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山东省毕业论文怎么写 和心向远方游历成长山东省临沂杏园小学中华文明探寻之旅游学报告类论文如何写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山东省范文 类别:毕业论文 2024-02-02

《心向远方游历成长山东省临沂杏园小学中华文明探寻之旅游学报告》

本文是山东省毕业论文怎么写和旅游学报告和杏园和中华文明有关论文如何写。

摘 要:在学校和家长的协力推动下,临沂杏园小学从2013年开始,启动了对“中华文明探寻之旅”的课程研发.学校每年都利用暑期时间,组织五年级学生集体赴西安开展研学旅行活动,让学生们在行走中研学、在研学中旅行,此游学活动受到了广大师生及家长的喜爱和热捧.西安游学,变革了师生与自然、与历史、与文化之间的对话方式,推动了课程的创新,增强了课程的生命力.

关键词:研学旅行;课程创新;文化寻根

中图分类号:G40-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7)21/24-0118-03

“真正的教养在路上,我们要从孔圣先师带领弟子周游列国中汲取教育的大智慧,跟孔子学做老师,引导学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杏园小学王德君校长在吸取了孔圣先师的教学经验后,极力推进研学旅行的实践探索,以提高课程建设的高度.与此同时,杏园小学家委会主任梁先生也主张:“让孩子走出校园小天地、走进社会大课堂,体现的是学校教师的担当精神和我们家长的责任意识.”由此可见,学生家长也极其看重研学旅行带给学生们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正是在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的全力推动、协同配合之下,杏园小学“中华文明探寻之旅”的游学课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从2013 年暑期在学校五年级学生中全面启动“中华文明探寻之旅”的游学课程以来,近几年,伴随着游学活动内容的翔实、生动,配套资源逐渐充实、丰富,课程实施过程也趋向成熟、高效,整个课程体系呈螺旋状不断优化、升级,成为最受杏园学子期待的成长课程.

一、向远方:我与梦想有个约定

“古有杏坛,今有杏园”.临沂杏园小学是一所年轻的市直学校,也是一所融古今、筑梦想的优质学校.学校办学理念先进开放,教师年轻富有,学生思想自由活跃,家长更是同频协力助教.他们的梦想,绝不仅局限在校园围墙之内,更不会禁锢于40 分钟的课堂之上,而是为梦想、向远方的深度追求.

(一)研学旅行让教师把课堂设在历史现场的梦想成为可能

古城西安历史悠久,有着七千多年的文明史、三千一百多年的建城史、一千一百多年的建都史,它是中华民族优秀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丝绸之路的起点.长安自古帝王都,其先后有秦、唐等13 个王朝在西安地区建都,丰镐都城、秦阿房宫、兵马俑、汉未央宫、长乐宫、隋大兴城、唐大明宫、兴庆宫等都勾勒出了后人的“长安情结”.《秦兵马俑》、《晏子使楚》、《将相和》等历史题材的文章,也都与秦唐王朝、帝都西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研学遇上旅行,教师便带领学生,把课堂设在西安古都的文化现场,并现场完成对课程关联内容的统合归整,开展模块化、主题式、综合性教学,让学生近距离地触摸历史、感知文明,激发学生们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研学旅行让学生实地探寻历史真相的梦想变得可行

对于历史的沧桑变迁,学生们会以自己独特的视角与方式去寻求历史的答案.七雄争霸,始皇横扫六国,最终完成统一大业,可谓千古一帝.在当时,秦国本不是最强的,国土面积不如楚国、经济实力不如齐国、军事实力不如魏国,为什么最后完成统一的历史使命呢?纸上得来终觉浅,于是学生们亲自去陕西历史博物馆寻找秦王统一六国的历史过程,通过图表、数据和先哲们的历史记录,去寻找历史的真相.

二、为远行:我的旅程我做主

学校遵循全程育人、全员参与、全息统整的课程理念,将课程建设与游学活动同步规划、同向推进,实现“以游带学,以学促游”的教学目标.对于游学行程的规划和准备,主要是由最初的教师、家长大包大揽转变到后期让学生自主规划、自行准备,促使真正意义上的研学,从旅行活动的启动开始.在准备活动中,学生们互相帮助并服务他人,为整个团队的出行出谋划策,开启“我的游学”之旅.

(一)学生自主设计游学行程

对于研学旅行目的地城市的选择,学校最初主要是在综合教师意见的基础上确定的,但随着课程研发的深入,在关乎“游学目的地”的问题上,学校决定把选择权还给学生,由学生讨论决定:去哪里、怎么去、去几天.教师主要是做好主题的确定、信息的采集、数据的分析和方案的优化等服务保障工作.这种放权,会让学生旅行更舒畅、研学更主动.特别是2015 年学生们自主确定的游学行程,采取汽车五日集体旅行的方式,制定了以河南龙门石窟为中转驿站、以古都西安为研学中轴、以河南开封为返程驿站的考察方案.同时,学生们在制定方案的过程中,还充分考虑到行程与研学的需要,兼顾了旅行的劳逸结合,保证行车安全,这一设计方案受到了专业旅行社的赞赏.

(二)学生自行完成游学准备

游学课程的前期准备工作,既有旅程方面的物质筹备,更要有研学方面的知识准备.俗话说,兵马未到,粮草先行.旅行途中的物品准备,起初主要是由教师和家长包办,可效果却差强人意,孩子们经常因找不到旅行用品而囧象频现.后来教师和家长决定放手,让学生自己准备行程用品,结果却出现了让家长省心、教师放心的可喜局面.在此过程中,学生们调动以往的旅行经验,依据行程计划,详细列出采购清单与旅行备忘,自己打包入箱、有序放置.偶有小遗漏,也会在寻求同伴的帮助下解决.游学中,学生们不单是观光客,更是研学者,所以关于研学方面的知识准备方面,学生们也做到了尽心尽力.以2016 年的研学旅行为例,学生们聚焦河南、陕西两个文化大省,开展了多领域、多视角、多元化的事前调查研究活动,为研学旅行预热.他们通过图书查询、网络搜集、家长采访等方式,搜集了大量的秦唐文化资料,网罗了海量的河南、陕西人文材料,或抄印成册传阅学习,或制作成电子档案交流共享,还有的学生搜索下载了《龙门石窟》、《远古探秘———中国兵马俑》、《印象·西安》等城市文化宣传视频,在旅行大巴上随车播放,这样既了解了当地的文化,又消除了旅途的疲劳,一举两得.

三、在现场:我与历史玩穿越

研学旅行,是行走的大课堂,更是流动的教科书.这种全新的课程组织形式,不仅实现了空间的异地转换,更实现了知识的呈现方式、师生的教学方式、人与文化的对话方式的颠覆性变革.

(一)聆听叩击文字的历史回响

关于秦俑,有这样的描述:“兵马俑规模宏大......走进大厅,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师生站立展馆现场,在安静又凝重的氛围中,我们与历史的距离消失,仿佛一下子回到烽烟四起、群雄争霸的春秋战国时期,置身于杀声震天、战马嘶鸣的古代战场,文本中记录的每一个字、每一段历史都在敲击我们的心灵,透彻心扉、激荡魂魄.

(二)读懂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

关于秦俑中的每个兵马俑都是一件件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更是中华优秀文明的符号代言.兵马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的颔首低眉,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有的目光炯炯,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做殊死拼搏……兵马俑中的每一块砖头上都刻有工匠的名字,所有马车、武器上的零部件都是通用的,有着统一的标准.学生们体会到秦国的胜利实际上是制度的胜利,这种制度使全国力量凝结在一起,形成了强大的合力.学生们在研学的过程中,不仅读懂了秦俑艺术的美,更读懂了中华民族的魂即团结.通过睹物思史,每一名师生都不由地为中华灿烂文明而动容、而自豪.

(三)体验穿越时空的古代生活

在河南开封的清明上河园,学生了解到该公园以画家张择端的写实画作《清明上河图》为蓝本,参照宋朝市井文化、民族风情的文化背景,以游客参与体验为特点的文化主题公园.在园中,身着宋朝装扮的贩夫走卒随处可见,学生们一会儿和小贩讨价还价,一会儿接受捕快的盘问,一会儿给过往的马车让路,仿佛真的回到了一千年前的宋朝街道.在园中,学生们不仅真切地体会到了北宋城市的繁荣面貌和当时各个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而且加深了对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的了解,对中国古代风俗画的认识有了新的诠释.

(四)揭秘传奇事件背后的科学真相

西安小雁塔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经历了无数的风云故事,最有名的当为“三裂三合”的历史传奇.一座砖塔经过数次地震开裂而不倒塌,反能自然复合,这使人们百思不得其解,于是便把小雁塔的合拢称为“神合”.对于这个神奇的历史传说,我们鼓励学生去探究“神合”背后的真正奥秘,让学生们了解这不是神灵的力量,而是古代能工巧匠根据西安地质情况,特地将塔基用夯土筑成一个半圆球体,均匀分散受震后的压力.这就是小雁塔虽历经数十次地震,但仍象“不倒翁”一样屹立不倒的科学原因,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杰出的智慧.

四、归来兮:我与文明深对话

游学结束,学生们携着满满的收获归来,更带着深深的感动归来.在游学过程中,学生们钟爱传统、热爱中华文化的感情油然而生.对文化古都的研学之旅,是孩子们休闲放松的心灵之旅,更是师生文化寻根的探究之旅.旅途行程虽然结束,但学生们继续研学的景象却是方兴未艾,学生们纷纷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围绕大美西安选题,持续开展旅行后的研学活动.其研究领域覆盖面之广:从地理位置到气候植被,从历史建筑到饮食文化,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研究视角有个性:从自己喜欢的马俑造型到当地的地名街道,从对帝王陵墓的统计到历朝定都的变更,选题极具儿童化的兴趣立场……这一个个的小课题研究,促进了游学师生与中华文明的深度对话.

山东省论文参考资料:

评论:上述文章是一篇适合旅游学报告和杏园和中华文明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山东省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山东省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