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思维相关论文范文素材 和二元思维可能是个泥淖和陷阱有关论文范文素材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思维范文 类别:本科论文 2024-02-04

《二元思维可能是个泥淖和陷阱》

本文是关于思维相关硕士学位论文范文和思维和泥淖和二元相关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余党绪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0234)

摘 要:在关于语文教育的讨论中,可以看到大量的二元概念.比如,文与道、工具性与人文性、想象力与批判性思维、情感与逻辑、感性与理性、体验与训练、对话与引导、预设与生成,等等.要清除“二元思维”的泥淖,避免“二元思维”的陷阱,关键是养成多元对话、理性思辨的思维方式.

关键词:二元思维 语文教育 高考作文

一、生死两界与二元对立

尽管这个世界越来越多元化,“二元思维”依然是很多人思维中的泥淖和陷阱.无论是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还是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二元思维”对于生活与人生的摆布与蹂躏,都让我们不得不承认其根深蒂固,且枝繁叶茂.笔者尽管对思维尤其是批判性思维关注多年,且孜孜不倦,力求清除思维中的泥淖,避免思维中的陷阱,但依然能经常感受到来自脑海深处的“二元对立”的困扰.

作为一种理解和解释世界的思维方式,“二元思维”首先是个中性词.世界上的确有势不两立的“二元”,比如生与死.人总是基于自我的体验来构建这个世界以及理解这个世界的眼光和方式的.比如祥林嫂,你不能指望她超越她的生活境遇、文化环境和心理体验,来理解这个复杂的世界.在她的世界里,今生造孽必然招致来生怨报.在这个意义上,祥林嫂不幸死去,她自己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也是罪魁祸首之一.在人的各种体验中,死亡是最有冲击力的.死亡是绝对的,每个人必须面对,且必须由自己亲自面对,没有调和的余地,也绝无对抗的可能.生死两界的对抗与隔绝,大概最能孕育非此即彼的认知逻辑.我们不能忽略个体的极端的生命体验给人类思维方式所带来的基础性的影响.在人类学和社会学的大量调查与阐述中,死亡对宗教、哲学、政治和思维的影响,是巨大且深厚的——它深深地嵌进了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弗雷泽在《金枝》中描述的图腾、习俗、禁忌、巫术、祭祀、婚姻等信仰和风俗,无不受到死亡的影响.在死亡这种频繁出现的人生事件与生活场景中,一个壁垒分明的二元世界,借着每个个体的想象与勾画,顺理成章地载入了集体无意识.

但死亡毕竟是极端中的极端,若将生与死这样极端的二元对立关系,推演到其他二元关系上,其谬误将不言而喻.即便以绞灭对方生命为目的的战争,其对抗性也远没有生与死那样不可调和——战争未见得就是你死我活,未见得就是同归于尽,战争也可以有其他终结形态,比如妥协.

在语言与文化的建构中,我们常常夸大了某些“二元”之间的对抗性,比如善与恶、是与非、美与丑、真与假,甚至还将某些并不具有“对抗性”、仅以“二”的形态出现的事物,人为地制造成了对抗的“二元”.像天与地、男与女、阴与阳之间,显然只具有相对性与相关性.又如争讼不休的情商与智商.智商高的人情商一定低吗?情商高的人智商一定低吗?智商与情商有没有这样一个此消彼长、你死我活的关联?专家们如何研究,我不得而知,但根据日常观察,很难说二者之间存在某种函数关系.我们之所以呼吁要关注情商,并不是因为智力培养过剩了,而是因为情商被我们严重忽视了.

二元概念的理解与辨析常常被高考作文命题者关注,比如2015年的浙江卷:

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偏急则为文急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文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这个命题击中了一个认识上的误区:文品与人品的关系.很多人认为,人品好的文品也好,文品好的人品也好.其实,人品与文品之间并不具有直线式的决定关系:既不是正向决定关系,也非反向决定关系.

一旦我们将复杂的二元关系简化为极端的、粗暴的认知模式,那么,世界万物皆可二分,非黑即白,非善即恶,非对即错,非好即坏,非此即彼,非友即敌,非忠即奸,非先进即落后……那么,这个世界的图景将严重失真,而我们的认知和理解也将变得非常粗糙、浅薄、粗暴和乖谬.比如,鲁迅与胡适,有的人非要将二人对立.以前的人们说,鲁迅进步,胡适落后,鲁迅革命,胡适反动;今天又有人说,20世纪是鲁迅的世纪,21世纪是胡适的世纪.鲁迅与胡适,的确代表了两种人格、两种思想、改造现实的两种路径、推动历史的两种可能性,但他们之间,并不必然对立,反而时有交叉,甚至相向而行,齐头并进.若以鲁迅、胡适为“二元”,不仅僵化了对他们的认知,也人为地压缩了历史与文化的开放空间,妨碍了我们对历史的真实把握.

二元对立思维,基于常识,却也未能超越常识,其实质,是将原本充满线性与非线性、确定性与随机性、偶然性与必然性、简单性与复杂性的混沌世界做了一个机械的分解,一分为二,然后加以“非此即彼、非彼即此”的一元化处理.结果,一切非线性、不确定、随机的、偶尔的因素全都被忽略了.在“二元论”的世界图景中,这个世界是那么简洁,是那么清晰,那么单一,那么纯粹.这样的思维方式,满足的恰恰是懒汉和莽汉们的需要.很多人对“二元思维”那么痴迷,实在是因为缺乏直面真实世界的勇气,他们宁愿沉浸在白我编造的二元秩序中,靠美丽的想象与虚构来慰藉因智慧的贫乏而带来的沮丧和苦恼.

现代科学正在粉碎这个幼稚而狂妄的信念.“从绝对走向相对,从单义性走向多义性,从精确走向模糊,从因果性走向偶然性,从确定走向不确定,从可逆性走向不可逆性,从分析方法走向系统方法,从定域走向场论,从时空分离走向时空统一”,现代科学揭示的世界面目,是这样的多元、琐碎而复杂.

英国历史学家杰克·古迪(Jack Goody)说,“二元论”将社会发展的无数样式归纳为两种对立的类型,比如现代的与传统的、先进的与原始的、资本主义的与社会主义的.他写道:“在我看来,适用于这种二元分类法的研究内容几乎少而又少;尤其是,当你处于一种无论是个体、群体,还是社会正在发生转型的情境之中.”

二、警惕语文教育中的“二元思维”

二元对立思维广泛地存在,语文教育也不例外.语文教育同样充满了“二元思维”的泥淖与陷阱.

在关于语文教育的讨论中,可以看到大量的二元概念.比如,文与道、工具性与人文性、想象力与批判性思维、情感与逻辑、感性与理性、体验与训练、对话与引导、预设与生成……甚至连“语文味”与“多媒体”,也被设置成了对立的“二元”.有一阵子,突然刮起了一股否定多媒体的飓风,似乎一用多媒体,“语文味”就没了,文学作品的意境和韵味就没了.这是不是一种极端思维呢?

用概念与范畴来讨论学科及其教学,这表明我们的学科认知在进一步地抽象化、理性化和精确化.相对于零碎的、描述性的、缺乏定性分析的学科表达,概念与范畴的建构,显然是一种进步.但同时,当我们舍弃了丰富多彩的、个体的、感性的和实践性的信息,而致力于抽象的逻辑分析时,我们就可能陷入自我制造的逻辑陷阱和认知误区.“二元”本是为了认知而搭建的脚手架,结果我们却被自己制造的脚手架给架空了.很多喋喋不休、纠缠不休的争执,其实根源在于概念上的“二元对立”,接下来渐起纷争,最后大打出手,捉对厮杀,学术争鸣的意义和价值被极大贬低.比如,所谓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讨论,争论不下,甚至擦出了些许火星.但冷静想一想,人文性与工具性是此消彼长、你死我活的关系吗?当然不是,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而非彼此对立、相互决定的关系.提倡“人文性”并不必然导致“工具性”的削弱,而强调“工具性”也不必然导致“人文性”的委顿.一旦将二者对立,问题就复杂了.现在有一种声音,呼吁“回到语文”.要寻找“语文味”.那么,什么才是“语文味”呢?我看“语文味”,其实就是“听说读写语修逻文”.这个当然没错,但凭什么说这个才是“语文味”呢?这不是在否定“人文性”吗?当初祭起“人文”这面旗帜,并非为了否定知识与工具;今天鼓吹“工具性”,一定要牺牲这好不容易才达成的“人文”共识吗?这样有你无我的争执,只会因小失大,南辕北辙;这样的争鸣,只能让我们在两个极端之间忽东忽西,难有真正的积累和进步.

又如批判性思维.很多人对它讳莫如深,质疑者除了拥有那些将批判性思维直接等同于“批判性”的误解之外,还有如下常见疑问:提倡批判性思维,知识教学将摆在哪里?在中小学引入批判性思维,会否妨害学生的想象力和情感发育?很多人本能地认为,批判性思维与文学、想象力、灵性、个性、情感等等是对立的.持此观念的人几乎认为这是个不证白明的真理.但是,迄今为止,没有任何公认的理论或者数据、事实表明,批判性思维的教育会妨害想象力与情感的发育.相反,关于它们彼此共生共存、互相促进的例证倒是不少.在教学实践中,我也见过个别学生,他们的心智发展出现了严重不平衡.但根据我的观察,造成这种偏颇的,恰恰是极端片面和畸形的教育,或者外界环境的负面影响,而非强调了批判性思维教学或者想象力的培养.

二元对立思维,让语文界总有“黑马”涌现,总有“革命”兴起,缺乏持之以恒的继承、积淀和改良,看起来像个野小子,不仅伤害了语文学科的尊严,也侵害了语文教学的学术性.

比如文本阅读.教学意义上的阅读,本质上应该是一种学术性的阅读,目的不在于“立”或者“破”,不在于解构或者建构,关键在于尊重文本自身的内容、结构与逻辑,基于客观的文本说话,基于文本的事实说话,基于文本的逻辑说话,这才是文本解读的学术边界.有些意在解构的阅读,为了所谓的“矫枉过正”,不惜穿凿附会,歪曲文本,以满足既定的需求.这不就是二元思维在作祟么?以莫泊桑的小说《项链》为例,以前将玛蒂尔德看成是资产阶级虚荣心的代表,加以批判和嘲弄;现在,大家要修正这带有阶级印记和概念化痕迹的解读,这本来是一桩拨乱反正的事情,但有人完全无视作品,连玛蒂尔德有虚荣心这个事实也否认了.他们完全忽略了小说开头的那段描述:“她觉得自己本是为了一切精美的和一切豪华的事物而生的,因此不住地感到痛苦.由于自己房屋的寒伧,墙壁的粗糙,家具的陈旧,衣料的庸俗,她非常难过.这一切,在另一个和她同等的妇人心上,也许是不会注意的,然而她却因此伤心,又因此懊恼,那个替她照料琐碎家务的布列塔尼省的小女佣人的样子,使她产生了种种忧苦的遗憾和胡思乱想.”如果这样贪慕荣华富贵还不算虚荣,那么,什么才是虚荣呢?这还是不敢正视人性啊!其实,虚荣之心,人皆有之,既然人皆有之,那么,玛蒂尔德的虚荣心就不该成为批判和诅咒的对象,而应该是我们理解和思考的对象.对于人性中的弱点,我们要警惕,但真的不必诅咒.

要清除“二元思维”的泥淖,避免“二元思维”的陷阱,关键是养成多元对话、理性思辨的思维方式.文本结构是开放的,文本理解要多元,否则就是极端和片面,这就是“多元对话”的价值;但文本结构又是稳定的,所以文本理解要学会评估与权衡,在多元中追求最合理的理解,否则就陷入了“多元的陷阱”,这就是“理性思辨”的意义.

表现在写作中,引导学生“多元对话、理性思辨”尤为重要,尤其是“二元概念”的思辨题型.2014年,某地高考卷作文题是这样的:

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命题的口吻是不容置疑的,你没有其他选择,你必须穿越,这个假设是如此强势,没有商量的空间,更没有挑战的余地.在猝不及防的境况下,考生被“设置”在沙漠的边缘,烈日酷暑,口干舌燥,你过,还是不过?是要命,还是要自由?设置一个如此极端的境遇,还要讨论一个关于自由的问题,这也太绝对了!其实,跟一个饥寒交迫的穷汉讨论“金钱不是万能的”有没有意义?跟一个快要饿死的人讨论该不该吃“嗟来之食”,有没有意思?设置一个如此极端的境况,本身就不利于多元的理解和自由的思想.世界原本丰富多彩,但“二元思维”非要将这个多元的世界挤压成一个单向度的空间.在这个“人造”的单向度的空间,你不得不接受题目的预设,必须做出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选择.于是,许多作文写成了这样的思路:人是自由的,也是不自由的;人是不自由的,但人也是自由的;自由中有不自由,不自由中有自由……经过十多年的训练,聪明的考生们早练就了一套百折不挠、无坚不摧的话语逻辑,据说这就叫作“辩证法”.但是,这样“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思辨”套路,不正说明了思维的惯性、惰性与劣性吗?

有意思的是,同一年的法国高考作文有一个题目也讨论“自由”问题,题目是“是否拥有了选择就是自由”.显然,法国人以一种开放的气度来讨论“自由”问题,让“多元对话,理性思辨”真正落到了实处.

“二元论”的世界,是个一厢情愿的虚假世界;而真实的世界,是个多元并存的世界.在这个方面,2015年的重庆卷是值得肯定的.该命题是这样的:

公交车站上,一个刚上车的小男孩请公交司机等一等他妈妈,过了一分钟,孩子妈妈还没到,车上乘客开始埋怨,说母子俩耽误了大家时间.这时,那位腿有残疾的母亲一瘸一拐地上了车,所有人都沉默了……

材料展现的,是社会生活中常见的一个场面,琐碎,真实,当然也复杂.习惯了“二元思维”的人,面对这个“多元”的冲突,恐怕连那两个“元”都找不到了.在小小的车厢社会,大家各有各的诉求,各有各的道理,这里没有善与恶的对垒,没有黑与白的鸿沟,非黑即白的逻辑在这里行不大通.母亲因腿脚不便,让儿子请求大家等候一分钟,请注意,仅仅只有一分钟,这在情理之中,不必苛责.有人非要苛责残疾人耽误了大家的时间,那么,谁敢说自己没有这样的时刻?公交车毕竟不是飞机,等候一分钟,也不是什么原则性的大问题.乘客们也并不缺乏人情味,一开始小男孩请求司机等待一分钟,大家并无怨言;过了一分钟,其母还未上车,大家才开始抱怨;而当乘客们发现这位母亲腿有残疾后,又“都沉默了”.可见,乘客们也有爱心,有同情心,有自责与自省之心.有人非要苛责乘客们太性急,一分钟也耐不住.但是,谁又能说这一分钟对他们就不是宝贵的呢?你何以见得这车上没有心急如焚赶往医院的病患家属?在文明社会,残疾人理应得到更多的关照,但是,其他人的权利也不应因此而被忽视或损害.

在这里,坐车的、开车的、赶车的,个个自主;残疾人、健全人,人人平等.如果不先人为主,而是秉持多元理解,这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在这里,简单的否定不合情理,粗暴的道德审判并无意义.可贵的是,命题人显然并不指望考生做出简单的结论,居高临下的指责人们自私、无情与冷漠.这里没有什么简单的对错,需要的只是互相理解与宽容,互相帮助和支持,需要的是公共政策与公共事业的改进.命题人看重的,就是这样一个多元的、多角度的思考与反省的过程.

很多人习惯了道德审判,一看到这样的生活画面,就指责现在的人自私了,人情淡漠了.其实,这与人情冷漠有什么关系呢?只不过现代人的权利意识更加明确了,独立意识更加自觉了.那种粗暴的、自以为是的、非善即恶的二元判断还有什么意义?那种不是圣人君子就是不肖小人的腔调,还有什么意思?

重庆卷不仅在立意上摆脱了“二元思维”的束缚,而且在题目设计上,也尽量为多元表达提供了自由的空间.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具有真正的思辨内涵的好命题.复旦大学邬国平教授在《写思辨,也写生活》一文中,提出高考写作既要有益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也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我觉得,重庆卷基本上做到了这一点.

思维论文参考资料:

思维和智慧杂志

大学生思维论文

思维论文

此文总结:本文是适合思维和泥淖和二元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思维本科毕业论文,相关思维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