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审核评估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 跟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再认识与持续改进类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审核评估范文 类别:毕业论文 2024-01-24

《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再认识与持续改进》

本文是审核评估相关论文写作技巧范文和本科和持续改进和再认识有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

摘 要:中国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进行了五年,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解决了用同一标准评估不同高校的不合理性,克服了被评高校攀比争优的现象,强化了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但也存在自评和整改不到位、质量保障体系的内部审核重视不够、评估专家的素质参差不齐、评估操作中存在"几多几少"的现象、"五个度"的评价标准不易把握等不足之处.审核评估的本质是审查质量保障体系的适宜性和充分性,核验其运行的有效性.质量保障体系由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标准、质量要素、程序文件、质量监控、信息反馈及持续改进等部分构成.

关键词:审核评估;大学评价;教育质量;本科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8742(2018)03001808

作者简介:张安富(1957),男,湖北武汉人,教授,博士,武汉工商学院院长,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

中国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是继水平评估和合格评估之后的一项新的评估制度.自2013年实施以来,审核评估对促进高校合理办学定位,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强化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强化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产生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着对审核评估认识上的偏差、操作中的瑕疵及评估结果发挥的作用不明显等不足之处,因此,有必要深化对审核评估内涵的再认识,推进审核评估制度的持续改进.

一、审核评估的理性反思

中国高校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与水平评估相比呈现出四个转变.

一是评估标准由同一标准向一校一标准转变.审核评估只给出了"6+1个项目、24个要素、64个要点"的评估范围,都未设定具体的标准,强调学校确立合理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并以此作为审核评估的总体标准,克服了"水平评估"期间用同一个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所有高校的不合理性.

二是审核评估结果由重等级向写实性报告转变.审核评估结果是由专家组提供写实性的评估报告,没有区分评估等级,克服了被评高校的攀比现象.

三是审核评估关注点由重硬条件向重管理转变.审核评估引导高校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强化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强化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扭转了本科教学保障工作弱化的趋势.

四是审核评估方式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审核评估以问题为导向,审查并核实学校在办学过程中与人才培养相关的要素是怎么做的、做得怎么样、如何持续改进的,有益于帮助高校清醒地认识问题、分析原因和制定改进措施.

但是,综观五年来的审核评估工作,也有一些值得反思和改进之处.

(一)自评和整改不到位导致审核评估失色

由教育部评估中心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主导的审核评估是建立在高校内部审核评估(简称"内审")基础之上的外部审核评估(简称"外审").高教界习惯将高校内部审核评估称为自评估.高校对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每年进行一次"内审"是很有必要的,是高校管理者全面了解人才培养情况、研究改进教学工作、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外审"进行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外部评估机构进校的现场考察评估工作应该是建立在高校制度化内部审核评估的基础之上的.然而,从本人参与的十几所高校审核评估现状来看,普遍存在着对"内审"认识不到位、"内审"意识簿弱、"内审"制度不健全、"内审"工作进展不理想、甚至评估机构进校"外审"前的学校"内审"工作或多或少流于形式、或"内审"是为了应对"外审"而进行的预演等现象,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旨在自我把握人才培养状态、发现存在问题、持续改进不足的"内审".

持续改进是审核评估工作的重要特征.无论是"内审"还是"外审",都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必然会查找出教学及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以正确的态度对待"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主客观原因并及时改进,这是决定审核评估效果的根本性环节.然而,中国现行的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还处在实践探索阶段,对高校如何进行"内审"的制度设计欠缺,对高校"内审"的监控更是失之于软,教育部评估中心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主导的"外审"结果如何利用也缺乏有关部门的重视和呼应,实然情况是审核评估结束之后,许多高校工作回复到原态,整改环节几乎无人问津,从而降低了审核评估的绩效.

(二)审核评估未重点关注内部质量保障体系

高教界对评估的基本认识是:合格评估是达标性评估,重点是关注"三个基本",即办学条件基本达标,教学管理基本规范,教学质量基本保证.水平评估是分等选优性评估,重点是关注高校的各项指标达到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的哪一档,最终的结论是"优""良""合格""不合格"等.这次审核评估是"质量保证"性评估,重点是关注"五个度",即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适应度、培养效果与培养目标的达成度、教师和教学资源对高校人才培养保障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其实,这"五个度"是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的具体表达方式或体现形式,通过"五个度"来间接佐证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程度.然而,本轮审核评估并没有将"五个度"与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关联起来,仅仅强调了"五个度"而忽视了审核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适切性和充分性,更没有以高校自身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为主线进行审核,审核评估操作方法几乎与水平评估雷同.

(三)评估专家的素质参差不齐影响评估质量

审核评估专家是审核评估的实施者,其对审核评估要义的理解程度、具备的专业素质和评估技能对审核评估的质量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审核评估过程中应该重视审核人员的严格遴选和业务培训.遴选审核人员的基本条件是"五具有一熟悉":具有一定的专业学术背景,懂得教育管理的基本理论;具有运用网络技术手段开展工作的能力;具有对于自评报告等文件资料和支撑材料的敏锐洞悉能力;具有团队协作/人际/社会交往能力、数据/信息收集能力、横向思维能力;具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或质疑、进行问题分析、书面沟通、口头表达等能力;熟悉审核评估的基本原理、评估体系构成和评估操作规程.

这几年参与审核评估的专家大部分是高校现任的校领导、院长和处长等,还有少部分行业专家和海外专家,他们经过12天的简短培训就参与其他高校的审核评估工作.审核评估与水平评估、合格评估相比有何不一样?评什么?如何评?如何反馈评估意见?如何撰写审核评估报告等?有的专家不熟悉,做得不到位;有的专家是凭借自己的管理工作经验将被评高校与自己所在高校进行对照性或比较性评价;有的专家依据过去参与水平评估或合格评估的习惯程序进行审核评估.由于审核评估专家的专业水准参差不齐,对审核评估效果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四)审核评估中存在"几多几少"的现象

审核评估最主要的材料是被评高校撰写的自评报告.有的高校在撰写自评报告时,存在阐述做什么、怎么做的内容较多,关于做得怎么样的内容较少,如何持续改进、改进的结果如何的内容就更少;有的高校对自查问题、原因分析和改进措施的表述中,空话、套话较多,主动分析原因,提出可操作性改进措施的较少.在专家现场考察过程中,由于受水平评估的影响,专家组规定的工作任务偏多,专家自主安排的问题核查偏少;专家各个单位全覆盖走访占用的时间多,重点深入核查的时间少;听课访谈花费的时间多,核查支撑材料的时间少;访谈高校领导和中层干部的时间多,访谈基层师生的机会少;随意的现场考察多,有准备的问题切入式的考察少;文字的考察资料多,事后实际发挥的作用少.

(五)聚焦"五个度"的评价标准不易把握

根据教育部评估中心的要求,专家按照"五个度"对被评估的高校做出评价和反馈.即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适应度如何;教师和教学资源对高校人才培养的保障度如何;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如何;培养效果与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如何;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满足度如何.以上这"五个度"涵盖了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和从宏观到微观的整个管理过程,要求评估专家4天时间的现场审核,对高校"五个度"做出准确的判断实属不易.况且,"五个度"的判断标准是什么?如何区分等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二、审核评估的再认识

正在进行中的审核评估正面作用是明显的、积极的,得到社会上和高教界的基本肯定.但对审核评估本质的理解上还存在一些偏差.审核评估原意是由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评估机构组织的,对参评普通高等学校的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审问与核实的活动.简言之,审查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核实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性.

审核评估并不是直接评估本科教学质量或人才培养质量,而是通过评估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来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间接评估.如果高校建立了完善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并能有效运行,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就能得到基本保证;反之,如果高校缺乏完善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或者不能有效运行,即使有优良的教师队伍、充足的教学资源、较长的史、很强的科研实力、优质的学生生源,人才培养质量也不一定能够得到保证.道理很简单,各方面的条件再好,如果不重视本科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教授不给本科生讲课,教师课堂教学"满堂灌",实践教学"弱化",教学改革"空化",教学工作"边缘化",教学经费"虚化",教学质量照样堪忧.因此,通过审核评估,引导高校完善内部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至关重要.

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与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或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内涵,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人才培养质量不仅与教学工作相关,也与高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办学条件、校园文化、育人环境、学术氛围、管理服务、后勤保障及社会合作等多要素相关联,因此,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涉及高校与人才培养相关的各个方面,其概念域比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更宽泛.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又只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下位概念.

审核评估有两个主要目的.一是外向性目的,即对于高校外部来说,教育主管部门通过第三方专门机构对高校本科人才培养工作进行审核评估,达到监管高等教育质量的目的,以满足公众对高校人才培养状况知悉的需求,维护公共利益.二是内向性目的,即对于高校内部来说,促进高校建立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促进高校强化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促进本科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审核评估强调高校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主体,建立并健全长效的高校"内审"机制,比几年进行一次的"外审"更重要、更有针对性、更有价值.2013年启动的高校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拉开了外部审核评估的帷幕,并促进各高校逐步建立内部审核评估制度,但中国高校对建立健全内部审核评估制度的认识还不到位,内部审核评估制度的建立还刚起步,任重道远.

三、审核评估的持续改进

建立并有效运行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是高校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中之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由涵盖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要素构成,详细规定每个要素为什么、做什么、何时做、哪里做、谁来做、怎样做等问题,以及确保达到这些规定而采取的所有措施的总和.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是审核评估的基础,审查核验高校建立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适切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是审核评估的基本方法.

(一)质量保障体系的构成

一般来讲,质量保障体系由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标准、质量要素、程序文件、质量监控、信息反馈及持续改进等部分构成.

质量方针.它是指由高校的最高管理者或者最高管理层面向社会,就"办一所什么样的大学和如何办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如何培养人才"等两个根本问题做出公开的表态,这是总的或者宏观层面的办学质量承诺、质量方向和质量宗旨.高校的质量方针是高校所有质量行为的指导准则和逻辑基点,反映高校最高管理者或最高管理层对办学和培养人才的理性认知和质量意识,也反映高校质量管理的目的和质量文化.

质量目标.它是高校质量方针的展开和具体化,是高校在质量方面所期待达到的标准,是经过"跳一跳""跳两跳"可以达到的,不是轻松可以实现的,也不必好高骛远.譬如:高校如果将"办一所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确定为质量方针,那么在办学理念、办学条件、制度设计、师资建设、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及评价方式等方面要做到什么水准,这就是目标;再比如,"办学国际化"是方向,属于办学方针的范畴,为了实现"办学国际化",每年引进海外教师50人、选派30名高校教师到海外知名大学做访问学者一年,这些就是办学国际化需要努力达到的具体目标.

确立一个恰当的目标对于高校质量管理工作可起到统帅作用.英国华威大学关于教学质量目标的明确表述是:通过招募最优秀的师生,提供合理的教学安排和卓越的教学活动,辅以精良的设备,培养能为经济和整个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毕业生,以此使大学获得地区、国家和国际上的广泛认可.这表明华威大学的目标就是培养"为社会做出重大贡献"的毕业生,并致力于使大学获得更广泛认可.

质量标准.教育部首次公布了本科教学质量的国家标准,涵盖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全部92个本科专业类、587个专业,涉及全国高校56000多个专业点.明确了每个专业类的学制、参考总学时或学分,对该专业类师资队伍数量和结构、教师学科专业背景和水平、该专业类基本办学条件、基本信息资源及教学经费投入等都有规定,甚至还列出该专业类知识体系和核心课程体系建议.高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宏观的、战略性的,需要与目标相关联的各个要素、各个环节具体的、细化的质量标准来体现.质量标准是高等教育活动的参照系和落脚点,是评价高校办得怎么样和人才培养得怎么样的试金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应该以国家出台的专业标准为参照,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合理制定突显高校自身人才培养特征的质量标准,如专业培养标准、师资配置标准、办学条件标准、教育投入标准、教学环节标准、过程管理标准等,把用人单位衡量毕业生的质量标准与高校对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有效结合起来,把质量标准内化在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落实到教、学、管、服等各个责任主体.

质量要素.质量要素由五个层次构成.第一层是核心要素,包括高校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办学价值观及办学使命.第二层是重要要素,包括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第三层是条件要素,包括师资、设施、设备、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平台及教学经费.第四层是过程要素,包括招生与生源、课堂教学、实验实训实习、课外活动、社会实践、合作育人、创新创业就业指导、自主学习、毕业论文(设计)、考试考察及证书发放.第五层要素是保障要素,包括质量管理机构、质量管理队伍、质量管理制度、各环节质量标准、质量过程监控、质量测评、质量信息分析与反馈、质量持续改进、文件控制、质量记录控制、不合格控制与预防等.在中国高教界存在着一种误解,即将质量保障体系狭义地等同于质量管理体系,认为质量保障只是管理的代名词,其实不然,它涉及与人才培养质量相关联的"硬件"和"软件",具有全面性、全员性、全程性.

程序文件.高校程序文件在质量管理中通常具有以下作用:一是质量要素受控.程序文件对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各项要素作出规定,明晰各项要素在实施过程中的方法和考评的规则,使各项要素的实施处于受控状态.二是职责和权限明确.程序文件明确与此要素相关部门的职责和权限,责权分明.三是不会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员按照程序文件规定的方法开展工作,都能获得较好的结果.四是评审有依据.程序文件规定各项活动执行有记录,这是开展内部和外部审核等工作的评审依据,也是最好的佐证资料.

程序文件的编写应遵循"5W1H"原则,即每项要素实施过程中应明晰:"Why"为什么做(目的)、"When"什么时候做(时间)、"Where"哪里做(地点)、"Who"谁来做(人)、"What"做什么(事)、"How"怎么做(方法),这样可以减少人为的随意性.

程序文件主要内容包括:目的、适用范围、职责、工作程序和方法、引用文件、记录表格和附件等.即明确程序的控制目的和控制要求;明确程序所涉及的内容和控制范围;规定负责实施该项程序的部门或人员的责任和权限;按照具体工作的逻辑顺序描述各个节点,明确各节点的活动内容、时间、责任人、所需设备、设施、经费、实施步骤及要求、特殊情况的处理办法;列出与本程序执行相关联的文件或支持性文件,方便执行人员必要时查阅;给出工作程序中所涉及的有关记录表格,在执行的过程中执行人员及时填写相关表格;提供主要过程的流程图,供执行人员参考.

质量监控.由检查、信息收集、分析、评价等环节构成.教学检查包括学期初、期中、期末的例行检查及根据教学需要组织的随机检查.信息收集是通过教学检查、教学督导、学生信息员、师生座谈会及领导信箱等途径收集师生对教学及教学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信息分析是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和诊断,总结成绩和经验,找出问题,剖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评价包括评教(教师教学质量评估)、评学(学生学习状态评估)、评管(教学管理工作评估)、专项评估(专业评估、课程评估、毕业论文或设计评估、试卷评估等).

信息反馈.即教务处或质量管理部门及时将质量监控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简报、通报、会议、交流等形式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教学单位和人员,使其及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对于比较严重或突出的问题,反馈到高校管理层,引起高校领导重视,研究整改工作并跟踪整改效果.

持续改进.包含两个层面的内涵:一是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即对质量保障体系不合实际的部分内容进行修订,或者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对质量保障体系进行改版,或者在质量保障体系运行中用更好、更有效的标准和做法,替代原来的标准和做法;二是改进质量保障体系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即依据PDCA闭环管理的基本原理,对在质量监控或内审、外审中发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改进,并检查改进的效果.

(二)审核评估实施

内部审核.按照ISO9000族标准的要求,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运行和改进要靠内部审核来推动."内审"有两种方式:

一是质量保障体系审核,审核内容包括质量保障体系实际运行的有效性如何,高校预期的人才培养质量目标是否达到,高校的质量要素实施过程是否符合质量保障体系的要求,过程控制是否有效,持续改进及效果如何.

二是管理评审.这是在质量保障体系运行有效性审核的基础上进行的,通常由高校最高管理者主持,一年一次,定期进行.管理评审的主要内容是高校的最高管理者就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其目的就是通过定期的管理评审来总结质量保障体系产生的作用,并根据内外部办学环境的变化考察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之改进完善的措施.

外部审核."外审"包括三个基本步骤:

首先,教育部评估中心修订现行的审核评估方案,发布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指导意见,对审核评估专家进行严格的遴选和培训,在正式参加审核评估前进行模拟评估练习,经过考核合格后才能参与正式审核评估活动.

其次,评估机构组织专家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适宜性、充分性进行文本审核,如果质量保障体系文本存在不足,建议先修改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并经过一年运行后再申请外部审核.

其三,申请审核评估高校提供近三年"内审"报告并对照审核评估新方案进行全面自评报告,提前两周给审核评估专家审读,专家进校后重点对该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性进行审查与核验,重点关注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效果的达成度,学生、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满意度,这是审核评估的根本落脚点.

审核评估报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质量保障体系适切性、充分性与有效性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人才培养质量相关的质量要素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举例如表1所示.二是对"五个度"进行定性分等评价,这是质量保障体系适应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的具体表达形式,有利于被评高校把握自身质量保障体系的实然状态,如表2所示.

(三)审核评估结果利用

审核评估的结果是写实性报告,主要列出一般不合格项目和严重不合格项目.被评高校和评估机构都应重视评估结果的合理应用,发挥审核评估工作的促进作用.一是要求高校整改审核评估中发现的问题,随机组织专家进行整改回访,这是审核评估能够见效的关键步骤,如果高校整改不力,效果不明显,评估机构进行通报.二是下一轮审核评估首先应由被评估高校报告本轮审核评估查出问题的整改结果,专家进校现场考察时重点核查整改的效果.三是在评估机构网站中公布被审核评估高校专家组的审核报告,包括查出的问题和"五个度"的评价结果.四是对于严重问题比较多的高校,一年后组织专家返校重新进行审核评估.采取这些措施必将有利于高校重视审核评估工作,审核评估的效果更显著.

参考文献

[1]袁益民.审核评估:如何真正做到正确认识,确保平稳开展[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5(1):117.

(收稿日期:20170230;编辑:荣翠红)

审核评估论文参考资料:

资产评估论文选题

无形资产评估论文

资产评估论文题目

资产评估论文

归纳上述:这篇文章为一篇关于审核评估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本科和持续改进和再认识相关审核评估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