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机器人类有关论文范例 和青少年机器人大赛的冰和火相关论文写作资料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机器人范文 类别:学位论文 2024-02-09

《青少年机器人大赛的冰和火》

该文是机器人类有关论文范例与冰与火和机器人和青少年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机器人大赛、创新大赛一直都有,但是它们近几年忽然异军突起,在青少年中成为一大热门项目.这类比赛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究竟有多大作用?哪些学生热衷于参赛?动机和效果如何?它们会是另一种形式上的“奥数”竞赛吗?

坚持下来不容易

王越太喜欢机器人比赛了.他有时候连做梦都是在赛场:硕大的体育馆里,有震耳欲聋的欢呼声,来自全世界的成百上千支参赛队伍,穿着五颜六色的队服一一进场.最终,在笑容和掌声中,王越的队伍像奥运冠军一样,站上了领奖台.

某种程度上,他的愿望已经实现了一半.上半年,王越和自己的同学组队,代表上海大同中学机器人社团参加全球规模最大、知名度最高的机器人大赛之一——FTC科技挑战赛,一举拿下中国赛区冠军.据说,比赛全程“碾压”各路对手,王越他们从第一场赢到最后一场.

FTC得分规则是:看谁的机器人小车可以抓取更多的球,搬运到指定位置.球越多,分越高.双方的机器人小车在场上可以互相干扰.它看起来就像一场对抗赛.

这场胜利得来不易.为了把这辆参赛小车做到“完美”,王越和队友们天天去机器人教室组装、编程、试验,整个学期连节假日都风雨无阻.有段时间,队友们最爱做的事情,就是在朋友圈晒教室图,“给大家看一下深夜的学校什么样”.

作为大同中学国际课程班的学生,王越和队员们不仅要忙于备战,还有繁重的课程要完成.他们曾经差一点因为高三出勤率太低而挂科,最后在老师们的谅解和支持下,他们找到了比赛和学习之间的平衡点.

在高中阶段,参加机器人比赛,往往意味着整个学期都要花费大量的课余时间,队员们凑在一起去做一台机器人.从画设计图开始,到搭建框架、手工锯钢条、拧螺丝、编程、调试等等,团队不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几乎不可能完成这项任务.

换句话说,在机器人培训这件事上,没有捷径可走.花多少精力,才能有多少回报.所以不少家长对孩子参赛颇有顾虑,真正能够坚持下来的学生,都是机器人比赛的忠实粉丝.

与成绩好坏没关系

和孩子们的热情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家长的支持度.随着学段的升高,家长的支持度逐渐降低.

彭辰从小学6年级就开始接触机器人比赛.作为女孩子,她的理科成绩在班里并非最好.“玩机器人和成绩似乎没什么关系.”她说,班上的学霸们都去参加奥数之类的竞赛了.玩机器人的,还是少数.

由于太耗费业余时间,初三时,彭辰的父母一度反对她玩.直到因为一次偶然机遇,彭辰上了“少年爱迪生”这档电视节目.节目里,她流露出对机器人的热爱,最终感动了父母.“我对父母表态说,如果我不把业余时间花在做机器人上,那么也可能去玩游戏,还不如去做机器人呢.”彭辰说.

如今,彭辰即将升入高二.最近,她又参加了一场机器人比赛,这一回,她不再担任队伍指挥,而是担任机器人操纵员.“小姑娘操纵不是很占优势,我平时打游戏水平也一般,老师可能想,今年是我最后一年参赛了,所以让我体验一下操纵的感觉.”说这句话时,她面露遗憾.

“机器人比赛真的很好玩.”应宗樑这样说.他长期担任队伍里的机器人操纵员,打游戏很有一手.每到赛场上,他就会操纵遥控手柄,指挥自家的机器车左右腾挪,做出各种复杂的技术动作.其中的乐趣,大概打游戏的人都能想象.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参赛同学都表示,自己不是学霸,成绩中上,平时玩心很大.能够熟练设计和搭建出一台机器人,似乎对他们的课内学习成绩没有帮助.在机器人的搭建过程中,更多需要心灵手巧,比如反复试验,材料切到怎样的厚度,机器臂才能最灵敏.这种自己琢磨问题、自我学习、自己创新的能力,与课堂里的应试题目是两回事.

蠢蠢欲动的培训市场

2002年,施少卿还是一名上海的小学老师.第一次接触机器人比赛时,他一片茫然.那是由乐高玩具公司组织上海的几所小学举办的赛事.当时,知道乐高还有这种比赛的人并不多.施少卿发现,比赛确实培养了孩子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团队意识,不同于传统的应试教育.

2006年,在学校的支持下,他与乐高的技术骨干一起办起了机器人俱乐部,专门培训小学生参加相关赛事.然而知道的人太少,第一届,仅30多名学生报名.大部分参赛孩子就是来“玩一玩”.很长一段时间里,上海的专业培训机构只有两家,一家是他们俱乐部,一家是乐高自己.

此后,施少卿完全脱离学校,俱乐部走向市场.本以为还要在创业阶段苦苦挣扎好几年,然而没想到,2011年,市场忽然爆发了.

那一年起,家长们不知道从哪里听说了机器人比赛,报名的学生呈指数级增长.施少卿的俱乐部在2011年一举扭亏为盈.而同时,资本大量涌入,各种国外的赛事也纷纷来到中国,比如美国的WER、FTC,日本的ROBO-ONE等.

“过去,家长和我说的最多的话是,让孩子来玩玩.”施少卿感慨,“2011年以后,越来越多的家长对我说,希望孩子能坚持学下去,比赛获奖,将来从事机器人行业.”他遇到过一位家长,强迫孩子来学机器人.然而这个孩子明明更喜欢画画,对机器人不感兴趣,培训课上全程走神、心不在焉.

施少卿约谈过这位家长,劝说对方,不如让孩子做感兴趣的事,说不定成就更大.然而这位家长强硬表示:“我一定要让他参赛、获奖.孩子越是这方面不行,我越要补他的短板.”

突然爆发的市场,也让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2012年开始,上海相关教育机构忽然增加了几百家.

而今年起,新高考综合改革中,机器人等一系列创新科技大赛获奖,被纳入大学可优先录取的参考名单.有了高考这根指挥棒,教育市场忍不住蠢蠢欲动.

“然而,市场上的培训机构大部分滥竽充数,门槛很低.”好几位从业者,不约而同表达了这样的意思.他们归纳,这个新兴的创新教育市场,如今呈字塔结构.底层是大量突然冒出、简单粗鄙的培训机构,而越往上,有能力从事高品质赛事培训的机构越少.

据说,行业内有一个模糊的“辨别方法”:去问一下这家机构给几年级授课.比如,有些机器人班只招收小学3年级以下,内容以搭积木为主,加上一些简单的机械动力.这是什么概念呢?一名普通大学生,只要培训一周,就能成为机器人培训班的老师,“忽悠”小学生.如果这家机构能明确告诉你,他们有初中及以上的高年级机器人课程,并且系统教授编程,那么恭喜你,找对了有含金量的培训机构.而这样水平的机构,有人估计,现在的上海市场上仍然没超过20家.

全球掀起STEM教育热潮

2015年才在上海注册公司、进入机器人培训领域的张颖,则更了解全球的行业情况.张颖从哈佛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全球500强企业一路做到亚太区一把手.然而几年前,她辞去了这份高管工作,自己创业,就是瞄准了全球STEM教育的兴起.

STEM,是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四门学科英文首字母的缩写.

2006年,美国在其国情咨文中公布《美国竞争力计划》,提出未来的教育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具有STEM素养的人才;2011年,美国推出的新版《美国创新战略》中,再一次提到STEM教育;2016年,美国研究所与美国教育部联合发布《教育中的创新愿景》,内容就是展望十年后的STEM教育……

巧的是,同样在2016年,我国教育部出台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也明确指出探索STEAM教育(增加了一个代表艺术的“A”)、创客教育等新教育模式.于是一时之间,STEAM成为创新教育的热门词汇.

“很多人以为,大概只有中国在举政府之力,推动‘双创’.其实不然,美国政府也一样在使劲推.全球最知名的几个机器人大赛,近几年发展速度很快,就是得益于美国总统和硅谷企业直接站台和‘背书’,不遗余力全力推广.”张颖说.

如今,全球互联网上,开源软硬件的论坛数不胜数.在这些爱好者论坛里,你能找到无穷无尽的资料、别人做好的现成小程序.动手做一件智能机器,变得前所未有的容易.一个文科生,根据论坛上的指点,按图索骥,说不定也能自己动手完成一台机器人.

而这一切,不仅惠及创客,更让创客教育、机器人比赛变得更容易参与.

在京东、淘宝上搜索,用于教学的机器人套件,一台仅售200-600元不等.它是一个小箱子,打开来,里面有各种模块零件,孩子像搭积木一样,只要根据说明书动手组装,就能渐渐学会如何搭建一台机器人.其中,有针对6岁儿童的简单套件,也有针对初中生、高中生的复杂套件,还有一种更高级的套件,创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编程制作,至于做出来的机器人究竟会干什么,全看创客自己发挥.

00后有希望成为创新的一代

就在8月,酷热的杭州白马湖边正在举办第32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从1979年的“全国青少年科技作品展览”,到如今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层次最高、影响最广的青少年科技竞赛活动,大赛已经走过30多年.

如今,大赛每年吸引着1000多名青少年前来参赛.今年的规模再超以往:来自全国及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1500人参与,主办方中国科协共收到3000多个项目,经200多名专家初评,共有340项青少年科技创新项目和201项辅导员科技教育创新项目入围大赛终评.

上海市七宝中学的带队老师高俊说,比起结果,他们更看中的是参与这个大赛的过程.学生们为了准备项目,磨练出了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显然已不同于以往的应试教育.

新高考政策出台后,一些高中老师有一种模糊的感觉:以后的学生,单纯想以裸考分数考上国内名校,估计会更难.带领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比赛,未来似乎会成为中学的常态.

而这类STEM比赛,已经不同于可以刷题的奥数,它没有题目好刷,也没有标准答案,就连命题本身,都需要学生自己去提出、去发现.比如,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答辩环节,专家需要对学生进行面试,就项目提出各种刁钻的问题.学生必须独自面对、临场应变.那是真正考察学生的综合素养,补课也补不了.

如果有人留心就会发现,国内多所大学的招生网站上,已经或明或暗地写着,希望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获奖者前来报考学校.有些名校招生网页上则写明,这一类STEM比赛的获奖中学生,可以报名参加该校的暑期夏令营或实验班.国内高校预先招揽人才的企图不言自明.

“大学的招生倾向、新高考的导向已经非常明显.00后说不定很有希望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一代.”一名培训老师说:“衡水中学的模式,在大城市未来会越走越艰难.”

(摘自《解放日报》龚丹韵、白清怡)□

机器人论文参考资料:

智能机器人论文

机器人期刊

综上资料,上述文章是关于对写作冰与火和机器人和青少年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机器人本科毕业论文机器人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