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中学生类论文范文例文 和论农村中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相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中学生范文 类别:毕业论文 2024-01-25

《论农村中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

该文是中学生方面论文范文检索与口语和中学生和培养类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梧州岑溪市大隆中学侯宗勇

【摘 要】本文论述了农村初中语文口语教学的意义、影响农村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因素及培养农村中学生口语能力的方法.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应端正和提高对说话教学的认识,重视和加强对口语教学的研究和训练.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 口语能力 意义 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A-0006-03

“口语”,就是人们常说的口头语,是指人与人交谈时所使用的语言,也是人们交流思想、抒发情感与发表主张的一种主要手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可长期以来,初中语文教学只注重书面语教学,而忽略了口语教学,尤其是广大的农村中学教师,在教学中并没有把口语教学放在重要位置上,没有对学生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训练.当今的农村正面临着一个日益开放的大好时机,经济蓬勃发展,人际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口语能力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农村语文教师只有充分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一、培养农村中学生口语能力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口语能力是语文课程标准给教师提出的目标和任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这样的课程目标:“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与交往.”可见,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应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包括平时被忽略的口语能力.

(二)良好的口语能力是适应农村改革开放的需要.农村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使农村和外界的联系更为密切,因而作为农村生力军的中学生,他们的口语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学生终究要完成学业,走出校门,步入社会.也许有的人再也不会去写文章,但话却是天天要说的.

(三)良好的口语能力能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效果.说和写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本来就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叶圣陶先生就说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把口语说好是写好文章的基础.”

(四)良好的口语能力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口语是一种很复杂的思维活动,它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思维能力.只有具备较强思维能力的人,才有可能做到出口成章.

(五)良好的口语能力使学生终生受益.如果一个人口齿伶俐,说话得体,那对他的社会生活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社会生活始终伴随着人的一生,假如一个人具有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就会有利于他各个方面持续性、全面性的发展,对其一生影响极大.所以说,培养好学生的口语能力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影响农村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因素

(一)客观因素

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学可谓都是重写轻说,这不但影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而且也影响了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尤其是广大农村初中,对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更加缺乏重视.而且农村文化生活贫乏,很多学生平时沉默寡言惯了,不经常与人进行口语交流,因而很容易造成口语交际能力的薄弱.

(二)主观因素

影响农村中学生口语能力的主观因素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种情况:

1.恐惧心理作怪.部分农村中学生生性胆小,在家听惯了父母之言,事事唯命是从,没有表达个人主张的习惯,又不敢正视现实,在日常生活中羞于或畏惧口语训练.

2.怯场心理使然.因为家庭教育过于简单或家庭贫穷,部分学生内心自卑或自我封闭.他们在小“语场”敢说,大“语场”不敢说,熟悉“语场”敢说,生疏“语场”不敢说,一说起话来就害羞,讲一两句就面红耳赤,在大庭广众之下更不敢表达个人观点.心里就算有话也说不出,真是有口难开.

3.性格因素影响.在农村中学,时常可见这样的现象:孤独内向的学生平时沉默寡言,喜欢独来独往,一点也不合群,说几句话就面露难色;性格暴躁的学生,不说话则已,一出口少不了粗言秽语,尽显其粗鲁本性.

4.轻视口语训练.部分农村语文教师没有把口语教学放在重要位置,致使学生对口语训练缺乏正确的认识,因而对口语训练持轻视、漠视的态度.也有部分学生认为,天天说话,还有必要加强训练吗?所以有的老师说,要让学生说说话,比登天还难.

三、培养农村中学生口语能力的方法

根据以上种种情况,对于农村中学生的口语能力,广大的农村教师不能求全责备,只能是一步步地培养.刘伯奎先生在《青年口才训练系统》中就说到:“在口才训练系统中,有两个举足轻重的环节:其一为思维环节,一个人思维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此人口才水平的高低;其二为心理素质环节,心理素质是否良好,决定了人们的口才能否在需要的时候得到应有的显现.”据此,多年来,我一直不断探索训练学生口语能力的方法,下面我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一点心得.

(一)从内因入手,克服学生的心理障碍,使他们放下思想包袱,鼓起勇气来说话.

首先,从思想上让学生认识到说话能力的重要作用.根据农村学生胆量小、见识不广的特点,农村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班会、活动课等给学生讲解“说”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语文的目的不是人人要考高分,而是要能够读得通,看得懂,说得明白.如果不善于“说”,即使有很高的语文水平,也不会得到别人的认可与理解.尤其是今后参加工作了,口语能力会直接影响到就业.

1.帮助学生从心灵深处树立“我能行”的信念.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不一样,他们中的大部分都缺乏自信.所以农村语文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培养好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能行.每名学生可以说都是一座等待开发的金矿,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地为学生创造平等的表现、展示、参与的机会,让学生时时刻刻都感到自己是最棒的,从而唤起他们的自信心.

2.在课堂上改变教师的形象,让学生增强说话的勇气.农村教师在课堂上要营造平等、、和谐的交流氛围.有些教师上课时不懂用肢体语言拉近自己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人敬而远之,不由得产生一种陌生感.这些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上课时学生不敢大声回答问题,更不要说自由发言了.所以,教师在面对学生时,应该把个人的烦恼抛于脑后,温和一点,亲切一点,幽默一点,努力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让学生像是在和老朋友聊天一样.这样学生才容易进入角色,敢于发言.

3.在课堂探究活动中让学生多积极发言、讨论.平时上课时,教师要多表扬学生,少批评学生,保护好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要设计好讨论的话题,让学生觉得有话可说.比如,老舍先生的《小麻雀》一文在结束时这样写到:“……小麻雀的脖子向左右歪了一歪,身子长出来了一些,似乎明白了点什么事.”笔者让学生讨论:“小麻雀最后是死了还是活着?它明白了一点什么呢?”这样的问题就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他们非常活跃,有的认为小麻雀已死,因为身子长了些,脖子又歪了,动也不能动了;有的认为小麻雀还活着,因为它并没有受到小猫的伤害,只是累了才一动不动,况且如果死了还能明白什么呢?你一言我一语的,思维活跃.学生既开动脑筋思考,又训练了口语能力.

4.引导学生树立现代正确的“口才观”.有些学生虽不否认人的口语能力的重要作用,但往往会心存疑虑,甚至有这样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能说会道”的人是“油嘴滑舌”“爱出风头”的表现,是奸诈小人的特长,令人讨厌;而忠厚诚实的人应该是做得多,说得少.这种口才观,实际上是把“能说会道”“能言善辨”与“油腔滑调”“花言巧语”划上等号了.因此,教师有必要跟学生谈谈什么才是现代正确的“口才观”.让学生明白,口才是一种有用的工具,它与人的品德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更不是狡猾的坏人的专利.一个正直的人,如果口舌木讷,言不及义,就会阻碍其发展.但如果掌握了口语能力这个实用工具,就好像是正义之师拥有了现代的武器装备,胜利在望.

此外,教师还要在课后与学生建立朋友式的关系,放下架子,深入学生当中,以学生朋友的身份共同面对学生的一切,让学生感到教师既是他们的良师,更是他们的益友,这样他们才会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说出来与教师分享.

(二)以课堂为主阵地,并积极开辟第二课堂,着力训练学生的思维,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1.明确要求,循序渐进,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强化训练.

张志公先生曾指出:“无论说话、听话、识字、读书、作文,能力怎样一步步地提高,应该有一般的规律可循.摸清这些规律,运用它,设计出训练的途径、步骤和方法,就能大大减少教学上的盲目性.”初中教师在新生一进校时就要明确提出今后的努力方向,进行口语能力的训练.具体做法是每节课前用3—5分钟进行口语练习,分三步走:

(1)在七年级阶段进行基本要求训练.从七年级第一个学期开始,就要按记分形式,每节课前由指定的五个人进行口语训练.在内容上的要求以培养兴趣为主,讲清一件事即可.口语训练的主题要与学生的生活贴近,让学生有话可说.如“向你介绍我”“我的爱好”等主题,就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采取的训练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给学生听一段录音,然后让学生复述内容;如播放音乐,进行音乐欣赏,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又如给学生一些图片,让学生看图说话或对话;还可以演示某些制作过程,如剪纸花、叠纸鹤等,让学生讲述制作过程.

在训练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①使用普通话.乡镇中学的学生除了少数一部分来自镇中心小学,大多数来自农村小学,说的是当地方言,平时生活中并不使用普通话,除少数几名学生能说得流利标准,其他学生都不敢说或羞于说,就算是有准备的课堂回答,也往往是用一两个字、词或短语,干巴巴地回答,不但缺乏最起码的完整性,更谈不上应有的条理性和内容的准确性.所以,教师应鼓励学生多用普通话交流.②态度大方,姿势端正,眼看听众,不能望天望地望窗外,不能抓耳挠腮.声音宏亮,语速适中,语调要有起伏顿挫.

虽说万事开头难,但对基本要求却要一丝不苟地执行.训练后采用评比打分的方法,教师要先示范评议一两次,然后由学生自己操作.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这样经过一年的严格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会有明显的进步和提高.

(2)在八年级阶段,要求学生用口头作文的形式会话,说得好.在这个阶段,教师要从口头作文的内容、质量方面作重点训练.具体要求是说说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身边的景、身边的物.要求学生做到:主题鲜明,观点正确;层次清晰,首尾呼应;语言流畅,用词准确;巧用修辞,生动形象.

初中生十分注重自己在同学心目中的“形象”,不愿在众目睽睽之下“露怯”.因此,他们会注意观察、分析周围的人、事、景、物;会主动阅读一些优秀的范文,从中学习选材、构思、谋篇布局的技巧,还力求做到新鲜、独特.在指导“猫”写作时,笔者率先示范,先说一说自家猫的外形、特点、本领等,然后再引导学生从猫的外貌、本领、生活习性以及用途等方面去描述自己眼中的猫,要求按一定的顺序,并抓住其特征准确地说.

学生有的说自家的猫外形漂亮,有的说自家的猫性格温顺,有的说自家的猫昼伏夜出,善捉老鼠……这样你一言我一语的,话匣子就打开了.笔者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综合刚敢于的表述,成段成篇地说一说,这样也为写好文章打好了基础.经过“说”后的写不但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起到了促进作用,而且通过写文章,又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说话的某些不足之处.

(3)九年级阶段,要求学生能紧扣话题发表意见,观点清楚,有一定的说服力.具体做法是:教师和学生一起,事先拟好题目,预备铃一响就由学生上台抽签决定,学生略作思考后就写作文.这样学生思考的时间短,发言时间又有限,而七年级、八年级训练的各项要求则不变,口头作文的难度就会明显提高,离预定的目标也会愈来愈接近.如在学习了议论文单元后,教师可以以“读书真的无用吗”或“金钱是万能的吗”等为题进行口头作文训练,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情况,紧扣话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学生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驳倒对方,往往会在课余时间搜集资料,寻找论据,并积极向别人请教.因为胸有成竹,所以学生在课堂上会踊跃发言.他们往往会旁征博引,有理有据,进行超水平的发挥.这样的训练,既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可以让学生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的质量,增强口语表达的严密性和逻辑性.

2.课后,教师还要积极开辟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对学生的口语能力进行多渠道的训练.

(1)开故事会.此训练方式寓练于乐,能大大激发听者、讲者的兴趣.教师可要求学生精选典型故事来讲,比如可以讲述神话故事、英雄人物故事等.平时可利用课余活动课,采取“擂台赛”的形式来进行,隔一段时间就评出几个优胜者,给予优胜者“故事大王”的称号,让获奖学生获得成就感,感染其他学生,以提高他们讲的兴趣.

(2)召开灵活多样的主题班会.如召开“我与总理比少年”等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班会,“一切为了明天”“命运不相信眼泪”等主题的立志奋斗班会,“中学生能否早恋”等主题的辩论会……这一切都由学生自己主持,让学生各抒己见.

(3)组织、策划课本剧表演.利用中学语文名篇《变色龙》《皇帝的新装》等,让学生分组自编自演,那样口头语言一定会更加丰富多彩,人物形象也会塑造得更生动.

(4)组建文学兴趣小组、影评小组.以观看“百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为契机,鼓励学生畅谈观后感,哪怕只是影片中的某个镜头、某个情节乃至某个道具,都可以让学生畅谈自己的真切感受.

(5)举行全校性演讲比赛.教师平时可借助现代化的电教设备,放映一些名人演讲的录像,进一步授之以法,引导学生学习名人演讲的风度、体态、语言和技巧.而全校性的演讲比赛则能激发学生更强烈的竞争意识,更高层次地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总之,口语表达对于学生的发展十分重要,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教师只有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持之以恒地对学生进行扎实的训练,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农村中学生的口语能力.

(责编秦越霞)

中学生论文参考资料:

中学生英语期刊

适合中学生的杂志

中学生杂志

中学生订阅的期刊杂志

中学生论文

中学生数学杂志

此文结论,此文为关于中学生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口语和中学生和培养相关中学生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