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诗歌类有关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与黄河,一部诗歌的正典评吉狄马加《大河》相关论文怎么写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诗歌范文 类别:毕业论文 2024-03-23

《黄河,一部诗歌的正典评吉狄马加《大河》》

该文是诗歌类有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与黄河和吉狄马加和正典有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养育了世世代代的人民,也孕育了悠久灿烂的华夏文明.自古以来,诗人们描绘它,歌唱它,为它献上最华丽的词藻,最庄严的颂词.“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黄河怒浪连天来”“黄河远上白云间”“黄河九天上”“黄河天外来”“长河落日圆”“黄河入海流”.这些描绘黄河的锦绣佳句,我们都耳熟能详.但是古典诗歌囿于它视觉化、意象化的表现方式,加上格律的限制,尽管它可以将滔滔黄河奔腾不歇的气象描绘得栩栩如生,令读者如临其境,却难以呈现黄河从孕育、诞生到入海这一万里行程的整全面貌.更重要的,古典诗歌那种视觉化、片断化,总是从事物身旁和表面掠过的表现方式,使它很难从复杂的地理、人文和文化关系中呈现一个内在的、独异的黄河形象.新诗诞生以来,抒写黄河的诗篇不计其数,达到以上两项要求的大诗仍然毫无迹象.当代诗歌中,即使才华丰沛如骆一禾、海子,在面对黄河这样一个巨大题目时,也显示出某种支绌和局促.骆一禾1987年写过一首《黄河》,对黄河和人民、黄河与文明的关系有深入的领悟,但仍远未能呈现黄河的整全面貌.海子早期的长诗《河流》《但是,水、水》,都有对黄河形象的表现.但也许因为海子写作两首长诗时还太年轻,其中的黄河形象显得过于个人化,文化的油彩又过于浓厚.在海子个人化的文化想象中,黄河的形象被虚化了,也被概念化了,真实的黄河反而遁逝了.迄今为止,最能表现黄河的整全面貌以及黄河与人民命运联系的艺术作品是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但光未然的歌词—不仅作为诗,即以歌词本身来看—在其中也显得太简陋和寒酸了,完全配不上音乐主题的丰富和复杂以及其中洋溢的澎湃.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歌词作者对黄河的整全面貌把握不够,对黄河的文化和文明内涵理解肤浅.所以,中国诗人、中国诗歌面对黄河是有所负欠的.现在,吉狄马加以一首磅礴的长诗《大河》替我们偿还了这一延续了数千年的负欠,我们终于可以毫无愧疚地走向黄河,面对黄河了.

《大河》一共16节,215行,以宏大的篇幅、磅礴的气势,全景式地展现了黄河从诞生到入海的壮丽景观,表现了黄河与人、黄河与文明运命相关的内在联系,具有史诗性的宏伟气魄,其澎湃,想象恣肆,意象飞扬灵动,而又内涵深沉,结构严谨.全诗从蓝色时代的黄河、作为母亲的黄河、作为历史见证的黄河、作为诗歌和文明创造者的黄河、作为民族集体记忆的黄河等多个角度和层面展现了一个复杂、丰富、多面相、多样态的黄河形象,具有交响乐一般的宏伟构造,色彩富丽,音效层次丰富.这首长诗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前七节为第一部分,再往后七节为第二部分,最后两节为第三部分.前七节为黄河的前传,写它在雪域高原的诞生和出发.接下来七节是黄河的正传,描绘了黄河与人在华夏大地上的互相发现和创造,并凝成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最后两节是黄河在入海处的深情回望和咏赞.显然,这是一个类似奏鸣曲式的结构.类似奏鸣曲,这首诗也有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第一主题是关于黄河的实体形象的,第二主题则是关于黄河的精神形象的,关于语言、诗歌、文化和文明的.

黄河的诞生之地是一片神圣的雪域,这里是“诸神的圣殿”“先于创造的神圣的剧场”,“威名显赫的雪族十二子就出生在这里/它们的灵肉彼此相依,没有敌对杀戮”.然而,诗人说,“在这里被命名之前,没有内在的意义”.这一片雪域期待被命名.然而,谁能命名它?黄河.在黄河诞生之前,这片雪域高原尽管是诸神的神殿、神圣的剧场,有“光明的使臣伫立在大地的”为之祝福,它充其量仍然只是一个自然的存在,是“寒冷的虚空,白色的睡眠,倾斜的深渊”,其间的诞生和死亡也只是自然周而复始的循环(“只有诞生是唯一的死亡/只有死亡是无数的诞生”),光明使臣“纯洁的目光”也只能“化为风的灰烬”.对此,诗人忍不住发出“哦,大河,在你出现之前,都是空白”的感叹.黄河以什么给这片雪域命名?以它创造的文化和文明.正是黄河用它创造的华夏文化和华夏文明,赋予了这片雪域高原作为文化和文明之源的身份.因此,这一命名理所当然成为万物的节日:“当它被正式命名的时候,万物的节日/……/所有的先知都蹲在原初的入口/等待着加冕,在太阳和火焰的引领下/白色的河床,像一幅立体的图画/天空的祭坛升高,神祇的银河显现”.“在太阳和火焰的引领下”,被加冕的不仅是先知,也包括这一片雪域本身.这一诞生被赋予了某种天命,黄河成了银河在人间的倒影.是的,正是黄河诞生的第一滴水,“惊醒了这片死去了但仍然活着的大海”:这微渺的、近乎乌有的滴水的声音,却实在是一声创世的惊雷.这片雪域曾经是奔腾飞跃的大海,它被冻结,被冰封,似乎死去了,但是,那正午强光下从皑皑雪峰滴落的第一滴水就使它复活了,永不疲倦的喧嚣重新回响在这个冰封世界.

在这一部分里,诗人以超现实的华彩手法对黄河的诞生做了浓墨重彩的描绘.描写这一诞生过程的第5节既是第一部分的,也是全诗最流光溢彩的段落之一.无处不在,创造一切的光.一片炫目的光炸开空间.在这个伟大的仪式上,作为创造者的光见证了自己的创造物的诞生:

此时没有君王,只有吹拂的风,消失的火

还有宽阔,无限,荒凉,巨大的存在

谁是这里真正的主宰?那创造了一切的幻影

哦光,无处不在的光,才是至高无上的君王

是它将形而上的空气燃烧成了沙子

光是天空的脊柱,光是宇宙的长矛

哦光,光是光的心脏,光的巨石轻如羽毛

光出现的时候,太阳,星星,纯粹之物

都见证了一个伟大的仪式,哦光,因为你

在明净抽象的凝块上我第一次看见了水

这是一个超现实的光的空间.中国古典诗人对于光有特殊的敏感.实际上,古典诗歌的意象几乎都浸透了光,在意象的表面始终闪烁、跳动着光.《西洲曲》《春江花月夜》可为代表,前者的物象表面日光四射(“单衫杏子红,双鬓雏鸦色”“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后者的物象表面月光明灭(“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古典诗人偏爱晨光、落日之光,尤其偏爱月光,而回避正午的强光.有趣的是,古典诗人也对直接描写光缺少兴趣,他们更喜欢让你从物的表面去感觉光的存在.对于光的这种超现实的想象更是稀缺.在古典诗歌领域,我们找不到与这一段气魄雄伟、淋漓尽致的光的赞歌相似的例子.事实上,这一节诗倒让我们想起伟大的希腊诗人、光明的歌者埃利蒂斯最华彩的一些篇章.艾青也写过《光的赞歌》,但艾青的描绘与这一段的强度相比,就黯然失色了.显然,诗人在这里引入了一种富于现代意义的感觉和情感上的强烈性.这种强烈性改变了传统诗歌那种温柔敦厚、平和中庸的色彩,也改变了描写对象的传统特征.诗人笔下的黄河不但是强烈的,更是现代的、当下的,是诗人基于当代生活的一个强力创造.黄河本来是一个特别强悍的存在,在描写黄河的时候,甚至宁静祥和的古典诗人也不得不改变其优雅平和的笔调,变得野性和放肆——本文开头关于黄河的引诗可以为证——但与吉狄马加的奔放恣肆的超现实想象比起来,那种野性和放肆就显得驯顺和柔弱了.

接下来的两节是对初生的河水的描绘.诗人把初生的河水喻为“纯洁的处子”,相应地,诗人的笔调也变得温柔了,声调也降低了许多,风格从壮美转向优美:“从这里出发.巴颜喀拉创造了你/想象吧,一滴水,循环往复的镜子/琥珀色的光明,进入转瞬即逝的存在/远处凝固的水,如同纯洁的处子/想象吧,是那一滴水最早预言了结局?/并且最早敲响了那蓝色国度的水之门/……/大地的胎盘,在,在战栗,在聚拢/扎曲之水,卡日曲之水,约古宗列曲之水/还有那些星罗棋布,蓝宝石一样的海子”“这片白色的领地没有此岸和彼岸/只有水的思想——和花冠——爬上栅栏/每一次诞生,都是一次壮丽的分娩/如同一种启示,它能听见那遥远的回声/……/哦只要有了高度,每一滴水都让我惊奇/千百条静脉畅饮着未知的无色甘露/羚羊的独语,雪豹的弧线,牛角的鸣响/在风暴的顶端,唤醒了沉睡的信使”.相信到过黄河源,到过那片雪域高原的读者,都会从诗人的这些描写中感受到它独特的夏季之美.

诗的第一部分描写雪域圣境初生的黄河.与雪域的环境相适应,这一部分的主体色调是富于幻想、超现实的蓝,也是黄河的蓝色时代.第8节开始,诗歌进入对黄河进入人境后的描写,主体色调也变成了凝重的、贴近现实的黄.在这一部分(8-14节)里,黄河不再是一个纯粹自然的存在,它的存在、命运开始和人发生密切的联系.诗人着意从黄河与人,黄河与历史、文明的关系中展现其复杂的、多面相的存在,呈现它作为“集体的记忆,一个民族的记忆”的完整面貌.这一部分中,由于从圣境降到了人境,超现实的想象减少了,意象趋于日常化,声音也从咏叹调降为宣叙调.

第8节以一个咏叹性的“哦大河”开启了第二部分的叙述.事实上,这一部分中,除了第10节和第13节,每一节均以“哦大河”开头,这是一种情不自禁的赞叹(“哦大河”最早出现在第4节,但没有位于开头,意味显然不同).黄河是自我命名的,“哦大河,没有谁为你命名/是因为你的颜色,说出了你的名字”,它又命名了它所养育的庄稼和人:“你的手臂之上,生长着金黄的麦子/浮动的星群吹动着植物的气息/的泥土,被揉捏成炫目的身体/舞蹈的男人和女人隐没于子夜/他们却又在彩陶上获得了永生.”黄河、的泥土、金黄的麦子、黄皮肤的人民结成了一个命运的共同体.在以下的诗句中,水和人的这种合体共生得到最强烈的表达:“是水让他们的双手能触摸梦境/还是水让祭祀者抓住冰的火焰/在最初的曙光里,孩子,牲畜,炊烟/每一次睁开眼睛,神的面具都会显现”.

在第9和第10两节中,黄河作为母亲的形象出现.“你是原始的母亲……”人和黄河的血缘纽带确立了.但在第9节中,诗人又深情回望了黄河的蓝色时代,它的婴儿期和少女期:“你是原始的母亲,曾经也是婴儿/群山护卫的摇篮见证了你的成长/神授的史诗,手持法器的钥匙/当你的秀发被黎明的风梳理/少女的身姿,牵引着众神的双目/那炫目的光芒让瞩望者失明/那是你的蓝色时代,无与伦比的美”.诗人宣称,“如果真的不知道你的少女时代/我,我们,他们,那些尊称你为母亲的人/就不配获得作为你后代子孙的资格”.诗人的这一深情回望,沟通了第二部分和第一部分,让两者之间在诗情上发生联系,从而让两部分榫卯相合.第三部分的第13节则是最后一次的回望,由此让全诗首尾相贯,紧密结合.这种暗中的榫卯相连也是长诗必要的技巧之一.第10节进一步深化黄河作为母亲的形象:“我们把你称为母亲,那黝黑的/在那大地裸露的身躯之上,我们的节奏/就是波浪的节奏,就是水流的节奏”.作为母亲的黄河,赐予人类丰收、食物,也赐予人类平和美好的生活:“我们和种子在春天许下亮晶晶的心愿/终会在秋天纯净的高空看见果实的图案/就在夜色来临之前,无边的倦意正在扩散/像回到栏圈的羊群,牛粪的火塘发出红光……”

在第11节中,黄河是历史的见证者.这是苦难、悲壮的历史:“哦大河,在你沿岸的黄土深处/埋葬过英雄和智者,沉默的骨头/举起过正义的旗帜,掀起过愤怒的风暴”.然而,也是光荣的历史:“他们在这里成功地阻挡了凶恶的敌人/在传之后世并不久远的故事里,讲述者/就像在述说家传的闪着微光温暖的器皿”.生存者也是见证者:“穿过了千年还赶着牲口的旅人/见证了古老的死亡和并不新鲜的重生”.

第12节中,黄河是诗歌的创造者.“哦大河,你的语言胜过了黄金和宝石/你在诗人的舌尖上被神秘的力量触及/在同样的事物背后,生成在本质之间”.黄河本身就是诗,诗不过“是你改变了自己存在于现实的形式”.对此,诗人赞叹道:“世上没有哪一条被诗神击中的河流/能像你一样成为了一部诗歌的正典/你用词语搭建的城池,至今没有对手.”灿烂辉煌的中国古典诗歌传统包含了两个源头,一个是《诗经》的传统,也就是黄河的传统,一个是《楚辞》的传统,也就是长江的传统.这两个传统在数千年间互相应和、对话、影响、融合,造成了古典诗歌星华灿烂的局面,而其中黄河的传统一直是主流.所以,把黄河称为“诗歌的正典”乃是实至名归,并非诗人夸张.

第13、14节中,黄河是文明的创造者和民族的集体记忆.黄河作为文明创造者的形象依靠一个奇特的比喻得到确立.“或许,这就是东方文明制高点的冠冕/作为罗盘和磁铁最中心的红色部分/凭借包容异质的力量,打开铁的褶皱/在离你最近的地方,那些不同的族群/认同共生,对抗分离,守护传统”.这个比喻取自日常生活的常见之物,却饶有深意.磁铁依靠它的吸力和磁化的能力,把铁物质吸引、凝聚在它的周围.在诗人看来,黄河就是具有这种神奇能力的磁铁,“凭借包容异质的力量,打开铁的褶皱”,让不同的族群认同共生——当然其中也免不了对抗分离——最终形成共同的传统,并世代守护之.这个罗盘和磁铁最中心的“红色部分”,到了下一节就化身为种族和文化的血,“你的血管里流淌着不同的血/但他们都是红色的,这个颜色只属于你”.正是来自黄河、生成酝酿于黄河的共同文化基因最终构成了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在这个星球上,你是东方的肚脐/……/你不是一个人的记忆,你如果是——/也只能是成千上万个人的记忆/对!那是集体的记忆,一个民族的记忆”.这个记忆凝成于千万年的历史,同时又是敞向未来的:“当自由的风,从宇宙的最深处吹来/你将独自掀开自己金黄神圣的面具/好让已经熄灭的灯盏被太阳点燃/好让的子宫绽放出月桂的香气”.

第15节的吟咏兼有回顾和展望的性质.通过回顾黄河“还是一滴水的时候”,展望黄河作为波浪消失于大海的时候,在源头和入海口之间建立起对话,沟通了雪山、河流和大海,也从结构上沟通了全诗的三个部分,让三部分结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在诗人的叙述中,那最初的一滴水因为听见了大海的呼唤,才从雪峰的悬崖滴落,踏上奔向大海的进程;而大海在远方也听见了那最初的一滴水的心愿,那天籁之乐的第一个音符、创始者说出的第一个词.

最后一节是尾声,以精练的篇幅回溯、复现了全诗的主题,在一种深情回望的氛围中结束全篇,“因为这条河流/已经把它的全部隐秘和故事告诉了我们”.诗人从现实和精神两个层面概括了这条河对于这个民族的意义,一方面“它是现实的,就如同它滋养的这片大地/我们在它的岸边劳作歌唱,生生不息/一代又一代,迎接了诞生,平静地死亡/它恩赐予我们的幸福,安宁,快乐和达观/已经远远超过了它带给我们的悲伤和不幸”,另一方面“它是精神的”,“这条河流以它的坚韧,朴实和善良/给一个东方辉煌而又苦难深重的民族/传授了最独特的智慧以及人的尊严和意义”.因此,“它岁岁年年/都会浮现在我们的梦境里,时时刻刻/都会潜入在我们的意识中,分分秒秒/都与我们的呼吸、心跳和生命在一起”.全诗戛然结束于黄河的名字第一次出现于诗章之时:“哦大河!请允许我怀着最大的敬意/——把你早已闻名遐迩的名字/再一次深情地告诉这个世界:黄河!”

从上文粗浅的分析中,我们多少已经能够感觉到这首诗的厚重分量.但是,我们还没有特别触及这首诗的第二主题,这个主题被诗人巧妙地嵌入对黄河形象的描写和咏唱中,这就是关于命名、语言、诗歌和文明的主题.事实上,语言、文明的主题和黄河的主题在这首诗中自始至终扭绞在一起,两个主题互相应和、对答、支持,成为这首诗结构上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同时也把这首诗对黄河、人民、文化、文明的思考引向了更深的层次.实际上,黄河在这首诗里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它是那条奔流在中华大地、养育了两岸的庄稼和人民的实体的河,另一方面它又是流淌在我们血液里,浮现在我们梦境中,与我们的呼吸、心跳和生命共在的语言之河、诗歌之河、文化和文明之河.正因如此,作为一种文明的黄河,其影响并不止于它流经的地方,也不止于它广大的流域,而是广泛地影响及于受华夏文明哺育的每一分子,黄河的这一影响是超越地域,超越民族,甚至也是超越人种的.

这个语言和文化的主题,诗人在长诗的开篇就开宗明义地申明了.在诗的第1节,诗人写道:“在这里被命名之前,没有内在的意义”.在第2节,诗人写道:“当它被正式命名的时候,万物的节日.”在第4节,诗人又写道:“哦,大河,在你出现之前,都是空白/只有词语,才是唯一的真理”.诗人为什么一再强调命名的意义?因为命名就是从物质向精神,从实存向存在,从一向多,从有限向无限的转换,也是生命对死亡唯一可能的救赎.不经这样的转换,不但文化和文明无从产生,作为文化的人也无从产生.所以,成为词语是事物的宿命,也是事物的救赎:“哦大河,在你的词语成为词语之前/你从没有把你的前世告诉我们/在你的词语成为词语之后/你也没有呈现出铜镜的反面”(第9节).在词语诞生之前,黄河的前世不可知;在词语诞生之后,黄河的存在依然深不可测,其铜镜的反面仍然难以窥见.但在词语之后,这种深不可测已经是一种向人敞开的存在,诱惑着我们去探测,度量,深究,并以这一存在的深度反过来探测我们自己.黄河养育了两岸的人民,也养育了华夏文明.从这个意义上讲,在这片土地上,除了黄河是自我命名的,其他的都是被黄河命名的.因此,黄河也是一部诗歌的原典,诗人们从这原典中汲取语言、诗艺和灵感,出发歌唱:“当我们俯身于你,接纳你的盐和沙漏/看不见的手,穿过了微光闪现的针孔/是你重新发现并确立了最初的水/唯有母语的不确定能抵达清澈之地”.抵达清澈之地,就是要回到源头,回到初心,而要回到源头,探寻初心,我们所能信靠的唯有黄河赐予我们的母语.从蓝色时代的、圣境的黄河降而为浊浪滚滚的人境的黄河,唯有母语理解其中的天命,唯有诗人通过母语知晓其中命运的秘密.“哦大河,你的两岸除了生长庄稼/还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名不虚传的歌手/他们用不同的声调,唱出了这个世界/不用翻译,只要用心去聆听/就会感动一千次一万次/你让歌手遗忘了身份,也遗忘了自己”.是的,真正的诗人不会在乎自己的身份,也不会在乎肉身的自我,他歌唱的是那个世世代代生存、死亡又不断复活的民族和人类的自我,那个不朽的、集体的灵魂,这个自我、这个灵魂在中国有一个名字,它叫:黄河!

诗歌论文参考资料:

诗歌刊物投稿

诗歌投稿杂志

投稿诗歌

诗歌月刊

诗歌投稿

诗歌杂志

点评,本文论述了关于经典诗歌专业范文可作为黄河和吉狄马加和正典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诗歌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