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图书馆界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和图书馆界的17年相关论文范文素材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图书馆界范文 类别:硕士论文 2024-03-21

《图书馆界的17年》

该文是关于图书馆界相关论文怎么写跟图书馆界和研究有关论文范文资料。

摘 要图书馆界对“17 年”的研究十分薄弱.较早将“17 年”分阶段研究的是黄宗忠,以后有谢灼华、程焕文、吴仲强、张树华、张久珍等在图书馆史研究中加以阐述;马恒通等从图书馆学基础理论方面亦有所论述,而概论性著作中通常都有相关内容的阐述.在研究课题方面,有范并思、周文骏、王红元、索传军等相关成果.图书馆界对“17 年”的研究已经经过了两个阶段,目前已进入“深入研究”的第三阶段.

关键词17 年图书馆史学术思想史现代

引用本文格式吴稌年,图书馆界的“17 年”研究[J]. 图书馆论坛,2018 (9):60-68.

1 “17年”的含义

1.1 “17年”的含义变化

“17 年”是特指1949 年10 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前这一特定的历史阶段.关于这一阶段历史的称呼有多种.较早的是以“前17 年”称之.开始,经过大字报、大辩论、破四旧、全国大串联、武斗等阶段后,到了大联合阶段,成立军管会、工人阶级占领上层建筑,开始了文化、教育等领域的斗批改.在工农兵上大学、管大学期间,开展了对所谓“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批判.这期间“17年”作为一条“黑线”而被不断批判,“前17 年”之称谓也在文化、教育、思想等领域较为广泛地流传.因此,最初的“前17 年”是贬义词,是作为贯彻执行资产阶级反动路线而加以批判的一个阶段.

从20世纪80年始,随着拨乱反正,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实事求是之风大发扬,开始反思、批判、评价、总结“17年”之历史,此时则完全推翻了“17年”的贬义,进入到了开始从历史实事求是的角度,力求用马列主义、思想、理论和唯物辩证法对这一特定的历史作出评价,因此,这一名称还较为广泛地沿用着,但其内涵已完全不同于中对这一词组的理解.例如,1990 年代张器友的《要正确评价“”前17年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提出如何对这一阶段进行评价的问题.2009 年罗志田的《前“十七年”中国史学的片断反思》研究了如何打破史学研究中对“前17年”的失语状态,并对这一历史阶段进行反思,影响较大.

1.2 “17年”的不同名称

改革开放后我国学术界开始探讨研究“17年”的历史,对这一历史阶段用了若干不同的名称.(1“) 建国初17年”.比如,韩小兵、刘雪萍的《建国初17年青海省普通中学外语教育发展考略及思考》(2008)、王艺儒的《建国初17年甘肃扫盲教育研究》(2010)、刘小娟的《对建国初“17 年”文学思潮的反思》(2011).与此表述基本一致的还有“建国头17年”,如胡建华的《关于建国头17 年高等教育改革的若干理论分析》(2000)、林宇的《建国头17年中小学公民教育课程改革探析》(2014);“新中国前17年”,如席富群的《新中国前17年中国对农业地位认识的演变》(2000)、高红雨和王文燕的《论新中国前17年战争电影》(2012)、朱平的《新中国前17年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及其影响探析——对1949-1966年高教改革的考察》(2012).

(2“) 建国后17年”.这一专用词组大致在21世纪初得到较多运用,如安曹的《新中国成立后17年新诗创作中的伪浪漫主义》(2002)、方长安的《建国后17 年译介外国文学的现代特征》(2003)、周文玖的《关于建国后十七年史学思潮的认识》(2003)、薄运玲的《试论建国后17年河南农村社会教育的经验与教训》(2004)、汤兆云的《建国后十七年我国人口政策评析》(2005)、王国辉的《对建国后17 年我国成人教育体系变革和发展的回顾与思考》(2006)、王子韩的《建国后17 年福建文艺工作的发展及其基本经验》(2006)、陈武元和洪真裁的《建国后17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评价与启示》(2007)、李向影和宋艳丽的《建国后17 年中国人物画发展的现实思考》(2007)、李松的《经典化批评的现代性历史元叙事及其悖论——以建国后17 年文学批评为中心》(2007)、马德翠的《新中国成立后17年小说中的和谐理念》(2007)、董明和吴宙的《建国后17年科学的史学思潮的兴起与发展》(2008)、张丽欣的《简述建国后17年的国家大规模收集档案的史实及特点》(2009)、赵乐的《建国后17年少数民族电影音乐研究——以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为例》(2010)、王献玲的《建国后17年课程改革及历史反思》(2013).

(3“) 建国17年”和“17年”.较早的是“建国17年”,如王余的《建国17年文学创作论纲》(1999)、郑必颖的《建国17 年人物叙事诗简论》(2003)、彭小玲的《建国17年中国艺术歌曲演唱风格的探索与启示》(2004)、徐华春等的《建国17年与“”时期“大众化”审美趣味对比研究》(2011)、孙成林等的《建国17年我国体育设施政策研究》(2013).随着对这一时段历史阐述、研究不断深入,一个更为简洁、约定成俗、学界和民间都能理解且不会产生歧义的新词——“17年”逐步成为对这一历史阶段的总称.较早在研究论文标题中表述“17 年”的是张声源的《对“17年”学校德育的反思》(1989年),该文分析了“17年”学校德育教育的经验与教训,取得的成就和消极方面.1993 年李道新的《从语用学角度看17 年文学语言的公众化、社会化趋向》研究了“17 年”中的文学.进入21 世纪后,“17年”逐步成为史学界的一个专用语,如赵天才的《17 年革命历史题材小说中的神话思维》(2004)、孟祥武的《探求茅盾对17年作家作品论的魅力》(2005)、方长安的《新中国“17年”欧美文学翻译、解读论》(2006)、方长安等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新中国“17年”的传播研究》(2006)、张馨艺等的《解析新中国“17年”电影中的人物形象》(2006)、徐宝峰的《新时期文学创作对17 年文学传统的悬隔与会通——从刘勰的“变通”思想谈起》(2006)、李颖慧等的《中国17年电影“类型片”浅谈》(2007)、卢玉玲的《“想象共同体”与翻译的背叛——“17年”霍华德·法斯特译介研究》(2009)、温潘亚的《论17 年历史剧创作中女性话语的形态与特征》(2009)、李明德的《“17年时期”<人民文学>的审美探索》(2010)、欧阳峻的《从启蒙者到依附者——“17年诗歌”诗人角色的易换》(2012)、陈其泰的《正确评价新中国17 年史学道路》(2013)、吴国如的《论“17 年”知识分子叙事的启蒙话语及其艺术张力》(2014)、张雨的《自然表达与时代伦理——论17 年时期的民歌改造》(2014)、贺如文的《论“17 年”中国乡村文学中的美德叙事》(2015).

1.3 “17年”成为主流

进入21 世纪10 年代后,“17 年”的表述逐步占据主要位置.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陈其泰2013 年发表的《正确评价新中国17 年史学道路》评价了“17年”的成就与不足,针对“目前学术界对于‘十七年’史学道路的评价存在很大分歧”[1],评价了中国现代史学发展壮大,取得大量成就和经验,总结了坚持普遍原理与中国历史实际相结合的方向、充分尊重前人成果,吸收古代文化遗产中优良成分,同时学习近代实证史家的精髓,以及摒弃和清除教条主义的危害等.这些研究逐渐将新中国成立始至前这一阶段历史归结为“17年”的表述.

2 图书馆对“17年”的研究

从广义上而言,对“17 年”的研究早在1950 年代就已开始,当然,是作为“当代史”而加以研究的.主要是一些对专题或工作的综述,以及综合性综述.

2.1 在现实中的当代史研究

1953 年毛春翔的《解放后本馆收藏善本记略》和金天游的《本馆图书分类的历史回顾与前瞻》等是对个体图书馆在解放后的工作总结与理论上的探讨.1957 年廖延唐的《建国以来我国图书馆推荐目录工作的评述》则表明对专题工作研究的深入,这方面的研究为以后一些学者所重视,如《从一些统计数字来看八年来的书目索引工作》(李钟履,1958)、《全国图书联合目录编辑组工作进行情况》(李钟履,1959)、《十年来读者工作的回顾》(张树华,1959)、《十年来书目工作的发展》(北大“书目工作”研究小组,1959)、《两年来的中心图书馆工作》(莹泉,1959)、《联合目录工作的成就及其展望》(邓衍林,1959)、《上海图书馆的十年》(上海图书馆,1959)、《黑龙江图书馆事业十年》(黑龙江图书馆研究辅导部,1959)、《我国图书分类法发展的情况》(刘国钧、史永元,1959)、《十年来成都市图书馆》(成都市图书馆,1959)、《北京大学图书馆六十年》(许世华,1962)、《北京图书馆与朝鲜主义人民共和国交换图书十周年》(林敏,1963)、《武汉大学图书馆五十年》(黄宗忠、谢灼华,1963)、《十五年来我国图书馆的干部培养工作》(徐家麟、黄宗忠、陈光祚,1964)、《五年来我国图书馆书目工作的回顾》(郑如斯等,1964)、《十五年来我国文献工作的蓬勃发展》(袁翰青,1964).这些研究造就了当时研究的积淀,活跃了学术氛围,同时也注重对整个图书馆事业的研究,如《十年来的图书馆事业》(北大“图书馆事业史”研究小组,1959)、《五年来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和成就》(刘国钧、张树华、纪国祥,1964).这些成果说明了对研究建国以来图书馆工作与理论发展的重视.

2.2 两次研究小

(1)建国10 周年集中产生了一批较有质量的研究文章.当时的公开出版物《图书馆学通讯》《图书馆工作》开设专栏,刊载一大批相关文章,促进了对新中国10 年来的总结研究工作的开展.可以说,在本身“17年”阶段中,用“当代史”的形式开展的研究主要是在这一小中形成的.

(2)以武汉大学、北京大学的图书馆学系为主体的学者,在撰著图书馆史过程中产出的成果.1957 年起图书馆界开始将中国图书馆学史和中国图书馆事业史列入重点研究范畴.根据《1956- 1967 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草案(初稿)》要求[2],1962 年以前写出《中国图书馆学史》《中国图书馆事业史》,1967 年以前分别写出上述各种较详细的近代史和现代史.在此东风鼓舞下,1959 年10 月,《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第4期发表的《我国十年来的图书馆事业》较为全面地总结了解放后10 年来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史,是一篇质量上乘的图书馆事业“当代史”的研究成果.是年《武汉大学学报》亦发表了《关于图书馆事业史研究的几个问题》.同时,根据课程改革计划,北大和武大分别对中国图书馆事业史原有的教材进行新编,从而诞生了北大的《中国图书馆事业史讲稿》(初稿),1960 年完成《中国近代现代图书馆事业史》,并铅印出版.武大图书馆学系亦于1959 年编写《中国图书馆事业史》(初稿),1962年完成修改稿,并于4月定稿印刷.尽管第二个小在研究论文方面要少于前一个小,但是,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已向前跨越了一大步,成为我们当今研究图书馆“17年”的宝贵资料.

3 20世纪70年代起对“17年”的研究

1970 年代起,图书馆界和其他学界开始将“17年”作为一个新中国成立后重要的历史阶段加以研究.从研究成果的形式来看,包括新中国成立后的图书馆史研究、专题研究、概论性的著作中的论述、图书馆史类著作中的有关论述、有关研究项目中的论述、学位论文中的论述等.21世纪以来出现了一些专门论述“17年”的成果.

3.1 黄宗忠较早以解放后的图书馆史的形式加以研究,将“17年”分阶段研究

黄宗忠于1979年在《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发表《新中国图书馆事业三十年》,在拨乱反正、正本清源、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图书馆迈进的时期,迫切需要总结我国图书馆事业建设的发展过程、主要成就、经验教训,以便加速实现图书馆事业的重点转移.此时黄宗忠以建国30 周年为契机,撰写发表该文,对30 年的图书馆事业从分期的角度将其概括为“两个阶段、两次变革、四个时期”.其中“17 年”经历了两个时期:1949-1957年的稳健发展时期和1958-1965年的波浪式前进时期[3],认为尽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有起有落,呈现波浪式的前进方式,但是这一阶段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新中国图书馆事业50 年》、《新中国图书馆学研究60年的回顾与展望》等进一步加强了对“17 年”的研究.其中,前文将“17 年”取得的成绩融入到各个专题中加以阐述;而在后文中,将前30 年划分为三个阶段,其中“17 年”划分为两个阶段:1949-1958 年的图书馆学研究恢复与初步发展阶段;1959-1966 年试图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图书馆学体系阶段.从中可以看出,“17年”发展过程中,图书馆事业发展阶段的划分和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发展阶段的划分总体上是一致的,但还是有所区别,体现出了图书馆事业史和图书馆学术思想史的研究有所不同.

对新中国成立后的整个阶段加以研究的成果,还有《新中国图书馆事业40 年》(鲍振西、许婉玉、李哲民,1989)、《新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历史启示》(于韵、于鸿儒,2000)、《新中国图书馆学研究六十年》(吴慰慈、张久珍,2009)等.对图书馆事业的研究,鲍振西等将“17年”分为两个阶段:1949- 1953 年的改造阶段;1954-1965 年的全面建设阶段.在断代的时间上,有了自己的认识与判断.吴慰慈和张久珍则从图书馆学术史的角度论述了建国60 年的状况,简述了建国初期的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突出了若干重点,如1956 年南京首次举行图书馆学科学讨论会、刘国钧提出的“要素说”,以后又有“矛盾说”,以及全面学习苏联之风之影响、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开展的学术批判等[4].

此时更多是通过专题对“17年”进行研究与评述,如图书馆管理、图书馆史、图书馆学研究对象、图书馆学体系结构、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图书馆学教育、中苏图书馆事业的交流与影响、各类型图书馆事业、图书馆服务理念、图书馆学方法论、图书馆史的历史观、图书馆学翻译事业、个体图书馆的发展.较早在图书馆管理方面的研究中涉及“17年”内容的,是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的杜毅,他1987 年发表的《新中国图书馆管理的独特道路》针对“17 年”这一历史阶段,将其划分为1949年10月-1955年的起步阶段,以及1955-1966年的发展阶段[5],并对两个阶段进行简述.

3.2 谢灼华、程焕文等在图书馆史研究中对“17年”的分析

谢灼华认为,在“17年”这一历史阶段中,对图书馆史的研究重点主要是1956-1966 年这一阶段[6],主要在图书馆史研究内容、历史分期的讨论、历代私家藏书的研究等专题中论述了“17年”图书馆史相关的主要成绩.程焕文、王蕾的《影响20 世纪中国图书馆史学研究的八位史家及其代表著作——谨以此文恭贺图书馆史学家谢灼华教授70 华诞》主要在“具有深远影响的三位史料整理专家”“具有国际影响的三位中国图书史专家”“具有学科影响的两位中国图书馆史学专家”等章节中论述了这些代表人物在“17 年”中取得的学术成果[7],丰富了对“17年”的研究内容.其他如彭斐章对建国后图书馆学教育的研究,范兴坤对“17年”中50年代中苏图书馆事业交流及影响的研究,王世伟对图书馆服务理论的研究,都对“17年”的相关内容加以简述.

3.3 从图书馆学基础理论角度阐述“17年”的发展

以马恒通为代表,他在图书馆学研究对象、图书馆学体系结构、基础理论与研究等领域,尤其是对研究对象问题的研究,更是形成特色,在这些研究成果中,除《新中国图书馆学研究对象争鸣六十年——一个“知识说”的视角》一文外,都将50 年代由刘国钧进一步提出的“要素说”作为论述的基点加以研究,在对图书馆学体系结构研究中亦是如此.尽管在研究成果中并没有专门划分“17 年”这一阶段,但文中涉及对“17年”研究成果的论述.比如,《新中国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争鸣综述(1949-1989)》一文中,即从刘国钧提出的“要素说”到对其观点的争鸣,再续说“矛盾说”的提出与争鸣[8].

3.4 概论性著作论述的内容

从大范围上讲,“17年”期间所产生的,如《社会主义图书馆学概论》《图书馆学引论》《普通图书馆学讲稿》《图书馆学基础》等著作都包括在内,但是从对“17 年”整体研究的角度出发,则要从改革开放后出版的此类著作算起.

较早对这方面有所论述的是1980 年代初由四川省图书馆学会主编的《图书馆学概论》(1983),第三章第二节“新中国图书馆三十年”,主要论述“17年”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简况.以后在阐述“17年”的发展研究中,多采用分期分阶段的研究方法,从而将其融入图书馆史研究.其中多数是将“17 年”划分为两个阶段:1949-1956 年(或1957 年);以及1957(或1958)-1965年(或1966 年),如桑健编著的《图书馆学概论》(1985)、吴慰慈等编著的《图书馆学概论》(1985)、杨筱玉编著的《图书馆学基础》(1989).其中,有的将两个阶段进一步细分,如杨筱玉将1949-1952 年划分为国民经济恢复阶段、1953-1957 年稳步向前阶段;吴慰慈等将1957(或1958)- 1961 年波浪式发展前进阶段,1962-1966年调整、巩固、充实、提高阶段.另有将30 年直接划分为一个发展阶段,南开大学图书馆学系等编的《理论图书馆学教程》即是如此.该书将这一时期确定为中国图书馆学初步发展起飞阶段,尽管书中有“反映了建国后十七年的图书馆学研究的丰硕成果”[9]的描述,但并没有对“17年”专门论述,而是在各个专题中一带而过.

对“17年”的分期中,产生了图书馆事业与学术思想划分不同的情况.黄宗忠编著的《图书馆学导论》,1986年由湖北省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和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内部出版,大获好评;增删、调整部分内容后,1988 年由武汉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图书馆学思想发展”一章第五节是“新中国图书馆学研究概况”,将新中国图书馆学研究分为三个阶段:

1949-1956 年、1957-1976 年、1976 年以后,简述了“17年”中国图书馆学的研究状况.又在“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建设与发展”一章中专设“新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过程”一节,其中将“17年”划分为两个阶段:1949-1957年稳健发展阶段、1958-1965 年波浪式前进阶段.从图书馆事业史和图书馆学术思想史出发,对于“17年”研究的分期,确有不同分期存在,这也成为研究“17年”中一个重要的问题.

20世纪末产生了从图书馆学发展的角度来研究包括“17年”在内的发展.徐引箎、霍国庆合著的《现代图书馆学理论》从图书馆学术史角度,将中国近现代图书馆学理论研究概括为三次,“17年”即是“过渡的第二次”,主要从学术成果、学术代表人物等方面加以研究,并分析了这一次的主要特征,认为:“也许,第二次最主要的成就依然是培养了一代学者,积蓄了第三次勃兴所必需的中坚力量.”[10]王子舟在《图书馆学基础教程》中亦有图书馆学发展的三次、图书馆学代表人物、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等章节,有对“17年”研究的简述.

3.5 在图书馆学史专著中的研究

1991 年吴仲强等所著《中国图书馆学史》出版,标志着我国第一部以“中国图书馆学史”命名的著作产生.书中设有“中国当代图书馆学史”一节,主要从图书馆学、藏书学、图书分类学、目录学、版本学、文献学、图书馆学教育等方面简述1949年以后至80年代我国图书馆学的发展概况.该书为专题布局,内容也侧重于学科史,不够全面.时隔20 余年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编、中国图书馆学会编著的《中国图书馆学学科史》出版,第三编“中国图书馆学在当代的发展”中主要有两章内容阐述“17 年”的发展,其中第六章“图书馆学理论的繁荣与发展”主要论述了“17年”的发展,包括理论研究的一次热潮、为科学研究服务思想的确定、图书馆实际工作的需要、学习苏联之风的兴起、阶级斗争思想的全面渗透等;在第七章“中国图书馆学教育的发展历程”中阐述了图书馆学教育调整与合并及发展阶段.这是一部通论性的图书馆学学科史,因此,不可能对“17年”进行深入细致的专门研究,但已开始涉及较多的内容.

3.6 在图书馆史专著中的研究

有2 部著作是值得关注的:其一,张树华、张久珍合著的《20世纪以来中国的图书馆事业》2008 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15 章,477页,其中1-4章为近代内容,130页;仅一章(即第5章)为现代内容:1949-1976年我国的图书馆事业,34 页;80 年代后共10 章,313页.无论是从篇幅还是内容来看,该书都采取了相对的“厚今薄古”的方法,将着力点放在当代,其中对建国后30 年的研究最薄弱;但是,从已有的成书中可看到已是论述得较多内容的一部著作.该书把“17 年”划分4 个阶段加以论述:(1)1949-1956 年,通过对旧有图书馆进行接收整顿、大力加强图书馆的服务活动、工会图书馆大发展、1955 年发布《关于加强与改进公共图书馆工作的指示》等加以概述.(2)1956-1958 年,进一步明确各类型图书馆为科学研究服务的方针和服务对象;制定《全国图书协调方案》;各类型图书馆加强为科学研究服务工作等.(3)50 年代末(1958-1960 年)的一次挫折.(4)1960-1966 年,调整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速度与规模;进一步明确图书馆的任务与服务对象;着重抓紧内部工作整顿;国家科委和关注为科学研究服务的文献保障问题;加强图书馆员基本功的训练等.与此同时,对图书馆读者的服务等工作单独进行论述.

迄今为止,由国家图书馆牵头组织,集中了国内一批学术大家领头撰著的《中国图书馆史》是笔者见到的论述“17年”最为详尽的著作.这是一部试图全面阐述中国图书馆史的宏著,其中第三卷是“现当代图书馆”卷,用了两章阐述“17年图书馆史”.第一章: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图书馆(1949-1956),分为新中国对旧有图书馆的接收和改造、各类型图书馆、图书馆制度建设与业务建设、图书馆学研究与教育、苏联图书馆对中国的影响等方面来论述.第二章:新中国建设时期图书馆(1957-1965),分为《全国图书协调方案》的制定、政治运动对图书馆的影响、各类型图书馆、图书馆业务基础工作、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开展、图书馆学教育与研究等方面来论述(根据2014年3月“中国图书馆史”征求意见稿).

3.7 科研项目促进了对“17年”的研究

由范并思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课题成果”——20 世纪的图书馆学(批准号01JA870005)于2004年出版,书名为《20世纪西方与中国的图书馆学——基于德尔斐法测评的理论史纲》,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该书将“17年”作为论述内容范围,但并未对“17年”作整体的研究,而是突出若干重要事件,如“全国图书协调方案”、“什么是图书馆”的讨论、图书分类的理论与实践等,概括了当时的成果.

周文骏、王红元的《中国图书馆学研究史稿(1949年10月至1979年12月)》一书,是全国社会科学基金通过“当代中国图书馆学史”立项并资助研究经费,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出版经费的一部著作.该项目“从立项到出版,整整花了八年,还不算立项之前的准备例如文献调研等时间在内”[11].可见这是一部耗费周文骏等人大量精力之作.该成果根据图书馆学学科史的特征,没有专门研究,而是把图书馆学的知识按照当时的一般认识归纳成11 个专题,分为12个篇章,分三个段落加以阐述:1-4章,偏重理论研究;5-8 章,偏重方法研究;9-12章,偏重历史研究.每章中的问题和材料,大致以时间为序介绍和排比.

2013 年龚蛟腾发表的《新中国三十年图书馆事业的变革与迷茫》是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社区图书馆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编号11CTQ005)、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基层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1YBA298)和湖南省图书馆学会重点项目“中国图书馆学思想史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主要论述了“17年”图书馆事业的转折,包括确定社会主义图书馆学理论、建立图书馆管理的计划模式、形成图书馆事业的官办体制、树立为无产阶级服务的理念等;总结取得的成就,包括图书馆类型自成体系、图书馆数量急剧变化、图书馆事业建设的协调与合作、图书馆业务工作的全面发展等;阐述了不足,包括图书馆办馆运动的急躁、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转向、图书馆学专业教育的萎缩;分析了应吸取的教训,包括尊重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律、健全图书馆事业行业制度、加强图书馆事业交流合作、促进图书馆学科自主发展.

4 三个研究阶段

综观上述,至今对“17年”的研究已经过二个阶段,目前已进入第三阶段.

4.1 第一阶段:1970年代末至21世纪初这一阶段主要的研究成果包含在三种形式和内容之中.

(1)图书馆史的研究.这一研究由黄宗忠于1979 年拉开帷幕.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逢十周年大庆的惯例,对新中国成立30 周年的图书馆发展史进行了研究,这是一种对传统的继承.在新中国成立第一个十周年之机,图书馆界就涌现出了一批佳作,由此而为界内称道,并在随后继承下来.由于新中国成立20 周年之时,中没有公开进行深入学术研究的条件,因此,在30 周年时,黄宗忠承历史之任,撰写了具有代表意义的佳文,总结了建国30 年来图书馆事业学术的发展史,以后在新中国逢十周年大庆之日,亦多有类似重量级研究论文出现,可见这一做法已逐步形成“传统”“惯例”.这一类文章的研究内容不断丰富,研究视点不断扩大,尤其是专题的研究文章不断增多.在研究中,通常将“17年”划分为二个阶段加以研究,有的还在每个阶段中再细分.这些成果形成了这一时期研究的主体.

(2)概论性的著作.这类著作不可能详细研究“17年”发展阶段的事业与学术,都对这一历史阶段的发展进行了简述,其中有两部著作在这方面的论述较有特色.黄宗忠编著的《图书馆学导论》将“17年”中的图书馆事业发展史与图书馆学术发展史进行了不同的划分,从而表明了图书馆事业史与图书馆学术史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应当分别加以研究.徐引箎、霍国庆合著的《现代图书馆学理论》并没有追求完整的发展史,而是采取核心部分加以集中研究的方式,即专门论述图书馆学,通过产生在“17年”中的“过渡的第二次”的研究,让人们深入了解当时的事件、人物等的历史内涵,从较高的层次概括出这一时展的主要特征与成就.

(3)开始对学科史的探索.吴仲强将“17年”的学科发展纳入到整体的学科发展史中加以研究,分别从各个不同的专题中论述、研究了“17年”这一阶段的发展概况.

这一阶段的总体研究薄弱,在图书馆界,对“17年”的研究还没有提到议事日程上,对我国现代图书馆史的研究还远没有对近代图书馆史的研究热衷,成果也远没有对近代图书馆史研究的多,这一现象似乎不符合在史学界已形成的“厚今薄古”的原则,其中原因是值得深思的.

4.2 第二阶段:21世纪初至10年代中期

课题研究的加入加快了对“17年”研究的步伐,也加快了这类成果的产生.范并思等人的专著成果的产生可谓开始了这一新的研究历史阶段,周文骏等的专著则具有这一时期的标志性意义.

由索传军组织编著的《中国图书馆学学科史》使我国图书馆学学科史研究方面获得了一次质的飞跃.这些著作已开始将“17年”作为中国图书馆学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加以论述与研究.在图书馆史研究方面出现的两部著作都将“17年”列为重要的研究范畴加以阐述,从而推进了对“17年”的研究.但是,这一阶段最大的不足是:还没有产生专门研究“17年”的力作,主要是将“17年”纳入图书馆史发展的一个阶段中加以研究,而且研究的篇幅、内容严重与“17年”的历史地位、发展不符.在这一阶段的图书馆史研究中,对近代图书馆史的研究成果大大超过了对“17年”图书馆史的研究成果,其原因大致有:(1)经历过“反右”运动和“”的前辈,不太愿意多回忆这段历史.(2)对一些必然会涉及到的与业务学术无法脱离关系的运动研究的掌控、把握难度较大,这一情况在第一阶段时尤为突出.(3)60 后的年轻人,没有经历或当时还小,对这一段历史没有多少记忆,缺乏经历而要其研究,就必然要依靠阅读大量史料作支撑,这一时期又恰恰还没有重视搜集、整理出版“17年”史料,对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史料出版工作却大见成效,这成为这一时期重研究近代图书馆史、轻现代图书馆史研究的主因之一.可见,要加快对“17年”的研究,搜集、整理、出版相关史料的工作是十分紧迫而重要的.

4.3 第三阶段:深入研究阶段

2015 年起,对“17 年”的研究终于在前期的积累中跨入了深入研究的阶段.进入这一阶段,在理论研究方面主要有三件成果作为标志.(1)王子舟发表《1957 年图书馆界的言论及遭遇》,是文属于思想史、运动史范畴.这一沉重的、敏感的话题多少年来都没有在图书馆界内展开过专题研究,因此,发表这类文章是需要勇气的.王子舟进行了大量资料的梳理和一些见证者的求证.全景式描述知识分子早春的来临、双百方针的贯彻落实、图书馆界的鸣放、创建建国以来言论最为自由的时期、形势急变围剿图书馆界的攻势,通过典型人物如王重民、向达等的遭遇,分析了批判的全过程:“反右斗争的步骤按照蒙受之罪的法学家江平先生所说,一般是分四步走:‘揭露、批判、斗争、认罪.’”[12]论述了图书馆界的结局.我们必须把这一运动纳入整个社会大背景下加以考察,研究这一运动的发生、发展和对图书馆事业的影响,从而总结出经验教训.

(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西学东渐’与‘文化反哺’:中美图书馆事业交流史研究(1903-1949)”(项目编号:14YJA870003)的研究成果之一《存史观变:图书馆史领域的“十七年史”研究》是谢欢的成果.该文是图书馆界首篇在篇名中出现“17年”一词的论文,是一篇研究“17年”图书馆史的专文,通过对近代图书馆的研究,延伸到现代图书馆史研究,通过与史学界研究的对比,发现了现代图书馆史研究中的重大不足:“史学界对1949-1966年这一时间段的研究有一个特定的称谓——十七年史学,十七年史学已成为史学史重要研究领域,然而图书馆学界对于这十七年的历史尚缺乏足够的重视”[13],由此呼吁图书馆史研究者加强对“17年”的关注与研究.通过梳理图书馆界对“17年”的研究情况,指出图书馆界研究“17年”史的零散的、不够深入的现状,保存史料、了解历史真实面貌是研究“17年”的基础,只有基础牢固,才会避免认识偏差,避免造成观点之误.该文指出研究“17年”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我们是时候重新审视、研究这十七年的历史了!”[14]

(3) 《高校图书馆工作》6 期连载由吴稌年、顾烨青撰述的1950 年代图书馆事业史,全方位对“17 年”图书馆史进行研究.将“17 年”的图书馆史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阶段;1953 年-1956 年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阶段;1957-1959 跃进再跃进、服务广开展、研究难深入阶段,以后还将刊载1960-1966 年5 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阶段,大致以时间为序、以主题为分,突出重点,包括业务、制度建设、人才培养、读者工作、分类编目、苏联专家指导、具有里程碑意义的1956 年、图书馆出版物等内容,也对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加以论述,如1957年的“全国图书协调方案”.文中对一些图书馆参加的运动加以研究,如反右运动、拔白旗、插红旗的影响,1957 年下半年开始的下乡上山运动以及随后开展的跃进运动、迎接国庆十周年、学习著作运动、技术革新与技术革命运动、基本功大讨论、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四清运动等,以图书馆事业史为主,以学术思想史为辅,全面地、初步地研究了“17年”图书馆事业史.

参考文献

[1] 陈其泰. 正确评价新中国17 年史学道路[J]. 史学理论研究,2013 (2):143-147.

[2] 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1956-1967 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草案(初稿) [M]. 北京: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印,1956:48-50.

[3] 黄宗忠. 新中国图书馆事业三十年[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 (5):68-76.

[4] 吴慰慈,张久珍. 新中国图书馆学研究六十年[J].图书馆杂志,2009 (5):3-11,15.

[5] 杜毅. 新中国图书馆管理的独特道路[J]. 图书情报工作,1987 (6):1-5,37.

[6] 谢灼华. 评建国以来中国图书馆史研究[J]. 图书与情报,1989 (3):5-14.

[7] 程焕文,王蕾. 影响20 世纪中国图书馆史学研究的八位史家及其代表著作——谨以此文恭贺图书馆史学家谢灼华教授70 华诞[J]. 图书馆论坛,2005(6):59-63.

[8] 马恒通. 新中国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争鸣综述(1949- 1989) [J]. 中国图书馆学报, 1991 (4):31-36.

[9] 南开大学图书馆学系,等. 理论图书馆学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6:121.

[10] 徐引箎,霍国庆. 现代图书馆学理论[M]. 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114-118.

[11] 周文骏,王红元. 中国图书馆学研究史稿(1949 年10 月至1979 年12 月)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后记.

[12] 王子舟. 1957 年图书馆界的言论及遭遇[J]. 高校图书馆工作,2015 (2):72-83.

[13][14]谢欢. 存史观变:图书馆史领域的“十七年史”研究[J]. 图书馆建设,2015 (3):4-7,12.

作者简介吴稌年,江南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

收稿日期2017-11-01

(责任编辑:吴卫娟;英文校对:杨继贤)

图书馆界论文参考资料:

图书馆文献

图书馆期刊

图书馆论文发表

图书馆学刊

图书馆杂志

图书馆建设杂志

回顾述说:本文是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图书馆界和研究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图书馆界本科毕业论文图书馆界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