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软件学院有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与转型:实现省属示范性软件学院特色的有效途径方面论文范文例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软件学院范文 类别:毕业论文 2024-03-21

《转型:实现省属示范性软件学院特色的有效途径》

该文是关于软件学院方面专科开题报告范文与软件学院和示范性和有效途径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当2014年5月9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后,一时间高等学校转型发展成为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尤其是“为什么转型?”“为什么是我们转?”“向何处转型?”以及“如何转型?”等深层次问题更引发了广泛的思考和讨论.作为省级示范性软件学院,沈阳工业大学软件学院更加关注的问题是转型应如何落地和如何通过转型使学院加快发展的问题,这是因为示范性软件学院的就是转型发展的产物.尽管教育部所属高校的软件学院纷纷向高端发展,但省属示范性软件学院始终以培养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从事的就是高层次的现代职业教育.因此,转型决定的出台恰好为省属示范性软件学院的发展指出了确切、具体的方向,也奠定了政策基础.

一、良好的契合度和坚实的基础

尽管在先期转型的高校中,独立学院占有较大比重,但转型突出的是“应用型和地方性”的教育理念,这与省属示范性软件学院的创建初衷完全吻合.省属软件学院在创建初期通常具有企业的背景,尽管这种校企共建可能并未落到实处.在软件学院建院以来,包括本校在内的各省属示范性软件学院在应用型发展的道路上都进行丁诸多尝试,包括与企业的合作、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订单培养以及工程化的师资队伍建设等,取得了不少成效.不过,这些成果通常是片面的、局部的,还缺少一般性的成功案例,也达不到应用技术型的高度.这一方面囿于对教育规律的认识,更重要的原因是推动高校的分类发展必须形成国家战略,这是由我国高校公立性和政府主导性的特殊体制决定的.只有在明确且适当的顶层设计下,才有可能为应用型大学的发展提供相应的政策,营造出合适的环境,而应用型大学转型战略为此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对于一般省属软件学院来说,转型的意义更为深远.

首先,软件学院在应用型发展道路上尝试较早,与企业、行业和政府的合作较其他专业紧密,具有基础上的优势,转型发展是在现有工作基础上的扩展、深入和升华.同时,软件学院的高收费政策为开展校企合作、顾及企业利益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其次,软件学院主要以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等计算机类专业为主,是高校在校生最多的、技术发展和变化最快的专业之一,也是明显应以技术而非科学为着眼点的专业群.因此,尽快进行发展定位,明确培养目标,摆脱重知识、轻能力的状况,突出专业特色,更好地应对社会需求及变化,既符合学院、专业特点,也具有良好的可行性与代表性.

其三,应用技术型转型可以更好地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相吻合,因为二者的目标是一致的.尤其是,这种发展目标和要求与大多数省属软件学院的人才培养定位及学校的底蕴、教师的特长更为吻合.

其四,软件学院并非独立学院,而是根植于母体高校中,这使得学院与教学研究型母校联系紧密,容易从母校获取科学研究支持并保持其向上游发展的基础,保持现代职业教育与研究型学术教育之间的道路畅通.

总之,对于省属示范性软件学院,尽早进行应用技术型转型的研究和探索不仅是必要的,也是急需的.通过转型,更加准确地对自身进行定位和确定发展目标,将自身置于产业、行业的发展中,获取和充分利用企业、政府的资源,完成针对应用技术型人才的整个培养过程的创新认识和再创造,对整个学院、专业的发展、提高和特色化建设都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多方合力”是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途径

尽管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分类尚不清晰,但至少存在两种类型,即以学术、学科为核心的学科逻辑模式和以社会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为中心的高素质技能型模式.在社会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更需要将创新思想或技术快速转化成为生产力并服务于社会,也更需要两种类型的有力结合者——应用技术型,以便能够把最新、最有效的科学发现、科技发明按照市场要求转化为技术工艺体系,进而形成产品,将学术结合市场岗位实现更好的融合和再创新.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理论基础是基于技术逻辑的,为了完成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要从技术岗位对人才的需求出发划分专业并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基于知识应用导向设置课程,重点了解“我为什么要学习这个理论?”“掌握这个理论知识可以解决什么问题?”而不是“完整的理论体系是什么?”.这三种类型为高校的分类提供了指导,从学校的发展方向和意愿取向上说,省属示范性软件学院恰好应定位于中间的类型.

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应用技术型高等教育的师资队伍应该是双能型(双师型)的.教师除了要具有较强昀教学能力外,还要有充分的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实践指导的能力.同时,教师要遵循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要采用“课堂+现场实践”而不能仅是课堂的教学方法进行人才培养.在明确应用技术型的人才要求和定位后就会发现,限于目前高校的实际状况,这种类型的人才培养难以通过高校自身来完成.尽管高校具有根据一定目标、有组织地集中传授知识的优势,但企业更具有面向生产实际、了解技术及岗位需求的环境优势.二者优势的结合不仅能极大地提高人才培养的效能,也能从根本上改变和优化人才培养的方式.因此,校企合作所构成的教育系统才是完善的教育系统.更广泛地说,高校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应该从组织形式、环境构成及育人机制上与社会广泛合作,培养过程应该与行业、企业深度融合,“责任共担、全程参与、深度融合”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

三、转型要围绕轴心解决问题

尽管存在着制约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因素,尤其是观念上的转变以及相关政策上的缺失,但高校可以通过主动追求、探索实现有效的转型,并促进内、外环境的形成.总体上来说,转型需要重点解决如下问题.

(一)重构利益相关者深度融合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通过与企业、行业、政府以及社会的蜜切合作,理解行业、企业需求,引入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争取政府的资源优势,确定人才规格,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这里一个不可避免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吸引企业参与学校的合作呢?答案是利益.企业与高校是两类完全不同的团体,追逐利益最大化是企业的根本目标.因此,要参与高校的人才培养,企业就要从学校、政府或者社会得到利益,这种利益可能是直接的经济利益,也可能是人才、政策、社会声望等方面的间接利益.但在现阶段,前者的吸引力远大于后者.而转型发展的目标促使学校不仅要思考人才培养方案的变革,更要思考的是如何通过割舍学校的部分短期利益来换取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二)改革课程体系,突出教学内容的技术应用性

课程改革要以能力导向为理论基础,依据技术逻辑梳理关键能力,设置专业核心课程,突出培养专业技术岗位核心能力的完整性和理论知识的应用性.改革的目的是使之能够满足培养既有较好理论素养,了解有效的理论、先进的技术,又熟悉生产一线要求,善于发现问题并能应用适当理论提供解决方案,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面对社会发展产业升级和工作变化,具有较强适应性的人才的要求.

(三)改革教学安排,强调教育、教学过程的实践性

解决问题能力的捉高和理论的应用能力的提高主要来自于实践.改革教学安排不是指简单的增加实践,而是指实践内容的真实性、引导性和启发性,尤其是生产实际、软件开发中产生的真实项目,强调对学习兴趣的激发,对合适理论和技术的选择与应用以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锻炼.

(四)建设双能型结构师资队伍

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依赖于师资队伍,尽管近年来很多学校都不同程度地强调了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但效果并不明显.教师到企业锻炼常流于形式,这不仅是一个观念或觉悟的问题.为此,首先要改革教师的评价机制,包括水平、晋级、评职等,这是促使教师向双能型方向发展的根本.其次,要建立相关制度,采取专职、、短期聘任等多种方式组成学校、企业、管理等多方面人才组成的“混合型”教师队伍.

(五)构建应用技术型人才的评价体系

长期以来,对学科型人才评价的主要内容是知识的掌握程度,且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而对应用技术型人才必须建立相应的能力评价体系.其除了反映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外,重点完成对新理论和新技术的选择和应用能力、实践动手能力、项目组织能力、创新能力、表达与沟通协调能力等的评价.由于这些能力的获取、提高和评价更多地来自于实践和过程,因此,要形成多元、合理、过程性的评价体系.

四、结语

从从事教学及教学管理者的双重角度考虑,我们认为“转型发展”与“卓越计划”、“工程专业认证”等国家倡导或推行的计划均有不同.尽管这些计划之间并无内在冲突,甚至部分目标相近,但转型发展是对社会需求与中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更深层次的认识,不仅有助于解决高等学校同质化、人才培养脱离社会实际需求的问题,更有利于高校本身的明确定位和特色发展.基于上述认识,结合辽宁省教学改革立项,我们在校企合作模式、人才培养方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和教与学的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转型改革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我们认为,迅速推进省属示范性软件学院的转型,实现更紧密的校企融合,探索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能够有力地促进高校本身的人才培养能力的提升,是实现学院特色发展的有效途径.

软件学院论文参考资料:

毕业论文用什么软件写

软件技术毕业论文

电子杂志制作软件

论文免费查重软件

软件论文

常用工具软件论文

概括总结:这是一篇关于软件学院和示范性和有效途径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软件学院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软件学院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