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教育评价类论文范文集 与基于CIPP模式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体系方面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教育评价范文 类别:学术论文 2024-03-18

《基于CIPP模式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体系》

本文是关于教育评价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跟心理健康和评价体系和CIPP模式方面论文范文数据库。

摘 要CIPP 评价模式的特点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相吻合,本文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入手,将CIPP 评价模型引入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价研究,从评价方法、评价主体、评价目的入手阐释CIPP 模型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价研究的适切性,进而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将CIPP 的评价理念和理论内容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围绕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内容,构建基于CIPP 模式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价的指标体系,从而促进心理健康教育评价研究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CIPP评价模式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体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承担着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任.然而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评价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效果,如何判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了提高和发展,并没有一个有效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

1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虽然是一门公共课程,但有其特殊性.这门课程开设的目标是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促进大学生自我意识、人格的健康发展.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不是仅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其具有工具性和应用性.大学生通过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适应大学生活、人际交往、学习、恋爱、就业等方面能够学以致用,具备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及解决实际心理问题的能力.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不是“授人以鱼”而是“授人以渔”,在教学评价过程中不能简单地与其他专业课程混为一谈.

2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

目前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价体系的系统研究较少,存在的问题如下:

2.1 思想认识不够重视

很多高校教学管理部门重视不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了就行,并没有深入研究该开多少课时,也不重视课程教学达到什么效果,不重视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反馈意见甚至对学生反映的情况不闻不问;老师上这门课程的时候对本课程的教学目标的认识也不够清晰,往往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认为这门课的各个知识点讲到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就提高了,缺少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更有很多学生也认为这门课程可有可无,来上课就是为了拿学分,不挂科.最终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完全不能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原有的功能和意义.

2.2 评价主体不够多元

有的学校认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知识的传递者,是课程教学的执行者,对课程的教学效果有着最直接的认识和体验,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效果是以老师的评价为主;有的学校则认为,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有权利对课堂教学效果做出评价.其实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这是这门课程与其他公共课最大的不同,因此课程评价主体应该多元化,教师学生作为教学主体肯定也是教学评价的主体,但课程管理者、家长、专家、社会等均可以参与到课程评价中来,使得评价主体多元化,多方面了解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使课程教学得到更全面、更客观的评价,进而促进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2.3 评价方式过于传统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意义在于促进发展,而传统的评价方式往往注重的是教学的结果,即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比如教师是否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学生有没有掌握相关知识,评价重心仍过于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和心理素质的变化.

2.4 评价内容过于简单

传统的课程评价内容仍然集中在课程效果、课程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方案、教学资源等方面,这对于一门专业课程来说可能基本上满足教学评价的要求,但是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而言,课程的具体效果难以体现.有研究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的内容应包括以衡量学生对课程学习态度为目的的评价项目和以衡量学生内在心理成长外在行为变化为目的的评价项目.[2]态度包括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意愿、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兴趣、对课程内容的要求、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以及学生对教师教学、对教材的看法等,行为变化则包括学生适应及处理挫折能力的变化、学生对心理学知识应用能力的变化、学生对心理健康及心理问题等的理解、学生在遇到心理问题时的反应和措施.[

3 CIPP 模式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的适切性

3.1 CIPP 模式的改进功能与课程目标适切

传统的评价模式注重的是结果,而CIPP 模型不仅重视结果,更注重原因的分析和改进,这一点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的相适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方式,传递心理健康的知识和理念,使大学生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学习并掌握心理健康知识,能够意识到自身的优点与不足,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提高心理承压能力、人际交往沟通能力,不断完善自我意识,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

3.2 CIPP 模式的过程导向与课程内容适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行为训练、人格完善与生命教育为一体的课程.课程设计既有心理知识的传授,心理活动的体验,还有心理调适技能的训练,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课程教学需要大学生参与其中,并通过心理教学活动去领悟去改变.如果只对结果考察,那就严重忽视了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改变.而CIPP 模式的过程导向注重成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的统一,适切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重过程而非重结果的特点.

3.3 CIPP 模式的决策导向与课程定位适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公共课,不同时代的大学生有着不同的心理需求,不同类型学生有着不同的心理特点,比如贫困学生群体的心理特点与学习困难学生群体的心理特点是截然不同的,地域、文化、传统等差异也会让学生群体表现出不同的地域文化心理, 这就要求教育的方式方法也要做相应的改变.CIPP 模型由目标导向转变为决策导向,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为决策者改进高校创业教育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和指针.

4 基于CIPP 模式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体系

CIPP 评价模式也称为决策导向或改良导向评价模式,包含了背景评价(Context Evaluation)、输入评价(InputEvaluation)、过程评价(Process Evaluation)以及结果评价(Product Evaluation)这四种评价,是由美国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斯塔弗尔比姆于20 世纪60、70 年代提出的.[5]CIPP 评价模式的基本观点是:评价最重要的目的不在证明,而在改进.[6]所以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性质与CIPP 的基本观点非常吻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动态发展的,CIPP 评价是不断改进的,将CIPP 的评价理念和理论内容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可以构建基于CIPP模式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指标.围绕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内容,通过访谈从事心理咨询教育工作一线教师、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负责人、学校学生,综合整理访谈结果,设计基于CIPP 模式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具体如下:

4.1 背景评价

背景评价就是对所在环境资源的评价,具体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中,背景评价包括机构设置及制度建设、校园文化建设、课程设置等内容.比如学校的与心理健康相关的课程开设情况;有没有设置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机构,心理咨询中心、心理教研室等;校园文化建设有没有重视心理健康的宣传,能否给学生提供一个较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等内容.

4.2 输入评价

输入评价主要是评估资源,修正计划,帮助决策者选择最优的方式达到目标.因此输入评价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计划的设置,教学设备设施的投入;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有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体系;师资队伍的建设合理,对教师的再培训,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等内容.

4.3 过程评价

过程评价主要是通过实际过程来确定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决策者提供有效信息.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评价中,评价主要的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方式,它包括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教学内容是否科学,是否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以及与课堂外的心理咨询室等专业咨询机构是否衔接,是否与家长保持联系等内容.

4.4 结果评价

结果评价目的在于评判计划的实施,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而言,成果评价包括学生是否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是否得到实质性的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得到成长和提高.

5 基于CIPP 模式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体系的思考

5.1 CIPP评价模式更注重的是教育过程而不是教育结果CIPP评价模式以教育决策为导向,重视的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个过程而不是心理健康教育结果,但它也没有忽视结果,CIPP 评价模式把整个评价过程看成是一种工具,用来诊断教育过程中的问题,通过反馈的信息改进教育方式,解决问题.具体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上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并不是看大学生期末考了多少分,背了多少知识点.而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有没有提高,学生的情绪和行为状态有没有改变.要真实地反映学生心理状态的改变,只有从教学过程入手,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途径观察和测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的改变的.

5.2 CIPP 评价模式将教育者的能力水平和心理健康状况纳入评价体系

影响教育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传统的评价模式往往只注重教育的主体和教育的结果,而忽视了教育实施者的影响作用.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而言,教师的影响作用举足轻重.只有教师保持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才能在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更好地影响学生,才能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处理问题;教师的心理健康也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以老师为偶像,教师是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是学生的榜样和楷模.教师与学生在日常交往的过程中,教师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教师心理健康,也会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如果教师自己的心理健康都存在问题,不仅不能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严重的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影响正常的师生交往.教师的专业能力也是影响教育效果的因素之一,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方法,能否做到因材施教,课堂教学是否以学生为中心,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把握好课堂教学质量,就意味着在课堂上已经打下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

5.3 CIPP 评价模式实现由单一目标向动态的多目标的转变

心理健康是动态的、发展的,传统的单一目标评价模式不适用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种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育人工程,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以单一目标去考核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显然是不合适的,心理健康不会去比较学生与学生之间获益的多少,更不会去搞什么成绩排名,心理健康教育在乎的是学生自身的成长.因此,CIPP 动态的多目标的评价方式才能正确评价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的收获,也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总之,CIPP评价模式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相吻合,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支持,是高校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径,对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着重要的意义.

教育评价论文参考资料:

教育测量和评价杂志

教育杂志投稿

师德教育论文

教育杂志社

医学教育管理杂志

教育教学论坛期刊

本文结论,此文是一篇适合不知如何写心理健康和评价体系和CIPP模式方面的教育评价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教育评价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