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人才培养类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和卓越计划背景下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的实践和方面硕士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人才培养范文 类别:专科论文 2024-01-18

《卓越计划背景下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的实践和》

该文是人才培养相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与卓越和实践与思考和卓越计划背景类硕士论文范文。

摘 要:依托“卓越计划”,围绕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经过6年多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在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课程建设、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对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反思.

关键词:卓越计划;电子信息;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0-0176-02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教育部重大改革项目,着力解决高等工程教育中的实践性和创新性问题,是工程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是探索工程教育改革的新途径.“卓越计划”建立了高校、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改革和创新了工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1].“卓越计划”从2010年实施至今,参与高校众多.各类工科院校依据各自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围绕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建设、学生实习实训等方面,积极开展了研究与探索.

2011年1月,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我们依托“卓越计划”,围绕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经过六年多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思考.

一、本校电子信息类“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一)构建、实施“校内+企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卓越计划”强调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产学研结合是其重要特征和本质要求.在培养方案的制订和实施上,学校与企业要共同制订培养目标、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方案、共同评价培养质量.在培养过程上,分为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两阶段,学生要深入企业学习,开展工程实践活动,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工程人才培养中校企脱节的现象[2].基于此要求,本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经过与企业多方论证,在“卓越”培养方案中新增5门企业课程(表1).

“认知实习”“企业项目实习”“毕业实习”,要求在企业按照工程问题、工程案例和工程项目组织教学内容,需要企业深度参与.本专业选择知名高新技术企业,共建立了近10家实习实训基地,聘请企业导师近30名,学生们在企业进行实践操作技能培训,参与实际工程项目,在实际生产环境中提高了工程实践能力.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目标不仅仅是技术能力,而是综合能力的整体提升,“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管理与创新导论”这两门课程内容由企业开发、企业导师授课,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前者培养大学生的通用性职场知识和技能以及在社会中的实际应用能力;后者帮助学生熟悉企业管理、文档、财务等多方面的综合知识.另外,毕业设计也要基于企业项目,在企业进行.

企业课程的增加导致培养方案总学分增多,所以对校内课程加大了课改力度.根据相关课程之间的关系,对多门课程内容重新梳理整合,规划新整合的课程所涵盖的知识结构,删除课程间的重复内容,减少课程学时数.最终,形成“电子电路、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信号类”四个课程模块,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均以教学团队形式展开工作.在大纲中明确“课时”与“学时”的区别,减少课内课时的同时,增加课外学时,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强化学生的课外学习能力.

(二)依托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方法改革,设计基于任务驱动式的混合式教学[3]

“卓越计划”要行基于问题的探究式学习、基于案例的讨论式学习、基于项目的参与式学习等多种研究性学习方法[2],以提高工科学生的综合能力.目前,传统的课堂讲授教学模式显然无法达到此要求,更无法满足学生本身日益增长的探索和实践需求.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其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从技术辅助手段转变为相互交融,从形式的改变转变为方法的变革.我们借助信息技术,建设和推广应用在线开放课程,设计课程内容,组织课程实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形成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工程教育模式.

(1)依托学校引入的“清华在线”、BLACKBORD等网络在线课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课程交流与讨论,教学过程实现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课堂内与课堂外相结合.

(2)基于项目驱动式进行课程内容设计.将课程教学内容根据模块划分为不同的项目任务,从易到难进行分级,并将终极项目任务与前沿研究相结合.任务分为必选和任选,每位学生都要以团队形式完成必选任务.

(3)基于在线平台和课堂表现,设计多元化的考核机制,并制定相应的奖惩策略,对学生学习效果实行全过程、全方位评价,以激发学生学习潜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混合式”“任务化”“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在电子工程系的“程序类”(“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和“电路类”(“通信电子电路”)课程中经过多次实施,在教学质量的提升,尤其在学生发展、学习效果方面都有了比较显著的改善.

二、问题及思考

我专业在实施“卓越计划”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在总结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将问题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思考.

(一)合理定位

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依据“卓越计划”的定位实施的,即“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工程实际为背景”.但是,不能将工程教育简单化为面向企业,面向企业不能简单化为面向岗位.卓越工程师的培养需要加强实习、实训和实践环节的训练,但不是低层次的定岗实习,需要在实践中学习知识、锻炼能力、创新思维,其实质是以产学合作教育的模式培养工程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果不强调这一原则,就可能偏离“卓越计划”培养工程人才的初衷.

(二)设计高水平的企业实训方案

企业实训课程应按照工程问题、工程案例和工程项目组织教学内容,但企业由于自身条件及利益考虑,制定的实训方案不是面向某一个学校,很难实现面向不同水平的学校进行个性化.就山东省内而言,各类本科院校学生水平有很大的差距,本专业学生往往感觉“吃不饱”,不能完全达到预期.所以,在选择高水平合作企业的基础之上,针对不同层面学校学生的特点及水平,打造更合适的实训方案,设计真正高水平的综合性、创新性、个性化的实训项目,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三)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

企业实习实训的考评基本上依赖于企业导师.对于实训结果,企业反馈给学校的往往只是学生项目的完成结果,例如是否按照要求完成任务或者完成水平怎样.评价方式多停留在专业技能和技术水平等方面上,大多没有依据现场进行过程性评价,更没有依据学生在整个实训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创新意识、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管理与沟通能力等方面的评价,而这些却是一个合格的工程人才应该具备的能力.对此,研究与设计能够反应学生综合能力的实训评价体系尤为关键.目前,各大高校也处在摸索阶段,尚没有形成指导性、规范性的文件.

(四)充分挖掘利用各类实践资源

近年来,各大高校为了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尤其实践动手、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充分挖掘校内实践教学资源,努力营造校内工程环境,创造条件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教师科研、校内创新实践活动等.另外,由各大企业冠名赞助的学生竞赛很多,当然企业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推广其知名度,但最终受益的还是学生.以赛促学、以赛促训,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实践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提高是相当大的;此类竞赛也给学生创造了展示和交流的良好平台,可以极大地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校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建立一定的激励机制,鼓励青年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类高水平竞赛.

(五)师资队伍建设

青年教师素质的提高是人才培养的根本.由于现有人事制度的考评标准使得青年教师的工作中心还是倾向于科研工作,将提升年轻教师的教学能力及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工作常态化、制度化是关键.聘任高水平、高学历的企业导师以及引进国际化师资人才,以优秀教师为带头人建设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激励更多的教师参与教学改革,是提高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

三、结束语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吴岩司长在第十届“中国大学教学论坛”上指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需要进一步升级,近期教育部将启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版[4].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也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提出建设发展新工科的要求,包括建设新的工科专业和体现工科的新要求.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产教融合,全面提升人力资源质量.“意见”提出“逐步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程度,健全多元化办学体制,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的目标,鼓励以引企驻校、引校进企、校企一体等方式,吸引优势企业与学校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5].我们应该在总结“卓越计划”实施的基础上,结合新工科建设的一些思考,进一步推进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争取各种社会资源,吸引多方面参与工科人才培养过程,推进产学融合、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机制改革.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EB/OL].

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860/201102/115066.html.

[2]林健.谈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引发的若干变革[J].北京:中国高等教育,2010,(17):30-32.

[3]郑海永,任新敏.基于课程问答平台的项目教学探索与实践[J].南京: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4,(10):95-97.

[4]光明日报客户端.第十届“中国大学教学论坛”聚焦一流本科教学[EB/OL].

http://edu.gmw.cn/2017-11/20/content_26841842.htm.[5]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EB/OL].(2017-12-20).

http://www.gov.cn/xinwen/2017-12/19/content_5248592.htm.

人才培养论文参考资料:

大学生如何培养职业能力论文

企业人才管理论文

此文结束语,该文是关于卓越和实践与思考和卓越计划背景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人才培养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人才培养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