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山水方面专升本论文范文 和情系这方水土读李正培《一方山水一方情》类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山水范文 类别:硕士论文 2024-03-17

《情系这方水土读李正培《一方山水一方情》》

本文是关于山水方面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和这方水土和《一方山水一方情》和李正培有关专升本论文范文。

李正培老人的《一方山水一方情》续集即将付梓,嘱我写些读后感.捧着他一大叠书稿,作为学生的我,义不容辞,为李老所取得的成果感到由衷的高兴.仔细拜读之后,我有—些感想和体会,也想借此机会表露一下.

我与李老认识的时间不长,但却是忘年交.在交往过程中,我越来越真切地感受到他质朴无华的为人、谦虚谨慎的作风、锲而不舍的毅力和勤奋好学的精神.李老虽说已到了耄耋之年,但他耳不聋眼不花,精神矍铄,每日笔耕不辍,而且是劲头十足.多年来,他以敏锐的视觉观察社会、洞悉世间百态、感悟人生岁月,文笔变得愈发犀利.

李老与我是兴宾区同乡,他1935年出生于兴宾区古瓦清水河畔.小时候,田间地头的八哥、村头的老槐树、村尾的荷塘,夕阳下随风_飘荡的垂柳,抑或逐波的群鸭、遍地的野花都在他的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也许是家乡传统文化的积淀、纯朴浑厚的民俗民风铸就了他诚笃朴厚的品质和谦和质朴的为人.

李老喜爱山歌,喜爱诗词.在我受组织委托,组建来宾市诗词协会的时候,认识和结交了一批老年文学爱好者.其中不少是和李老一样年纪的耄耋老人,他们中有些人也许过去有过文学学习和创作的经历,但更多的人在自己以往的工作上并没有多少文学机缘.只不过是在退休以后、赋闲之时,在诗友们的互动研讨中,一点点提升了自己的文学修养,一步步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他们从以往的岗位职场上解甲卸妆,但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却没有谢幕退场.他们转换了社会角色,开启了自己的第二人生.他们跨人了文学的殿堂,在这里驰骋想象,“浮天渊以安流,濯下泉而潜浸”,享受着人的本质力量自由发挥的乐趣.他们的生命,在文学的渊泉里得到延续.对他们这样一种新的人生选择,我情不自禁地要鼓掌欢呼,大声叫好!

李老是他们当中的一员.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与李老的交往也越来越深,由于我们有着共同的爱好,在许多问题的看法上不谋而合,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于是,通过每次的交往,愈加感受到他质朴无华的为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我的心中时时把他当成一位尊敬的长者,位和蔼可亲的老师,一位善解人意的老朋友.

李老喜爱读书.读书,作为学习的一种方式,李老深深体会到读书学习对于个人、家庭、对社会都有奠大的好处.对个人来说,读书学习会使我们“耳聪目明”.在交流中,李老反复强调,读书学习不好,是非不清,就很难在政治上与党保持一致.因此读书学习,对老年人来说,十分有利身心健康.人的大脑会“用新废退”,勤学习,善思考,可以延缓衰老,对老年人的健康十分有益.学习对于家庭来说,可以培养家人积极向上的情绪,促进家庭和谐.对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能够分辨清楚,不至于糊糊涂涂.正是如此,多年来李老常常是手不释卷,李老更是注重对当前形势任务的学习,始终做到“耳聪目明”,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始终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

李老喜爱写书.纵观李老的创作,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时代精神.李老生活在来宾这片土地,乡土民情哺育着他的心灵,作品中处处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他生在农村,对与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以及自然景色,都感情强烈、体验深刻、观察细致,所以着笔自然,毫无生涩之感.

李老的作品立足于本土,做到贴近生活、贝占近实际、贴近群众,有着浓郁的家乡情结.他注重搜集地方民歌、民间故事、民间传说等等,丰富了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此同时,李老还是一位热爱生活,充满的诗人,他的山歌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来源于生活,内容丰富,文笔简练,弘道养心,应该说这与他生性淡泊,勇于进取,勤奋好学的个性有关.

厚实的功底,旺盛的精力,使年逾八旬的李老在文学创作中迸发出火一样的.每日勤奋刻苦,持之以恒,运笔不辍,常以“厚积宜薄发,大器多晚成”勉励自己,愿以此为雄心,将诗文不断化人新境,争取创造更新的辉煌.

细细品味学李老的诗句,字里行间无不体现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故乡、人文历史的眷恋以及对长辈的孝敬、对晚辈的关怀和对社会、对朋友、对领导和同事的感激和感恩.字字句句可谓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在《鳌山一游感吟》中,李老诗曰:

盛日良辰幸有缘,巧逢才女步纤纤.

夕霞美景鳌山灿,无限风光在顶巅.

兴致同来上险峰,忘思路陡步匆匆.

纤纤玉手拦腰抱,愧感余翁羞色容.

一行诗友臆弓张,喜上鳌山拜圣堂.

左右风光同照影,枝头蝶舞伴花香.

上到崖端乃觉寒,前来众士透心凉.

泻流原貌今何在?仰望天公顿感伤.

在《故乡情悠悠》一文中,李老这样抒怀:

情注故乡夏复秋,红河千古荡悠悠,陈年旧貌随流去,喜看今朝广厦楼.故乡的山水故乡情,陈年往事常忆常新.俗话说“子不嫌母丑”,“金窝银窝不比自己的草窝”.爱家爱国人之常情,孔子日:“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家齐而后治国”.有国才有家,无家何以爱国.国与家是唇齿相依骨肉相连的,爱国为大,爱家为小,欲成大业作大事必须从小事做起,万涓流水汇成大.

在《故乡景观胜址》一诗中,李老写道:

旧貌新迁景致幽,大河走往小河流;

沟溪丘岭回头转,南北西东周一游.

在诗词创作中,李老认为在语言文字上,还是以通俗为好.语言文字必须明快.让读者把作品的意境、意味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从而心领神会,动其心弦,为之受益.

平心而论,李老尽管爱好广泛,性情谦和,但他骨子里依旧没有摆脱文人的书卷气息,一生坎坷,但仍踏踏实实,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晚年生活充实快乐.“老骥骨奇心尚壮,青松岁久色愈新”(宋·欧阳修语).李老精神可赞可叹,真乃“老骥伏枥、壮心不已”啊!常言说:文如其人.在李老的作品中,我不仅看到了他对文学的执着热爱以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也充分认识了他质朴无华的为人.这部作品,内容涉猎广泛,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人生观点和文学水平.作品中,他既不盲目迷信,也不屈意讨好,坚持独立思考,坦诚地表达自己的种种看法.

中国传统文论讲究“道德文章”,人性的陆冶、人品的修炼,是写作的第一要务.有美心方能有美文.反过来说,学习写作、砥砺文章,又成为陶情养性、修炼身心的一个重要途径.这样,文学写作就又与养生保健有了一定的联系.

李老在谈及自己老有所为、坚持写作的经验时候说,每当自己苦心撰写的文字被白纸黑字印在刊物上,使自己获得一种成就感、生命价值自我实现的愉悦感,这是最好的保健药、最有效的养生方.人的精神集中到一项有意义的生命活动,全神贯注,收视反听,就会忘却人间烦恼,忘却利锁名缰,心灵进人一个高尚清纯的境界.能进入这样的境界,实在是最好的养生!

我想,老人们一旦没有了学业的压力,没有了事业的烦恼,没有了功名利禄的诱惑和角逐,人生啊,是如此从容、真实、美好!在人生的晚霞金晖中,像李老这样卸掉了生活重担,放下了职场压力的银发文友,聚集在一起,切磋文艺、谈笑古今,这是何等的快乐逍遥!这样一种养生之道,值不值得在全社会提倡、推广?站在这个角度来看,我要说,这里没有排行榜,没有奖级奖金,没有贬抑褒扬.只要你写了,你写的是真情实感,就是好文章.至于说缺点和不足,按写作法则和艺术标准衡量,当然都有不少可以挑剔指责的地方.比如有些作品文体特征还把握不好,有些作品主题立意还有待斟酌,有的叙述略嫌杂乱,有的语言还显浅显粗糙.但这些都是在今后的写作实践中,可以慢慢领悟和克服的.

“保持您的童心和稚趣,保持您再现生活的灵气,继续心口相随,心系群众,永远以一颗年轻的心观察世界,以一枝不枯的笔书写心灵,您就一定能够永远活在诗意的生活中,永远活在生活的诗意中!”这就是我想对李老说的话,同时也祝愿李老在文学的沃野中保持自己的生命之树长青!

山水论文参考资料:

此文总结,此文为关于这方水土和《一方山水一方情》和李正培方面的山水论文题目、论文提纲、山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