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矮纸千行写克芹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和矮纸千行写克芹方面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矮纸千行写克芹范文 类别:本科论文 2024-04-05

《矮纸千行写克芹》

该文是矮纸千行写克芹硕士毕业论文范文跟克芹和矮纸和纸相关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刘中桥

如果周克芹能活到现在,今年十月二十八日,正好是他的八十生辰,可惜二十六年前,他带着殊荣、留下遗憾走了.那段时间,纪念他的文字很多,没给我留下过深的印象,反而是一篇写于周年忌日的吊文,吸引我读了几遍.吊文开篇就说:克芹一去,倏忽经年.从“无”来,回“无”去,生命原如花开花谢,悲伤大可不必.作者这样看问题,是因为与周克芹比邻而居,知人知心,对他的中年早逝,别有感喟,情到深处时,至哀不悲.

我和周克芹是老乡,得知他走的消息那天,本想写点文字,苦于理不顺思路.等心情平静,回想个人之间的往来,毕竟人微言轻,纪念文章还轮不到自己来写.二十六年后,若再来评作品,世有定论;述生平,要靠专著;谈观感,过誉有违本心,求全又不近人情.提笔难下,愧对故人.

我和老周一水之隔,他工作过的简阳文化馆和四川省作协,也是我后来的单位.圈子这样小,凑在一起的机会应该很多,说来奇怪,从1963年读《四川文学》,知道家乡有个周克芹,到1990年他辞世,其间将近三十年,我俩的见面仅仅十余次.相交这样少,有多少东西可以回忆?然而友谊之难忘,除去童年伙伴,要数青年结交.我处人际关系,表面比较随和,内心自有标准,一般不会用文字公开发表意见,对老周却有些话总想说一说.我用自己的感情和想法来写,既非过期的悼辞,亦非评论文章的归结或摘 要.矮纸千行,话有百说百解,自信不会掉入应景窠臼.

我初次拜会老周,大约是1978年冬的一天下午.那时他刚进入公众视线,作为人才安置到文化馆当群众文化干部,住在接近公园大门一侧的办公室.窗前黄叶飘零,池水清冷,室内门板作床,画案作书桌,三餐去园内招待所食堂,错过时间就去街边店.他生活得简单、简朴,以至简陋,起居在属于我们共同的天地里,只是一方之士,名声还传得不远.

此前我只在电影里见过不修边幅的作家,还以为人出了名都会改变装束,举止夸张.眼前的老周,与我的想象差别很大:一身老式干部制服,外披军用长棉衣,身材高大,略显佝偻,脸型瘦削,语音低缓,面带笑意,前额的皱纹和微微下垂的嘴角,透出风霜,像个有文化的乡干部.提到“文学”二字,他立即进入状态,言之津津,表情生动,让我见识了一个乡土作家的本色.

通过交谈,我对老周有了初步了解.他出生的地点是简阳石桥镇外的一间磨房;在镇上念过几年书,辍学后参加过土改运动,做过农活;十六岁进省城一家食糖联营门市当店员,十七岁考入成都农技校.读书期间撞上“大鸣大放”,1958年毕业时,被结论为“政治不及格,不予分配工作”,遣返回乡一干二十年.我立身草根阶层,明白“这二十年”的分量.待在农村,当然也能生存和发展,但是同为一撇一捺,人与人大不一样.“政治不及格”,等于脸刻“黄金印”;遣返回乡,无异于枷号放逐,关进牛棚.天风频吹,运动不息,凡事皆可成罪,迫使这类人发烂霉变.人生的严酷,还在当事者觉察不出一点一滴的霉变过程.人抵挡得住一时的风雨,抵挡不了长期的折磨,求生尚且艰难,何暇顾及理想.

老周从未放弃理想.尽管大方向是受时代推移,顺潮流而行止,多坎坷,少坦途,但是他精神充实,个性饱满,风雨对于他,反而起到磨砺和助长的作用.他安处困寂之境,甘走崎岖之路,当过民办教师、农中教师、保管员和会计.他见缝插针的则是读书和写作.尘土衣冠,江湖心量,脚下是黄土,屋外有青山,一条溪水,几片白云,让他感念不尽.他的理想,他的热情,乃至毕生心事,尽在此地,对这方山水,滋生出浓得化不开的感情.这也是中国自有文学始,就在作家血管里流动的基因.对于文学,老周有自己朴素的理解和奋斗目标.他要写的故事近在身边,要写的人物站在眼前,他的所思所想,与左邻右舍声息相通.写作是兴之所至、习惯使然,是生活体验的综合再现.他偏处乡野,没机会接触那些似是而非、“左”得出奇的理论.写作没有干扰,没有外来压力,也未长时间中断,因此才会日积月累,水到渠成.艰难困苦造就了老周.

我离开时,老周讲他正在写出版社约定的一个“中篇”(后来发展成长篇《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如果顺手,明年可望正式出版.他拿出一册《石家兄妹》签名相赠,并说明是“”后四川文艺出版社的第一套文学书,工农兵作家各占一册.这套书的工人作家火笛和军队作家邹仲平,此后我也有幸认识.邹仲平后来转业担任《四川文学》副主编,1982年秋把我引进这家杂志社的大门实习,十二年后,命运使我脱离故土,寄食省作协,用读书说文的方式打发时光.

文化馆是老周走出茅屋、坐上行车的中转站,第二年春天,他调到四川省文联当专业作家(当时省作协还在文联旗下,几年后才单立门户).按上面的安排,老周暂留简阳农村挂职体验生活.1981年底,我调到文化馆,有条件就近和他交往.我们年龄接近,经历相似,爱好相同,说话还算投机,至今印象深的有几次.

老周的文学梦起于少年.我曾应邀带他转过一回简城南街的两条深巷,说是看院落,其实是重温记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简城,大拆大建的序幕还没拉开,街面不宽,房屋低矮,不像现在这样密集.民居以院落为主,格局为临街一条窄巷,石板路,风火墙,一进数院,前后贯通.院坝里偶尔可见豆棚瓜架、古井花台,显得古旧而安宁.院落后面是坍圮的城墙,残土已分割成小块菜地.转着转着,老周讲起了少年经历.他念书的石桥镇距离简城八华里,两地的民居同一格局.每天对着爬满青藤的院落,行走在七弯八拐的深巷,听翠竹吟风,看芭蕉滴露,不知不觉就会生出奇想.

老周忙于写作,兴趣不宽,有时为了调剂,才喝茶闲聊,话题仍然围绕文学,为一本书、一个细节,勉强坐上一两小时.我记不起他说过什么名言谠论,却记得有一次大家提起搓,他表示极端厌恶,认为年轻人沉溺此道,与古代的“刑废”没有区别.见我默不作声,他以目相示,脱口引了句圣贤语录:“内惟省以端操兮,求正气之所由.”我从不摸,于是借小说家言开玩笑:“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尔.”老周连连拱手,好像对这类“掉文”很感兴趣.

有一天,我带儿子在公园散步,无意间碰上老周.他头发蓬乱,眼里布满血丝,看上去异常疲倦,说是赶写“中篇”,昨晚通夜未睡,出来松动一下筋骨.见我牵着儿子,他流露出欣羡之情,自责很少带儿女,没享受过这种“幸福”.老周陪着我们父子俩,边走边讲他和孩子的故事,讲得琐琐碎碎,歉疚而动容.事后我想,像他这种突然喜欢倾诉的人,原有某种心结,急切希望解开,平时顾不上,迟早会找机会一吐为快.在讲究实际的人看来,这可能不说明问题,但我认为极富意味.这番谈话,让我看到了一个乡土作家更近乎原生态的一面.老周有许多至情至性,有许多执著深微.

还有一天,老周急急忙忙到我家,一进门就长长地舒了口气,告诉我“中篇”终于写完,这两天锁在箱子里,钥匙交人保管,怕忍不住翻出来再改,要赶紧休整.他瘦了一圈,有气无力地瘫软在靠椅上,眼前情景,让我心里冒出“值不值”的疑问.人寿几何,来日无多,艺术的殿堂里却树立着殉道楷模.他们永恒的精神光芒,已突破因果的推论而独立,吸引文苑学子为理想献身.可是今天回头看,老周头上的光环,未必安慰生者.人已了而事未竟,这缺陷该怎样弥补?

1979年初,《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开始由《沱江文艺》季刊连载,年底由复刊的《红岩》杂志全文推出;1980年5月百花文艺社出版单行本,6月人民广播电台开始连播;1981年,小说相继被搬上银幕和舞台.“许茂”既是老周心血的结晶,更是时势造英雄的结果.“”浩劫,经济崩溃,文化凋零,拨乱反正后百业待兴.伴随着思想解放,一批呼唤改革的作品井喷而出,产生轰动效应.在这股浪潮中,“许茂”如金鸡报晓,为新时期文学开一先声,见重于当时,影响及于后世.

“许茂”的走红,除了恰逢社会极需转型的天时地利,还应归功于小说自身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许茂”的故事,贯穿着时代形象和时代感觉,有合情合理的场面氛围做衬托,文风清新明净,结构流畅紧凑.艺术上,它是生活真实与诗意开掘的组合;内容上,它是乡村变革与风云世相的留影.它是一部成熟的作品,所以才会在历经劫难的文坛上,显得分外醒目.

那个年代,作家作品是人们的一个主要兴奋点.作品走红,各方关注,作家如果因此膨胀,失去分寸,夸夸其谈,很容易循迹准声,自我作古.同样处在聚光灯下的老周,却是另一种表现.他被媒体哄抬着供人仰望,也供人寻隙挑剔、指点评说.他给我的印象是退缩回避,感慨多于苦笑.这段时间,我去过一次老周的临时住地.他家在红塔区公所一幢简易楼房的底层,二楼楼梯间是书房,一床一桌,狭小拥塞,床下丢着未开封的邮件,看外形全是书和杂志.老周讲的主要还是文学,无昂扬凌厉之态,无高深莫测之语.他没有一朝成名,忘乎所以.他的中篇和短篇作品,仍然包含着充沛的.

1984年秋,老周举家迁省文联宿舍.

老周到省城,出自上级领导的厚爱和栽培.沙汀等前辈见多了“移植”的负面作用,对“上调”持保留态度.古人曾说,对于花木“其土欲故”(柳宗元).根据我后来的体会,这的确是见道之言.老周是地造之才,是土地和乡村之子,接近泥土,空气清新,心灵纯洁,想象才会充分发挥.葫芦坝是他的生根沃土,这里的春种秋收、农家忧乐,这里的山月江柳、竹林松冈,激发过他的才华,被尽情纵意地写进了作品.有什么必要到十里红尘的都市,再用“挂职体验”、“蹲点采访”迂回而寻?文人扎堆,同样是一个三六九小社会,也论资格、讲卑尊、排名次、分座驾级别.会要开,话要说,各种演讲、研讨、笔会要到场亮相,忙着传授心得、讲经说法.读书写作不一定比乡下自由,某些心境,难得再有,迈出的步子,也很难返回了.

形势发展很快.西方的文艺思潮激流涌入,新一代作者跑步登场.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重登文坛的不少作家,已被视为“落伍者”冷在一边.文学上了快车道,盛名之下,各方的希望有增无减,背着“扛旗问鼎”的重任,估计老周活得不轻松.须知文坛如舞台,哪能长演连台本.幕落幕启,各是各的角色,各演各的剧目,各领,新鲜应时.

“许茂”问世,绝非偶然现象.一要出书的气候,二要写书的人才,缺一不可.总的说来,气候——作家——作品,有一种必然联系,并非能够按时按量按产供销关系诞生或制作.人脱胎于历史的印模.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歌手.一代人说一代人的话,一代人写一代人的书.当“时代”成为历史,作品随之“定格”.每个阶段的杰作,都是一个波峰,同时又可能是峰谷.先行者开路,后继者接力,一波推一波.这条规律,在现当代中国文学进程中尤其明显.时间是存在的冠军,而作家不过是“存在”的参与者.因为时间有它的优选法,现在的排名,能不能对号入座,不好一概而论.时过境迁,用大浪淘沙的结果印证既往,会发现作品的命运,往往与飘浮难定的人生相似.喧嚣鼓噪者,可能声沉响绝,埋沙的折戟,或许重放光彩.概括起来,这四种情况较为常见:与时俱进,另涌新浪;艰于举步,原地徘徊;好运到头,逐渐退隐;安享成果,坐当老大.即使是文学史上著作等身的作家,代表作也不过一两部,多数还是前期所为.

至于老周本人,并未止步不前.他几乎是终日矻矻,不遑它顾,夜以继日,魂牵梦萦.他的后期小说,题材和手法都有变化,对表现形式的探索越来越执著,精雕细磨,郑重严密,却也拘谨了.言为心声,难道有什么顾虑?据说老周生前有部几易其稿的《饥饿平原》,为何改而不定?我揣测还是盛名之累,惟恐不能尽如人意,瞻前顾后,处处妥贴,把作品成败与荣辱毁誉的关系拉得过紧.老周已矣,这部书稿下落不明.

1990年8月5日凌晨,老周病逝省城,享年不足五十四岁.那一年的2月,他刚出任《现代作家》主编;3月,被任命为省作协党组副书记;6月底,担任省作协常务副主席.6月8日,他率杂志社全体人员回简阳,听取读者对办好刊物的意见.那天是我最后一次见到他,病容明显,还须强打精神,全力以赴.由专业作家到作协党政领导,诚然是靠作品的力量众望所归,合不合适,又当别论.老周体魄不够强健,天性好静,默守古风,不耐烦嚣.当时“市场”已全方位介入社会生活,对文学的影响,对作家的左右,不亚于政治.文学要想改变受市场支配的地位,回归名流之业,已经很艰难.老周拙于炒作,不擅长接待推销,对商品经济的运作过程相当陌生,处理具体事务,其能力远逊于运笔.不管他想如何超脱,有时还是容易感情用事,适时应变的才干究竟有限.世间万物,各有方位,雁排长空,鹤唳九皋,虎啸深山,驼走大漠.一个人最能在哪方面一展长才,大致有个界定.老周原路而行,会不会更好呢?

2000年7月,老周辞世十周年之际,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三卷本《周克芹文集》.封面上的老周侧身回视,欲语无言,是一个儒雅的中年文人形象.这张照片,把他的个性、风采和信念留住了.

老周等一批作家所代表的文学精神,正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化.市场这个东西一旦形成气候,占据中心位置的已是另一类作品.

二十六年前,老周辞世,世无其人,但有其文;百年之后,也许其文不再风行,但世有其名.中国新时期文学史接纳了他,中国现代文学馆陈列着他的作品,家乡的文化广场给他竖了纪念像.文化广场位西向东,朝霞夕晖让老周永葆热度;广场与葫芦坝隔水相望,一代代的父老乡亲,都能够欣赏到老周的存在.

矮纸千行写克芹论文参考资料:

写论文用什么纸

论文用什么纸写

论文附录怎么写

论文的结束语怎么写

论文思路怎么写

如何写历史论文

上文总结,此文是关于矮纸千行写克芹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克芹和矮纸和纸相关矮纸千行写克芹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