、呼拉圈,同志群体使用手机APP交友软件Blued、BoyAhoy、Jack´d的在校大学生非常多,而LGBT群体一直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的盲区,高校思想政治老师和辅导员对这一群体的漠视不利于大学生健康、良性择偶观的形成.

再次,家庭环境是大学生择偶观形成的基石.父母的言行会对子女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囿于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父母对子女婚恋方面的教育大都持保守态度.他们或对婚恋方面的知识羞于启齿,或错误的认为子女可以无师自通,能做出正确的选择,或者认为婚恋方面的知识不重要,这些导致了90后大学生的择偶观容易出现偏差,也在某种程度上容易经历感情弯路;其次,家庭对婚恋方面的教育方式欠妥当,90后大学生的父母,在子女大学前一切以高考为中心,禁止子女谈论感情方面的问题,甚至还有部分父母在大学期间对子女的婚恋问题持反对态度,与此相反,有些父母则极力向子女渲染经济条件和权力地位对婚姻的重要性,甚至将权、钱作为选择配偶的最重要的条件.这种功利性的择偶观,不仅让90后大学生在择偶时不能轻松愉悦的享受自由恋爱的乐趣,也给他们日后的婚姻生活埋下了相当大的隐患.

最后,个体因素是大学生择偶观形成的内因.90后大学生生理发育已经成熟,但欠缺社会阅历,心理上还不成熟,其择偶观还不健全,不能够很好的处理恋爱与婚姻方面的关系,也不能够很好的承担婚恋方面的责任.他们对性行为的盲目大胆,很容易酿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其次,部分大学生为恋爱而恋爱,恋人的容貌、家庭背景、经济条件、是否发生过性关系都成为他们对同伴炫耀的谈资,成为炫耀和博取众人关注的方式,有些学生跟风谈恋爱,认为自己不谈的话就落后了,这种盲目恋爱的行为不仅对恋人产生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也严重影响了自己的人生,此外,一些大学生将攀附权贵作为择偶的第一标准,这种功利化、世俗化的择偶观念败坏了社会风气,也会给当事人以后的婚姻生活埋下诸多隐患.

三、90后大学生婚恋观教育引导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强,他们的理想择偶条件与现实具有一定的差距,他们的恋爱观表现出了新的时代特征:恋爱需求强烈、动机复杂、爱情地位至上、婚恋脱节、功利化、对待失恋非理性等.①因此,加强对90后大学生的教育引导,不仅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客观要求,也是帮助90后大学生树立正确择偶观责无旁贷的举措.

首先,要营造良好社会风尚.社会环境是指人类活动范围内的社会物质和精神条件的总和,广义的社会环境包括整个社会的经济和文化体系,“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②社会环境对90后大学生的择偶观的形成与巩固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要不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净化社会风气,营造健康、良好的社会环境.大众传媒对社会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力,大众传媒要通过电视节目、广告、艺术作品、文学作品等各种媒介不断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文化,倡导社会主义婚恋价值观,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为90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偶观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90后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程度非常高,网络是他们进行学习、生活、交友的重要平台,同时也是他们获取婚恋知识的重要渠道,我们要加强对网络媒体的监管,打造健康、安全的婚恋交友平台,帮助90后大学生掌握正确的婚恋知识,端正择偶动机,择偶方式,择偶标准,养成良好的婚恋道德行为.

其次,要加强学校婚恋道德教育.大学生婚恋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正确理解和谐家庭的本质.高校要将90后大学生的婚恋教育纳入课程教学体系中,帮助他们形成和巩固正确的择偶观.第一,高校要增设帮助青年学子形成正确择偶观的相关课程,满足青年学子对婚恋道德知识、相关生理知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帮助90后大学生形成合乎社会规范与有助于个人身心健康发展的择偶观;第二,高校可以开设相关心理咨询室,帮助大学生疏导恋爱婚姻方面的感情问题,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引导他们以健康的心态来面对婚恋问题;第三,可以组织开展与择偶观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这不仅为90后大学生了解婚恋知识,强化婚恋道德意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也有助于他们形成健康的、正确的择偶观;第四,净化高校周围的环境,给90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健康的择偶观奠定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此外,对于那些LGBT群体学生,高校的职能部门不能一味的进行高压式的打压,要采取合理的方式进行心理辅导,引导并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择偶观.

第三,要重视家庭教育引导.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他们不仅是子女教育活动的重要参与人,而且是子女择偶观形成的重要奠基人.首先,父母应树立健康、正确的择偶观,父母要尽最大的可能挣脱消费社会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因袭枷锁,破除过分强调子女择偶对象的家庭经济地位、权力地位的消极思想,杜绝将婚姻作为利益的筹码进行交换,形成健康、合乎社会规范的择偶观;第二,父母要打破不和子女谈论婚恋知识的禁区,挣脱“谈性色变”的思想束缚,采取合理的方式与子女进行沟通,假如父母一味的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子女,尤其是择偶方面的问题,子女不仅不会听从父母的建议,反而会形成逆反心理,父母只有和子女建立平等的对话机制,才能进行理智的交流,才能帮助子女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才能顺利的解决问题.只有当子女真正信任父母事,子女在婚恋方面遇到的问题,才会主动向父母求助与咨询,也只有这样,父母才能真正对子女的择偶观进行实际的保驾护航.

90后大学生的恋爱行为不仅是大学生生理成熟的标志,更是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结果.婚姻是两个人社会关系的结合,择偶不仅要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还要考虑婚姻的严肃性、家庭角色的认同度.③90后大学生应明确恋爱的目的,不能为了谈恋爱而谈恋爱,不能为了排解空虚和寂寞,以寻求精神寄托而谈恋爱,更不能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生理需要进行谈恋爱.要在婚前交往的时间里,坦诚相对,深入了解,理性思考双方生活习惯、性格情趣,做出是否深交的打算.90后大学生的择偶理想与现实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大学生在择偶时不应受某些大众传媒和虚荣心的误导,过分关注对方的外貌仪表,而忽视了对方的人品、学识等因素.此外,要注重双方的感情因素,不能将婚姻作为寻求物质交换的工具.在新媒体环境下,90后大学生的择偶方式越来越多,择偶范围也越来越大.这就要求大学生运用自己的理性思维,不断的了解自身的优缺点,从而选择合乎自己需要的择偶方式,同时也要学会正确的处理婚恋上出现的分歧、矛盾与失恋,积极寻找解决感情问题的方法.

参考文献

①周育林,肖海燕,武义.论转型期大学生的爱情观教育[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11,10(2):1-4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③孟凡杰,张岗英.择偶偏好分析及大学生恋爱观教育研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126-128.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2014年度优秀青年项目资助课题《90后大学生婚恋伦理观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4B017.

(作者介绍:吴志凌,湖南城市学院教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20世纪中国文学,高等教育)

大学生论文参考资料:

大学生发表论文的期刊

大学生毕业论文格式

大学生投稿

大学生小论文范文

大学生时间管理论文

大学生职业和就业指导论文

本文汇总,本文论述了关于择偶和影响因素探析和90后方面的大学生论文题目、论文提纲、大学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