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有趣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与苏轼:有趣的灵魂有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有趣范文 类别:专科论文 2024-02-16

《苏轼:有趣的灵魂》

该文是有趣论文例文和苏轼和有趣和灵魂方面论文例文。

摘 要:作为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苏轼用他独特的视角观看这个世界.虽历经磨难,但最终仍对这社会温柔以待.鲜有以文人名号命名的食物,他做到了;即便遭遇贬斥,在一方土地便爱一方人民.像是一个玩童,更像是大智若愚的智者.本文就东坡一生经历,结合其诗词作品,感受这有趣、有智、有爱、豁达的灵魂.

关键词:苏轼;诗词;灵魂

作者简介:武妍妍(1986-),女,汉族,河南省焦作市人,硕士研究生,焦作大学人文学院辅导员、助教,研究方向为汉语国际教育;周蕾(1983-),女,汉族,河南省焦作市人,硕士研究生,焦作大学新闻采编与制作教研室主任、助教,研究方向:新媒体传播.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6-075-01

台湾作家余光中说:“如果让我跟一个人去旅行,我不会选择李白和杜甫,前者太不负责任,后者过于严肃.苏东坡就很好,是个很有趣的人.”综观文学艺术成就,在整个中国文化史上无人能与其并驾齐驱: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宋代最杰出的古文家之一,堪称宋代最大的诗人.在词方面,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是宋词最高成就的代表;其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他画的墨竹及枯木怪石在绘画史上享有盛名,同时还是文人画的开创者.古往今来,何曾有过一人在这么多的艺术领域登峰造极?是什么原因使苏轼能在如此广泛的艺术领域内游刃有余?这些问题当然不是一篇文章说的清楚的,本文主要从苏东坡生活的变化中结合其关键时期的作品谈一谈这有趣的灵魂.

一、艺术生命的天赋灵性

据说苏轼出生时其家乡的山头的草木突然枯死,直到苏轼死了此山头才恢复了苍翠.苏轼自幼接受严格的而教育,饱读诗书,十岁便写下“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的千古警句,可以说苏轼的文学灵性是一种天赋.苏轼喜爱书画,其父苏洵喜爱收藏绘画,而苏轼不仅能观赏,还画得一手好画,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据说,苏轼年少时曾把重要的经史典籍全部手抄了一遍.而且每一部书用不同的书体来抄写,这样既精熟了经典,又练习了各体书法.大多文人都可以称得上是“专才”,而苏轼,我们认为可以成为“通才中的专才”.

苏轼的艺术成就涉及各个领域.虽然北宋时期文人有着至高的社会地位,但是作为一名爱国者,这位多才多艺的文人仍不忘以一己之力服务祖国.官场的现实与尔虞我诈并没有让苏轼一蹶不振,即便遭遇贬谪,依然不忘身负百姓安危,做百姓的知心人.

二、人生的转折点

身处困境却把生活过的兴致盎然,苏苏轼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却是最淋漓尽致的一个.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谪黄州,苏轼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便是在吟诵《定风波》之后.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并没有让苏轼觉得狼狈:管他刮风下雨,“何妨吟啸且徐行”.春风吹来依然有些凉意,但山头的斜阳还在等着呢.再看看来时的路“也无风雨也无晴”.文学史上“也无风雨也无晴”是苏轼词作风格的临界点,也道出了苏轼人生观的豁达.这之后的作品中,苏轼更多书写对人文、人性的关怀,对世事宽容的心态.

我们翻阅对苏轼其人其文其作品的研究可以发现,苏轼真正的有趣之处在于他对各领域的好奇.不仅与佛缘、禅宗相连,还涉及旅游及音乐等领域.

一个有趣的人在于他对世间万物的态度,一个有趣的灵魂在于其豁达开朗,容纳万物的豪气!苏轼的幽默再起诗词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前文的《定风波》是一例.苏轼在和其胞弟苏辙的《渑池怀旧》中写道“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飞鸿这种优雅的鸟不是在天上飞,它是在雪泥里面践踏,我们每个人在这世上留下的痕迹印记最终都会在这世上消失.从优雅的飞鸿到蹇驴,又有些许的幽默.苏轼能够在多次经历了人生的不如意之后能够从容地在这世上,靠的就是这份对人生、对世间百态的达观、幽默.

在《赤壁怀古》中我们又看到了颇具风流和豪情的苏轼.“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画”,并不仅仅是长江的自然景观,而且是“千古风流”的人文景观,这一景以“一时多少豪杰”为注.而自然景观雄奇的伟绩,正是他内心深处的政治和人格的理想的意象.

苏轼人生的转折点,也是其作品风格的转折点.《定风波》更像是他走出心灵困境的政治宣言.而此后的《赤壁怀古》等作品也确实让读者看到了潇洒、豁达、风流的苏轼.

三、结语

当下,正值大力宣扬和践行人文的期.人文教育不再仅仅是学校课堂的知识灌输.更关注的是人内心的情趣.杨三喜先生在《人文教育当培养更多有趣的灵魂》疑问中强调,当今社会“精致的人才太多,而有趣的灵魂太少”.距离我们千年之遥的苏轼,从他的诗文及经历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摆脱了狭隘的物质生存考虑,保有追求真理、承担社会责任的理想主义精神的有趣的灵魂.

有趣论文参考资料:

此文点评,该文是一篇关于苏轼和有趣和灵魂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有趣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有趣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