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战略类论文范例 与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大决战(连载)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解读有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战略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2-04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大决战(连载)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解读》

本文是战略类有关论文范文素材与战略大决战和三大战役和平津方面论文范文素材。

编者按:今年是我国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胜利70 周年,值此纪念日到来之前,本刊特地推出军事科学院原研究员毕建忠同志回忆三大战役的文章.文章分三期刊载,本期刊登的是大决战的第一个战役——辽沈战役.

20 世纪40 年代(1948 年9 月-1949年1 月),在中国战场上所发起的国共两军战略大决战,是决定国共胜败的大决战,是人民解放军消灭国民党军五大战略集团中的三个集团、全部解放东北、华北、长江下游以北地区的大决战,是确立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在全国胜利局面的大决战.

战略决战前的形势与决战方针

这一大决战的到来,是战后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它虽出乎常人所预料,但并非偶然.

在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代表全国人民的愿望, 并得到人民的拥护,通过重庆谈判确定了“和平建国方针”,但笃定要在全国建立统治的国民党统治集团撕毁了《双十协定》、《政协决议》、《停战协定》,悍然发动了要消灭、人民军队、摧毁解放区的内战;但中国领导人民解放军在全国人民,特别是在解放区人民的大力支援下,仅经一年的作战,就扭转了和美国帝国主义的反革命车轮,转入了战略进攻.又经一年的作战,国共两军就打成了接手,即战争出现了决战的前夕.

当时的形势是:

——在中国方面: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已由原来的120 万人发展到280 万人,与国民党的对比由开始时的1:3.39 变为1:1.3 ; 部队士气高涨,军政素质大为提高,武器装备,特别是火炮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不但能打运动战,而且能打阵地战;各解放区已连成一片,各野战军已可集中机动作战.解放区的面积已占全国的1/4,城市占29%.人口占35%.已有1亿人口的地区完成了土改,加之新解放的城市增多,人民支援前线潜力大增.国民党统治区的运动和爱国统一战线更加发展和巩固,各党派已发表声明拥护提出的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成立联合政府; 许多海外华侨积极声援人民解放战争.

——在国民党方面:其总兵力从原来的430 万人下降为365 万人,而且内部派系矛盾加剧,士气下降,战斗力大为削弱;其卫立煌、傅作义、刘峙、白崇禧、胡宗南5 大战略集团已处在被分割、孤立的被动困境;经济状态急剧地走向全面崩溃;人民对国民党的信任已丧失殆尽.不得不承认:“就整个局势而言,则我们无可讳言的是处处受制,招招失败.”“无论军事、政治、经济各方面情形的表现,的确是严重而危险的,”已到了“危急存亡的关头”.

上述形势预示着,中国的军事和政治形势将要出现一个决定性的大变动.

面对上述局势,国共双方都在进行运筹决策.于1948 年8 月3日-7 日,在南京召开“军事检讨会议”,制定了应变方针——政治方针为:“动员全民积极实施总体战,发挥政治、经济、军事及一切力量之总和,全力进剿并使党政军民经济一元化,以期步调一致.” 军事方针为:“军事上于东北求稳定,在华北力求巩固,在西北阻匪扩张,在华东、华中则加强进剿,一面阻匪南进,一面打匪主力”.加强各战略城市的守备,“责成有关总部、绥署构成强固工事”,长期坚守.同时,以精锐主力为骨干,组成若干机动兵团,加强应援力量.史称“重点防御战略”.

政治局于1948 年9 月8日-13 日在西柏坡召开会议,讨论打倒、夺取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和建立新中国的问题.有关决战问题的讨论和主要决议为:在报告中提出,“我们的战略方针是打倒国民党,战略任务是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由游击战过渡到正规战争,建军五百万,歼敌正规军五百个旅,五年左右根本打倒国民党.”说,“关于几年胜利的问题,过去所讲的只是可能性,现在战争已经有两年多了,情况更清楚些,可能带确定成分来讲了.”他在1948年10 月10 日起草的《关于九月会议的通知》中提出:“准备在一九四九年召集中国一切党派、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的代表大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临时政府”.周恩来在提出第三年军事计划要点时说,“要准备若干次带决定性的大会战”,今后仍应力争在运动中消灭敌人,但攻坚战可能增多,使攻坚和野战互相结合.第三年的作战,“重心在中原”,“北线重心在北宁路”.朱德插话说,将来在徐州会战的可能是最大的.刘少奇说,现在我们要准备大的会战,消灭它两三个兵团,这一关也没有过.

由此,战略决战的三大战役便有序的发起,并环环相扣的展开.

大决战的第一个战役:辽沈战役1945 年秋,苏联红军和东北抗日联军解放东北,八路军解放山海关后,国民党当局不承认在东北的合法地位,并以接收为名在美军的援助下抢占东北,东北遂成为国共争夺的焦点.进入东北的人民军队自1946 年至1948 年8 月,相继改称为东北人民自治军、抗日联军和东北人民解放军.东北抗日联军和八路军经过四平保卫战、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夏、秋、冬攻势作战后,解放了东北97% 的地区和86% 的人口,将国民党军压缩在锦州、长春和沈阳三个互不联系的地区内;人民解放军拥有野战军12 个纵队、1 个炮兵和1 个铁道纵队、1 个坦克团,共70 余万人;国民党军为:东北“剿匪”总司令部,总司令卫立煌,副总司令范汉杰、郑洞国,辖3 个指挥所、4 个兵团部,14 个军及地方保安团队共55 万人.东北战略形势,人民解放军正处于绝对优势和有利地位,国民党军则处于极为被动和劣势境地.

辽沈战役的方针经过了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

——的总撤退企图.早在1948 年1 月,美国曾向国民党提出撤出东北的意见,由于害怕“撤退”对全局产生不利影响,而坚持东北不退.在8 月份召开的南京军事检讨会议上决定实行“重点防御”,提出“东北求稳定“的方针.辽沈战役发起后,没有意识到解放军是要“关门打狗”,而专注于济南战役.直到9 月30 日,到北平召开军事会议,决定从华北、烟台抽调2 个军又2 个师,增援锦州.10 月2 日,飞抵沈阳,主持军事会议说:“我这次来沈阳是救你们出去”,你们要发挥过去作战的精神,和关内我军协同动作,是一定可以成功的.与卫立煌等商定的行动方案是:以范汉杰集团固守锦州,以侯镜如所率部队会同驻葫芦岛、锦西部队共4 个军11 个师组成“东进兵团”增援锦州;以驻沈阳地区的5 个军11 个师和3 个骑兵旅组成“西进兵团”,由廖耀湘指挥增援锦州,以解锦州之围,退入关内.

——辽沈战役方针的确定.和军委于1948 年2月7日提出:“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的方针,后来于9 月7 日提出东北野战军九、十两月的任务是“攻克锦西、榆关、唐山诸点”,“而置长、沈两敌于不顾”,并提出两个决心:一是攻克锦、榆、唐三点,二是在卫立煌全军来援的时候敢与他作战的决心.华东野战军于9 月16 日- 24 日攻克济南之战,使作战指导思想升华为战略决战思想,因为济南战役是歼灭国民党10 万守军的攻城打援战役,正如周恩来后来所说“济南战役是三大战役之序幕”.9 月29 日,以军委名义复电林彪、罗荣桓、刘亚楼称:“先打锦州,后打锦西计划甚好”.你们在二十天内必须把作战重心放在“歼灭义县、锦州、锦西三点之敌”上,“尤其是锦州一点”,“这是你们整个战局的关键”.这就改变了此前以攻占锦榆唐为重心的计划.同日,林罗刘致各纵队电指出:“此次攻锦州和打援战役带有全东北的决战性质”.“可能演成全东北之大决战”.10 月1 日,关于《辽沈战役作战方针 》形成.这表明,攻锦打援战役就是辽沈战役的第一战.

——帮林彪过四关.林彪是东北野战军司令员、军分会主席、东北局书记.他有时决心动摇,故时常帮他过关.1948 年2 月7 日,致电林彪提出:“对我军战略利益来说,是以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为有利”;林彪2 月10 日复电称:“今后一切作战行动当以此为准”.可是林彪很快由南满到北满,于18 日报告军委提出要打长春.但又略攻即止.后来为林彪解脱了“惧怕攻长不克,而遭敌驰援夹击之苦”的一关.7 月20 日决定南下作战后,林彪提出了要华北杨成武兵团先出击绥察,牵制北宁线敌人后再南下;待秋粮准备好了以后再南下;继又提出攻克高桥,绥中等地后即出击承德.经的批驳与说服后,排除了林彪“惧怕攻打锦州”这一关.10月2 日,当林彪获悉华北“新五军及95 师海运葫芦岛”后, 便骤想“回师打长春”,接电后复示林彪“计划不应再改”,又一次帮林彪过了“不敢打锦州”的关.10 月4 日,对于攻锦打援部署,复示林彪等:以2 个纵队、2 个独立师对付锦西、葫芦岛方面之敌,以6 个纵队攻锦州,以4 个纵队对付沈阳援锦之敌,以9 个独立师对付长春之敌,这“才算是把作战重点放在锦州、锦西方面”.我们之间的“一切不同意见,现在都没有了”.后来,还提出“攻锦有五个纵队即够,尚有一个纵队可以作为总预备队”.因而帮林彪过了“攻锦打援部署”的一关.帮林彪过了这四关,为夺取辽沈战役的胜利奠定了稳定的组织指挥保证.

第一阶段:攻克锦州,解放长春.切断敌军空运增兵锦州.1948 年9 月24 日,令卫立煌增加锦州守城兵力,卫勉强同意空运第49 军援锦.9 月28 日,东北野战军第9 纵队攻占帽儿山和炮兵纵队,封锁了锦州机场,击毁国民党军飞机5 架,使敌10多架飞机无法着陆,空运被切断(敌第49 军只运至锦州2 个团).

锦州攻坚战.林罗刘决定的攻锦部署为:以第2、3 两纵队与大部分炮火由北向南攻击;第7、9 两纵队由南向北攻击;第8 纵队由东向西攻击;以第1 纵队为总预备队.10 月5 日至12 日,我军肃清了锦州阵地.14日11 时对锦州发起总攻.第3 纵以2个团突破北关,主力随即冲入城内歼敌,第2 纵队在突破城垣向纵深发展时,遭到敌碉堡火力的阻击,这时,战斗组长、员梁士英机智地用爆破筒炸毁了敌碉堡,自己也壮烈牺牲了,为部队打开了前进的道路.第9 纵队在突破城南时,插上城头的红旗,在3 分钟内有4 名旗手被打倒,被称为“四竖红旗”,指引部队突入城内.第8 纵队在突入城内后,与兄弟部队攻占了锦州指挥所和第6 兵团部;第7 纵队等部攻占老城,经29 小时战斗,攻占锦州,俘虏了范汉杰等高级军官,共歼敌10 万余人,奠定了辽沈战役胜利的基础.

阻击东、西对进的援敌.林罗刘在集中主力攻锦的同时,采取不同方针,成功地阻击了国民党军东、西两兵团的援锦行动.10 月10 日,由第2兵团司令员程子华指挥第4、第11 纵队和两个独立师,在塔山和锦西地区,以坚决固守、寸土不让的方针,阻击侯镜如“东进兵团”的进攻.以塔山堡为防御重点的阵地,从打渔山至寺儿堡,从10 日-15 日,抗击了敌“东进兵团”7 个师在海、空军的支援下,分批轮番进攻,战斗极为激烈,阵地失而复得,终使敌不能越雷池一步,共歼其6000 余人,保障了我军主力攻克锦州.10 月11 日-13 日,林罗刘以第10、第5、第6 纵队和第1 纵队第1 师,采取纠缠扭打、滞留钳制的方针,对由沈阳西援的廖耀湘兵团实行运动防御,将其阻止于彰武、新立屯地区,使其对锦州的增援处于无力的境地.对于锦州战役的胜利,致电林彪、罗荣桓、高岗、陈云并转全军同志:“庆祝你们此次歼敌十万解放锦州的伟大胜利”;10 月19 日又致电林罗刘称:锦州战役“部队精神好,战术好,你们指挥得当,极为欣慰,望传令嘉奖”.

和平解放长春.长春曾是伪满洲国政治、军事中心,1945 年由苏联红军和东北抗联解放;1946 年5 月,被国民党军重兵占领;1948 年3 月后,长春变成孤悬在解放区内的一座城市,由东北“剿总”副总司令郑洞国第1 兵团与地方部队10 万人,固守与待机突围.1948 年6 月,东北人民解放军对长春实行“久困长围”的方针,由第1 前线指挥所(8 月改称第1兵团)司令员肖劲光、政治委员肖华,指挥第12 纵队等6 个师及1 个炮兵团,执行围困任务.辽沈战役开始后,调整以11 个独立师和1 个骑兵师围困.至10 月中旬,围城部队主要进行了军事围困、经济封锁、政治攻势工作.共毙伤、俘敌3000 人,争取投诚者1.8 万余人,使长春国民党军陷于极端经济困难与绝望之中.被围的国民党军既不敢冒然突围,又盼望脱离绝境.在解放军的政治争取下,产生了起义、投诚之心.10 月17 日,第60军军长曾泽生毅然率部2.6 万余人起义;10 月19 日,新7 军军长李鸿率部投诚;(10 月18 日周恩来致信郑洞国促其起义)10 月21 日,郑洞国率余部放下武器投诚,长春和平解放.战役第一阶段,东北野战军歼灭东北“剿匪”两个指挥所、两个兵团及地方部队共20 余万人,夺取了战略要地锦州,截断了卫立煌集团退向关内的陆上通道,为全歼东北国民党军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阶段: 会战辽西,围歼廖耀湘兵团

10 月20 日,军委复电林罗刘:“如廖兵团继进,则等敌再进一步再进攻之.一经发觉敌不再进或有退沈阳、退营口的象征时,则立即包围,各个击破为方法,以全歼廖兵团为目的.”

决心收复锦州.锦州被我军攻克后,极为震惊和沮丧.从10 月15 日到20 日,3 次在沈阳、北平召开军事会议商议挽救败局的决策.的根本意图是“收复锦州”,撤出东北,而卫立煌等则要集中兵力守沈阳.最后达成的协议是以廖耀湘兵团西进收复锦州,不成即由营口撤退;决定杜聿明任东北“剿匪”副总司令兼冀热辽司令,由杜聿明指挥这一行动.

军委和林罗刘运筹歼廖决策.军委针对锦州战役后的东北敌情,于10 月17 日子时致电林罗刘谭称:“你们下一步行动,我们认为宜打锦(西)葫(芦岛),并且不宜太迟.我军攻锦、葫时,沈阳之敌可能增援.而只要沈敌远离沈阳,走打虎山、大凌河增援锦、葫,便于大局有利”.当日12 时,林罗刘致电军委:“我军决定采取诱敌深入方针,引敌进入打虎山、沟帮子、锦州一线,分散敌人,以便各个歼灭之.” 19 日,军委复电林罗刘:“你们采取诱敌深入方针,打大歼灭战的方针甚为正确”.从而,辽西围歼战的方针确立.

出奇制胜的辽西围歼战.辽西地区包括沈阳以西各县、锦州南北地区.该地区河流纵横,泥泞难涉,黑山沟帮子之间为山地丘陵,不利于机动作战.当时,廖耀湘指挥所部5 个军共12 个师(旅)及特种兵部队共10 万余人,正准备按的命令收复锦州.东北野战军则以第10 纵队等部5 个师坚守黑山、大虎山地区;以第5、第6纵队坚守彰武、新立屯地区,以攻锦各纵队和总预备队共6 个纵队回师东进,参加辽西会战,以第4、第11 纵队继续阻击“东进兵团”.10 月23 日,廖耀湘以5 个师在10 架飞机支援下向黑山、大虎山地区展开猛攻.我军第10纵队等部以誓与阵地共存亡的决心,与敌展开了殊死防御战,坚守92 高地的分队与敌浴血奋战,最后全部壮烈牺牲.至24 日,阻击战终于守住了黑山、大虎山阵地.此时,廖耀湘进攻受挫,而东北野战军主力已回师到达黑山附近.同时,国民党军第52 军两个师自辽阳、鞍山已撤到营口,遂决定放弃收复锦州的决心,改道经台安向营口撤退.25 日,廖耀湘除以一部继续攻黑山作掩护,以1 个军又2 个步骑师作先头,绕大虎山以东向营口撤退.林罗刘为粉碎廖敌退向营口的企图,决定以回师的3 个纵队右翼迂回到廖兵团侧后,与第5、第6 纵队从左翼对敌实施钳制攻击;以另外3 个纵队与第10 纵队从正面突击,采取边合围、边分割的手段,求歼敌人;以独2 师向台安以北地区急进,断敌退路.当日黄昏,独立师与回师的第8 纵队1个师,即将廖兵团退往营口的道路切断,廖耀湘急令其全军改向沈阳撤退.但为时已晚,其已被我军分割包围于黑山、半拉门以西地区和大虎山以东、康家屯之间的地区,退回沈阳的计划亦告失败.26 日拂晓,东北野战军对廖兵团展开了大规模围歼战.各纵队按计划乘敌混乱之际展开向心突击.战至当日晚,第3 纵队第7 师攻占了胡家窝棚西坡,一举摧毁了廖兵团的指挥所,使其部队处于混乱之中,敌新1军、新3 军军长见势不妙逃回沈阳.东北野战军则实行边分割、边围歼,辽西战场上到处呈现出威武壮观的歼敌场面.战至28 日拂晓,辽西大围歼胜利结束.在此期间,我军第2 兵团在沙河营地区经26 日至28 日激战,击退了敌“东进兵团”,锦南阻击战胜利结束.战役第二阶段,东北野战军全歼廖耀湘兵团10 万余人,俘虏了廖耀湘等高级军官多人,对全歼东北国民党、解放全东北具有决定意义,10月28 日电贺辽西大捷“对于全国战局贡献极大”.

第三阶段:全歼东北“剿总”,追歼营口逃敌

军委于10 月20 日致电林罗刘:望令肖劲光、肖华迅即结束长春工作,率部“取捷径开至沈阳、营口、沟帮子三点之间,除以一部守备营口外,主力由东向西配合锦州我军作战,准备全歼廖耀湘兵团,攻取沈阳”.

对东北的最后打算.在眼见东北将“墨”时,于10 月27日决定“要周福成指挥现有部队死守沈阳”,并要调船撤退营口的部队,直到30 日才说叫“卫立煌到葫芦岛指挥”.

东北野战军首长的部署.为全歼东北国民党军,林罗刘遵照军委的指示,令驻铁岭、开原和本溪地区第12 纵队和6 个独立师、1 个骑兵师及第1、第2 纵队,向沈阳急进;令第7、第8、第9 纵队和1 个独立师、1 个骑兵师向鞍山、海城、营口急进,以解放沈阳和营口.

解放沈阳.此时,困守沈阳的国民党军仅有“剿匪”总部、1 个兵团部、2 个军及地方团队13.4 万余人.大部分官兵已无心恋战,纷纷准备投诚起义.11 月1 日,肖劲光、肖华和第1 纵队司令员刘震分别指挥部队从沈阳以东和以北向市内攻击.敌暂编第53 师、第130 师起义,第8兵团司令官周福成放下武器,第207师(军)被歼,“剿总”许多机关列队等待解放军接收.猖狂一时的东北“剿总”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覆灭了.沈阳获得解放.

解放营口.辽沈战役发起后,听从了杜聿明的建议“以营口为后方”,以便“有计划地迅速从营口撤退”.10 月24 日,敌第52 军遂由辽阳、鞍山退驻营口.为解放沈阳和追歼营口之敌,林罗刘以第7、第8 纵队于10月31 日占领了辽阳、海城等地,截断了沈阳之敌的退路;以第9 纵队进抵营口,抢占了周围要点.11 月1日,敌第52 军为掩护自己登船逃跑,对我军第9 纵队发起7 次反击,均被击退.2 日晨,第52 军起航逃跑,第9 纵队与独立师当即向其发起猛烈攻击,敌运输舰1 艘、军用商船22 只均遭我军炮火摧毁,敌3000 余人落水溺死,仅军部率万余人逃离营口,营口获得解放.

至此,辽沈战役历时52 天(1948年9 月12 日-11 月2 日),以东北人民解放军全歼国民党东北“剿总”47.2 万人而胜利结束.辽沈战役结束后,东北人民解放军于11 月9 日解放锦西、葫芦岛,12 日收复承德,东北全境和热河均获解放.

辽沈战役的胜利是对国民党统治集团致命的一击,以至于在北平和南京两次吐血,说:“东北一经沦陷,华北乃即相继失守,而整个形势也就不可收拾了”.辽沈战役的胜利有利地推动了全国的解放,东北野战军70 万大军成为强大的战略机动部队,具有较强工业基础的东北地区成为了支援全国解放战争的战略后方.故对中国人民而言,是“得东北者得天下”.

( 未 完待续)

战略论文参考资料:

企业战略管理论文

mba战略管理论文

战略管理会计论文

战略管理论文

企业战略管理相关论文

此文结论:本文论述了关于战略大决战和三大战役和平津方面的战略论文题目、论文提纲、战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