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地理信息类本科论文范文 跟徽州族谱数据化相关问题以人物和地理信息为中心相关论文范文检索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地理信息范文 类别:硕士论文 2024-02-28

《徽州族谱数据化相关问题以人物和地理信息为中心》

本文是关于地理信息相关论文范文检索和族谱和徽州和地理信息有关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摘 要 蕴含于徽州族谱中的人物和地理信息数量巨大,对深入了解徽州地域发展史及构建中国传统社会的地域成长史具有多方面的价值,但目前这一潜在优势并未完全转化为学术研究的现实价值.文章以构建区域成长史的学术研究问题意识为导向,借鉴CDBD和CHGIS处理人物和地理信息的技术路径,探究存世徽州族谱中人物和地理信息的数据化,推动徽州地域人口史、历史地理学、社会关系史以及区域成长史的研究.

关键词 徽州族谱 人物信息 地理信息 数据化

引用本文格式 王开队. 徽州族谱数据化相关问题——以人物和地理信息为中心[J]. 图书馆论坛,2017(2):10-17.

The Digitalization of Huizhou Genealogy

——Focusing on the Information of Characters and Geography

WANG Kai-dui

Abstract Huizhou genealogy contains a huge amount of character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which is valuable for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 history of Huizhou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the historical construction of regional growth in traditional Chinese society. But this potential advantage is not fully converted into the real value of academic research. Oriented by academic research on constructing regional history and armed with 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chniques of character and geography,it becomes possible to digitalize the information concerning characters and geography from Huizhou genealogy,thus promoting the research on the population history,historical geography,history of social relations and regional history of Huizhou.

Keywords Huizhou genealogy;character information;geographic information;digitalization

徽州族谱(徽州谱牒名目繁多,有家谱、家乘、家典、家记、家传、宗谱、统谱、统宗谱、会谱、会通谱、世谱、支谱、族谱等数十种名称,为叙述方便,本文以“族谱”统称)是徽学研究的基础文献之一,其中蕴含的海量人物和地理信息对构建中国传统社会的地域成长史具有多方面的价值,然而长期以来并未得到充分利用.徽州族谱是徽学研究亟待开发的新领域,如何有效利用徽州族谱中蕴含的人物和地理信息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面对海量的徽州族谱中的人物和地理信息,传统历史学的文献整理和利用技术存在一定的困难,但在数据化时代则可借助数字人文理念和新技术对其进行数据化处理,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1 徽州族谱的价值与开发利用现状

徽州作为中国传统社会后期的典型区域之一,其文化发端于汉唐,成熟于明清,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以宗族、理学、徽商互为犄角的社会结构形态,三者当中又以宗族为内核.清人赵吉士云:“新安有数种风俗胜于他邑:千年之冢,不动一抔;千丁之族,未尝散处;千载谱系,丝毫不紊.”[1]卷十一故有学者称徽州为“徽州宗族社会”[2].正因为徽州宗族发达, “奠世系、序昭穆”,维系宗族的重要纽带的族谱在徽州也就有了特别的意义.

1.1 徽州族谱的价值

宋元以降,徽州地区重视族谱的修纂.由于徽州自然地理条件比较封闭,世家大族迁至徽州后较好地保存了族谱文献.宋崇祯十七年《重修郡北济阳江氏宗谱》序曰:“歙以山谷为州也,其险阻四塞几类蜀之剑阁矣.而僻在一隅,用武者莫之顾,中世以来兵燹鲜经焉,以故故家旧牒多有存者.”①“家旧牒多有存者”的客观条件使徽州宗族在迁居地较容易重新编织血缘谱系,这种谱系历史悠久,世系清晰而不紊乱:“族又各有宗谱,支派必分昭穆,以序高曾云礽.世系千年不紊,故皆比户可稽,奸伪无所托足.”②“其谱系悉分昭穆之序,毫不紊焉.”③对现存徽州族谱的具体数量虽然有一些争议,但普遍认为约2000余种[3-5].谱牒学家王鹤鸣表示:“徽州地区家谱以其数量多、质量高而成为上海图书馆家谱园地中的一朵奇葩.”[6]徽州家谱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1)文献价值.中国族谱滥觞于先秦,宋代大体成熟,明清达于鼎盛.现存徽州族谱大多编于明清及民国时期.从内容看,除著录完整的谱系外,还有与宗族相关的文献,特别是明中期以后增加了祠堂、祠产、族规、村图、祭祀、行辈联、余庆录、领谱编号等内容.现存徽州族谱收录的文献大致可分为谱论类、制度类、史实类、文学类、民俗类、图景类等[4],类型丰富,文献价值巨大.

(2)历史价值.徽州族谱以徽州宗族为记载中心,内容涵盖徽州宗族生活各个方面,如谱系传承、宗族规模、宗族迁徙、宗族人口结构、宗族及社会伦理、宗族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等,不少内容反映了传统社会晚期徽州的地域文化、政治经济生活,呈现了传统社会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基层状况.由于徽州宗族组织发达,各个宗族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徽州族谱对各个宗族间的关系多有反映,可以说是研究传统社会晚期以血缘为纽带的地域基层社会的信息库,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3)现实价值.进入近代后,我国很多地区的传统文化遭受破坏,但徽州地理环境相对封闭,传统文化多有保留.时至今日,重视血缘这一文化现象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文化传承、家庭及社会伦理修养、社会自治等方面.现存徽州族谱保存了大量的谱系传承信息,蕴含着丰富的伦理修养、社会自治等信息,这对当下的社会稳定、文化传承等具有重要意义.

1.2 徽州族谱开发利用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利用徽州族谱在诸多领域展开研究并取得一些成果,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关于徽州族谱自身的研究,包括徽州族谱存世数量与馆藏情况、徽州族谱的内容和体例、徽州族谱的纂修及相关理论、徽州族谱的特点和价值;二是利用徽州族谱的内容开展相关研究,重点是徽州族谱与徽州宗族、徽州族谱与徽商、徽州族谱与徽州社会风俗,以及利用徽州族谱中的佃仆制、名人序跋与佚文、契约文书、族规家训资料等开展的专题研究.

为便于检索、查阅和利用族谱,国内外的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和学术研究机构编制了诸多族谱目录,尽管很多编制工作并非专门针对徽州族谱,但不少牵涉徽州族谱.1983 年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的《美国家谱学会中国族谱目录》收录3140 种家谱缩微胶卷,其中徽州家谱100种.1997 年中华书局出版由国家档案局二处等联合编制的《中国家谱综合目录》收录徽州家谱700 余种.2000 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上海图书馆馆藏家谱提要》著录1949 年前的徽州家谱467 种.2008 年上海图书馆出版的《中国家谱总目》(全10册)收录宋元以来的徽州家谱达1300 余种.

近年一些机构开始从事涉及徽州族谱或以徽州族谱为专题的数据化工作.前者如寻根网、上海图书馆、美国犹他州谱牒学会,实现了目录检索和部分内容浏览,但基本是文献名称、作者、版本等传统文献检索功能.后者如由法国远东学院、中国国家图书馆、安徽省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徽学研究中心等联合制作“徽州家谱数据库”.法国远东学院米盖拉女士与中国国家图书馆鲍国强先生共同主持,先编制“徽州家谱项目表”,主要从印刷史的角度采集家谱数据,涉及徽州家谱的谱籍、纂修者、版本、版记、版式、刻工、写刻特征、纸张、装订、序跋(包括作者、时间)等,然后在此基础上建设“徽州家谱数据库”,收录了中国国家图书馆所藏徽州家谱243种286部的信息.作为该项目研究成果,米盖拉与朱万曙合编的《徽州:书业与地域文化》(《法国汉学》第十三辑)于2010年由中华书局出版,收录了来自印刷史、文化史、社会经济史和文献学等领域的专家探讨印刷与徽州地域文化关系的著述.

整体而言,尽管学界在徽州族谱以及利用徽州族谱开展徽州区域历史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徽州族谱的数据化也得到初步开展,但徽州族谱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仍有待拓展,数据化更处于起步阶段.

2 综合性区域史视野下的徽州族谱人物与地理信息

徽州族谱是因血缘、地缘关系形成的文献,因血缘关系存在的人物信息包括远祖、始祖、始迁祖、后世谱系传承等,因地缘关系存在的地理信息包括初居地、始迁地、迁徙地以及相关的居住地、坟茔地、族产地等.面对如此丰富的信息,要实现更好的开发利用,首先应有明确的问题意识,不仅要了解徽州族谱对徽学研究的基础性意义,亦要掌握徽州族谱中的人物、地理信息与构建徽州区域成长史之间的关系.

2.1 徽州族谱对徽学研究的基础性意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借鉴年鉴学派的史学理念、融合其它相关理论与方法的区域史研究异军突起.由于研究者在知识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路径上存在差异,学界对区域的界定以及区域史研究的学科属性、内涵、对象、目的、路径等存在争议,但学界基本认同综合揭示不同区域的历史发展脉络及其演变机制是区域史研究的主要任务之一.20世纪30年代就有学者开始从事徽州历史研究,随着20世纪50年代徽州文书大规模面世,以徽州区域社会历史为研究对象的专门性学问——徽州学(或徽学)横空出世.徽学得以成立的根本原因,一方面在于徽州是传统社会晚期的重要区域之一,具有代表性;另一方面是由于徽州有其他地方难以企及的文化遗存,包括数量庞大的文书、族谱等传世文献,以及类型丰富、保存相对完整的各类遗迹.徽学研究在徽商、徽州宗族、徽州社会经济、新安理学、徽州朴学、徽州教育、新安医学、新安画派、新安技艺、徽派建筑、徽州人物、徽州文献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涉及徽学的基本文献整理、学科理论构建、学术团体建设等基础性工作亦有长足进展.但与大多数区域史研究一样,徽学研究存在注重专题研究而对综合研究关注不够的问题,产生令人诟病的“碎片化”现象.徽学研究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需要从历史研究对象本身出发去综合考虑,即最大程度地避免将研究对象割裂开来,注重对研究对象进行综合性研究,当然这是极不容易的事情.

我国传统社会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形成的不同地域的集合,由家庭构成家族,由数量不等的家族或家庭构成地域,进而由地域构成民族国家,这一路径在不同历史时期大致相同.然而,由于传统史籍主要以记载帝王将相和著名人物为主,记载基层民众的史料不多,系统反映某一血缘与地缘契合并能完整保存下来的史料更少.在这种情况下,依据某一族谱或几份族谱从事某一家族的个案研究相对容易,但若要通过某一区域内众多家族的历史构建某一地域的演进史,以此来实现地域与国家的历史互动考察,则很困难.显然,上述研究对基础史料的要求很高,不仅要求史料具有连续性、完整性、丰富性,还要求史料具有系统性,可以系统、完整地反映一个地域社会的连续性演变.就此而言,徽州地区十分突出.如前所言,徽州拥有丰富的文化遗存,其中“徽州族谱(家谱、宗谱)以现存族谱时间最早、明代族谱数量最多、族谱体例多样等独特性,在中国谱牒学上占据重要地位”[7].开辟新领域、寻找新路径、发掘新史料成为徽学研究的新课题,而整理研究徽州家谱是新一轮徽学研究的重要基石[5].徽州族谱数量众多,具有连续性,内部联系较紧密.以上海图书馆藏徽州族谱为例,程姓68种、汪姓64种、吴姓47种,大致反映了历史时期徽州宗族的比例关系.以上述族谱为基础,结合文书(特别是归户性文书)、方志、文集等地方文献,有可能重构徽州的地域演进史,窥见我国传统社会晚期的社会发展脉络.因此,徽州族谱于徽州地域史构建以及我国传统社会晚期区域与国家关系之考察可谓至关重要.

2.2 徽州族谱中人物、地理信息与徽州区域成长史的构建

徽州族谱中的人物和地理信息丰富.比如,歙县西沙溪汪氏族谱:“族之有谱,上以征祖宗之渊源,下以绵子孙之血脉,族大丁繁,非有谱以统之,何以光前而裕后也……将四十余年之人丁尽皆收续,一十八代之阙略备悉载登.今幸告成,由迁西沙溪以来,年历三百,丁发四千,支支祖妣循序而求,恍如列眉,派派子孙按籍而稽,快同指掌.”④“吾族有经商为客,有携家侨寓,有置产迁居,如浙江、江西、河南、山东、湖广、广东、广西、四川及本省十四属府州县乡镇,自八十一世至八十八世在在都有,一处未到,遂不能全,所以家谱当三十年一修,庶见闻所及,方无遗漏.”⑤足见西沙溪汪氏族人相关信息记载之详尽.婺源余氏宗族规定:“迁徙内乡外郡,凡属远年近日、迁居出继及商贾外方、娶妻生子之类,必登记详明,庶不至三五代后支派无稽.”⑥十分注重对族人信息的详细记载.绩溪华阳邵氏宗族规定:“子孙有迁徙者,详注迁某处.”⑦这些都表明徽州宗族修谱时高度重视血缘、地缘信息.正因为如此,徽州族谱质量上乘、内容丰富.比如,明代程敏政编纂的《新安程氏统宗世谱》合44支、通52代,入谱者逾万人,可谓新安程氏详尽的发展史.

上述信息对构建徽州地域成长史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数量庞大的徽州族谱中的人物和地理信息进行数据化处理,整合其它相关文献,有助于综合揭示历史时期徽州的区域成长脉络及其演变机制.(1)通过对徽州族谱中大量具有血缘关系的人物信息的提取和处理,从微观上揭示历史时期徽州地域内不同姓氏由家庭到宗族的成长历程,梳理出不同宗族在徽州的成长历程,进而综合构筑历史时期徽州地域内的宗族成长史.(2)通过对徽州族谱中大量人物关系的提取和处理,包括血缘关系、婚姻关系、社会关系,完成不同宗族在内部、外部关系上的纵向、横向梳理,并以此为基础,通过对不同宗族关系史的综合梳理,完成徽州地域内宗族关系史的考察.(3)通过对徽州族谱中大量人口信息的提取和处理,包括姓名、性别、生卒年、血缘关系、居住地、迁移信息,形成对不同宗族人口的性别比例、寿命长短、家庭结构、人口分布、迁移轨迹等史实的认知,通过对诸多宗族人口变化纵向和横向上的考察,形成对徽州地域人口史的系统认知.(4)通过对徽州族谱中大量宗族成长信息的提取和处理,包括宗族形成及发展、宗族人口规模及其变化、宗族生产生活方式及其变化、宗族空间占据及其变化、宗族与外部世界联系及其变化,掌握不同宗族在徽州地域内的变迁,特别是不同历史时期其对于徽州地域内相关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利用和开发,综合考察徽州地域成长史的轨迹及其变迁.

3 CBDB、CHGIS对徽州族谱中人物、地理信息开发利用的镜鉴

对徽州族谱中大量的人物、地理信息进行开发利用并非易事,这是徽州族谱研究多以个案研究为主的重要原因.近年数字人文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人文社科研究领域.在欧美中国历史人文数字研究领域,CBDB和CHGIS引人瞩目,前者主要是对人物信息的数据化处理,后者主要是对地理信息的数据化处理,二者可以实现有效整合,这对系统整理挖掘徽州族谱中的人物和地理信息具有镜鉴意义.

3.1 CBDB与CHGIS概况

人是历史的创造者,一方面古代对人物的记载非常重视,《史记》开创的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是我国古代史书的标杆,之后有关人物的记载在方志、碑刻、文集、学案、登科记、题名录、谱牒等史籍中得到充分发挥,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宗教乃至民间人物等信息在史籍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另一方面对各类人物的研究蔚然成风,近代以来与之相关的人物辞典层出不穷.纪传体史籍对人物的记载是按照人物的生平,以时间为顺序,将传主重要的经历联缀而成.这一记载方式对了解人物生平具有重要意义,但也存在问题.比如,对传主材料的取舍,由于作者有主观倾向,导致相关记载不完整;再如,没有入传人物的记载材料一般很分散;更为重要的是,由于这一记载方式以时间作为纵向坐标,如果想提取传主的家庭关系、亲属关系、社会关系、学缘关系等专题信息,就需要在分散的材料中逐一寻找.无论是传统历史人物相关的史籍,还是近现代以来的各类人物辞典,上述问题都很明显.按照学术的基本逻辑,任何历史人物都生活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和社会关系之中,对历史人物的认知不仅应了解其生平经历,亦应对其随着时间变化而产生的生活空间及其各类关系的变化有充分的认知,这是历史人物研究应努力的方向.

基于解决不同历史人物在特定时间、空间中的各类复杂社会关系,CBDB运应而生.CBDB全称China Biographical Database(中国历代人物传记数据库),是一种在线关系型数据库(亦有离线数据库,以Access数据库形式为依托).CBDB的数据最初源自郝若贝(Robert M. Hartwell,1932-1996)教授的个人搜集.CBDB主要由哈佛大学包弼德教授主持,由哈佛燕京学社、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合作编辑.CBDB的目标是利用中国历史上的各类人物资料,重现单一历史人物于多脉络中的面貌,如某个历史人物的本籍和寄籍、具有一定的官品和官职,以及作为家族网络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研究者可以通过CBDB探讨某个特定地方在科举和出仕方面的表现,或将某特定时空下的个人著述联接起来,或作为其他研究目的之用.CBDB除可作为人物传记的参考资料,亦可作为统计分析与空间分析之用.截至2015年4月,CBDB收录约36万人的传记资料,时间断限为7~19世纪.

作为历史进程中时间、空间、人物三维之一的地理信息,在我国史籍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地理信息记载始于《尚书·禹贡》,至《汉书·地理志》奠定基本格局,此后历代正史多有以“地理志”“郡国志”“郡县志”等命名的,专门以地理信息记载为中心的史籍形式出现.随着后世史籍发展,各类总志、方志、山川志、河渠志等记载地理信息的史籍形式层出不穷.此外,作为地理信息重要载体的地图也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形成了总图与区域图、综合地图与专题地图等并存的格局.进入近代后,历史地理学演变成为专门学科,促进了对古代地理信息的研究.然而,由于历史时期地理现象变化过于复杂,地理信息量过于庞大,加上关联性要素过少等限制,要获取连续地理信息变化非常困难.不仅如此,由于以往多注重政区这一地理信息的记载,对其它地理信息关注不够,使地理要素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性凸显不够.以1949年后我国历史地理学最重要的成果——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为例,只能从中获取若干时空断面的政区信息,不能获取不同时空断面下各类地理现象连续变化的信息.如何有效表现各类地理现象的连续变化及其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基础性地位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在这一背景下,CHGIS应运而生.CHGIS全称China Historic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2001年1月8日启动,由罗斯基金会资助,参加项目的研究机构主要有哈佛大学、复旦大学、格林菲斯大学.CHGIS依据GIS技术表达基础地理信息空间分布及其变化,提供最简洁的数据查询、检索、数据地图编绘和用户数据连接等功能.CHGIS的优点是各个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可以修改和更新.用户下载CHGIS数据后,可按中国历史上任何时间检索行政单位和聚落,创建特定时间和特定地区的用户电子地图,还可以加入自己的数据作空间分析和专题制图,或按自己的兴趣建立特定的统计模型.目前CHGIS1.0已经发布,未来将建立连续的时间序列,并描述地名、行政建置和其他基础地理要素的变化,最终目标是建立一套灵活的工具和数据处理技术.

尽管CBDB和CHGIS是两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但相互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CBDB收录的人物不仅可以单独检索利用,相关数据还可以直接与CHGIS对接,即某一人物的相关数据包括其仕宦、亲属、社会关系等,大凡含有地理信息的均可直接在CHGIS平台上呈现,并且可以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实现了将人物及其亲属、社会关系等置于特定的时空之下.传统人文科学研究仅有文字或图表表达形式,但基于数据库的新型研究不仅表达方式更直观、更多元,而且由于数据库规模大,使用新型分析工具能大批量地处理数据,催生出新的研究思路和研究领域.

3.2 对徽州族谱人物和地理信息开发利用的镜鉴

以历史呈现、历史研究的基本问题意识为导向,不仅可以实现人物、地理信息的最大化呈现,还可以使二者有机结合,以可视化方式呈现单要素(如人物中的行迹、交游或地理中的政区)或复合要素(如不同类型人物在特定时空背景下的行为)在某一特定时空背景下人物或人群的空间网络关系,这是CBDB与CHGIS结合的最大特色.相较于传统历史学研究注重人物与时间的二维方式,CBDB与CHGIS的结合能将时间、空间与人物这一三维方式置于历史研究过程,并用大数据、可视化方式呈现;就综合性区域史研究而言,有助于揭示以人物为中心、在连续时空断面下对区域成长的内在驱动.从基本历史逻辑来说,人们所看到的历史均是由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在特定时空背景下行为积累的结果,以人物为中心来展现连续时空断面下的行为情景及其演变过程符合基本历史逻辑.

徽州是典型的高移民区域,外来移民是徽州历史进程的主要推动力.就徽州历史研究而言,若要揭示徽州的区域历史成长历程及其演变机制,就必须厘清不同历史时期徽州人群的空间占据、空间分布、空间开发及其各种空间网络关系.实际上,历史时期徽州不同人群的空间占据、空间分布、空间开发及其各种空间网络关系演变史就是一部徽州区域成长史.以徽州著名的汪氏为例,明清以后徽州盛行“十姓九汪”之说,可见汪氏在徽州地区的重要地位,但汪氏并非一开始就在徽州占据重要位置,其进入徽州并演变为徽州最重要的望族之一有一个过程.这一过程既包括汪氏人口的不断增长,也包括汪氏在徽州以及徽州以外地区空间分布上的扩散.徽州的其他姓氏也大多如此,因战乱等进入徽州之初只是占据徽州某一部分,但随着时间推移,在徽州不断扩散、演变,在此过程中不同姓氏在徽州的空间占据及其内部的空间网络关系不断变化,如同一宗族内部的迁徙、对不同空间的资源开发利用;同时,不同姓氏之间在徽州的各种空间网络关系亦因此不断变化,如宗族之间的空间竞争、社会网络空间关系.因此,揭示不同宗族在徽州的空间演变过程是研究徽州区域成长史的核心问题之一.借鉴CBDB与CHGIS结合的理念,将徽州族谱数据化,以徽州族谱中的人物为核心,揭示不同历史时期不同人物及人群的空间活动及其空间网络,以连续时空断面方式予以可视化展示,揭示徽州区域的成长过程及其演变机制,对徽学研究和徽州区域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4 徽州族谱中人物、地理信息数据化涉及的问题

4.1 可行性

(1)从研究基础来说,20世纪80年代以来,徽学研究成果丰硕,涉及历史时期上徽州社会的方方面面,其中徽州宗族研究成果尤其令人瞩目.近年来,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千年徽州家谱与徽州社会变迁研究”为代表的一系列重大项目的立项,推进了利用徽州族谱开展徽州历史文化研究的深入,比如《徽州文化大辞典》顺利出版.相关研究成果为徽州族谱中人物、地理信息的数据化打下了基础.针对徽州族谱自身、涉及的人物、地理等信息,亦有不少工具书可资参考.徽州族谱中有不少徽州方言,徽州方言具有“十里不同音”的特点,辨识不易,所幸黄山市档案局开发了“徽州方言语音数据库”,这有利于徽州族谱中的人物、地理信息数据化工作.

(2)从技术路径来说,CBDB和CHGIS进行了长期的技术摸索,拥有丰富的针对人物和地理信息的数据化处理经验,能为徽州族谱中的人物和地理信息数据化提供借鉴.一些机构开展的家谱数据化工作,特别是法国远东学院、中国国家图书馆、安徽省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徽学研究中心等联合研制的“徽州家谱数据库”,能为从问题意识角度开展徽州家谱人物、地理信息数据化工作提供借鉴.

(3)从材料收集和利用来说,尽管目前缺乏对徽州族谱的详尽统计,但随着“中国家谱总目”等涉及徽州族谱的成果问世,利用各种信息检索手段能够对存世徽州族谱的数量、藏地等状况进行整体把握.与此同时,近年国家启动古籍再造工程,各地藏书机构纷纷进行古籍数据化处理,徽州地区再现修谱热潮,均为系统地收集徽州族谱材料提供了便利.

4.2 基本原则

(1)时空一致性.徽州族谱中的人物和地理信息的处理和呈现应统一时空,保持人物和地理信息的定时、定位基本特征.

(2)信息的规范化表达.在对徽州族谱中的人物和地理信息系统考察的基础上,准确界定相关信息的内涵和外延,进而对信息进行规范化表达.

(3)分散式与集中式相结合.以基本问题意识为导向,结合徽州区域历史研究和徽州族谱研究的需要,既要满足徽州族谱中单一要素人物、地理信息挖掘与呈现的需要,也要满足其多层次、多领域人物、地理信息集中挖掘与呈现的需要.

(4)兼顾专题信息挖掘与文本直观呈现.在满足以问题意识为导向,对徽州族谱中的人物和地理信息进行系统挖掘与呈现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徽州族谱内容的丰富性以及在信息处理时的误差性,提供针对特定信息的相关徽州族谱的原文文本影像,以利于数据库信息的修正和拓展.

4.3 面临的困难

在当前,人文学者与工程学者之间存在专业隔阂,加上其他因素,徽州族谱中的人物和地理信息数据化面临一些困难.

(1)识读和提取问题.尽管图像识读技术已实现对相当部分古籍文字信息的直接识读和提取,但由于徽州族谱中存在大量稿本、抄本,有些并不完整,还有一些记录夹杂着方言,要直接识读和提取文字信息,现有图像识读技术并不能完全做到,需要设计新的技术路径.作为已成为历史的知识载体,徽州家谱中的很多知识并不为今人熟谙,其识读和提取既须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亦牵涉历史学、考古学、文字学、图像学、信息学等诸多学科,不能一蹴而就.

(2)考释问题.数据库的构建基础是基础材料的考释,大多数文史类专题数据库的构建也主要是运用已有研究成果.截至目前,徽州族谱的开发利用和研究成果不是太多,徽州族谱中的绝大部分信息仍未得到考释,难以直接用于识读和提取.就徽州族谱中的人物和地理信息而言,只有少数人物信息较完整,其它则比较单一;与此类似的是,只有少量地名可以利用今天的地理坐标进行精确定位,族谱中大量的古地名已经湮没,坐标定位困难.由此看来,徽州族谱中人物和地理信息考释是极其艰苦的工作.

(3)整合问题.对徽州族谱中人物和地理信息进行整合,既要兼顾信息学基本原理及数据处理的主要技术,也要重视学术研究本身的问题意识导向,这需要对以徽州族谱为中心的徽学及相关学科发展导向有明确的认识和定位,从而在基本理念及技术路径上为徽州族谱中的人物和地理信息整合做好顶层设计.

CBDB从初具规模到如今已成为收录36万余人的庞大人物专题数据库,经历了30余年;CHGIS从启动到今天初具规模,也经历了10余年(若要算上基础材料的整理则更久).它们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昭示着徽州族谱的人物和地理信息数据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注释

①方祖善. 歙淳方氏柳山真应庙会宗统谱·卷二 方氏家谱序[Z]. 乾隆十八年刻本,上海图书馆藏.

②景曾. 黟县志·卷四[Z]. 康熙二十二年刊本,安徽省图书馆藏.

③国华,江德新. 重修郡北济阳江氏宗谱·郡北济阳江氏宗谱序[Z]. 崇祯十七年年刻本,安徽省图书馆藏.

④汪志奇. 新安歙西沙溪汪氏族谱·康熙谱成告祖文[Z]. 道光二十九年刻本,黄山市博物馆藏.

⑤汪志奇. 新安歙西沙溪汪氏族谱·重修族谱凡例[Z]. 道光二十九年刻本,黄山市博物馆藏.

⑥余星源. 婺源余氏统谱·卷首凡例[Z]. 隆庆二年刻本,上海图书馆藏.

⑦邵兰. 绩溪华阳邵氏宗谱·卷首凡例[Z]. 宣统二年刻本,安徽省博物馆藏.

参考文献

[1] 赵吉士. 寄园寄所寄[M]. 周晓光,刘道胜,点校. 合肥:黄山书社,2008.

[2] 唐力行. 徽州宗族社会[M].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

[3] 徐学林. 徽州存世谱牒及其开发利用[J]. 江淮论坛,2000(4):99-105.

[4] 谈家胜. 近二十年徽州家谱文献研究的学术审思[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130- 136.

[5] 徐彬. 家谱研究的意义与方法——以明清徽州家谱为例[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13-14.

[6] 王鹤鸣. 上海图书馆馆藏徽州家谱简介[J]. 安徽史学,2003(1):92-94.

[7] 常建华. 谱牒学与徽学离不开徽州族谱[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6):77-78.

作者简介 王开队,男,博士,安徽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安徽大学徽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心研究人员.

收稿日期 2016-11-19

(责任编辑:刘洪)

地理信息论文参考资料:

生物信息学论文

电子信息工程毕业论文

地理教育期刊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论文

国家人文地理杂志

移动信息期刊

综上所述:该文是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族谱和徽州和地理信息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地理信息本科毕业论文地理信息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