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调查研究方面开题报告范文 跟农村中学生语言态度调查一一以湖南省宜章县为例类论文写作参考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调查研究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1-12

《农村中学生语言态度调查一一以湖南省宜章县为例》

该文是关于调查研究方面学术论文怎么写与湖南省宜章县和调查研究和语言方面论文范文例文。

邓红华 1 ,边方圆 2

(湘南学院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 郴州 423000)

摘 要 : 中学生作为语言的传承者和国家未来的希望,他们对语言的态度既会影响自身对语言的选择与使用, 也会影响语言格局的发展与变化. 通过对郴州市宜章县农村中学生语言态度的调查发现: 一是对普通话 “功能”和 “地位” 的认可度远远高于家乡话, 普通话占据一定优势, 处于主导地位; 二是对普通话的期待程度高于家乡话,大多数学生希望自身普通话能达到熟练的水平.

关键词 : 语言态度 普通话 家乡话 农村 中学生

一、引言

1956 年 2 月 6 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 ,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普通话.后经国务院批准,每年 9 月第三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由此可见国家对于普通话的重视以及普通话的重要性.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推广,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进入学校进行学习,部分农村中学生进入学校接受教育,因为语言使用不同会产生语言碰撞,从而产生不同的语言态度.中学生作为语言的传承者和国家未来的希望,他们对于普通话持有的态度决定着他们对语言的选择及使用,也决定着今后语言格局的走向和变化,所以对于中学生普通话语言态度的调查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国内对学生语言态度研究的论文很少,而且关注对象都是少数民族学生.如张平的《新疆少数民族中学生语言态度调查分析》 ,龙东林的 《新疆少数民族中学生语言态度及应对策略》等.我们认为目前研究的最大不足是没有专门针对三四线城市或农村地区中学生普通话语言态度进行系统性的调查,因此本研究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二、调查问卷设计和内容

本研究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完成,通过“整群抽样”和“系统抽样”两种方法获得样本,调查了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农村中学生的语言态度.问卷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了解学生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目前就读层次、学校所属地、家庭住址所属地等.第二部分是调查学生对普通话和方言的态度, 主要从“情感” “功能” “地位”三方面调查学生的真实评价.第三部分是调查学生对普通话及家乡话发展水平的期待程度.

问卷在湖南省郴州市宜章 X 中发放,宜章X 中学生主要使用的方言是客家话、西南官话及湘南土语.首先从学校初一至初三各年级抽取一个班,然后确定三个班学生为调查对象.本次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 300 份,回收问卷 232 份,回收率为 77.3%,有效问卷 169 份,有效率为72.8%.

囿于受调查对象上课时间、上课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所有调查问题均为封闭性问题,调查对象只需在选项中做出单项选择即可.

(一)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个人背景信息包括九方面的内容 : 性别、年龄、 目前就读层次、 学校所属地、 家庭住址所属地、父亲所属地、 母亲所属地、 父亲职业、 母亲职业等.具体数据见表 1.

由表 1 可知 : 调查对象中,男女比例大致均衡,男性稍多于女性; 年龄集中在 12-15 岁之间,就读初一至初三 ; 学校及家庭所在地农村比例高达 94.7% 和 97.0% ; 父母来自本地的多于外地的,比例高达 87.0% 和 77.5% ; 父母的文化程度达到本科以上的没有; 父母所从事的职业以打工为主,其次务农,极少有教师、公务员.本次调查对象的选择较为全面考虑了性别、年龄、家庭所属地、父母学历层次、母语等影响因素,调查结果具有地域代表性和客观真实性.

(二)语言态度评价及分析

对农村中学生家乡话和普通话的态度评价的调查包括“情感评价” “功能评价” “地位评价”三个方面,目的是从中了解农村中学生对家乡话和普通话的态度的不同之处.

针对农村中学生语言态度评价共设置 9 个问题选项.其中“情感评价”方面包括“好听” “亲切” “友好”三个问题; “功能评价”方面包括“表意准确” “便于交流” “容易掌握”三个选项; “地位评价”方面包括“有权威” “有身份” “文雅”三个选项.具体数据见表 2.

从表 2 可知 : 第一,在“情感”方面,农村中学生对普通话“好听” “友好”认同度高于家乡话.而对“亲切”的认同度低于家乡话.下面

分别从 “好听” “亲切” “友好” 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认同普通话“好听”的比例最高,有37.9%; 认为家乡话 “好听” 的比例最低, 只有 16%.产生这样认知的原因主要是与普通话本身有关 :普通话平仄分明,发音响亮,声音抑扬顿挫,读起来字正腔圆,有一定的音乐性.

其次,认同普通话“亲切”的比例最低,只有 14.8% ;认同家乡话“亲切”的 比例最高,有 46.2%.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与中学生从小地域环境有关. 地域性是方言的一个重要特点,从小生活在方言地区的中学生会有一定的地域情结.由于其从小与父母及亲人交流时都在使用方言,所以会对方言产生较高的亲切感.

最后,认为普通话“友好”的比例最高,有33.1% ; 认同家乡话“友好”的比例最低,只有26.1%.产生此情况的原因是因为方言是从小习得 : 家乡话在使用过程中,所使用的群体大都为父母、小时候的玩伴、以及其他本地的老乡,所以大家交流起来会很友好且不蹩脚,但是普通话使用起来比家乡话更为客气,更显友好.

第二,在“功能”方面,农村中学生对普通话实用性认同感整体高于家乡话.

首先,在表意方面,12.8%的中学生认为家乡话表意准确,33.7%的中学生认为普通话表意准确.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二 : 一是普通话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因此许多词汇使用普通话更能达到表意准确的效果,其词意是大家共同明白的.二是家乡话中有一些与普通话意思不同的方言词汇,使用范围受到限制,不能够与家乡人之外的人群进行沟通,表意不够准确.

其次,在交流方面,认为普通话便于交流的占 33.7%,家乡话便于交流的占 21.9%.普通话所占比例高于家乡话的原因有两个 : 一是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的语言,全国各地的人可以使用普通话进行无障碍交流.二是家乡话是一种区域性语言,不同地区的人会产生交流困难,意思误解等情况.

最后,在掌握难易评价方面,普通话与家乡话持平,各占 21.3%,原因有二 : 一是中学生对于普通话的使用频率,尤其是在学校更为突出,如语文课所占的课时平均为每天两节,这其中必会涉及语音及普通话的学习,因此学习能力很强的学生会认为普通话容易掌握.二是对于家乡话,可以算作是农村中学生的“母语” ,因此也就认为家乡话容易掌握.

第三,在“地位”方面,农村中学生对于普通话的地位认同感高于家乡话.其中,认为普通话有权威的中学生达到 15.2%,而认为方言更权威的中学生只有 9.4% ; 认为普通话更有身份的有 12.4%,认为方言更有身份的为 10.7% ;同意普通话文雅的达到 33.7%,同意方言文雅的只有 6.5%.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普通话作为全国标准语使用广泛.从 20 世纪 50 年始,国家就提倡“说普通话,写规范字” .在“推普”工作的大力实施下,普通话得到广泛推广,甚至在国际舞台上也受到外国友人的喜爱.与之相反的是,家乡话在这一过程中所受到的重视程度逐渐减弱,因此地位也逐渐下降.

第四,在本次调查问卷中部分同学选择两者都不选,甚至在有些选项中这一比例超过一半,比如在 “地位”方面,两者都不选的分别占 68.6%、73.4%、50.3%.这一现象引起了我们的极大关注.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三 : 一是学生年龄在 12-15 岁,对于语言的认知不能达到像成人那样明确,因此面临选择的时候不知所措.二是中学生处于青春期,虽然心智和身体在不断发育,但对父母仍然有很大的依赖性,因此,无法完全脱离他人观点而进行自己选择.三是因为中学生阶段处于学生时代,对社会的接触几乎为零,其活动的范围只限于家和学校两点之间,所接触的人群种类也比较单一,因此对于语言的地位认知不清楚.

(三)对普通话水平的期待程度

调查“郴州农村中学生对自身普通话水平的期待程度” ,目的在于分析郴州农村中学生对自身普通话水平的主观愿望,从而进一步评判他们对普通话的语言态度.具体选项和数据见表 3.

从表 3 看出,郴州农村中学生“对自身普通话水平期望程度”较高.其中希望“自身普通话水平”达到“熟练, 很标准”和“熟练, 比较准确”的比例之和达到了 73.1% ; “没什么要求”的比例仅为 11.3%.这些数据表明郴州农村中学生对自身普通话水平的高期望值与对普通话功能、地位的高评价相一致,进一步揭示了对普通话优势地位和重要作用的认可.

(四)对家乡话水平的期待程度

调查“郴州农村中学生对自身家乡话水平的期待程度” ,目的在于分析郴州农村中学生对自身家乡话水平的主观愿望,从而进一步评判他们对家乡话的语言态度.具体选项和数据见表 4.

从表 4 看出,郴州农村中学生对自身家乡话水平有一定的期待值,但整体不高.其中对“自身家乡话水平”表示“没什么要求”和“能进行一般交际”的比例为 39.6%.这些数据说明,郴州农村中学生对自身家乡话的期待值与对家乡话的亲切、友好、悦耳的情感评价相一致,但仍然低于普通话.

三、调查结论及相关问题

(一)调查结论

综上所述, 我们通过调查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一是郴州农村中学生在情感、地位、功能三个方面对普通话和家乡话的评价不同,其中对普通话“功能”和“地位”的认可远远高于家乡话.说明普通话在言语交际中占据一定优势,处于主导地位,并且其作用仍然处于升势.

二是郴州农村中学生对普通话和家乡话出现两者都不选的原因有两个方面 : 一方面是由于农村中学生长期生活环境为农村,语言选择问题在其意识中并非十分重要 ; 一方面由于其经历少,因此缺乏自身认知.

三是从郴州农村中学生对自身普通话的期待程度来看,对普通话的正确认识及态度很高,普通话作用处于稳定地位,但是对于方言的期望程度也很高,这样一来,可能就会使“双语双方言、通用语和区域通用语并存分用的格局表现得越来越显著” .

(二)相关问题

郴州农村中学生出现不同的语言态度,除与前面所说的语言本身的地位用途相关以外,还和中学生对自身未来发展设想、身份认同的期望以及中学生心理等因素有关.

第一,对未来发展的设想.郴州农村中学生对普通话的认同主要是在实用价值方面. 其学习、使用普通话的很大原因都基于对未来自身发展的设想,换言之,就是为了使未来的学习或者以后的工作更加方便.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未来如果走出郴州,方言将不再实用,而普通话则能给自身的学习和未来的工作提供很大的便利.

第二,身份认同的期望.如今的中学生处于青春期,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虚荣心,走出家乡还说方言就是说“土话” , 担心被贴上“乡下人” “农村人”等标签 ; 而用普通话交流会使中学生的自尊心得到保护.由此可见,农村中学生希望通过实现语言的一致性和规范化来维护自己的自尊心获得更多认可.

同时,农村中学生对家乡话的认同与否和他们自身的自尊心程度也有很大关系. 回到家乡后,中学生会使用方言进行交流,目的是不想被同村或同镇的人评头论足,家乡话在家乡也是一种身份的认同.

第三,心理因素的影响.本次调查的中学生大多来自不同的乡镇,语言水平也有一定的差异,在学校互相接触的过程中,许多中学生会产生一种 “心理劣势” . 因为自己普通话发音不标准,因此不愿意开口讲话, 课堂上也不愿意回答问题,担心自己蹩脚的普通话遭到老师和同学的嘲笑.由于这种心理劣势,使方言带上了自卑感,因此心理劣势让农村中学校更多地倾向普通话,并且主动扬弃了家乡话.

调查研究论文参考资料:

社会调查论文

调查报告论文

调查论文

调查论文格式

市场调查论文

论文调查方法

本文总结,此文为一篇适合不知如何写湖南省宜章县和调查研究和语言方面的调查研究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调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