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自然辩证法方面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教学方面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自然辩证法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2-0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教学》

本文是自然辩证法相关自考开题报告范文跟自然辩证法概论和课程教学和新时代类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摘 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自然辩证法概论”课教学是坚持“自然辩证法概论”政治理论课性质定位的必然要求,也是充实“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内容体系的客观需要.在备课过程中应把握思想性与知识性、理论性与实践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统一的原则,以实现更好地融入效果.此外,还应在教学中对现行“马工程”教材部分章节的内容体系进行调整,将十八大以来的相关论述充实进来.

关键词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自然辩证法教学

ReflectionsonIntegratingthe XiJinpingThoughtonSo原ciali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oraNew Erainto theCurriculumof"AnIntroductiontotheDialecticsof Nature" //Huang Jia

Abstract To integratethe XiJinpingThoughtonSociali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oraNewEra intothecurriculumof"An Introduction tothe DialecticsofNature"isanecessityforadher-ing toitsorientationofpoliticaltheoriesandforenriching itscon-tents. During theteachingpreparation process,we shouldgrasp the principleofachieving unificationbetweenideologyand knowledge,theoryandpractice,nationaliand coopoli-tani,so astorealize abetterintegrationeffect.Moreover,we shouldadjustthe frameworkandcontentsofsomechaptersofthe currenttextbookwhichbelongsto theresearchandconstruction projectofMarxisttheoryandaddXiJinping´srelatedthoughts since the18thPartyCongress.

Keywords XiJinpingThought onSocialiwithChinese Char-acteristicoraNewEra;DialecticsofNature;teaching

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自然辩证法概论”课教学的基本依据

1.1 是坚持“自然辩证法概论”政治理论课性质定位的必然要求

“自然辩证法概论”作为一门政治理论课,具有意识形态性和政治导向性.、教育部《关于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调整意见》(教社科〔2010〕2号,以下简称《意见》)在“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调整的原则”中强调课程的导向性,要求“坚持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贴近研究生思想和学习实际,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1]

政治理论课程的导向性要求不断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三进入”工作,对教材和授课内容进行调整更新,使之不断贴近社会变迁和研究生的思想实际.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的首要政治任务”.[2]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切实抓好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教学的工作.

1.2 是充实“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内容体系的客观需要

《意见》对“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的教学内容和要求进行了如下规定:“主要进行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理论的教育,帮助硕士生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了解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认识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培养硕士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1]根据这一表述和长期的教学实践,我们可以将“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概括为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科技观、科技方法论三大块内容.这三大块内容应当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不断得到调整优化.

“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内容体系应当及时反映党的理

论创新成果,不断得到调整充实.编写的 2016 年版《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将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概括为十六个方面,其中“关于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关于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三个部分与“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内容体系直接相关,“关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关于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等部分也涉及科技观方面的内容.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而实现现代化,离不开科学技术,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也离不开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十九大报告用“八个明确”概括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其中“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成富强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的论述都涉及“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内容体系.十九大报告用“十四个坚持”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要求,其中“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两个部分与“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内容体系直接相关,“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部分同样也涉及到科技观方面的内容.

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自然辩证法概论”课教学的备课原则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与实践要求以及课程自身的性质定位、内容体系都要求在备课过程中应把握坚持思想性与知识性、理论性与实践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的原则,以实现更好的融入效果.

2.1 坚持思想性与知识性的统一

坚持思想性就是要“讲政治”,恪守“自然辩证法概论” 政治理论课的本位和主业.“自然辩证法概论”课“讲政治” 有两重含义.一是要保持意识形态的敏感性.在以往的“自然辩证法概论”教材编写和课程教学中,存在着“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哲学”相混淆的状况,甚至有学者主张用“科学学”“科学技术哲学”取代“自然辩证法”,这势必造成冲击“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甚至为西方科学哲学中一些反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提供“暗渡陈仓”或是“偷梁换柱”的机会.这种意义上的“讲政治”就是要“注意针对西方哲学中反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尤其是一些政治性的东西予以理论上的回应”[4]66.二是要关注“政事治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自然辩证法概论”所讲的新时代中国的“政治”可以广义理解为治国兴国的方略与政策,集中体现在十八大以来党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战略、新举措中.

坚持知识性就是要发挥自然辩证法沟通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学科的桥梁纽带作用,倡导从多学科、跨学科的理论视角审视当代科技发展和应用中的问题,为研究生提供关于自然观、科技观、科技方法论等方面问题的通识性教育,增强理工科研究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社科研究生的科学品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自然辩证法概论”课教学中坚持思想性与知识性的统一,就是要注意通过引导研究生分析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人类自然观的演变历程、当代全球问题的根源与实质,使研究生能自觉地促进人和自然协调发展;通过引导研究生分析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模式,科学技术推动经济社会变迁和人类发展的重大作用,深刻理解创新驱动发展的精神要义,激发研究生积极投身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热情;通过引导研究生分析科学技术研究中的辩证思维、逻辑与非逻辑思维、数学与系统思维方法,帮助研究生系统掌握科学的研究和思维方法. 2.2 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马克思认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

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5] “自然辩证法概论”作为一门政治理论课,同样也承担着说服人的职能,要有效承担这一职能,就必须注重教学的理论性.“自然辩证法概论”的理论性主要体现为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性和科学性,这是政治理论课区别于思想政治工作其他形式的本质特征.这种理论性还体现为相对于感性经验的批判性、反思性和超越性,这也是作为哲学分支的自然辩证法的特点和优点所在.

“自然辩证法概论”作为以理工科研究生为主要对象的公共选修课,必须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要精,要管用”的教学思路,注重教学的实践性.在教学组织过程中要坚持问题导向,关注美丽中国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实践,回应科技发展和应用中的热点问题,积极探索案例式、研讨型、实践性教学模式,使研究生能够从马克思主义立场出发,分析和解决科技发展和应用中的实际问题.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品格,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自然辩证法概论” 课教学中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就是“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实践的统一上来看当代世界的科学和技术的发展”[4]66,将理论阐释与案例分析结合起来,用美丽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生动实例讲好新时代故事,提升研究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 坚持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坚持民族性就是要从国家、民族视角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在科学哲学和科技史研究中,长期存在一种西方中心主义的叙事视角,“言必称希腊”,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文明,则选择性地忽视.这一倾向对“自然辩证法概论”的教学也有一定的影响,比较明显地体现在“自然观”“科学观”等部分的教学中.教学中坚持民族性,首先就要注意纠正这种西方中心的叙事偏见.坚持民族性还应注意引导研究生树立科技报国的价值追求,积极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在祖国的大地上书写科技人生的壮美篇章.

坚持世界性就是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用以分析和解决人类共同面对的全球性问题.在当今“大科学”的时代,科技发展应用及其产生的正反两方面的后果往往具有全球性特征.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环境保护问题,以及科技发展新开辟的网络空间和外层空间等“全球公域”中的行为规范问题必须通过国际合作,依靠全人类共同努力才能得到有效解决.坚持世界性要求在教学中引导研究生克服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地域意识,树立起全球意识、世界意识,真正具备大国公民的胸怀与气度.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了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在科技价值观上,同志主张“科学研究既要追求知识和真理,也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6]在科技的社会功能与社会运行方面,同志既看到了“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6]又认识到“科学技术是世界性的、时代性的,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7]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自然辩证法概论”课教学中坚持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就是要注意引导研究生深刻领会同志相关重要论述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将家国情怀与全球视野有机结合起来.

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自然辩证法概论”课教学的方法路径

自然辩证法学科具有自身特有的问题视域和研究范

式,“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在长期教学实践中也已具备了相对稳定的知识体系.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教学,并非另起炉灶,而应立足学科特点和历史积淀,将其基本立场、观点、方法与已有知识体系、新的时代特征和现实问题有机结合,探索出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学路径.下面以郭贵春主编的马工程教材《自然辩证法概论》(2013 版)(以下简称“教材”)为例,探讨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自然辩证法概论”课教学的方法路径.

3.1 融入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理论基础,教材第一章对此进行了介绍,主要探讨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与发展问题.该章第一节“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内容较为成熟,融入的重点是结合同志相关论述中对历史典籍的引用,分析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中天人合一、尊重自然等思想的当代价值.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深入推进,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推动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新发展,这就要求对第二节“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进行修改和完善,特别是其中的系统自然观、生态自然观部分.

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应结合十九大报告中的提法,重点讲清两个新观点.第一,“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生命共同体”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系统自然观的继承和发展,有厚实的哲学基础、文化传承和科学依据,可以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奠定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第二,“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一判断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现代化的本质和路径等理论和问题,是绿色发展理念的理论依据.要真正阐明这一观点,需要同时运用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

3.2 融入马克思主义科技观

广义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包括两大块内容.一是关于科学技术的本质与结构、发展模式及动力等方面的内容,对应教材的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狭义);二是关于社会中的科学技术,包括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与社会运行、科学技术与经济、伦理、军事等社会因素的关系等内容,对应教材的第四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教材的第五章《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同样也属于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范畴.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相关的三章教材中,《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狭义)是比较经典和成熟的,可以结合十八大以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实践充实和更新案例材料.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科技体制改革继续取得新的重大进展,科学技术运行的社会支撑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有了重大突破,正在产生深刻的社会影响.关于上述方面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进展,同志都有大量论述,这就要求对教材第四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进行修改和调整.

十八大以来,创新型国家建设过程中产生了丰硕成果,党的十九大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列入党的指导思想.教材第五章“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原有体系无法充分反映这些重大进展,有必要进行重构.建议将的科学技术思想单列一小节,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思想新发展的重大成果进行重点讲授.此外,还应对关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体制改革、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问题的新观点、新论断进行深入分析解读. 3.3 融入马克思主义科技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关注的是科学技术的研究方法.教材第四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从辩证唯物主义立场出发,总结出分析和综合、归纳和演绎、从抽象到具体、历史和逻辑的统一等辩证思维形式,并对科学技术研究中的创新思维方法、数学与系统思维方法,以及科学技术活动的方法进行了概括和提升.该章的内容体系同样较为成熟,并且与研究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关联较为紧密.要想实现有机融入,应结合著名科学家的实践案例和研究生的亲身科研体验,对“关于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方面的论述进行分析解读,重点是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论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调整意见[EB/OL].2010-08-06.http://www.moe.gov. cn/srcsite/A13/moe_772/201008/t20100806_108814.html.

[2]求是评论员.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指导实践[J].2017(22):2.

[3].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7-10-18.http://cpc.people.com.cn/n1/2017 /1028/c64094-29613660.html.

[4]陈凡,殷杰.《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大纲的总体思路、基本框架及主要特点和教学重点[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11).

[5]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

[6].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EB/OL].2016-5-30.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 2016-05/31/c_1118965169.htm.

[7].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EB/OL].2018-5-28.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8-05/28/c_1122901308. htm.

编辑 张效瑞

自然辩证法论文参考资料:

自然辩证法论文题目

自然辩证法论文

自然辩证法结课论文

自然指数期刊

自然杂志

人和自然杂志

汇总:上述文章是一篇大学硕士与自然辩证法本科自然辩证法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自然辩证法概论和课程教学和新时代方面论文范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