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高校图书馆方面有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与高校图书馆校外访问系统用户分析以山东大学图书馆为例类本科论文怎么写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高校图书馆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3-10

《高校图书馆校外访问系统用户分析以山东大学图书馆为例》

本文是高校图书馆类有关自考毕业论文范文跟高校图书馆和山东大学和访问相关本科论文怎么写。

关键词:校外访问系统;用户分析;数字资源

摘 要:文章以高校图书馆校外访问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在调研了国内相关文献后对校外访问系统的用户进行分析并剖析了用户的身份和状态,在此基础上对用户利用校外访问系统这一情况进行了数据分析与挖掘,以期为今后校外访问系统的性能优化、图书馆读者服务能力的提高提供参考和借鉴.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8)08-0034-03

1背景

数字资源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文献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用户获取文献资源的主要方式也由传统的纸质文献转向数字资源,且数字资源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发展到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高校图书馆拥有数字资源的数量由过去的几个数据库增加到目前的数百个数据库,数字资源的类型也由过去以单一期刊为主发展到现在的期刊、图书、会议、报纸、论文等各种文献类型并存.目前,高校图书馆几乎所有的数字资源都是以IP限制的方式允许用户通过校园网访问,以保护知识产权.如何提高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利用率,方便校外师生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使用数字资源,这对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校外访问系统就是在这样的用户需求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笔者分别在中国知网和中文发现平台以“校外访问系统”为检索词进行检索.结果发现,中国知网平台上有关校外访问系统的研究成果出现在2006年,内容主要集中在校外访问系统的访问方式和对国外校外访问系统的调查和研究方面,随后的相关研究多集中在对校外访问系统的对比分析方面.笔者在中文发现系统中以“校外访问系统”为检索词进行检索,结果发现,校外访问研究的成果主要集中在VPN(虚拟专用网络)、校园网等方面.另外,笔者还发现,2008—2013年是国内外研究校外访问系统相对集中的阶段.从以上分析数据发现,目前基于校外访问系统用户分析的文章几乎为零,其原因是校外访问系统后台用户数据的相对封闭及难于获取信息造成的.

2高校图书馆校外访问系统的用户分析

2.1高校图书馆的用户类型

高校图书馆的用户可以有多种形式的划分标准.通常按照学校的管理制度与规定,根据用户身份的不同,可将用户分为教职工用户和学生用户.学生用户又按照学历不同依次分为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不同的用户在图书馆享有不同的借阅权限.按照用户利用图书馆的方式划分,可将用户分为到馆用户和非到馆用户.到馆用户即用户置身于高校图书馆中查找资料、参加培训、办理借阅手续等各种活动;非到馆用户即用户使用网络、电话等方式访问、利用数字化的高校图书馆资源[1].

2.2校外访问系统的用户类型

校外访问系统中所有使用系统的用户都必须是经过授权的合法用户.校外访问系统允许用户登录后,必须对用户进行管理.基于对用户管理的需求,图书馆可以将用户分为权限用户和状态用户两种.而权限用户又划分为本科生角色、研究生角色、博士生角色和教职工角色;状态用户又划分为在线用户、违规封停用户和黑名单用户三种.具体来说,在线用户的登录信息和流量信息可以被实时监控;违规封停用户是一种在规定时间内限制用户访问的行为,其判断的依据是用户是否有超量使用数字资源的行为;黑名单用户是用户多次超量下载后图书馆将用户列入黑名单一组,禁止用户使用校外访问系统.校外访问系统在划分不同权限用户的基础上,对状态用户进行实时状态监控和管理.图书馆对在线用户、违规封停用户和黑名单用户采取的三重限制,进一步规范了数字资源校外访问的合法性.

2.3用户分析的具体内容

用户分析的具体内容包括数据整理、用户需求、数据统计和引文分析等.用户分析与其他的分析方法一样,对不同时段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常常能得出更多有意义的结论.由于用户数据杂乱无章且数量巨大,所以对其的收集、整理和清洗工作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在利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分析的时候[2].

孙瑾:高校图书馆校外访问系统用户分析研究3用户使用校外访问系统的数据分析

3.1研究背景

笔者以山东大学的合法用户作为研究对象,山东大学图书馆2003年开始调研数字资源校外访问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着手设计、开发电子资源校外访问系统,于2004年年底即推出“电子资源校外访问系统”.该系统经过不断发展,校外访问的数据库也由最初的几个发展到目前的110个数据库.笔者从近十年的系统管理经验出发,从系统技术演变、用户利用分析、用户状态分析等角度对该访问系统进行数据分析.

3.2山东大学图书馆“电子资源校外访问系统”的技术演变

山东大学图书馆“电子资源校外访问系统”在十余年的使用中经过了多次技术升级.2006年该系统的第一次技术升级采用了跨域名Cookie技术,实现基于Web数字资源访问的统一身份认证和单点登录,通过授权用户与电子资源服务器的直接通信,避免代理服务器等方式易导致的网络瓶颈、配置复杂和难于管理等问题.“电子资源校外访问系统”根据用户、管理人员角色的不同,以灵活便捷的人机交互界面,实现系统登录、资源管理、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的实时跨地域、多校区的统一管理[3].

2008年,山东大学图书馆与公司合作采用URL重写技术,对原有的校外访问系统进行进一步升级,协同开发出了一套适合高校图书馆的资源统一授权访问系统[4].2012年11月,山东大学图书馆为了进一步完善“电子资源校外访问系统”的管理功能,实现与校园卡统一身份认证管理,随后,该访问系统升级为集成远程访问管理系统.

3.3山东大学图书馆“电子资源校外访问系统”用户利用分析

2004年,山东大学图书馆“电子资源校外访问系统”正式上线,该系统的设计初衷是面向教师用户,满足教师的教学和科研需求.但是,“电子资源校外访问系统”在经过近两年的使用后,其他用户不断提出使用需求.为了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使用需求,进一步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2008年山东大学图书馆“电子资源校外访问系统”尝试对博士生开放访问权限,随后系统经过多次测试,在达到最大并发数、稳定性后,于2010—2012年寒暑假期间对本科生和研究生开放使用权限.2013年,山东大学图书馆“电子资源校外访问系统”经过进一步升级、测试、扩容,目前已面向全校用户开放使用.该系统在开放全部用户访问权限初期,为了保证其稳定性和安全性,系统对博士生和本科生的访问权限进行了区分.系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测试后,所有用户都享有访问资源的统一权限.

在用户利用方面,山东大学图书馆“电子资源校外访问系统”通过技术手段对用户的资源下载篇数、资源总下载流量等进行合理限制.对于一些访问量特别大的个别数据库,如中国知网等,在每天资源下载总流量限制的基础上,“电子资源校外访问系统”又对下载篇数进行了严格限制,防止出现恶意下载的行为.

图1和图2分别是流量分析图和点击量分析图,其下载流量意味着用户下载的数据量,用户的点击次数代表着用户的登录、检索和浏览等信息行为.数据统计的时间范围是2013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数据来源是校园卡授权的合法用户.

图12013—2016年用户流量分析图

图22013—2016年用户点击量分析图

笔者对用户流量分析图和用户点击量分析图进行对比分析,其结果显示,排名前10位的用户有5位是在两个图中重复出现的,对这5位用户的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这5位用户均为教职工用户,这些数据再次说明了对校外访问系统利用率最高的用户仍是教职工用户.由图3可以看出,除了教职工55%的最高访问比例,研究生在校期间为了完成学业,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查阅文献,撰写论文,为此,研究生的访问量多达22%,博士生的访问量为17%,而本科生的访问量仅有3%.2013年,“电子资源校外访问系统”在对本科生开放访问授权时,工作人员还曾担忧本科生访问该系统的人数过多及系统的稳定性问题.

图32013—2016年用户组统计图

3.4“电子资源校外访问系统”用户状态分析

校外访问这种方式虽然为读者提供了查找数字资源的另一种途径,但这并不是主要途径.教师科研工作的开展和学生学业的完成依然是通过校园网实现的,校外访问方式只是检索信息资源的一种辅助手段和合理补充.系统管理人员通过用户的ID号可以获悉在线用户的角色类别、用户登录的IP地址以及用户下载资源使用的总流量.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当某个用户进行超量违规下载数字资源时,资源数据库商通常都会对图书馆提供异常下载的时间段,当系统管理人员掌握异常下载的时间段后,工作人员通过对在线用户的时间对比,可以很快锁定超量下载的用户.

违规封停用户是对超量下载用户进行多次提醒却仍然没有效果后,系统管理人员通过“电子资源校外访问系统”后台技术手段对这部分用户采取的惩罚措施.系统会根据设置好的违规规则,自动将违规用户封停,系统可以通过设置时间段禁止用户在一段时间内登录系统.笔者通过对近4年的数据分析,发现山东大学图书馆目前没有对任何用户实行违规封停,这充分说明用户在使用校外访问系统的过程中,通过身份认证登录系统后已经意识到数据库版权的重要性.用户在通过“电子资源校外访问系统”检索和下载资源时,能够做到正确使用数据库资源.“电子资源校外访问系统”中的黑名单用户是对违规用户采取的更严厉的惩罚措施,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黑名单用户又被分为临时性黑名单用户和永久性黑名单用户.顾名思义,永久性黑名单用户将被禁止访问校外访问系统,用户只有在系统后台通过手动操作才可以进行解封.

3.5实证结论

以上的实证分析揭示了用户的信息行为.笔者在管理校外访问系统的实践工作中,认识到“电子资源校外访问系统”的管理不同于单纯的数据库管理,其服务对象仍主要是教职工用户,重点了解和分析教职工用户的特点,以及校外访问的时间特点,根据用户的特征,采用相应的工作方法,可以更有效地提高数字资源的利用率.具体体现在:①注重高峰访问时段.教职工用户使用校外系统的时间多在下班以后,尤其是利用晚上的时间,特别是在课题或项目申请较为集中的3~4月或10~11月,这期间系统将会达到一个使用的高峰期.笔者认为,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图书馆要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不能出现人为升级、维护等其他操作行为.②优化系统功能.“电子资源校外访问系统”应设置方便教职工使用的收藏夹功能.教职工及科研工作者所研究的课题都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他们通常在查阅相关研究资料时仅使用与研究课题相关的特定的几个专业数据库.教职工及科研工作者在查阅相关研究资料时可以将该专业数据库进行个人收藏,这将会大大缩短查找数据库的时间.

4结语

校外访问系统的用户研究,在高校图书馆中还有许多事项值得分析.首先,图书馆可以对读者的登录行为、检索行为以及下载行为等信息数据进行采集,这些数据记录了用户检索信息的全过程.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研究、探索用户检索的行为方式,发掘用户的检索习惯、检索偏好及信息需求等.通过找到用户的属性与用户需求规律,可对校外访问系统进行针对性的优化和改进,真正满足用户的需求和喜好,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并增强其对系统的使用黏性[5].其次,通过对校外用户长期数据的跟踪和分析,还可以针对性地对用户开展培训和信息咨询服务,提高数字资源的利用率,通过信息咨询服务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能力.最后,引入校外用户的需求分析,可以增强图书馆资源配置的透明度,提高用户参与的积极性,实现图书馆与用户的交流互动,为图书馆的资源配置与内部更新提供良性循环机制.

参考文献:

[1]胡剑光.基于需求的高校图书馆用户分析[J].图书馆,2011(4):137-138.

[2]赖院根,吴雯娜.基于用户分析的信息资源建设研究与实证[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12):73-74.

[3]李洪文,程蓓.基于跨域名Cookie技术实现电子资源校外访问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6(8):69-70.

[4]李洪文.基于URL重写技术的电子资源统一授权访问系统的原理和实现[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4):69-70.

[5]应璇.面向大数据的用户检索行为研究[J].情报杂志,2014(2):140-141.

(编校:马怀云)

高校图书馆论文参考资料:

图书馆论文发表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会

图书馆学刊

图书馆杂志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论文

图书馆建设杂志

此文评论,此文是一篇关于高校图书馆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高校图书馆和山东大学和访问相关高校图书馆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