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探索硕士论文范文 与返本归元:基于母题和子题互化演变/方面论文怎么撰写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探索范文 类别:硕士论文 2024-03-05

《返本归元:基于母题和子题互化演变/》

该文是关于探索类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与母题和归元和子题有关论文怎么撰写。

【摘 要】解题训练是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有效方式.问题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小学数学解题教学中,可以把问题分为“母题”和“子题”.“母题”是最原始问题,“子题”是由“母题”迁移演变衍生出的新问题.在教学中,根据“母题”,可以通过不同的策略设计出具有不同教学效果的“子题”,也可以为较难的“子题”找出较易理解的“母题”,返本归元,回溯核心知识本真,以达到促进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母题”;“子题”;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89-0037-03

【作者简介】杨宇超,江苏省连云港师专一附小教育集团(江苏连云港,222006)教师,二级教师.

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课程总目标中,关于“问题解决”方面给出的教学目标是:要使学生“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要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需要教师返本归元,回到核心知识本身,牢牢抓住解题环节的教学,发现在题目与题目之间存在着一种“迁移演变”关系,这种关系可以看成“母题”与“子题”的关系.

  一、“母题”与“子题”的内涵及演变互化

  (一)“母题”与“子题”的内涵

  所谓“母题”,是指在小学数学教学和习题训练中,使学生能掌握基础知识点的最基本的例题或习题,这些问题具有基础性、独立性和完整性.通过对这些问题加以“改造”,变换问题背景或改变叙述方法或条件,或者设计新的问题求解,就可以演变出新的问题,即“子题”.

  如在小学数学四年级“图形与几何”领域关于三角形的教学中,有这样的“母题”:如图1所示,计算三角形ABC的面积.由此“母题”可以演变出“子题”:在三角形ABC的边AC外侧有一点D,连接AD和CD,得到四边形ABCD,利用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如图2).

 图1 三角形ABC

图2 四边形ABCD

  可以看出,“子题”是在“母题”的基础上改造得到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计算四边形面积的过程中,加深理解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一般来说,“母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是原题,提出的问题比较直接;“子题”是由“母题”演变而来的,是“母题”的变式或拓展,形式可以多样.

  (二)“子题”的设计形式

  “子题”的设计形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延伸类、强化拓展类、娱乐应用类.

  延伸类“子题”是指将之前所学的知识与现在所教的知识联系起来,或将现在所学的知识与之后要教授的知识联系起来的问题.通过“子题”的承前启后作用,有助于加深学生的记忆,同时能让学生对知识点的了解更具系统性.

  强化拓展类“子题”是将“母题”分解成有关联的“子题”,分解“母题”考查知识,以分步解题的方式强化学生对某一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举一反三,拓展学生的思维.

  娱乐运用类“子题”是用学生喜欢的故事、游戏语言来描述问题,使数学语言在学生脑中形成生动的形象语言,将“母题”中的数学应用带入学生能够接触到的生活化情境当中,既方便学生理解又能增强学生对“母题”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达到深入浅出的效果.

  (三)“母题”与“子题”的关系

  “母题”是“子题”产生的源头,“子题”是“母题”在知识链上的延伸和扩展,二者有共性又有个性.若将“母题”比作一棵大树的主干,“子题”即为枝干,我们可以通过作为主干的“母题”延伸到作为其枝干的“子题”,为学生提供新的知识场景,也可以通过作为枝干的“子题”反溯回作为主干的“母题”,探寻问题的本质.“母题”与“子题”的关系见图3.

  

图3 “母题”与“子题”的关系图

  二、“母题”与“子题”演变互化的价值寻绎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知识的教学,要注重知识的“生长点”与“延伸点”……处理好局部知识与整体知识的关系.因此,研究“母题”与“子题”的演变转化,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通过对题目的归纳总结,由“母题”迁移演变出“子题”,可以增强学生迁移归纳知识的能力;通过降低或提高“母题”难度、改变“母题”表达方式、拓展应用范围,能拓展儿童思维的发散性与深刻性;通过形式迥异的“子题”回溯到同一本质的“母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逆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母题”与“子题”的演变互化策略

  (一)“母题”演变“子题”的设计策略探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设计“子题”要立足学生实际,可以遵循以下策略:

  1.“向前追溯”和“向后拓展”.

  在考查学生的新学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设计向前追溯的“子题”,将该知识点与之前所学的知识点联系起来,这样既能考查学生对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加强学生对之前所学知识的记忆,通过知识链条的链接,深化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度.

  教师也可以通过扩展“母题”知识点的运用范围,设计后延类“子题”,与之后要学习的知识点相联系,使知识系统下的知识点互相关联,从而形成一张紧密的知识网,从而拓展学生的数学视野,开拓学生思维的广度.

  2.“强化理解”和“启发应用”.

  强化理解类“子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分析问题的能力,使他们的思维有迹可循.如当“母题”要考查的知识点较多、题目整体较为复杂时,可以将题目按照一定的解题顺序分解,使学生明晰题目思考的过程,从而降低理解难度.

  教师还要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在他们能够熟练运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可以引导他们将多个知识点进行组合,提高他们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寓教于乐”和“寓教于用”.

  寓教于乐可以让我们的课堂更加丰富有趣,当学生遇到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将知识点与他们感兴趣的事情联系起来,吸引其注意力,在构造丰富而又富有乐趣的“子题”的同时,开启学生思维的联想空间.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根本目的.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数学概念或运算,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富有乐趣的表述,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达到寓教于用的目的.

  (二)“子题”溯源“母题”的迁移路径探寻

  在小学数学解题教学中,有些题目中要考查的知识点对学生来说难以掌握,此时,教师可将题目回溯到最基本的题型,返本归元,也就是从“子题”向“母题”逆向发展,通过向学生展现“母题”,使他们透过表象看本质,增强他们对“子题”的理解及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1.以学生的数学思维为原点,还原“母题”的本质要素.

  小学生的思维要经历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因此,对于较为复杂的数学符号语言类题目,可以将其按照所考查的知识点和解题步骤分解成基本题型,还原“母题”的本质要素,以简单组合题型的方式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

例1【“子题”】小明在计算算式399+(3417-□)×17时,由于粗心大意,没有看到括号,他最终的计算结果是397,那么原式的正确结果是多少?

  上题的描述较为难懂,可以将其还原成“母题”:

  【“母题”】若399+3417-x×17等于397,求x等于?此时,399+(3417-x)×17等于?

  这样,将“子题”还原为“母题”,有助于学生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求此时的未知数x是多少的问题,继而可以得出带括号的原题的正确结果.

  2.以学生的数学生活为基础,提升“母题”的思维理解.

  从题目表象提炼题目中的数学原理,回溯到具有其数学本质的“母题”,可以提升儿童对于“母题”思维的理解.

例2【“子题”】一条裤子打五折出售时卖60元,实际上以48元卖出.这条裤子实际上是几折卖出的?

  上述题目中要求几折卖出,必须知道原价是多少,如果学生对打折的概念不清楚,则很难解答.教师可以设计成代数式“母题”,或补充问题,降低难度.

【“母题”】若方程x×0.5等于60,则求x等于?此时48÷x等于?

  数学符号语言表达的算式具有抽象性,把原题进行如上转化后,将生活语言表达的数学问题与数学符号语言表达的算式相联系,应用类题目就有了代数原型,学生会更容易理解.

  3.以学生的数学学习为中心,归纳“母题”的内涵本质.

  低年级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较低,当他们面对具有共同基础知识延伸出来的“子题”出现困难时,教师可以将这些题目组织在一起,抽象归纳出“母题”的内涵本质,引导学生的解题方向,升华学生对于数学的认识.

例3【“子题”1】农夫果园今年收获水蜜桃240吨,是今年收获的红富士苹果的2倍,水蜜桃比红富士苹果多收多少吨?

例4【“子题”2】一根绸带长20米,剪去一半后又剪去剩下部分的■,这根绸带还剩下多少米?

  分析这两个题目,可以看到它们具有共同的基础知识:多少与倍数.为了使学生顺利解答,可以作如下设计:

【“母题”1】240的■是多少?

【“母题”2】10米的■是多少米?

  这样,返本归元,归纳出两道“母题”的设计,能起到提醒和指引解题方向的作用,学生的解答思路会更加清晰.

  综上所述,在教学中重视“母题”与“子题”,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设计得当的“母题”和“子题”可以兼顾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能有效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是一种针对性强、实效性强的辅助教学方法,适合推广使用.在教学时,教师应秉承数学的开放性思想,探究更多、更有效的解题教学方法,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真正实现课程标准中课程总目标在“问题解决”方面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曹才翰,章建跃.数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陈再瑞,路碧澄.数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4]涂荣豹.数学学习与数学迁移[J].数学教育研究, 2006(4):1-5.

[5]郑毓信.数学思想、数学活动与小学数学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 2008(5):36-40.

注:本文系2017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一等奖文章,有删改.

探索论文参考资料:

此文总结:本文是一篇大学硕士与探索本科探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母题和归元和子题方面论文范文。

相关免费毕业论文范文

热门有关优秀论文题目选题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