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博物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和如意猴南京博物院藏猴文物展相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博物范文 类别:毕业论文 2024-04-08

《如意猴南京博物院藏猴文物展》

该文是关于博物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与文物展和南京博物院和如意相关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文:雷焕昂 图:南京博物院提供

猴年春节的爆竹声渐渐退去,而蕴含着祥瑞气象的“猴文物”却越来越受藏者喜爱,中国古代“猴文化”被越来越多地发掘出来,人们以此欢度猴年春节的同时,也传达出中国人对这一灵长动物的喜爱之情.为此,南京博物院已于1月25日举办“如意猴——南京博物院藏猴文物展”,展期三个月.展览凭借南博丰富的馆藏资源、借助社会广博的收藏力量,呈现了品类丰富、材质众多的猴文物展.早在一年前,南博开展相关猴文物的征集,并鼓励公众广泛参与,拿出家藏的“猴宝贝”及其故事送进展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本次展览的文物包括绘画、邮票、年画以及泥塑、玉雕、金属雕塑、瓷器、石雕、砖雕、木雕、牙雕、紫砂、漆器、古籍等,内容包括马上封猴、灵猴献寿、生肖猴、戏猴图、闹天宫等.这些文物从不同侧面诠释了中国传统猴文化,具有鲜明的民俗文化特色和时代特色.展览取名“如意猴”,让观众欣赏猴文物的精美多彩,体会中国猴文化丰富的底蕴.

猴,生性机灵、好动,在中国,又是十二生肖之一,位列第九,所谓“申猴”.猴文化,也已成为中国生肖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东汉赵晔著作《吴越春秋》中《句践阴谋外传》所述袁公与处女比箭,而后化成白猿离去一事,可谓中国古代有关猿猴故事的较早的文字记载.在汉语中,也有不少关于猿猴的成语.其中,脍炙人口的有“朝三暮四”、“心猿意马”、“沐猴而冠”、“树倒猢狲散”等.唐宋以后,与猴有关的赋、笔记体小说、长篇小说,为数不少.其中,值得一提的有西晋著名诗人傅玄的赋《猿猴赋》、张华的笔记体小说《博物志》,南朝宋小说名家刘义庆的笔记体小说《世说新语》,明代著名小说家吴承恩的长篇小说巨著《西游记》等.

“猴”与“侯”同音,东汉班固所撰《白虎通义》中说:“猴,侯也,见人设食伏机,则凭高四望,善于侯者也.”在古代,猴被赋予加官封侯的美好愿望,其活泼祥瑞的形象活现于绘画、工艺、建筑等诸多领域.

而考古发掘出土更早的猴文物,则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有夹砂红陶猴头雕像和猴形石饰件,雕刻简练,形象生动.秦汉以降,猿猴形象更多地出现于不同材质的文物上,如商代蹲而仰面的园雕玉猴、东周中山国的攀猴烛台、西汉较多出现的四猴纹铜镜、出土于甘肃武威磨盘子的东汉木雕猴,可知猴子很早就受到人们的关注、重视和喜爱.在中国民俗文化中,猴子的地位也非同一般,甚至到了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地步.在我国西北地区,直到现代,农家的炕头上仍多有用青石雕刻的“ 护娃猴”,村村拴马柱头上有“避瘟猴”.一些地区码头上还流行“护航猴”,贺寿之神“抱桃猴”.此外,猴子还有“祈雨”“求子”等多种功能.在中华传统中,猴文化往往又和灵敏、仁爱、瑞祥、如意联系在一起.古代有公、侯、伯、子、男的封爵制,拜相封侯是人们的人生价值取向.“猴”便成为人们心目中吉瑞美好事物的象征.故在古代绘画中,猴常与马、枫树或蜜蜂一同入画,寓意“马上封侯”,猴拿官印爬在枫树上,象征“封侯挂印”;大猴背小猴,含有“辈辈封侯”之意.此外还有“灵猴献瑞”“灵猴献寿”等图案和造型,皆寄寓了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求.

此次展出的文物中,有一幅“猴画”《枫猴图》,出自于清代画家章于.

章于,号梓邨,江苏无锡人,以善画猿猴著名.笔下猿猴搔痒、捉虱、理毛,姿态万千,形态各异,妙趣横生,灵动洒脱.在这幅《枫猴图》中,远景山峦层叠,潺潺细流从远方的群山中缓缓进入画面前方,岸边的枫树林已长出新叶,画面中心共绘猴三只,其中左下方,一猴坐于石上,似在低头进食,其余两猴攀爬嬉戏于树上,其中一猴欲从树上跃下,似被石上之猴吸引,猴子的嬉闹跃动打破了幽幽山谷的宁静,画面一张一弛、动静结合.

画面左上方有画家本人题跋:“壬申小春月,仿文衡山笔法 章于”由此可见,此画表现了初春时节的勃勃生机以及“马上封侯”的新年美好祝愿.

除了吉祥如意的含义以外,猴子在古代艺术中,也有成教化、助人伦的寓意,红漆雕刻三猿大圆盘,外髹朱漆,绘有松下三猴,三只猴子呈半蹲姿势,模样憨态可掬:第一只用手捂着耳朵,第二只用手捂住嘴巴,第三只用手蒙着眼睛,淋漓尽致地表现出谨慎善为、与世无争的处世性格.三只猴子分别代表的是:不看、不听、不说.出自论语:“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

此外,展出中的文物中还有不少民间艺人创作的“猴工艺”及民间藏家提供的“猴藏品”,可谓“猴艺”在民间.如由江苏省著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惠山泥人的代表性传承人喻湘莲创作的作品《美猴王》,以传统的泥塑工艺塑造美猴王的神武英勇、法力无边的神力,人物造型生动,合理夸张,配色鲜明和谐.所捏泥人如郭沫若先生所赞,“人物无古今,须臾出手中”.

而民间藏家提供的庚申年猴年邮票以及雨花石等文物也极具观赏价值和艺术特色.

博物论文参考资料:

博物杂志订阅

此文结论:上文是一篇适合不知如何写文物展和南京博物院和如意方面的博物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博物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