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数字化相关论文范文素材 和从晶体管到云轨:数字化转型路上的西湖电子类论文范文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数字化范文 类别:职称论文 2024-03-16

《从晶体管到云轨:数字化转型路上的西湖电子》

该文是关于数字化相关论文范文素材与晶体管和数字化和西湖类论文范文素材。

文 杨武

提到“西湖电子”,老底子杭州人肯定感到特别亲切,很多人家里的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和彩色电视机都是“西湖牌”的.而现在的西湖电子集团以另一种形式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马路上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新能源电动公交车和出租车,其中90%以上都来自西湖电子,绿色出行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受到市民和外地游客的高度认可.从传统家电行业成功转型到新能源行业,西湖电子集团的华丽转身让人们看到了杭州老国企改革创新的身姿.从电视机,到新能源、智能轨道交通,作为一家制造企业在30多年的时间里,产品多次调整,却每一次都在新兴产业中领跑.

见证电子工业30年曾经的辉煌

西湖电子集团从创立之初就肩负着改革创新的责任.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当时的浙江省电子工业几乎还处于空白阶段.1969年,怀着创办一家本土电子产品企业、发展电子工业的理想抱负,“五七”干校的5名机关干部带着仅有的500元资金和十余名技术人员,来到杭州灵隐山上一间破庙里开始创业.1971年底,我省第一台37CM(14英寸)黑白电视机诞生;四年后,全省首家电视机生产厂——杭州东风电视机厂宣告成立,由此开始了长达三十年的以电视机生产为主营的企业发展之路.当年,企业还成功申请到了国家的“135”定点政策扶持,即年生产能力1万台黑白电视机,获得国家投资300万元人民币,企业定编职工500名,同年企业更名为“杭州电视机厂”.

1985年,企业又把目光瞄准了彩电产品,投资2400万元,从日本东芝株式会社引进8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彩电生产线.十年代,中国电子工业的支柱就是电视机产业,西湖电子集团在全国电子企业中排名第九,占到了整个杭州电子工业产值的70%.

亲历传统制造业艰难的突围

90年代后期,国内彩电市场开始进行大战,一些公司采取极端的营销手段和策略以求保持自己的市场份额,甚至不惜以短期盈利水平下降为代价.到2001年,这场大战到了“白热化”程度,彩电平均降幅超过18%,整个行业损失30亿元.

在战的“暴风雨”中,经营品种单一的西湖电子集团自然是首当其冲,集团主营产品严重滞销,整个企业陷入半停产状态,经营跌入历史谷底,发展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难,在全国520户重点扶持的大企业中,集团公司以亏损超亿元位列倒数第二.企业内部,职工人心浮动,业务骨干不辞而别,班子成员一筹莫展;社会上流言四起,集团即将破产或被兼并的传闻不胫而走;旗下的数源科技股票也因为连续亏损被证监会重点关注.一时间,这个曾经创造辉煌的国有企业成了省市国资委手中“烫手的山芋”,内外交困,危在旦夕.

提起的当时的情形,临危受命的总经理章国经坦言刚上任的时候心态是很矛盾的,一方面彩电业经过十年的拼杀已无利润可言,整个企业濒临倒闭边缘,继续生产电视机没有前景;另一方面又不能完全退出彩电业,否则杭州的彩电工业将就此消失了.反复权衡后,企业决策层果断作出决定,将集团公司现存的54CM(21英寸)至86CM(34英寸)所有规格的彩电,均以更大的降幅、更低的抛售.到2001年底,集团13万台彩电库存产品清仓,产品低于成本价销售.尽管出现了巨额亏损,但事后证明,如果产品再压库半年,其货款回笼将不到一半.13万台库存清空后,企业压力减小,争取到了缓冲时间.章国经一方面对主业进行了一场从生产、营销、开发到管理体制上的大改革,另一方面开始千方百计想着发展其他新的产业.

2001年,西子电子集团抓住一次难得的机会,参加中国联通CDMA直放站竞标,在短时间内完成了联通公司所需要的直放站产品研发和生产技术准备文件,通过了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的检测和质量体系认证,获准进入联通CDMA移动通信网运行,同时为联通公司配套生产,这使西湖电子集团在国内移动通信行业获得一席之地.同年,在通讯市场小试牛刀的章国经得知日本三菱电机株式会社准备将其三菱手机全球制造和研发中心向国内转移的信息,多次与三菱公司谈判,最终促使西湖电子集团与这家世界500强合作,合资成立了三菱数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使企业高起点、快速地切入了手机生产领域.2002年7月,集团公司成功推出了第一款自有品牌手机,逐渐在手机市场中站稳脚跟.

“误打误撞”进入通讯市场和手机行业使西湖电子集团的主营业务发生了彻底改变,从传统行业一跃跻身进入了新兴行业,也彻底摆脱了倒闭危机,企业发展重现生机.

2005年12月,西湖电子集团在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兴建的5万平方米现代化信息产业基地落成并投产,为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西湖电子集团从原来单一生产电视机的企业转型成为了一家集彩电、IT、通信、房地产四大产业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

探索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

深度融合

信息化和智能化是制造业的方向.虽然集团成功完成了转型,销售收入、利税和出口创汇等主要经济指标连年迅猛增长,但整个企业还是以传统产业为主导.西湖电子集团早早意识到了这一问题,未来企业要想健康可持续发展,早日搭上新兴产业这辆“时代列车”,就必须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推进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

2014年,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把发展信息经济推动智慧应用作为杭州的“一号工程”,西湖电子集团意识到这是一个以信息产业带动提升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千载难逢的良机,同年,西湖电子集团与比亚迪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进行新能源汽车的生产研发;又联手市公交集团和市交通运输局大力推广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和出租车.2015年1月,杭州西湖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简称“西湖比亚迪”)正式成立.

目前,西湖比亚迪已在城区成功投放运营1900辆纯电动公交车,涵盖6米、7米、8米和12米4个系列车型,占到了杭州市区公交车总量的40%以上,数量位居全国前列;推广运营近300辆西湖新能源纯电动出租车;在余杭区建立了新能源客车和专用车生产基地,由新能源客车基地生产的大巴除供应杭州及周边市场外,还出口到世界各地,由专用车基地研发生产的纯电动环卫车已经在杭州投入使用.集团在市区已建成21个充电站,配备近4000个交、直流充电.其中拱康公交充电站建有400个双交流充电桩,最大充电功率达4万千瓦/时,可同时供600辆车充电,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户外公交充电场站;阮家桥公交充电场站建有320个双交流充电桩,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室内立体公交充电站.充电站2017年用电量达1.5亿度,其中80%使用的是谷电;推广应用的近2300辆各类新能源汽车累计行驶里程已达2.37亿公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5万吨,相当于3.7万公顷森林或4个西湖景区一年吸收的二氧化碳,节能环保效益显著.

开启本地制造企业的

数字化转型之路

随着大量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运营,西湖电子集团与阿里巴巴合作,给运营的2000多辆新能源汽车全部安装了智能车载系统,并建立了新能源汽车与充电设施数据采集中心,依托大数据采集和挖掘处理技术,对车辆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服务,可实现对车辆的实时安全监控、人流统计以及智慧调度等管理功能,并为客户提供车辆电池监控、充电导航、安全救援等双向交互信息服务,平台积累的大量新能源汽车数据为西湖电子参与杭州“城市大脑”项目奠定了重要基础,集团也成为杭州“城市大脑”项目的主要发起单位之一.

当和记者聊到集团下一步想做的“云轨”项目时,董事长章国经满怀信心.他介绍道,“云轨”更专业的叫法是跨座式单轨,它的主要优势包括:占地少、拆迁少、以高架为主,建造成本低,每公里造价1.5亿-2.5亿,总造价约为地铁的1/5;建设周期短,整体建造周期约1-2年,仅为地铁的1/3;安全性高,单轨从未发生过脱轨事故,全路段配有安全网设施,出现紧急情况可实现30秒内疏散乘客到安全网,列车自带电池可在车辆断电情况下支撑运行到下一站点.

在吸收国外企业跨座式单轨技术的基础上,正在推广阶段的新型跨座式单轨列车还进行许多创新.比如:噪音更低,转向架采用橡胶轮胎及空气弹簧,运行噪声远低于钢轨系统,轨道架设可从建筑物中穿过;景观视野好,轨道梁窄,路面立柱直径仅为1.2M,整体结构纤细通透,空间遮挡小,能提供更充足的光照,可建在道路隔离带或较狭窄街道上,乘客视野开阔,乘车体验感好;环境适应性强,爬坡能力最高可达100%,转弯半径最小能达到R45M,可在复杂地形中建造.

目前首个商业化云轨项目银川花博园段在去年9月正式运营,总长5.67公里,从开工到通车仅用了4个月时间,运营效果很好.目前集团已和余杭区经过多轮对接洽谈,已就“云轨”项目初步达成合作意向,将在余杭区率先建设一条示范线,希望尽早在杭州设立车辆研发生产基地和轨道梁厂,加快中运量轨道交通在浙江示范布局,把“云轨”推向全省甚至全国,完成西湖电子集团转型道路上又一次质的飞跃.

数字化论文参考资料:

期刊数字化

数字化用户期刊

上文总结:此文是大学硕士与数字化本科数字化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晶体管和数字化和西湖方面论文范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