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初中语文方面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和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记叙性文章写作审题中的运用方面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初中语文范文 类别:本科论文 2024-03-25

《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记叙性文章写作审题中的运用》

该文是关于初中语文方面大学毕业论文范文和文章和思维导图和初中语文方面论文范文检索。

内容摘 要:“思维导图”是一种思维整合和筛选的科学方法,是运用图像和文字表达发散性思维,激发大脑以自然思考的形式、最大化且最有效地发挥潜能的一种工具.记叙性文章在初中语文中是常用常选的文体.将思维导图运用于记叙性文章写作审题中能起到重要作用,具体体现在对作文题目的全面审题和挖掘暗含意义上.希望通过思维导图对初中记叙性文章写作审题过程的思维图示,让学生边画导图边审题,培养创造性思维和丰富想象力.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语文记叙性文章写作审题

一.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根据初中语文大纲要求,记叙性文章写作是初中写作教学的重点,这种文体也是学生考场作文的优先选择.但通过平时一线教学的观察和了解,笔者发现,学生在记叙性文章写作中主要存在是害怕写、无东西可写和不会写的三种情况.而这些问题往往是和学生刚接触题目时不会审题也有很大关系.基于上述记叙性文章对于初中生的重要和目前记叙性文章写作存在的问题,开展此项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

此研究的重要性在于,从理论上来说,思维导图是一种知识和对象的新的存在方式,它使文与图取长补短,使作文成为“文”与“图”统一的“思维导图”,体现了语言、文字、图像内在不可分割的关系,让学生从立体式的思维角度去进行作文审题.再者,从学生进行写作的思维角度分析,作文是思维的过程与结果.运用思维导图进行作文教学中的审题训练,有利于激发和创新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信息综合处理能力,增强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

二.研究概述

“思维导图”(MindMap)又叫心智图,是英国著名心理学家东尼·博赞(TonyBuzan)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种思维整合和筛选的科学方法,是运用图像和文字表达发散性思维,激发大脑以自然思考的形式、最大化且最有效地发挥潜能的一种工具.①

东尼·博赞(TonyBuzan)研究心理学、神经生理学等科学后,发现如果分开使用人类头脑的每一个脑细胞及大脑的各种技巧,效率极低.但相反,若能适当巧妙地运用工作会更有效率.1971年他将之前进行的研究成果整理成书,慢慢形成了发射性思考和思维导图法的概念.在韩国一些研究高材生高效学习方法的书籍中,也提到了思维导图在作文中的作用.书中指出,在写作时尽可能详细整理提纲,提纲越详细就越能节省时间.而这里说的整理作文提纲,与思维导图异曲同工.②

而在中国现在逐渐有更多的人开始研究思维导图和作文教学的结合,其中不乏一些教育界的敢为人先者.例如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实验室的赵国庆、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系主任黎加厚博士和上南中学的张国正等等.尤其是赵国庆在《别说你懂思维导图》一书中,还对思维导图给出了新的定义,以及提出了更详细的绘制规则和几大禁忌,这比东尼·博赞的思维导图理论更加细致,更有创造性和实用性.

而仇山奇在文章中指出,思维导图可以说是作文的地图.对于命题式的作文,在看到文章的要求之后,首先要抓住要求的中心句还有关键词,围绕中心句将关键词进行扩展,中心句为起点,将相关的内容与之联系,逐步扩展多种形式将题目的相关内容呈现出来,这样的方法更加有助于学生触发了写作思维,更快速地进行审题立意.③

三.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记叙性文章写作审题中的具体运用

初中阶段较提倡初中生多点进行写人写事、易于抒发感情的记叙性文章的写作.在日常一线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明知道语文考试中作文几乎占据“半壁天下”,但只能“望文兴叹”.而运用思维导图,如何能帮助学生激发思维进行审题,从而顺利流畅地写出记叙性文章呢?

无论是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审题的准确与否都将决定文章的走向和成败.以近几年广州市中考及大型模拟考试的作文题目为例,作文题目的命题形式有以下几种(用思维导图展示如图3-1):

很多学生审题没有一定的思路,就算老师平时教授什么“审题的四步走”“审题五步法”等方法,但一些思维没那么活跃、思路难以打开的学生总会不自觉的简化审题步骤,常常出现以下两种审题错误.

(一)审题全面,避免偏差

比如2013年广州市中考作文题目“迟了一分钟”,很多学生只是关注“迟了”,知道是写一件没赶得及做的事情,把题目简单理解成“迟到”.但实际上这种短语形式的作文题目,一定要全面审题,特别是注意限制性词语“一分钟”,这是对于将要记叙的事件进行时间上的限制,只能写“迟了一分钟”的事情,仅仅发生在一分钟之内,不能超过一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否则就会造成审题的偏差.当年有考生写“迟了一分钟未赶上车”这种素材的作文,照理说是符合题意的文章.但是随着行文的展开,文章就脱离了“一分钟”来写,后来变成“迟了一个钟……两个钟后看到的想到的事情”,这就是未全面审题的明显错误,可能造成从一等文变为二三等文偏题作文的遗憾.学生如果用思维导图来进行审题,可以紧扣着题目中的每个字眼充分理解,那么根据思维导图促进学生思维发散和创新的特点,学生将围绕着“迟”和“一分钟”来展开思维(如图3-2),由“迟”发散联想到“迟到”,由“一分钟”明确了这个作文题目对时间上的限制.最重要的是,学生将继续从题目延伸思路:迟了一分钟的原因是什么?由于“迟了一分钟”引发的后果是什么?我因而从这稍微的迟到得到什么经验教训或启发反思等.另外,2015年广州市“一模”作文《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也有学生写成了告白,造成行文的狭窄和勉强.

又比如2011年广州市中考作文题《出错》,每个同学根据独词形式的这个题目,自然会有不同的理解.其中有位学生借助思维导图进行审题(如图3-3),将独词进行扩展,一边画思维导图一边思考与题目相关的关键词,例如学生会思考“why”和“who”,“为什么出错、谁出错”……由此思维导图不断地画出分支,学生边审题边打开思路,从而让自己更深入更全面地理解作文题目,避免思维的停滞、时间的耗费,更重要的是避免出现审题的片面,导致事倍功半.

(二)挖掘暗含意义,避免误解

比如广州市2011年中考作文《出错》,当年考生没有认真理解题目的暗含意义:仅简单理解成“犯错”,这忽略了两者存在着主观上的无意和有意行为的区别.

又如一些有象征义、比喻义的作文题目更要注意它的暗含意义.比如关于“桥”“路”“门”等暗含象征义的作文题,更加需要挖掘象征义,不能就着本义写本义,而应从表面写到实质,从虚的写到实的.而比如“又见枝头吐新芽”“我心中的太阳”等题目,如果单纯写题目的本义“枝头吐新芽”或“太阳”等,没什么内容可写,而且也体现审题的错误.应该挖掘题目暗含的比喻义,从“希望”“温暖”等角度来写,那么文章内容、立意更加宽泛,材料更多选择,学生思路也可以拓宽了.

四.要注意的问题

或许有人会质疑,写作教学时完全抛开思维导图也照样可以审题啊?相信这样的质疑和疑问很多一线老师心中都存在.对此笔者认为:对于一般的初中生而言,并非人人都是写作天才,也并非人人都有写作兴趣.多尝试思维导图的运用,可能使学生换一种方式喜欢上写作.诚如“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用思维导图边分析边画出文章的审题过程,可以越审越丰富,挖掘的东西也越新颖,避免和别人的重复,这样有利于学生接下来根据画出的思维导图,胸有成竹地完成结构工整、叙事有条有理、书面整洁的文章.

参考文献

[1]姜成泰著.郑炳男译.韩国尖子生的学习方法[M].北京:现代出版社,2014.1.

[2]东尼·博赞.博赞应变术[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11.

[3]仇山奇.思维导图优化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J].江苏: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

[4]美D.P.奥苏贝尔.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注释

①东尼·博赞.博赞应变术[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11.

②姜成泰著.郑炳男译.韩国尖子生的学习方法[M].北京:现代出版社,2014.1.

③仇山奇.思维导图优化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J].江苏: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47-48.

(作者单位:广州市长兴中学)

初中语文论文参考资料:

初中语文论文

初中语文教育教学论文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初中语文杂志

初中历史小论文范文

中学语文杂志社

本文总结:此文是一篇关于经典初中语文专业范文可作为文章和思维导图和初中语文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初中语文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