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名人相关论文范文检索 与一栋名人故居的处置分歧方面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名人范文 类别:毕业论文 2024-02-29

《一栋名人故居的处置分歧》

本文是关于名人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跟名人故居和处置分歧和分歧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文/ 曾宇

针对新加坡建国总理故居处置的分歧,女儿李玮玲与次子李显扬2017 年6 月14 日,将一份题为“的价值观哪去了”(What HasHappened to Lee Kuan Yew´s Values)的六页声明发上Facebook,表示对长兄李显龙总理“失去信心”.

声明指责李显龙利用总理一职设法挽留欧思礼路38 号的故居.声明表示,这个做法违背了父亲生前的意愿.李显扬甚至还在声明中说,“会在可预见的将来离开新加坡”.

针对两人的指控,李显龙则回应说,兄弟姐妹之间可能存在分歧,但这些分歧本应只限在家里.自从父亲去世后,“出于对父母的尊重,身为长子,我尽一切努力处理我们家人之间的纷争”,而“我弟弟妹妹的公开信伤害了父亲的遗产”.

这处遗产,就是欧思礼路38 号.

遗愿

在2013 年12 月17 日立下的遗嘱中写道:“这是我的愿望,也是亡妻柯玉芝的愿望.在我过世以后,我欧思礼路38 号的住家必须即刻拆除.如果我女儿玮玲选择继续居住,那么房子必须在玮玲搬出后即刻拆除.关于拆掉房子,我要求我每一个孩子务必执行我们的愿望.”

2015 年,因严重肺炎住院超过六周后,于3 月23 日与世长辞,享年91 岁.

同年,李玮玲和李显扬公开了遗嘱中有关处置故居的内容,强调父亲在晚年时曾数次要求新加坡政府保证在他去世后拆除故居,以免成为“供人崇拜的遗迹”.

尽管清楚一些人希望保留他的住所,但还是坚持表示希望不对外开放故居:

“如果我们的子女因法律的修改或因各种规则和条例约束而无法拆除房子,那么我希望除了我的子女、他们的家人及后代子孙以外,房子绝不对外开放.”

李玮玲和李显扬曾表示,他们有作为遗嘱执行人的责任及作为子女的道德义务,须严格执行的遗嘱:“家父为服务新加坡人民而奉献一生,我们希望国人能尊重他的遗愿.”

历史

那么,李显龙力主保留,但妹妹和弟弟不惜与兄长决裂、“自我流放”也要坚持拆除的这栋老房子,究竟有多少故事呢?

欧思礼路38 号在100 多年前建造,可谓生命中最重要的坐标.自1940 年代起居住于此,三个子女李显龙、李玮玲和李显扬也都在此长大.

这处居所在新加坡争取自治和独立的建国历程中也占有重要地位:行动党1954 年成立前,创党成员多次聚集在屋内地下室开会,商讨党名、党徽、理念和新加坡的未来,因此这里也可说是行动党的诞生地.

不过,曾在《硬道理》中说,由于他住家邻近的屋子都不可以建高,拆屋后该地段就可以改变规划,把屋子建高,土地价值也会提升.他还说过,这栋屋子已经老旧,虽然柱子还稳,但墙壁已龟裂,要保留及维修将花费不菲.

然而,新加坡市区重建局和国家文物局则表示,一旦日后决定拆除这栋旧洋房,当局也会考虑其历史意义,不会允许它重新发展为商业用途或高密度住宅等项目.

作为新加坡的大管家,被尼克松称作“最有能力的领导人之一”,与丘吉尔相提并论;撒切尔夫人形容为“20 世纪最有才干的治国实践者”;克林顿则称他是“过去50 年来世界上最智慧、最博学、最有效率的领导人之一”.

他被称为一位活跃在“小舞台上的大人物”,一位“柔性的主义者”.创造的“新加坡模式”将政治垄断、高效市场经济、东方儒家文化、高科技和消费主义结合在一起,创造了新加坡的经济和政治奇迹.

1959 年出任新加坡自治邦总理,1990 年卸任总理,但在这后来的20 多年中仍在左右新加坡的外交政策.2011 年,卸任内阁资政,正式结束政治生涯.

民议

2015 年去世后,遗嘱一经公布,很多网民在《联合早报》的Facebook 页面留言,表达对欧思礼路38 号的处理意见.

一些网友说,“先生的遗嘱要完成,不然立遗嘱就没有意义”,“尊重建国总理的私隐,这是他唯一的私人空间和回忆”,“先生这一决定是明智之举,避免被有心人利用”.

不过也有网友表达不同意见:“这栋楼一旦失去了, 就意味着无所考察李老先生的点点滴滴.就因为他是我们的国父,这栋楼有新加坡的历史,是后代认识先人的最佳教材,请三思.”

“虽说尊重他老人家意愿固然没错,但是后人也有本身的立场以不同角度做诠释与持相反看法……要知道这一拆就等于拆掉新加坡弥足珍贵的历史文物,割断后人追溯伟大先人的宝贵遗迹.”

还有人建议,可以把建筑材料和文物保留下来,让国人留下纪念;或者在拆除后把所有材料做上标记,再选合适地点把材料原样拼装起来.

名人故居情结

华人社会里也一直有伟人故居情结.去世后,他的旧居是否被保留下来,成为一个问题.普通新加坡人怎么想,一家英国媒体做的调查,主要观点和比例非常有意思.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了新加坡人理性务实和尊重他人意愿的国民性格.

由于近日,李显龙总理和李显扬各自捐出故居一半市值的款项到八个慈善组织或基金,英国一门户新闻网站针对故居的使用状况,调查了1000 个新加坡人, 发现绝大多数受访者(77%) 支持拆除故居欧思礼路38 号.

其中61% 的新加坡人认为总理李显龙和他的哥哥这样做是慈善行为, 然而, 有17% 的受访者认为他们应该把所有款项都捐给慈善机构,另一方面, 有7% 的人认为他们没必要捐赠给慈善机构.

针对是否拆除故居,77% 赞成的人主要认为这是尊重的遗愿和他们的隐私,15% 的反对者认为的故居有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而且是属于国人的.

此外,调查还询问了“是否应该建一个纪念馆来纪念总理?”,56% 的新加坡人觉得这样的纪念是必要的,主要认为这可以时刻提醒他们的后代,可以把新加坡人联系在一起.然而,34% 的新加坡人认为建纪念馆没必要,主要原因是已经有类似纪念碑/ 建筑专门用于纪念,还有人认为建纪念碑只是一个形象工程,以及怀疑政府只是以这种方式来获得更多选票.

当然,也有人认为这栋房屋确实应该保留,理由是新加坡是一个新国家,其历史只有50 年,缺少的就是历史文化底蕴,人们看到的基本上都是新建筑,而故居在这里住了70 年, 把他的故居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对内既可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外又可作为吸引游客的著名景点,可说是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更何况,这一栋故居是单独庭院,保留起来也相当便利.

这一栋名人故居的走向到底如何,有待时间来决定.

名人论文参考资料:

名人传记杂志

上文总结:此文为一篇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名人故居和处置分歧和分歧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名人本科毕业论文名人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