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辛亥首义彪青史有关论文范文例文 和辛亥首义彪青史,自贡儿女热血长方面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辛亥首义彪青史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2-27

《辛亥首义彪青史,自贡儿女热血长》

该文是辛亥首义彪青史有关论文范文例文与首义彪青史和自贡和热血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荣县“首义先天下”

1911年,对于盐都、四川和中国,都是动荡不安的一年,它将在近现代史上镌刻下沉重却光辉的一页.这年9月,盛夏酷暑刚有收敛,民怨却已沸腾,革命风暴即将在西南卷席而来.20万保路运动的同志军,在同盟会成员龙鸣剑、王天杰的领导下,正向成都步步逼近.

在此之前的5月,清政府借铁路国有名义,将已归民办的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消息传遍巴蜀大地,有志之士揭竿而起,觉醒民众纷纷.

正在此时,同为同盟会成员的吴玉章回到家乡自贡荣县.龙鸣剑见到老乡吴玉章,喜出望外,说:“你回来就好了!我马上要上前线去,一切大计望你细心筹划吧.”

吴玉章慨然承担起巩固后方的全责.就在龙鸣剑带兵出征当天,荣县部分劣绅企图联署向清廷告状,诬称“保路同志军”为“匪”,抢劫了经征局.

革命必定要动掉老旧势力的利益,吴玉章对此早有预料.他当场对劣绅的言行严加驳斥,指出同志军是为国争权,为民除害,不仅不能称“匪”,还郑重提议全县按租捐款.那些士绅被吴玉章的凛然正气震慑,不敢再反对.吴玉章有着宝贵的革命经验,这与他所经受的历练密不可分.

1878年,吴玉章出生于荣县的书香门第,他后来在回忆文章中说,刚懂事时,父亲就教育他长大后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长辈口中岳飞、文天祥、黄淳耀等人的故事,培养了他的民族情怀和革命气节.当《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荣县时,他和二哥痛哭不止,“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从日本留学归国后,吴玉章与同乡但懋辛等人,一起积极筹划革命.1911年广州起义时,吴玉章欣然接受赴日购运弹任务.3月27日,把最后一批军火运抵香港后,吴玉章随即赶赴广州参加起义行动.到广州方知起义失败.后来,黄花岗烈士碑记中称吴玉章为“当日不死同志”.

广州起义虽然被清廷镇压,四川的保路风潮却风起云涌.这时,吴玉章受同盟会总部之命回川,不仅解决了同志军粮饷问题,还帮助同志军加紧训练各乡民团.他举办短期军事培训班,还邀请同盟会成员方朝珍等,从成都来到荣县教授军事知识与技能.

革命形势千变万化,龙鸣剑和王天杰率军在成都、仁寿一带与敌军激战20余次,在秦皇寺(今双流附近)一役中,同志军失利,被迫暂时放弃攻取成都的计划,决定分兵三路,辗转川南各州县继续积累势力.

9月,王天杰率军折返荣县,荣县知县惊恐万分,闻风携眷而逃.吴玉章、王天杰抓住时机,于25日在荣县学署衙门(现辛亥首义军政府旧址)召集各界开会,宣告荣县独立.吴玉章在大会上庄严宣布:“脱离清朝统治!建立军政府!荣县独立!”霎时,欢呼声响彻云霄.

荣县首义,比武昌起义早半个月,是全国第一个武装起义、建立革命政权的县,开创了辛亥革命各地起义之先河,得到孙中山的高度赞扬和充分肯定.孙中山如此评价:“荣县首义实先天下,若没有四川的保路运动,革命胜利至少要推迟一年半载.”

英杰浩气长存

荣县独立的消息传出,声威大震,井研、仁寿、威远等县相继宣告独立.荣县成了川南反清武装斗争的中心,随即引来清廷盐务巡防军和端方领入川的鄂军会师围剿.起义军领导人之一的秦载赓,在井研县境与敌军交火中不幸牺牲.龙鸣剑惊悉秦载赓牺牲的噩耗,误以为荣县失守,行军至乐山时忧愤发病,呕血而终.

吴玉章突围敌军防线,辗转自贡,又连夜赶赴内江,隐身于同志喻云纪家中.后与内江党人夺取了内江团防局的武装.在随即召开的群众大会上,吴玉章登上内江天后宫露天大戏台,向数千名群众宣传革命宗旨.25年后,吴玉章回忆这段往事时,激动地说:“我奔走革命最荣幸快活之事,无过于此.”

吴玉章一生救国图强,不断追求进步,于1924年在成都创建了中国青年,广泛地宣传马克思主义,聚集了一批革命的中坚分子.第二年,吴玉章加入中国,为“延安五老”之一.

1940年1月15日,在延安大礼堂为吴玉章补办六十寿辰,在会上致祝词,盛赞吴玉章“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贯地有益于广大群众,一贯地有益于青年,一贯地有益于革命,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

吴玉章一生献给革命,但“无情未必真豪杰”,他写给妻子游丙莲的祭文《哭吾妻游丙莲》寄托着对妻子的哀思,其深切的情感,令人动容,催人泪下.自贡儿女的热血情长,在国家与私人视野中,都如此生动而隽永.

82岁时,吴玉章写下自励诗:“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这既是他的人生写照,也是在激励后人.

荣县首义的另一位重要统帅王天杰,在四川光复后,任临时省议会议员.二次革命时响应讨伐袁世凯,在荣县散尽家财,招募旧属.部队行至永川,被川军周骏、刘存厚部所阻,陷入绝境.

周骏与王天杰为旧识,劝其投降.王天杰见大势已去,便召集部下说:“诸君徒血于此,无益,务散去.”随后独自前往周骏军中.无论对方怎么威逼利诱,王天杰都严词拒绝悔罪投降,后被杀害于永川城下.同盟会成员杨亶撰《王烈士传》,称王天杰临难时,“无一语及他事,唯谆嘱善视其众而已”.

自贡儿女谱写的英雄传奇,远不止于此.自贡人卢德铭自小怀有报国之心,报考黄埔军校,是孙中山亲自决定录取的.北伐时,卢德铭是叶挺独立团的前锋连连长,在攻打汀泗桥、贺胜桥的战役中,身先士卒,立下赫赫战功.1927年的秋收起义中,是起义总指挥,为掩护率部队转移 ,挺身而出,不幸中弹牺牲.赞其“为革命保留了火种”,是“革命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

而另一位出生于大山铺的革命先烈江竹筠(江姐)更为人熟知,她被在重庆渣滓洞监狱,受尽国民党军统特务的酷刑折磨,却不改人的忠贞本色.难友们称她为“中华儿女革命的典型”.

家国情怀流芳

在历史长河中,自贡儿女用勤劳、智慧、韧性,在蜀中造出个商旅摩肩接踵、人们安居乐业的温柔乡,更在安逸的山水间,孕育出井架般岿然矗立的崇高人格、盐帮菜般火辣直率的文化基因.在那些革命的峥嵘岁月,自贡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在家国危难之际,自贡儿女纷纷伸出援手,恩泽乡邻,报效国家.

去年,总书记在秘鲁国会的演讲中,谈到中国人历来“以至诚为道,以至仁为德”.这句话出自苏轼的《道德》一篇.无论是国家间、行业间、人之间,无论是为官还是为商,至诚、至仁都是公平正义得以实现的基础.自贡的盐文化不仅滋养出丰沃的创新精神和商业文明,也孕育出了自贡盐商的谦而诚、富而仁.

自贡盐商在创业和经营盐业时,吃苦耐劳,创新改革,其作风如盐帮菜浓郁.对于功利钱财,他们却淡然处之.“聚而能散,富而能仁”,国家有难、百姓受灾,他们毁家抒难、慷慨解囊.

清乾隆年间,盐场富商王朗云热衷于公益和慈善事业.陕西大旱,他除捐银七万两外,还设天心堂药铺于洞口井,周济穷人.

盐商家族胡氏从胡勉斋始,每年年终腊月,以米百余担,铜钱千余串,作赈济贫民之用,持续四五十年.其家族在自贡周边多个乡镇设痘局,为幼儿免费送种牛痘,并提出专款基金,免费为贫苦病人治病.

在两次“川盐济楚”期间,自贡不少盐商致富后,捐出大量资金和精力兴办学校.“献金楷模”余述怀有“仁商”之称,发家后,他出手大方,广积善果,热衷于兴办地方教育事业.

1944年6月,冯玉祥第二次到自贡发动爱国献金运动,余述怀和另一名大盐商王德谦每人献金1000万元,创下了全国个人献金最高纪录.当冯玉祥到王德谦家时,却发现他的住所异常简陋,子女均营养不良.

冯玉祥对王德谦敬意有加,书题“见义乐为”四字,赠予王德谦.很多人不理解王德谦为何如此慷慨,老人叹息道:“国事如斯,安忍自利?出钱出力,一本良心.”一56岁的老伙夫凃得胜写信给冯玉祥,将自己挑粪挣得的200元法币捐出,他在信中说:我老了,不能和前几十年一样去打仗,只有在后方服务,心里总觉别扭……只好把挑粪挣得的钱,全数献给国家.

当时,自贡人民的献金热潮高涨,团体个人踊跃捐献,打破了全国城市献金的22项纪录,总额达到1.2亿余元.冯玉祥给朋友写信说:自贡是个小地方,但在国防经济上却站在第一等的地位.

“咸”于经营济世,“淡”于功名富贵,是自贡盐文化的精髓之一.今天的自贡,仍然传承着“盐”的精神.盐帮菜过喉,历史尘嚣中,那些先烈、诚者、仁者,仍然如此清晰立体,触手可得.

辛亥首义彪青史论文参考资料:

上文总结,上文是关于辛亥首义彪青史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首义彪青史和自贡和热血相关辛亥首义彪青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