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小学德育类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和海南省巾小学德育困境与解决路径类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小学德育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3-04

《海南省巾小学德育困境与解决路径》

该文是关于小学德育类电大毕业论文范文与小学德育和路径和海南省相关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摘 要:海南省当前中小学德育总体现状良好.但存在德育资源配置方式不合理、德育队伍专业化程度不足、德育教学方式相对单一、德育教育“三位一体”模式效果不佳等困境,围绕困境寻找针对性解决路径将有助于推进海南省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海南省;中小学;德育;困境;解决路径

作者简介:钟婧,海南省海口市琼台师范学院社科部教研室主任,海南省人才科学研究基地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等(海南 海口 571127);车越彤,海南省人才科学研究基地.(海南 海口 570203)

基金项目:本文系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2017年规划课题“海南省未成年人德育教育研究”(项目编号HNSK(JD)17-20)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15-0003-03

一、海南省中小学德育困境分析

近年来,德育相关有力政策大力实施,涵盖课程改革、教材更新、教学方式创新等方面.而海南省中小学德育总体现状良好,但亦存在困境,亟待有效解决.

1. 德育资源配置不合理.现阶段,海南省部分中小学存在德育资源缺乏的问题,尤体现于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经调研,海南省农村中小学在一定比例及程度上存在因德育人力、物力资源投入不足而导致的必要德育实践活动不能有效开展的情况,继而影响了德育教师从事德育工作的积极性.而与之相对应的,海南省城市地区中小学,基于经济相对发达、德育条件设施齐备等有利条件,能够有计划地开展相应的德育教学实践活动,但亦存在着德育资源不能有效整合的问题.而这类问题较多反映在非经济条件所限制的“软件”因素层面.如片面重视传统德育文化资源的开发,忽视甚至否定国外德育文化资源的有效研究及辩证运用,难以推进中外德育文化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等.

2. 德育队伍专业化程度不足.德育有效性的发挥首先取决于德育实施主体——教师的综合能力之有效性体现.在一定意义上,德育教师的综合能力相较于其他专业教师之要求需更高.这是因德育教师是中小学生正确三观培育和塑造者之角色决定的.德育教师综合能力之首要便在于其专业化程度.而据相关调研显示,海南省中小学德育教师梯队中,存在部分德育教师学历较低、专业化程度不足之困境.德育教师专业化程度不足,一方面容易造成因德育理论知识研究不深入而导致的,对青少年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教育方面相关问题的认识和了解相对欠缺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在德育工作进程中,德育教师由于缺乏专业化知识储备又容易走向专业化教学方式不足、教学定位不清晰等困境.

3. 德育教学方式相对单一.德育教学方式的多元性、开放性是德育教学有效性实行的重要载体及环节.伴随着海南省德育相关有力政策的大力实施,各中小学的德育课堂相继引入了各类新教法,如交际、社会德育活动等.这些新教法较有效地提升了德育课堂氛围,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提高了教学效果.但是,客观地讲,各类新教法的运用并不能普及至每一位教师、每一节课堂,以讲授式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依旧是现阶段较普遍运用的德育教学模式,而传统教学模式的单一性,无法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德育实践,课堂氛围缺乏参与情绪,容易造成学生对德育学习之被动性,不利于德育实效性的提高.与此同时,中小学还较普遍地存在着德育课程考试制度,为了应试,德育教学就容易受教材固化之影响,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上导致单一化、缺乏多元性及开放性,容易造成学生学与练、思与行的分离,达不到良好的德育效果.

4. 德育“三位一体”模式效果不佳.基于大德育的理念,对中小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塑造及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育,依赖于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模式,需要三种教育通力合作,“拧成一股绳”,形成强大合力,推进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然而,现实状况是,家校之间、学社之间、社与家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联系,三者之间,甚至于在一些德育标准及德育方式上存在较大分离.此外,一些学校的德育老师与各科老师之间的德育目标和德育方式亦存在较大差异,在矛盾与差异中,无法发挥三位一体德育工作的合力作用.

二、海南省中小学德育困境突破路径分析

基于德育资源配置、教师专业化程度、教育教学模式及三位一体的大德育环境所面临的困境,在社会转型深入,互联网信息多元、新时代所缔造之德育工作新形势、新环境下,海南省中小学校及德育工作者应如何进行德育转型与升级,以更好地做到立德树人、以德治校,这是摆在每一位德育研究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1. 推进德育资源配置方式之合理化.海南省中小学校德育资源的合理化配置,依赖于“硬件”配置及“软件”配置两大方面.“硬件”配置及硬性条件的完善,涵盖德育制度、德育设施、德育教师等必备条件的配备,而“软件”配置,主要基于德育教学资源的开发.就海南省农村及城市地区中小学德育资源配置的基本情况来看,政府应广泛开展调研,基于不同地区的不同实际,因地制宜地予以相对应的政策扶持,包括专业化德育教师的配备、德育实践设施及基地等,以此进一步缩小城乡间德育资源的差距;而囊括城市地区乃至海南省所有地区中小学的德育资源配置,应着力于开发现代德育新资源,即各个地区及学校的德育团队应立足国本,从传统国学中挖掘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以及华夏五千年历史轨迹中蕴含着的优秀中华智慧,同时亦应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外优良的德育资源.与此同时,注重挖掘校本资源中的德育资源,实现各类优秀德育资源的有效配置.此外,值得强调的是,农村地区的中小学可利用本地区的风土人情、自然资源等优势,开发农村乡土德育课程资源以培植更加优良的德育新资源.

2. 加强德育教师队伍之专业化.从德育教师自身而言,应铭记自身之职业责任,积极发挥自身之主观能动性,多方位、多渠道提升专业综合能力,包括努力学习现代德育理论相关知识、积极参加有关“教师德育专业化”问题的学术研究、学习先进的德育教学技术与方法、自觉进行德育实践及总结反思、基于专业本位拓展多学科知识储备、提升现代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等方方面面;而德育实施的载体——学校,也应深刻认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尝试建立符合学校实际状况的“教师德育专业化”校本模式,鼓励教师在论坛、交流会议以及其他平台进行交流学习,同时加大对本校教师的培训力度,结合考核评价的测评方式进行教师德育培训,以促进德育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3. 推崇德育方式之新颖化和生活化.好的教育效果不能或缺的是好的教育方式,如何使理论性、原则性强的德育内容被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期的中小学生所喜欢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之理念,关键在于德育方式之变化.海南省精神文明办协同海南省人才战略研究中心自2012年10月起在海南省各市县中小学举办的“未成年人道德讲坛”项目,以其新颖的演讲方式,与学生心连心的交流互动,取得了丰硕的实践成果,受到所到地的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的普遍好评,德育教学效果明显.这类典型的德育方式,为海南省中小学德育方式的进一步探索与创新提供了借鉴.总体而言,中小学德育一方面应积极引进开放式、针对性、依据不同年龄阶段而开发的体现学生主体性的新教法,如游戏教学法、情景模式演练法、分组讨论法、师生角色互换法、幕课教学等新教法.与此同时,可尝试将校本资源融入德育课程中,让德育课堂富有校本及地方特色等;另一方面,学校及相关教师应重视德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德育回归本真生活.学校应适当调整德育考试制度及德育教师评优制度,如可尝试采用书面应试结合情景测试等考核方式对学生进行道德评价.书面考试考察道德认知,情景测试考察道德行为,两者相结合的考察方式,有利于促进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结合.此外,德育教师应摒弃假大空的教条说辞,并适当给予学生更多了解现实生活、体验社会生活以及为社会服务的锻炼机会.让学生的知情意行尽可能地贴近现实生活、符合社会生活.同时,在互联网时代、在多元文化信息冲击下,德育教师要善于观察及积极引导学生对各种社会道德实践进行多元解读,让学生初步具备对道德糟粕和腐朽文化的辨别能力.

4. 提升德育“三位一体”模式的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德育“三位一体”模式的有效构建,其关键点在于思想观念的统一,即对德育目标理解的一致性.基于此,一方面,学校与家长之间要进一步拓展沟通渠道,包括线上沟通渠道及线下沟通渠道.线上沟通,包括利用微信、微博、公众平台等网络媒介广泛进行德育工作开展过程中的成果反馈及问题解疑;线下沟通,在于开展多类型的学生与家长互动体验式活动,增进师生之间、家长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体验,提升德育共鸣,增进交流互信;另一方面,以学校为基点,通过学校开展走进社会相关德育实践教育活动,举行诸如“志愿者服务”“爱国、爱校、爱家”等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家长带动学生共同参与实践活动,促进“学校、家庭、社会”的普遍联系,营造积极、良好的大德育氛围,推进德育目标的统一.

总体而言,德育工作非朝夕之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期,在新时代下亦有着时代背景影响下的新特性,这意味着中小学德育工作需要探究更多符合时展要求及学生特点的有效路径,德育工作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高德胜.知性德育及其超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03.

[2] 高德胜.生活德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89.

[3] 杜时忠.关于德育实效的调查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7,(2).

[4] 杜威.学校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61-62.

[5] 吴康宁.社会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101-105.

[6] 张香兰.当前中国道德教育的文化使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4).

[7] 鲁洁.德育课程的生活论转向——小学德育课程在观念上的变革[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3).

责任编辑 张 婕

小学德育论文参考资料:

小学德育论文

小学班主任德育论文

小学德育论文题目大全

小学德育论文范文

德育论文范文

幼儿教育小学化论文

点评,这是关于经典小学德育专业范文可作为小学德育和路径和海南省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小学德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