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包装盒类论文范文检索 跟高校勤工助学和快递包装盒回收体系结合相关本科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包装盒范文 类别:专科论文 2024-01-17

《高校勤工助学和快递包装盒回收体系结合》

该文是关于包装盒类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跟勤工助学和高校勤工助学和包装盒类论文例文。

摘 要:目前高校勤工助学体系运行和校园快递包装盒回收都存在着不足.针对这些问题,以南京某大学为例进行调研,通过问卷调查法,运用统计数据分析,在探索目前高校勤工助学体系和校园快递包装和回收的现状与问题基础上,提出将高校勤工助学与快递包装盒回收体系相结合的新运作模式.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既可缓解勤工助学体系中存在问题,又可提高校园快递包装盒的利用率,美化高校校园环境.

关键词:勤工助学;快递包装盒;回收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36.039

1前言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我国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快递消费国.不完善的垃圾回收体系导致大量快递包装盒得不到有效的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部分大公司已经开始着手回收体系的建设,如天猫成立"绿色品牌联盟"、菜鸟网络和其他30个合作伙伴建立的"绿色行动计划".但在具体实施层面,仍然很少有快递员主动询问客户并将快递盒回收的.高校作为网购"重要基地",对于解决快递盒回收应承担示范作用责任.从另一方面来说,高校勤工助学虽然已成为我国高校贫困生自主体系中很为重要的一部分,但仍存在岗位少、工资低、岗位技术性不足、学生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也指出要健全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体制机制,强调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因此,高校勤工助学创新极其必要.

2016年10月17日中国教育后勤协会校园快递工作委员会、菜鸟网络、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了首份《中国高校校园快递发展报告》.这份报告认为未来会加大在校学生、校方工作人员、电商物流平台、物流企业形成大规模社会协作效应,在校大学生也可以得到更好的直接创业机会和衍生机会,更好地实现智慧校园.菜鸟驿站通过平台自主的方式,让大学生创业可以参与其中.从这份预测中可得知,加大校园、物流和学生三方协作将成为未来趋势.而勤工助学与快递盒回收正是将三者有效连接的桥梁,既能美化校园环境也能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如此也符合智慧校园趋势.

因此为推动高校勤工助学创新化、效率化,改进学生对勤工助学的认识以及有效解决高校快递包装盒乱投乱放现象,合理回收,美化校园环境,本文将致力于将勤工助学和高校快递回收相结合模式的探索和研究,以期为改善现状提供指导.

本文以大量文献为基础,并以南京某大学为具体实例进行调查,将勤工助学和快递包装盒回收两者结合进行全局性的分析和探讨,其理论意义在于一方面有助于引起学界和社会对该问题的关注;另一方面有利于拓宽快递回收研究视角,弥补相关领域理论研究的空白,并为将来的研究者提供理论借鉴意义.

同时,在实践意义上,本文创新性设计出一套有效率、可操作性强的将勤工助学与快递包装盒结合的模式,一方面能达到减少快递包装盒的资源浪费,美化校园环境的目的;另一方面也能促进勤工助学体系的创新,增加勤工助学工作岗位,改变目前勤工助学提供的岗位供不应求的现状.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丰富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

2文献综述

学术界关于勤工助学和校园快递盒回收体系结合的研究少有人涉足.目前相关研究的内容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单独探讨高校快递包装回收模式构建,另一方面是研究将校园快递包装算入校园废品回收纳进勤工助学途径当中.

探讨高校快递包装回收模式构建方面,甘俊伟、姜盈、何逸梅(2015)从循环经济理念出发,得出学生+学校+快递公司回收模式是最有效模式,能够从多方面保证高校学生能参与其中.杨传厚、梁子婧(2016)也从快递包装回收角度提出,高校回收体系应以高校学生、快递企业、高校相关部门以及包装生产商为主要组成部分.可根据学生丢弃快递包装的地点,分别在快递分发中心和学生公寓区设立相应回收点,集中化回收学生分散丢弃的快递包装.高校后勤部门将宿舍区回收的快递包装再次集中到快递企业回收站,并由快递企业对二次集中的快递包装进行分类处理,最后由包装生产商回收还可循环利用的快递包装.由此达成来节约包装材料、循环利用包装资源的目的.高彩虹、梁子婧(2016)以徐州工程学院为例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入的构建了一套快递包装回收运作流程.快递包装回收的机制即由宿舍回收站点、快递收发站点、一级处理站(处理塑料、胶带、报纸等类型的快递包装废弃物,作为新的填充物给快递站点使用)和二级处理站点(处理污损严重的纸箱木箱)共同构成机制.重庆科技学院针对高校快递包装废弃物回收市场调研(2016)中设计了关于一个大学城快递包装废弃物回收模式,即设立快递包装回收点,鼓励学生自主将废弃包装投放到回收点,再由回收点的工作人员将快递包装进行分类处理,将仍可以循环利用的纸箱和填充物送往高校快递方,而将受损严重的纸箱批量卖给废品回收站,将例如海绵、泡沫等填充物及包装袋则交给专业处理站处理.

而将校园快递包装算入校园废品回收纳入勤工助学途径的研究方面,刘传、甄强(2010)提出将高校废品收购纳入勤工助学新途径,一方面达到缓解贫困大学生经济压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拓展就业渠道等目的.同时也促使勤工助学体系的经营体系从福利资助型转变向市场经营型.

目前,全国已有多家高校将勤工助学引入快递行业,如菜鸟网络已经与杭州师范大学勤工助学部展开了就校园快递自助取件的合作;苏州大学推行快递集中管理,管理员通常由勤工助学的同学;成都理工大学的4名大学生在学校团委的支持下,建起校园生活物流平台,每月净收入5万元;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的朱生晖在呼和浩特多所高校建立"校园快递"这一综合物流平台,占领高校物流的"最后一公里".

综上,当前学术界主要将目光聚焦于构建高校快递包装回收模式上,鲜有学者将勤工助学引入回收机制.在已有的研究中有学者构建了仅含学生+学校+快递公司三方的模式,也有学者将校外的包装处理厂和废品回收站纳入回收模式,但不管是何种模式,在校内设立专门的快递回收点都是必需的要素.尽管学术界涉及勤工助学与快递回收的研究还很少,但现实中勤工助学在高校快递行业已经扮演了较为重要的角色.虽然尚无高校将快递包装回收处理与勤工助学结合起来,但勤工助学在快递取件方面的现实参与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3研究设计

3.1研究方法

研究选择文献法和问卷法作为研究方法.

3.1.1文献法

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和相关学术研究成果,对有关高校勤工助学体系和快递包装回收的现有研究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并查阅相关社会政策和新闻,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的基础上明确本研究的思路和方向.

3.1.2问卷法

本文以南京某大学的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高校勤工助学体系和快递包装盒回收现状以及学生对其满意程度等内容,并采用定量分析分析问卷数据结果.

3.2研究指标

3.2.1因变量

因变量设置为"将勤工助学与快递包装处理结合的模式的支持意愿".并将"将勤工助学与快递包装处理结合的模式的支持意愿"分解为两个维度:"勤工助学岗与快递回收结合的支持意愿"和"勤工助学部门与快递公司合作的支持意愿".

"勤工助学岗与快递回收结合的支持意愿"具体操作化为:"可改变勤工助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改变快递包装盒浪费对校园的消极影响".

3.2.2自变量

根据前文提出的研究假设,我们设定了两组自变量.

自变量1为"快递包装盒处理现状满意程度".自变量2为"对于勤工助学体系现状的满意程度".

3.2.3控制变量

此外,研究中引入了性别、接受快递次数、处理快递包装盒方式等作为控制变量.

3.3研究假设

根据上述文献整理与评述,并结合实际情况,本文认为首先人们对愿意建立高校勤工助学和快递包装盒处理相结合的新模式的支持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前高校勤工助学体系和高校快递包装盒回收中是否存在大量的问题.其次,由于当前高校快递包装盒回收在校内缺少一条将快递包装盒集中、整理、分类、并提供给快递代理点使用的回收渠道,校外缺乏一种能够将校园快递引入市场已有回收体系的机制,如若要建立新模式,那么为使其高效运行,应当考虑高校相关部门、快递企业和回收企业作为高校回收体系构建主要组成部分.

基于上述分析讨论,提出了如下研究假设:

(1)校园内快递包装盒存在浪费严重,回收处理方式不合理等突出问题,需要改善.

(2)高校学生对快递包装盒回收处理现状和对勤工助学体系的满意程度均较低,两者都需要进行改进和完善.

(3)高校学生对将两者结合的模式支持意愿强烈,且对校园快递包装盒回收现状和勤工助学体系现状的满意程度,会对将两者结合形成的模式的支持意愿产生重要影响.对两者的现状满意程度越低,则对新模式的支持程度越强.

4研究结果与分析

本次研究选取南京某大学的学生为研究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抽样方法选取随机抽样方法.十月份共发放问卷210份,历时两星期,共回收问卷204份,剔除无效问卷3份,有效问卷201份,回收有效问卷率为98.53%,其中有效被试者中男性占23.4%,女性占76.6%.研究参与者均为自愿参与调查研究.

4.1高校快递包装盒回收现状分析

表1为当前高校学生处理快递包装盒现状的描述性统计.从表格中可看出目前学生快递接收量较大,每月所接收快递在4次以上所占百分比为52%,每月接受快递数量在2次以上的学生占所有学生的90%,且有70%的学生在处理方式上选择直接丢弃,仅有15%的学生会二次加工利用.总体来说,当前高校存在快递包装盒需求数量大,但浪费严重的问题.

4.2快递包装盒处理现状和勤工助学体系的满意状况

表2和表3高校学生对当前校内快递包装盒处理现状的满意程度和对勤工助学现状的满意程度的描述性统计.

对快递包装盒处理现状的满意程度的调查数据显示,总共有98%的调查对象认为快递包装盒的处理中存在浪费现象,其中有69%的大学生认为浪费现象严峻.不仅如此,52%的大学生认为当前快递包装盒的处理对校园环境造成了污染需改善,38%的大学生认为虽然快递包装盒不造成环境污染,但大量堆积的快递包装盒也影响了环境的美观,仅有10%的大学生认为当前的快递包装盒回收对环境不造成任何影响.总体而言,大学生对当前快递包装盒处理现状的满意程度较差.

而对勤工助学现状的满意程度的调查数据显示,59%的大学生认为勤工助学工作岗位数量不足,难以满足贫困生的需求.而分别有33%和8%的大学生认为工作岗位数量正好和存在数量过多的现象.而在工资水平调查中,54%的大学生认为工资设置合理,与勤工助学学生的实际付出劳动价值相符合,但仍有46%的学生认为勤工助学工资水平较低,低于学生实际付出劳动价值.此外,有82%的大学生均认为当前勤工助学体系岗位类型单一,其中52%的大学生认为岗位类型设置十分单一.根据其他问题设置,178名学生认为勤工助学岗位集中于劳务型岗位,仅有14和46人认为勤工助学岗还包含智力型与管理型岗位.总体来说,学生对高校勤工助学满意程度较低,对其不满意之处主要体现在勤工助学体系中存在岗位供不应求、类型单一和岗位工资水平较低的问题.

综上所述,高校学生对当前校内快递包装盒处理现状的满意程度和对勤工助学现状的满意程度均较低.

4.3勤工助学与快递包装盒处理结合的模式的支持意愿的分析

4.3.1勤工助学与快递包装盒处理结合的模式的支持意愿描述性统计

根据表4的数据结果显示,对"勤工助学与快递包装盒回收支持意愿"的结果中分别有64%和67%的学生认同该模式会改善勤工助学现状以及优化校园环境,改善包装盒浪费现状,而分别只有7%和6%的学生对此表示不认同.而对"勤工助学部门与快递公司合作支持意愿"结果显示,分别有71%和76%的学生认同如果该模式中加入快递公司合作将会增大快递包装盒处理数量和使模式运转更高效.其次根据其他问题结果显示,在201个调查对象中,有144人表示会愿意配合学校积极参与到新模式中,而41人表示会默默支持,仅有16人表示不支持新模式的实施.

总体而言,高校学生对勤工助学与快递包装盒处理结合的模式的支持意愿较强烈.

4.3.2勤工助学与快递包装盒处理结合的模式的支持意愿的相关分析

将"将勤工助学与快递包装处理结合的模式的支持意愿"主要分解为两个维度:"快递包装盒处理现状满意程度"和"对于勤工助学体系现状的满意程度"三个变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

"将勤工助学与快递包装处理结合的模式的支持意愿"与"快递包装盒处理现状满意程度"和"对于勤工助学体系现状的满意程度"存在负相关关系,与"快递包装盒处理现状满意程度"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

说明学生对快递包装盒处理现状和对于勤工助学体系现状的满意程度越低,对将勤工助学与快递包装处理结合的模式的支持意愿越高,且其中"快递包装盒处理现状满意程度"显著影响"将勤工助学与快递包装处理结合的模式的支持意愿".

4.4模式具体操作相关数据分析

根据前期的相关文献和数据调查,团队设计了大致的操作流程:首先,将勤工助学处、快递方和回收处三者联合,在校园某处设置快递包装盒回收桶;其次,学校通过一定渠道进行通知和宣传,引导学生养成将快递包装盒放至回收桶的习惯;同时,在勤工助学处设立相应的工作岗位,定期整理快递回收桶,将损坏程度较小且相对完整的包装盒交由快递企业二次使用,将损坏程度较大的卖给回收企业,所获收益用于适当用途.在该流程中,部分实施细节还未确定,如回收桶设置何处?通过何种方法让学生参与进来?如何分配模式运转所得利益?这些问题将根据表6的调查结果进一步确定.

回收桶安放点的选择方面.回收桶安放点的合理设置是保证回收体系有效运转的关键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模式运转顺畅.根据问卷数据分析显示,有178名学生倾向于将宿舍垃圾站和有64名学生选择校园内快递点作为投放选择点.则宿舍垃圾站和快递点附近为主要安放点.宿舍垃圾站通常是学生丢弃快递包装盒的集中点;而快递点附近常常会有学生在收取快递时即刻拆解,也是快递包装盒堆积量较大的地点.因此将回收桶放置于以上两个场所能保证回收效率与效益最大化.

回收桶宣传方式选择中,在校园快递回收体系中,高校学生自愿主动将快递包装盒投放至回收桶是首要条件.分别有33%和38%的同学认为将回收桶投放的消息由学校下发至各班班群,以及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发布相关推送这两种方式效果最显著,能保证大多数学生即使获取该信息,并引起学生的关注度.因此在对回收桶宣传时可选择以上两种方式,保证回收体系的有效运转.

模式运转所得收益分配选择中,有63%的学生赞同所得收益在补贴运转该模式所产生的成本的同时,将剩余的收益一部分用来增加勤工助学岗位的固定工资以提高勤工助学岗位的待遇,刺激学生的工作积极性,并提高学生的经济收入;一部分则可用于高校校园内公益项目,扩大勤工助学部门在校园内的影响力.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本研究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探讨了高校勤工助学体系和快递包装盒回收结合的新模式.在分析了当前高校快递包装盒回收现状,学生对于快递包装盒回收现状和勤工助学体系的满意程度以及对新模式的支持程度的基础上,建构了一套对完整的勤工助学与校园快递包装盒回收运作模式,以期改进当前高校快递包装盒回收处理以及勤工助学体系所面临的一些困境.

第一,高校快递包装盒回收处理的现状表现为,学生快递接收量大,学生处理包装盒以丢弃方式为主而带来大量快递包装垃圾,由于高校快递包装盒回收缺乏途径,使得包装盒回收再利用困难,导致大量快递包装盒资源浪费,严重破坏校园环境美观.

第二,学生对当前快递包装盒处理现状和勤工助学体系满意程度均较低.这不仅反映了高校当前快递包装盒处理不仅造成了浪费现象,而且破坏了校园环境,影响高校环境面貌.还体现勤工助学体系中存在岗位供不应求、工资水平低等问题.对这两个问题的处理均需要得到重视.

第三,学生对将勤工助学与快递包装处理结合的模式的支持意愿高,并且"将勤工助学与快递包装处理结合的模式的支持意愿"与"快递包装盒处理现状满意程度"和"对于勤工助学体系现状的满意程度"存在负相关关系,学生对快递包装盒处理现状和对于勤工助学体系现状的满意程度越低,对将勤工助学与快递包装处理结合的模式的支持意愿越高.学生们支持将学校、快递企业和回收企业三者联合起来,认为该种模式能改善校园快递包装盒资源浪费现状、支撑更多校园快递包装盒的处理以及时快递包装盒处理体系更高效能运作,并为勤工助学体系提供更多的岗位,拓宽勤工助学资金来源渠道,提高工资水平.

第四,本研究根据调查数据最终构建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勤工助学与校园快递包装盒回收运作模式.首先,将勤工助学处、快递方和回收处三者联合,在宿舍垃圾站和快递点附近等处设置快递包装盒回收桶;其次,学校通过各班级群以及微信公众号进行通知和宣传,引导学生养成将快递包装盒放至回收桶的习惯;同时,在勤工助学处设立相应的工作岗位,定期整理快递回收桶,将损坏程度较小且相对完整的包装盒交由校内菜鸟驿站二次使用,将损坏程度较大的卖给回收站,并将所获收益部分用来增加学生的固定工资,部分用于校园或社会公益项目.

综上所述,将勤工助学与快递包装处理结合的新模式的提出是建立在一定的现实基础上的,并具备可行性条件.该新模式一方面可缓解勤工助学体系中岗位供不应求和岗位工资较低等问题;另一方面也能提高高校校园快递包装盒的利用率,缓减高校快递包装盒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美化高校校园环境.这对勤工助学部门、高校、快递方以及回收企业方无疑都是有益的.

5.2建议

本文对这一方面的研究仍处于探索性阶段,仍存在不足之处,但文章分析结果仍具有启示意义.想要顺利推广该新模式,以缓解勤工助学体系和快递包装盒回收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建立监管体系,保证每一处环节落实到位.高校作为这一模式的主要领导方,应建立相配套的监管体系,来确保模式在执行上不打折扣.此外该模式涉及到高校与快递企业、回收企业的合作,更是要监管落实到每一处细节,确保三者合作协调顺畅.

第二,勤工助学部门应与快递企业和回收企业提前确定相关运行细则.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快递包装盒因材料各异,包装参差不齐,因此快递包装盒能二次使用的标准模糊.勤工助学部门应在模式运行前与快递企业、回收企业提前确定相关标准和运行细则,保障模式能高质高效的运行.

第三,注重调动全校师生的参与意识,加大宣传力度.实际运行中,高校能通过各类宣传途径,培养师生环保意识,调动师生的参与意识.只有当全校师生一齐参与进来,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第四,勤工助学部门要注重对勤助工作学生的培训.作为模式运行环节的重要部分,勤助学生应具备相关的素养和能力,因此勤工助学部门应当为学生提供培训,引导学生规范操作,减少工作中可能出现的不必要的操作问题.

第五,政府应引导快递企业统一快递包装的规格,不仅将责任落实到高校身上,也要落实到快递企业中,保障勤工助学和快递回收相结合模式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杨传厚,梁子婧.高校建立快递包装回收体系的探讨[J].价值工程,2016,(5).

[2]黄友文,吴志坚,关志兴.大学校园快递包装回收现状分析及解决方法--以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

[3]高彩虹,梁子婧.快递包装回收运作流程的构建--以徐州工程学院为例[J].价值工程,2016,(8):68-70.

[4]甘俊伟,姜盈,何逸梅.循环经济视角下高校校园快递包装物回收模式选择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27).

[5]刘传,甄强.在校大学生勤工助学新途径的探索--校园废品收购[J].科教文汇,2010,(34):184-185.

[6]姜旭萍,丁桂兰,胡刚.高校勤工助学政策的落实现状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27).

[7]戴贵芬.探析和谐校园视野下高校贫困生勤工助学体系[J].世纪桥,2009,(19).

[8]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勤工助学管理办法》的通知[Z].教财,2007.

[9]徐錱.勤工助学产业化对贫困生解困工作的意义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7.

[10]本报报道组,刘斯会.绿色物流、共享末端需社会各界共同推进[N].证券日报,2018-03-06(C01).

包装盒论文参考资料:

该文结论:上文是适合不知如何写勤工助学和高校勤工助学和包装盒方面的包装盒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包装盒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相关免费毕业论文范文

热门有关优秀论文题目选题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