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太平经论文写作资料范文 和《太平经》注译补苴四则类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太平经范文 类别:毕业论文 2024-02-01

《《太平经》注译补苴四则》

本文是关于太平经论文参考文献范文和补苴和《太平经》和太平经有关论文写作资料范文。

[摘 要《] 太平经》是东汉时期一部重要的道教典籍,迄今已有7种校读、注译本问世.比较阅读之下,各本在标点、注释、今译3个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今拣选四条加以补苴.

[关键词《] 太平经》注译补苴

[分类号]G256

《太平经》是东汉时期一部重要的道教典籍.原书一百七十卷,几经流失,今仅存明正统《道藏》本六十七卷.上世纪50年代,王明先生广泛搜集,精加考校,按“并、附、补、存”四种体例,撰成《太平经合校》,大体上恢复了全书的原始面貌.随后,杨寄林、罗炽、龙晦、俞理明等先生,进一步对《太平经》作了系列的整理、校读和注译.[1~7]①可以说,到目前为止,《太平经》的编排、校勘以及注释、翻译等工作已经取得可喜成就,各个校读、注译本为学界从宗教、语言、历史等不同角度研读《太平经》提供极大便利.

不过,一来“校书如扫落叶”,永无止境,二来《太平经》用语行文较多罕见、特殊之例,三来《太平经》已有的校读、注译往往是以个人之力独自展开,因此,在对不同本子的比较阅读中,笔者也注意到一些标点、注释和翻译问题.今拣选数条连缀成文,不以为是,谨此就教于作者、方家.

(1)贤明共记书,聚一间善处,已都合校之,以类相从,使贤明共安而次之,去其复重,即成圣经矣.(《太平经》卷四十一,297)②

【注释】安:意谓确定其意旨而使人颇感恰切肯綮而无缺憾之处.

【译文】众贤明共同把它们记下并摘抄出来,汇聚在特设的校理场所,全部验定校核完毕以后,按照类属各做归并,让众贤明一起得出令人颇感恰切肯綮的定论,再进行编排,删掉其中重复的内容,也就成为圣经了.

按:对于例(1)中“已”,《今注今译》、三全本断下而使“已都合校之”成句,从译文“全部验定校核完(毕)以后”来看,“已”应该处理成了完成动词.《合校》《注译》《全译》标点同此,《注译》也将“已”明确今译为“完毕之后”.与此不同,《正读》以“已”字属上,“聚一间善处已”成句.我们认为,“已”是完成动词,理应断上,《正读》意见可取.

“中古汉语动词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时体范畴的产生.上古汉语动词的时体意义主要靠副词和上下文来显示.到了中古,产生用时体助词来表示动作完成、持续、过去或经历的新的表达形式.”[8]表示动作完成的,中古时期主要有“已”“竟”“讫”“毕”等.[9]《广韵·止韵》:“已,止也.”“已”本义是“停止”,如:“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诗·郑风·风雨》)自然可以表示动作完成,《广雅·释诂三》:“已,成也.”《玉篇·已部》:“已,毕也,又讫也.”与“竟”“毕”“讫”一样,“已”作为完成动词,也可以用在“V+已”、“V+O+已”等形式中,如:“每一书已,向则条其篇目,撮其旨意,录而奏之.”(《汉书·艺文志》)颜师古注:“已,毕也.”“既取肉已,合诸药草,煮以为腮,送疾比丘.”(元魏慧觉《贤愚经》,4-439)①例(1)“聚一间善处”是个动宾结构,后接“已”构成“V+O+已”形式,表示“聚放于闲善处”②这一动作的完成.

对于例(1)中“安”,《今注今译》、三全本以为本字,较早专门出注:“意谓得出恰切的定论”“意谓确定其意旨而使人颇感恰切肯綮而无缺憾之处”.《说文·宀部》:“安,静也.”“安”本“安定,安全”义,引申有“妥善,妥当”义.《今注今译》、三全本注释突出的是上下文意,实际上是形容词“妥善,妥当”的使动意义.《注译》与此类似,释“安”为“得出恰切的结论”.《全译》注释为“共安而次之:共安,共诀.此句言拘校工作中最重要的是辨真伪与邪正,所以去伪存真须众贤共同议论,决定出真道正文,然后依次序编集起来”,强调“安”的中心内容是“辨伪存真”.以上注释大同小异,失于迂曲.相对而言,《正读》不以“安”为本字,指出“安,通案”,显得简明直接,只是本字可能有误.

《说文·手部》:“按,下也.从手,安声.”“按”本为“用手向下压”,引申有“考查,研求”义,《字汇·手部》:“按,考也,验也.”可见,“考查,研求”义的本字应当是“按”.《说文·木部》:“案,几属.从木,安声.”“案”本指“几一类的木制器物”,它的“考查,研求”义,应该是假借“按”字而来.《正字通·木部》:“案,考也.通作按.”《说文·乾部》朱骏声通训定声:“案,假借为按.”例如:“臣窃以天下之图案之,诸侯之地,五倍于秦.”(《战国策·赵策二》)“案圣贤之言,上下多相违.”(《论衡·问孔》)《太平经》中“安”“按”通用凡9例③,除例(1)外,他例如:“其头足皆具,上系下连,物类有自然,因共安其意,各书其辞,善者集成一说.”(《太平经》卷五十,603)总之,对于“使贤明共安而次之”中的“安”,假“按”之“考查,研求”义训释,相比“安”之形容词“妥善,妥当”的使动用法,更为简洁有力.

(2)今若愚生意,欲悉都合用之,上下以相足,仪其事,百以校千,千以校万,更相考,以为且可足也.(《太平经》卷五十一,669)

【注释】仪其事:意谓确立起事象事理的准绳.

【译文】现在照愚生想来,打算把古今书文全部汇集起来加以验合选用,对上下内容互做印证和补充,确立起事象事理的准绳,用一百种来校核一千种,用一千种来校核一万种,迭相考求,总觉得这样做还差不多可以达到齐备的地步.按:综观《太平经》整理、注译本,例(2)中“都合”的意义、“用之”的断句值得注意.对于“用之”的断句,《合校》较早将其属上而以“欲悉都合用之”成句,其后《今注今译》、三全本以及《注译》《全译》等从之,而《正读》将其属下而以“用之上下以相足”成句;对于“都合”的意义,《今注今译》、三全本未单独出注,上引译文中,大体上是“汇集”“验合”对应“都”“合”,《注译》《全译》同样没有单独出注,分别以“对您的书首先是全都贯通合用”“希望都应合适用”翻译“欲悉都合用之”,从中难以坐实“都合”的意义.在我们看来,“都合”的意义、“用之”的断句密切相关,搞清楚“都合”的语义、功能,“用之”的断句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说文·邑部》:“都,有先君之旧宗庙曰都.”“都”本名词,人众所居之地,引申为动词“聚总”,并由此虚化为副词,表示情状、范围、语气等,在东汉佛道文献中比较常见.[10]据初步统计,《太平经》中“都”“合”连文共12例,根据“都”的虚化程度以及“都合”的组合情况,约可二分:一是同义动词“都”“合”连用:既可作谓语,或直接后接宾语如“乃都合古今河洛神书善文之属”“故当都合之”(1135)、“教吾都合之”(1201),或后加“为”再接宾语如“积气都合为一”(1560),或后加同义动词“聚”再接宾语如“都合聚之”(297);又可作状语,或“都合”直接后接中心动词和宾语如“都合校之”(297)、“吾复欲都合正所写师前后诸文”(941),或“都合”后加同义动词“集”再接中心动词和宾语如“故教吾都合集校之”(1420).二是“都”虚化为情状、语气副词,与“合”构成状中结构,如“都合人心者是”(1205)、“故都合名为一也”(1328).结合“都合”的上述用法与例(2)的上下文,我们认为“欲悉都合”中“都”“合”义同,都是“聚总、汇集”义动词.

相应地,在“用之”的断句上,我们主张属上而以“欲悉都合用之”成句.理由如下:首先,“都合”连用表示动作行为,所充当的句子成分比较多样,谓语、状语是其基本功能,例(2)“都合用之”与“都合校之”(297)、“吾复欲都合正所写师前后诸文”(941)同属“都合+中心动词+宾语”的结构,“欲悉都合用之”就是“打算全总汇总起来使用”的意思;其次,“相足”在《太平经》中一共出现了7次,或在主语后加以陈述,如“前后宜当以相足”(615)、“其道以相足”(911)、“今五行字廼转而相足”(937),或在后续句中表示结果或目的,如“贤明读之以相足”(599)、“宜详读之,更以相足”(648),例(2)“上下以相足”中“相足(互相补充)”陈述主语“上下(上下文意)”,句意完整,独立成句;其三,《太平经》中“合天下之文、人口诀辞,以上下相足”(304)、“诵读吾书,惟思其上下意,以类相从,更以相证明,以相足也”(1015)表意与例(2)“上下以相足”相类,可以互为印证.

(3)“愿闻睹断之耶,断何所酒哉?”“但断市酒耳.”(《太平经》卷六十九,916)

【注释】何所:谓哪些地方,什么处所.市酒:市场上出售的酒水.

【译文】“希望能听到看到禁断酒水这件事,到底该禁断哪些地方的酒水呢?”“只是禁断市场上出售的酒水罢了.”按:《太平经》的注译本,包括《今注今译》、三全本以及《注译》《全译》,都未对“睹”出注.从译文来看,《注译》《全译》把“愿闻睹断之耶”译为“(我们)想听听如何断绝酒”,由于“睹”不可能对译为“如何”,这样,“睹”如何解释、“如何”怎样得来都不得而知,整个译文显得随意而牵强.与此不同,《今注今译》、三全本的译文,明确以“看到”对应“睹”,显然是以常义理解了.不过,这样理解于义未安.在我们看来,原文一问一答,在问话中,语气词“耶”“哉”加强疑问语气,用以煞句,构成了一个由两个选项“睹断之耶”“断何所酒哉”构成的选择问;由于第二个选项是个特指问,答语“但断市酒耳”其实是针对该特指问的回答.基于以上认识,三全本以祈使句“希望能听到看到禁断酒水这件事”翻译选项之一“睹断之耶”,在语气上显然无法成立.此外,以“闻”“睹”并列表示“听到”“看到”,共用宾语“断之(禁断酒水这件事)”,在行文表述上有失准确、规范.

值得一提的是,《正读》另辟蹊径,从文字错讹入手,指出“睹,当作都”.如此一来,“都”表范围总括语义后指宾语“之(各种酒,所有酒)”,“都断之耶”以是非问形式成为选项之一,与特指问“断何所酒哉”一起构成选择问的两个选项——“是全部禁断所有酒呢,还是禁断什么酒”.作如是解,既理清了问句中选择问的构成,也落实了语气词“耶”“哉”的功能,还照应了答句中针对特指问选项的回答.顺及,“都”误作“睹”,《太平经》中还有他例可证:“睹邪不正,乃上乱天文,下乱地理,贼五行所成,逆四时所养,共欺其上,国家昏乱,其为害甚甚,不可胜记.”(《太平经》卷九十七,1457)例中“睹邪不正”,《今注今译》、三全本、《注译》、《全译》今译时,无一例外地以“(看)见,看到”释“睹”,以“纠正,矫正”释“正”,而《正读》认为“睹”“正”分别是“都”“止”之误,“睹邪不正”实际上是“都邪不止”,即“全部邪恶不能禁止”.很有见地.对于问句中的“何所”,《今注今译》、三全本、《注译》都单独注为“哪些地方”“什么处所”,不够确切.“何所”本来是名词性偏正词组,由疑问代词“何”与名词“所”构成,义为“什么地方”.作为疑问代词的“何所”,是由这类偏正词组词汇化而来.[11]随着中心语“所”的虚化,疑问代词“何所”的功能,也逐渐由初期的问处所发展为问人、问事、问原因目的、问情状方式等.具体就例(3)来说,“何所”不是问处所而是问事物,相当于“什么,哪一种”,《史记》《论衡》《太平经》、东汉译经都有用例.如:“文王、武王、周公、孔子之母,何所感吞?”(《论衡·奇怪》)“遥见太子光相殊妙,便问太子:‘是何神乎?’太子答言:‘吾非神也.’‘若非神者,从何国来?何所姓族?’”(东汉康孟详《修行本起经》,4-153c)注“何所”为“哪些地方,什么处所”,显然没有注意到“所”的虚化以及“何所”功能的扩展.

(4)善上合天,贱者都泽;坐者为主人,行者为流客.(《太平经》卷一百五十四至一百七十,2470)

【注释】善上:最善良的人.都泽:谓全城沦为水中亡物.《淮南子·俶真训》有历阳(古县名)城一夕沉为湖泊的说法.行者:为生计四处奔波的人.流客:流亡寄居的人.

【译文】最良善的人与皇天融为一体,低贱的人和一片汪洋同归于尽;安坐不动的人却成为主人,四处奔波的人却成为流亡寄居的人.

按:例(4)主要问题是“都泽”一语的意义.综合《太平经》校读、注译本,对于“都泽”的语义,主要有几种观点:①《今注今译》、三全本、《注译》:“全城成为水中亡物.”究其理据,大致是“都”为“城邑”,“泽”为“湖泊”⑥,加之《淮南子》中的典故,“都泽”被处理为主谓结构,于是有了上述注释;②《全译》:“都泽:都同‘瀦’(zhū),积聚;泽,沼泽.《说文》里没有瀦字,古书中以豬字为之.⑦《书·禹贡》:‘大野既豬.’《传》:‘水所停曰豬.’善上者可以合天,按《太平经》贱者则居地之最下部,最下部,即水所停瀦之沼泽.”以“都”同“瀦”,为动词“积聚”义,“泽”为“沼泽”而指地之最下部,“都泽”为“动词+处所宾语”结构;③《正读》:“泽,低漥沼泽.都泽,汇入低漥沼泽下劣之处.”与《全译》相同的是“都”是“汇聚”之义,不同的是该义是“都”的固有义而不是借“瀦”而来.

古人行文有对文之例,即在平行的结构中处于相应位置的几个词,在意义上或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或相联系、词性相同.我们认为例(4)即其例:“善上”与“贱者”同为名词,意义相反;“合天”与“都泽”结构相同,其中“合”“都”意义相同,“天”“泽”意义相对.准此以论,“合”有“聚”义,比较常见,如:“于是乎合其州乡朋友婚姻,比尔兄弟亲戚.”(《国语·楚语下》)韦昭注:“合,会也.”“都”也有“聚”义,相对少用.《说文·邑部》:“都,有先君之旧宗庙曰都.”“都”本为名词,人众所居之地,引申为动词“聚总”,《广雅·释诂》:“都,聚也.”《周礼·春官·司常》“师都建旗”贾公彦疏:“都,聚也.”《管子·水地》“而水以为都居”尹知章注:“都,聚也.”这样,“天”“泽”分别代表最上部、最下部,而“合天”“都泽”也就表示“善上”、“贱者”由于守道行道与否的不同归宿.

《说文·豕部》朱骏声通训定声:“豬,假借为都,字亦作“瀦”.在我们看来,“汇聚”义本字为“都”,由于“都”“豬”上古同属端母鱼部字,秦汉文献多以“豬”表示“流水停聚”,如《书·禹贡》“大野既豬”孔安国传:“水所停曰豬.”《礼礼·檀弓下》“洿其宫而豬焉”孔颖达疏:“豬是水聚之名也.”后又专造“瀦”字记录该词.《玉篇·水部》:“瀦,水所停也.”《集韵·模韵》:“瀦,停水.”《资治通鉴·宋纪九》“汙瀦邵所居斋”胡三省注引郑玄曰:“瀦,都也.南方人谓都为瀦,释停水曰瀦.”《经义述闻·春秋名字解诂下·郑公孙閼字子都》引《水经文水注》:“水泽所聚谓之都,亦曰瀦.”

综上可见,《今注今译》、三全本、《注译》以常义“城邑”释“都”,“都泽”即“全城成为水中亡物”,既不合文例,也缺乏理据;《全译》、《正读》释“都”为“积聚”“汇入”,“都泽”即“汇入下劣之处”,也“合天”结构相同,意义相对,可以信从.其中《正读》直接揭示了“都”的“汇聚”义,尤其值得肯定.

注释:

① 《太平经》整理、注译本的版本信息,具体见参考文献.文中一律使用带下划线的简称.

② 本文讨论以《太平经》“三全”本为中心,引文卷数、页码全依该本.

③ 译经引自《大正新修大藏经》,标明时代、译者、经名以及引文所在《大正藏》卷数、页数.

④ “聚一间善处”中的“间”,《太平经》注译本一般都处理为名量词,《正读》认为“间,通闲”.

⑤ 《正读》一一以“安,通案”加注.

⑥ 《释名·释地》:“泽,下而有水曰泽.”《广雅·释地》:“泽,池也.”

⑦ 《全译》原文误“豬”为“瀦”.

参考文献:

[1] 王明.太平经合校[M].北京:中华书局,1960.

[2] 杨寄林.中华道学通典·太平经释读[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1994.

[3] 杨寄林.太平经今注今译(上、下)[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

[4] 杨寄林.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太平经[M].北京:中华书局,2013

[5] 罗炽.太平经注译[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6] 龙晦,等.太平经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

[7] 俞理明.《太平经》正读[M].成都:巴蜀书社,2001.

[8] 向熹.简明汉语史(修订本,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9] 蒋绍愚.《世说新语》《齐民要术》《洛阳伽蓝记》《贤愚经》《百喻经》中的“已”“竟”“讫”“毕”[J].语言研究,2001(1).

[10] 葛佳才.东汉副词系统研究[M].长沙:岳麓书社,2005.

[11] 贝罗贝,吴福祥.上古汉语疑问代词的发展与演变[J].中国语文,2000(4).

陈家林女,1971年生.本科学历,助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情报与文献.

(收稿日期:2016-08-19;责编:徐向东.)

太平经论文参考资料:

经律论文化旅游小镇

点评,此文为一篇关于补苴和《太平经》和太平经方面的太平经论文题目、论文提纲、太平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