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智能相关硕士论文范文 与智能移动终端的媒介优势和传统媒体的转型变革以智能手机应用为例有关论文范例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智能范文 类别:职称论文 2024-04-05

《智能移动终端的媒介优势和传统媒体的转型变革以智能手机应用为例》

本文是关于智能相关论文范例跟移动终端和智能移动终端和传统媒体相关论文例文。

摘 要:近年来,智能移动终端的发展与普及极大地冲击着传统媒体的生存环境.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智能移动终端的优势在哪里,冲击来自何处?本文通过探讨用户对智能手机的使用与满足情况,归纳出智能移动终端的媒介优势,分析其对传统媒体所带来的危机与挑战,以及背后深层的社会发展脉络.

关键词:智能移动终端 传统媒体 转型变革 媒介优势

近年来,从“移动互联网”“智能硬件”等术语成为社会尽知的潮流热词,到两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中国召开,“互联网+”上升为国家行动计划,我国移动互联网市场发展迅猛可见一斑.我们不妨选取智能手机作为智能移动终端的代表,通过探讨用户对智能手机的使用与满足情况,归纳出智能移动终端的媒介优势,分析其对传统媒体所带来的危机与挑战以及背后深层的社会发展脉络.

智能移动终端的媒介优势特征

为什么我们对智能手机如此的着迷?拍照摄像、获取新闻、聊天视频、分享图文、收发邮件等,提及智能手机的这些功能,互联网时代的居民们如数家珍,几近满足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需求.

一、轻巧便携,使用友好.硬件方面,如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常见智能终端虽然显示屏、电源容量越来越大,但质量和厚度却在不断减小,用户可以方便地携带智能终端外出使用,不增加负担.我国网络信号覆盖日益普及,智能终端可以在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即时接入网络,体验智能化生活;软件方面,智能终端的操作系统与主题设计日益简化完善,让用户可以更加容易掌握并体验个性化服务,从智能推送到自定义设置,用户面对的不再是一个冷冰冰的媒介机器,而是一位懂你心思的友好小伙伴.

二、功能聚合性强大.智能移动终端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出发,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完美有效地聚合进了一块屏幕内并呈现给用户.智能移动终端的这种聚合并非将报纸、广播、电视的内容简单复制或搬运,①它首先需要差异化地适配到手机、平板、阅读器等不同终端,再进行二次加工,让用户仅需一手操控,便“足以极视听之娱”.

三、即时交互传播.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移动社交平台让我们可以与好友随时沟通、分享照片、评论点赞;以淘宝、京东为代表的电商购物平台可以让我们实时查询物流进程;以谷歌地图、滴滴出行为代表的交通助手可以让我们查看现时路况与闲置出租车.即时交互传播可谓智能终端最大的抓人之处,于是移动社交平台也成为智能终端的第一大应用.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15年第三季度用户每月平均使用移动社交平台数据,微信用户的每月使用次数最高,为423.2次,和陌陌紧跟其后,均超过了100次.②

四、私人化媒介.现在,智能手机已经演化为仅供私人专享的媒介,用户需要注册,获得唯一账号登录,体验个性化服务.某种程度上,智能手机作为传播媒介所传递的信息对每位用户而言独一无二,这也与以上提及智能终端的交互性、功能聚合特征密切相关.基于此,用户对智能终端的粘合度更加强化,两者相关性更加显著,因为每一次传播交互都是与自己本人挂钩关联,无可替代.

苏州广电“无线苏州”APP的实践

面对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移动终端的发展壮大,用户与广告数量的流失直接冲击了传统媒体,有关传统媒体“转型”“媒介融合”呼声日益高涨.然而,纵观近年传统媒体所谓转型变革,无外乎是开发所谓新媒体平台,即以“两微一端”尤盛.“两微一端”的运营维护看似相对经济廉价、简单易行,可实际效果与成绩却不尽人意,转型之路依然举步维艰.主要问题一方面在于传统媒体在转型变革中并未从自己多年以来积累的优势出发,思考与发掘用户需求;另一方面,媒体终究要和市场挂钩,倘若在媒介转型中只是跟风建立“两微一端”,没有建立自己的商业模式便丧失了竞争发展的空间与动力.

“无线苏州”APP始于2011年,由苏州广电旗下的苏州世纪飞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研发.“无线苏州”APP实现了苏州广电节目内容、苏州本地信息资讯以及苏州城市公共服务信息查询的整合.③“无线苏州”体系以手机终端APP为核心,并包括网站、微信、微博以及苏州广电传统媒体资源,建立了多屏、多渠道、多终端、多服务的传播服务体系.借助苏州广电的传统优势资源,极大地迎合苏州市民需要.

借鉴打造智慧城市的思路逻辑,“无线苏州”发挥苏州广电的公信力与影响力,充分调动包括公交地铁、医疗、教育、水电、气象、交管、影院等苏州本地多方资源,一并聚合到“无线苏州”APP,并突出苏州地方特色,连其中的游戏模块都是让本地人倍感亲切的“苏州”.这种转型变革思路让苏州市民真切体验到“‘无线苏州’在手,生活无忧”的快感.迄今为止,“无线苏州”APP已拥有220万用户(达苏州市人口五分之一),并已通过电商、项目、广告等多渠道实现盈利,其模式也受到国内其他省市广电单位的肯定并慕名前来取经.“无线苏州”模式已在国内输出到40余个省市,包括“无线西安”“无线青岛”等.

“无线苏州”模式的成功主要得益于以下方面:一是精确定位为本地的传播服务媒介;二是基于市民的需求所在,着力打造用户服务入口;三是充分发挥广电等传统媒体多年来积累下的公信力、影响力、人脉等资源.作为媒介融合中的正面案例,苏州广电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移动终端的天下,巧妙将用户需求与自身传统媒体优势相结合,顺利地实现转型变革,重新获得用户与经济效益.

思考

媒介研究层面——从“受众”到“用户”.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智能移动终端成为我们每个人私人化的媒介,随之而来是我们角色的转变——从“受众”演变为“用户”.

曾经,我们是受众,“受众”是媒介(平台)的使用者,只是信息的接受者,受众的“受”字体现出更多被动性成分,表现出随从性,是一个同质化的“众”的概念.现在,我们是用户,“用户”是一个“非众”的概念,表现出主动使用——自主地获取和创造信息,并与他人分享的特点,是一个个性化的存在.媒介的进步发展与用户的需求满足是同一个空间的两条平行线,缺一不可.特别是在提倡媒介转型的今天,不考虑用户需求的媒介难以转型成功,甚至连生存都是难题.

社会政治层面——从“看客”到“参与者”.从近期台湾大选所引发的一系列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智能移动终端的即时性、交互性、参与性等特征已逐渐渗透并改变着人们参与日常社会政治生活(事件)的方式与效果,以往的看客逐渐转变为参与者.因此,一方面,政府监管机构的工作人员应具备一定的预见性,积极引导,加强监管与治理;另一方面,作为智能终端的开发与维护人员应在政府监管的框架下,不断发掘、探索满足用户需求的最佳设计体验.

社会经济层面——从单一“注意力经济”到多元“商业模式”.从“注意力经济”提出以来,迫于市场竞争发展的需要,各种媒体付费方式层出不穷.在未来的智能移动终端时代,随着聚合关联的功能增多,个性化需求的加强,这种私人化媒介将会衍生出更加多元的商业模式,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栏目责编:陈道生

注释:

①宋春霖:《简析智能移动终端大繁荣背景下传统媒体的发展出路》,《新闻研究导刊》,2015年5月.

②艾瑞移动社交报告:《用户每天使用微信14次》,http://dy..com.

③陈福生:《由“无线苏州”客户端引发的思考》,《中国广播》,2015年第7期.

智能论文参考资料:

智能论文

智能机器人论文

智能电网论文

智能制造论文

智能家居论文

智能建筑论文

综上而言:本文是一篇关于移动终端和智能移动终端和传统媒体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智能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智能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