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饲养管理相关论文例文 跟肉用种公鸡产蛋期的饲养管理方面论文例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饲养管理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2-08

《肉用种公鸡产蛋期的饲养管理》

该文是饲养管理类有关论文写作参考范文跟公鸡和公鸡产蛋期和饲养管理有关论文写作参考范文。

近期笔者下基层进行技术指导时发现,种鸡场生产中重视母鸡管理而忽视公鸡管理的现象仍然存在,建议养殖者对种公鸡给予足够重视,尤其在产蛋期.尽管种公鸡在鸡舍内所占比例较小,对后代雏鸡产量的作用却远高于种母鸡,例如1只母鸡产雏150只,而1只公鸡用于产雏1500只.由此可见,种公鸡在提高种鸡场生产效益中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下面具体介绍肉用种公鸡产蛋期的饲养管理.

一、做好混群管理

1.混群前严格选种

逐只挑选出留做种用的公鸡,个体要求冠髯红润、眼睛有神、喙部整齐,胫骨长度达标、鸡背与腿和趾平直、羽毛覆盖良好,体重在平均体重范围内,发育成熟等.混群前应保持种公鸡均匀度(包括体况和体重,下同)良好,要求达到100%.

2.调节公母比例

不同周龄的种鸡群,其公母配种比例不同,原则是随母鸡受精率的下降逐渐降低公鸡比例:一般母鸡22~ 24周龄时公鸡为9.5%一10%,24—30周龄为9%~10%,30~35周龄为8.50%~ 9.75%,35~ 40周龄为8.0%~9.5%,40~60周龄为7.5%~9.25%,60周龄至淘汰为7%~9%.实际生产中所采用的公母比例,应根据公鸡的行为适度调节.比如公鸡表现凶猛时,可以相对减少其数量;如果公鸡常躲藏在蛋窝下方,说明公鸡体质较弱,需要增加其数量.

3.混群后加强管理

种公鸡混入母鸡群后,若管理不当就会出现公鸡均匀度下降的情况,形成过大、中等、过小三个群体,这时应淘汰过大和过小公鸡,留下中等公鸡作为主要群体.

生产中要每天认真观察公鸡采食行为,并注意以下细节:一是确保混群后公鸡尽快熟悉鸡舍环境,顺利找到饲料和饮水;二是合理安排采食位置,并能快速、均匀地将饲料分配给鸡群;三是严禁公、母鸡相互偷吃饲料,及时淘汰偷吃公鸡料的母鸡(因群中公鸡数量较少,若料量不足影响很大);四是防止霸道公鸡采食过多饲料而超重,同时避免弱势公鸡因采食不到饲料而体况下降、体重过小,导致最后被淘汰.

二、避免过度交配

母鸡27周龄时,若出现羽毛过多脱落,头部和背侧皮肤划伤、损伤,常常躲在架板上,或公鸡过度凶猛等情况,说明鸡群过度交配,种蛋受精率将有所下降.建议种鸡场采取分次混群法避免过度交配:母鸡22-23周龄时先混入5%种公鸡,24周龄时再混入2%,25周龄时混入剩余的种公鸡.如果产蛋早期发现受精率较低,并查明是由公鸡过度交配造成,应立即调节鸡群公母比例,挑出0.5%-1.0%的凶猛公鸡.

三、控制公鸡体重

育成期公鸡睾丸发育状况与体重增长关系密切,产蛋期睾丸重量及功能与体重控制和体况也相关,同时睾丸重量又决定着的质量和有效精子的数量,从而影响种蛋受精率,因此必须关注并控制好各阶段公鸡体重.

1.加光前后促使睾丸重量达标

公鸡15周龄时双侧睾丸重量达到1克,15周龄后睾丸重量增加较快,增加光照后增重更加明显(加光3周后睾丸重量可达24-44克).故加光前后要确保种公鸡生活环境舒适,促使睾丸重量达标,并保证其生长曲线平滑.

2.防止28~35周龄公鸡失重

实验结果表明,公鸡在29周龄时体重标准是4120克,双侧睾丸重量可达42克,而体重过小(3440克)和体重过大(4420克)公鸡的双侧睾丸重量分别为32克和63克;随着周龄的增长,公鸡睾丸重量相应改变.28~ 35周龄公鸡睾丸的重量最大且产量最高,此阶段公鸡容易失重.健康公鸡的睾丸呈奶油色、血管丰富、输精管发育良好,双侧睾丸重量在40~ 50克.此阶段注意每周对种公鸡称重两次,并结合胸肌触摸情况决定喂料量,当摸出胸肌发软时应立即加料,以保证种公鸡周增重达标,同时避免应激反应.

3.保持35周龄以后公鸡体重良好

公鸡35周龄后睾丸逐渐萎缩、重量变小,血管分布明显减少、色苍白,输精管颜色和大小不正常,产量逐渐减少、质量变差,种蛋受精率随之下降.通过加强管理以保持35周龄后公鸡体重良好、胸肌丰满,减缓种蛋受精率下降速度.饲喂不足或料量减少对公鸡体重、体况、睾丸大小、种蛋受精率都会造成不利影响;但过度饲喂或偷吃母鸡料则会引起公鸡体重超重,导致交配不成功.

四、加强日常管理

1.根据称重情况调节料量

生产管理中,以公鸡体重始终保持在《饲养管理手册》所给的标准范围内,且公鸡均匀度较高为给料原则,由于种公鸡需要持续产生,故绝对不可以减料,但也要避免公鸡吃料过多超重而引起受精率下降.注意每天喂料后检查公鸡吃料情况,每周对公鸡称重,以监测其周增重是否与标准一致.鸡群中公鸡数量较少,称重时的抽样比例要适当大些(占全群的10%);同时对所抽公鸡进行标记,以免称重误差较大引起增料量失误.

2.淘汰不良公鸡

每天巡视鸡群,及时淘汰不正常工作的公鸡,保证公母鸡的有效比例和料量喂给准确.

不健康公鸡的表现为瘦小、关节肿胀、脚垫发炎、冠髯黑暗,躲在蛋窝下不爱活动,常受强壮公鸡趋赶难以从公鸡喂料器中采食到饲料,往往从母鸡喂料器周围或鸡舍地面寻食饲料碎屑.

3.保持公鸡均匀度

瘦弱公鸡往往难以采食到充足的饲料而致体型更小,强壮公鸡又因采食过多饲料而超重,所以应将体型瘦小和过大的公鸡挑出,以提高种公鸡均匀度.这就要求喂料时布料快速、均匀,料位合理,喂料系统不漏料和倾斜,以使公鸡采食料量均匀一致.

4.防止发生脚垫炎

公鸡脚垫发炎会抑制其交配行为,或无法成功交配.在公鸡的后期管理中控制脚垫炎十分关键.具体做法:一是要使垫料具有足够的厚度(5-7毫米)且保持松软;二是及时拣出垫料上的废弃物以免扎伤鸡脚;三是保持鸡舍合理通风,以使垫料湿度适宜(50%-60%),不潮湿、不板结;四是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不应过高,以避免出现粪便黏稠而灼伤脚垫.

5.触摸与观察公鸡

公鸡的发育状态可由其胸肌丰满度得以体现.分别剖检胸肌呈“V”型和“U”型的两只公鸡,其双侧睾丸重量分别为25.8克和42.4克,发现胸肌“V”型公鸡的睾丸不但重量小而且血管分布稀少.公鸡只有在胸肌大小适宜(即龙骨到肛门有一个合适的角度)时,才能完成与母鸡的正常交配;胸肌过大或过小(龙骨到肛门之间角度不合适)的公鸡都难以与母鸡的泄殖腔接触,无法完成交配.生产中应经常触摸公鸡的胸肌,据此加强喂料调控,以确保公鸡维持较好体况,从而保证种蛋受精率达标.

通过观察公鸡脸色也可以判断出公鸡发育状况.事实证明,脸色苍白的公鸡睾丸重量小、血管稀疏.

跟踪观察发现,29周龄时超重的公鸡睾丸重量虽大,但随着周龄增长,到49周龄时睾丸重量则小于正常体重的公鸡.这充分证明了公鸡体重达标的重要性.

五、合理饲喂饲料

公鸡和母鸡的营养需求不同,在转群或加光时应及时对公鸡单独喂料,使公鸡保持良好的生理状态和授精率.只有当饲料中的能量水平大于2750大卡/千克时,才能确保公鸡体况达标、睾丸大小合适;当饲料中的粗蛋白质含量占120/0左右时,可以避免公鸡胸肌过大或精子质量过差(笔者将公鸡饲料的粗蛋白质含量设定在11.5%,效果良好).

在母鸡29—46周龄的产蛋期间,公鸡体重会增加1千克,应随着公鸡增重定期加料,避免公鸡体内的能量发生负平衡.一旦料量提供不足,公鸡就会提前出现羽毛脱落,其体重反而增加,种蛋受精率则降低.公鸡通常不会因为超重而停止交配,实际往往是由于停止交配而超重.

六、增加公鸡活跃性

1.替换公鸡

是指淘汰不能使用的公鸡,同时选择年轻有活力的公鸡补充人群.其优点是可以明显提高鸡群产蛋受精率.缺点是增加了鸡舍成本和附加公鸡成本;公鸡替换后需要提高生物安全隐患意识,因为补充人群的新公鸡可能感染过疾病,或免疫抗体与现鸡群不一致,养殖者要注意观察,做好预防措施.

2.群内交换公鸡

是指同一批种鸡不同鸡舍之间的公鸡交换.其优点是可以降低生物安全风险;缺点是公鸡周龄和体重均较大,经常交换使得公鸡发挥作用较晚,种蛋受精率改善不大.

3. 25周龄开始留备用公鸡

其优点是既无须担心生物安全问题,又可保证种蛋受精率.缺点是产蛋鸡舍需留出更多的饲养空间,备用公鸡成本增加;如果饲养空间准备不足,养殖密度过大,将影响公鸡均匀度,从而难以提高种蛋受精率.

(作者联系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红旗大街216号开元大厦8楼河北飞龙家禽育种有限公司邮编:050091)

饲养管理论文参考资料:

物流管理论文题目

企业管理论文5000字

管理会计案例分析论文

财务管理的论文题目

大学生时间管理论文

医学教育管理杂志

汇总:该文是一篇大学硕士与饲养管理本科饲养管理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公鸡和公鸡产蛋期和饲养管理方面论文范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