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肺炎方面有关论文范文文献 跟猪胸膜肺炎的诊断和防治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肺炎范文 类别:毕业论文 2024-03-29

《猪胸膜肺炎的诊断和防治》

该文是肺炎类有关论文范例跟猪胸膜肺炎和诊断和防治有关论文范例。

文/于治姣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PCP)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致死性呼吸道传染病,以急性出血性纤维素性胸膜肺炎和慢性局灶性坏死性肺炎为特征,急性病例大多死亡,亚急性和慢性病例常能耐过,但可导致生长迟滞,临床上以急性败血症、发热、咳嗽、高度呼吸困难为特征,是被国际公认的危害现代养猪业的重要疫病之一,给集约化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特别是近年来本病的流行呈迅速上升且混合型感染趋势,危害日趋严重,在我国的一些集约化大型养猪场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中国养猪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呼吸道传染病之一.

猪胸膜肺炎的流行病学

在国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APP作为一种呼吸道寄生菌,主要存在于患病动物的扁桃体和肺部,定居并粘附到肺泡上皮.该菌血清型多,流行性广,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传染源主要为病猪和带菌阴性感染猪,在规模化猪场的猪只育肥阶段,该病最容易接触传播爆发.

该病在规模化猪场发生多受外界环境影响,其中气温剧变、空气潮湿、通风不良、饲养密度大、外界应激过大等一系列外界因素都是该病的诱因.因此该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其中在冬季及温差变化较大的春秋两季多发.几乎各种日龄的种猪都易感.但是从规模化猪场调查发现,发病日龄主要集中在6周龄至6月龄,其中以3月龄仔猪最为易感,这也可能与保育猪转育成猪过程中出现的环境和外界应激过大有关.

自然条件下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感染猪造成猪发病的潜伏期仅为1~2 d,人工感染条件下为1~7 d.猪群一旦感染主要呈现最急性型或急性型两种类型,如果不及时治疗,该病会迅速发展,患病猪迅速死亡,其中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可达到60%,较严重的猪场死亡率甚至可达 80%~100%.一般哺乳母猪乳汁中含有该菌抗体,因此仔猪因该病死亡的较少,猪只在保育舍转入育成舍,因外界环境改变,转舍应激以及饲养密度变大都会诱发本病,因此育成猪常发生该病.同时患病猪只死亡与其毒力及环境因素也存在关联,该病的发生常常伴随着其他病毒性疾病,如伪狂犬病及猪呼吸与繁殖综合征,进而造成猪只的混合感染,增加了防治的难度.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空气、患病及带病猪排泄物或人员传播以及猪与猪之间的接触.猪群间转舍、转圈以及混养和恶劣的气候条件(如早晚温差大,气温骤冷骤热、环境潮湿以及舍内通风差)均会诱发疾病的发生以及加重疾病.在生产上种公猪和慢性感染猪是该病发生的易感动物,该病菌通过空气与接触传播,病原菌存在的主要场所为被感染猪的鼻汁、支气管、扁桃体和肺脏等部位,病菌通过猪只呼吸、咳嗽、喷嚏等一系列途径排出,通过直接接触或经呼吸道传播感染其他猪只,被病原菌污染的车辆、器具以及饲养人员的衣物也可成为该疾病传播的间接途径.本病菌也能由小啮齿类动物以及其他鸟类传播.饲养环境突然改变、猪群的移群混养、通风不良、拥挤或长途运输、环境湿度过高、气温骤变等应激因素,均可诱导本病发生以及加速疾病传播,增加了发病率和死亡率.

猪胸膜肺炎的临床症状

根据猪只的年龄、健康状况、外界环境因素以及病原的致病性以及感染数量的差异,临床上发病猪只的病程可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其中最急性型猪只表现突然发病,病程非常短,有些患病猪出现症状后12~24 h即死亡,其中病猪体温可达到 41~42 ℃,呼吸急促加快,站立困难,猪只常常呈犬坐式,患病猪精神沉郁,食量急剧下降甚至废食,偶有猪只会出现短期的腹泻和呕吐症状,一般早期病猪很难发现明显的呼吸道症状,不过后期机体会出现明显症状,例如心衰,鼻、耳、眼、后躯及腹部皮肤发绀,晚期呼吸极度困难,呈犬坐式,张口伸舌,咳喘,并伴有腹式呼吸.猪只临死前体温会下降,死亡前后常常会从口鼻流出泡沫血性分泌物,最急性病程常常仅为12~24 h.临床上也有发现,很多感染猪见不到任何临诊症状而突然死亡,通过实验室检测后才能对该病进行确诊,最急性的病死率常高达 80%~100%.

急性型病猪体温升高,一般表现温度为41 ℃左右,精神萎靡抑郁,呼吸困难,咳嗽或犬坐式呼吸,严重的会出现心衰,全身皮肤末梢发紫发蓝,偶尔皮肤发红,发病猪常3~5d左右死亡,如果在发病期间,加强饲养管理,适当的中草药保健与治理,猪能耐过,症状会逐渐消退,发病猪康复或者转为慢性型.发病猪都会不同程度的自发性或间歇性呼吸异常、咳嗽、发热,最后造成死亡或者康复后生长迟缓.慢性型病猪症状较轻,多由急性好转或者康复后转变而来.病猪体温正常或略高,主要表现生长缓慢、消瘦、精神萎靡及不愿行走,采食量下降.病猪常呈间歇性咳嗽,病情反复,很多研究发现该病原菌经常与巴氏杆菌或支原体同时存在,病猪出现混合感染症状,出现混合感染病死率会显著增多,且病猪成为了潜在的病原菌携带者,存在散毒的危险.

猪胸膜性肺炎的防治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严格卫生消毒措施,场内建议每周两次消毒,全场及各舍进行同时消毒,无论什么季节都需要注意通风换气,在保持舍内空气清新的同时注意保持舍内适宜的温度.减少各种应激因素的影响,例如疫苗注射、猪只转舍及转群等,同时保持猪群足够均衡的营养水平.建议猪场应自繁自养,采用批次生产及全进全出的养殖模式,引进种猪和补栏前先调查该地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及其他疫病流行情况,种猪引进后应先隔离观察一个月左右,在隔离观察期间可用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灭活疫苗进行基础免疫或加强免疫.一旦猪群发病应及时隔离病猪,死猪及时清理,将病死猪投入到“化尸池”;同时做好饲料定期检查,发现霉变,及时更换,舍内水箱定期清理,保持优质的水源;猪场应做好免疫接种,定期进行免疫监测;猪舍进入高温季节要做好猪舍的通风和防暑降温工作,同时做好驱虫、灭蝇及灭鼠工作.猪场内应减少外来人员及物品的进入,避免应激反应的发生.对已污染本病的猪场应定期进行实验室鉴别与血清学检查,及时清除带菌阴性感染猪,并制定药物防治计划,逐步建立健康猪群.同时在混群、转舍及疫苗注射或长途运输前1~2 d,应投喂中草药进行保健,如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黄芪多糖与电解多维配合一些抗生素进行药物保健及预防,可控制猪群发病.

猪群发病治疗时,主要是对症治疗,应以解除呼吸困难和抗菌为原则进行治疗,需要保持足够长的疗程,治疗过程中可以适当添加黄芪多糖及电解多维进行全群保健.本病早期治疗效果较好,治疗前应结合药敏试验结果而选择抗菌药物.猪场常用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以及磺胺类等药物进行治疗及预防.对发病猪采用注射效果较好,使用氟苯尼考及替米考星等抗生素进行注射治疗,效果较好,抗生素虽可降低死亡率,但经治疗的病猪常仍为带菌者,因此在治疗的同时应该做好药物的保健及猪只的淘汰,有研究发现药物治疗对慢性型病猪效果不理想.

肺炎论文参考资料:

上文汇总,上述文章是关于猪胸膜肺炎和诊断和防治方面的肺炎论文题目、论文提纲、肺炎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