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大班科学方面论文范文集 与巧设探究陷阱有效提升幼儿认知纸箱先生过生日大班科学领域主题活动实践和反思方面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大班科学范文 类别:硕士论文 2024-02-11

《巧设探究陷阱有效提升幼儿认知纸箱先生过生日大班科学领域主题活动实践和反思》

本文是关于大班科学方面论文范文例文和纸箱和巧设和过生日相关论文范文例文。

空气就存在于我们身边, 而我们却看不见、摸不着、离不开,如此神奇的现象是幼儿非常感兴趣又急切想探知的科学奥秘.如何将这无影无踪的空气变得可以感觉可以触碰,如何突破常规的教学方式,让幼儿直观地感受空气的存在,是我一直在思索的问题.

有一天,因接收的快递纸盒破损,孩子们无意间挤压纸盒时感受到有风从破损处吹出来,这种现象引起了幼儿极大的兴趣.他们纷纷玩起了挤压纸盒的游戏,从中感受风的力量.《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为幼儿提供一些有趣的探究工具,用自己的好奇心和探究积极性感染和带动幼儿.纸盒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看到孩子们兴致勃勃地玩着挤压纸箱的游戏,我想,能否借助纸盒这个有趣的探究工具生成一个和空气有关的科学活动呢? 基于此,我决定以纸箱作为科学活动的切入点,将纸箱拟人化,设置了“纸箱先生过生日”的游戏情境,并尝试运用设疑、猜想、操作、实验、比较等方法开展科学领域的主题探究活动.

由接收快递按压纸箱产生空气的现象促发灵感生成活动,到遵循游戏化、科学性设置活动的原则, 我一直注重将游戏情境贯穿于探究活动的始终.同时,通过开开心心过生日、拍拍打打吹蜡烛、大嘴小嘴来比赛等三个环节的不同设计,引导幼儿主动发现纸箱先生能吹灭蜡烛的现象,激发幼儿对不同大小洞口的纸箱挤压出风的力量强弱状况的探究.对“纸箱先生能吹灭蜡烛”的探究从单个纸箱的探索实验到纸箱上不同大小洞口的对比实验,探究活动在幼儿的操作体验中层层深入.最后,引导幼儿运用所学的科学原理来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并采用直观形象的方法,凸显探究过程的趣味,同时注重变“无形”为“有形”,让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变得可视可感.

为了让幼儿对实验探究活动的印象更为深刻,我在他们的探究活动中从操作方法、思维方式和难点突破三个层面,用提问的方式有意无意地给幼儿设“陷阱”、出难题,引导他们以逆向思维的角度跳出“陷阱”,思考解决难题的方法,促使他们在探索、思考、辨析的过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在操作方法上巧设“陷阱”

教师给幼儿提供的操作材料往往会给幼儿一种思维暗示, 让幼儿顺理成章地操作而没有挑战性.如何巧设陷阱,让幼儿在“吃一堑,长一智”中让操作变得富有挑战和多样性呢?

活动中,我在幼儿初次实验拍打纸箱先生吹灭蜡烛环节设置了“陷阱”:“只有拍打顶部才能吹灭蜡烛,是吧?”个别幼儿不幸掉入“陷阱”,回答“是”.此时, 我并没有马上评价他们的回答是否正确,而是接着让他们尝试寻找不同的方法.幼儿通过进一步尝试发现,除了拍打顶部,拍打两侧甚至用力锤纸箱也可以吹灭蜡烛.由此,他们知道了只要挤压纸箱就能让纸箱里的空气产生冲击力而吹灭蜡烛.在这个尝试操作的环节,由于提供的操作材料并不多,幼儿初步尝试难于打开思路,操作易单一,缺少创新.于是,我设计了“只有拍打顶部才能吹灭蜡烛”这个问题“陷阱”,使某些幼儿“误入其中”,再通过有意识的引导幼儿质疑和不断尝试,让幼儿走出“陷阱”,推翻先前的结论,从而在辨误中学会创新和多样化操作材料.

二、在思维定势中巧设“陷阱”

一般来说,人们思考问题常常会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对于缺乏经验积累的幼儿更是如此.因此,要突破幼儿的思维定势, 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的内容,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巧妙设置教学“陷阱”,引导幼儿开拓思路,发散思维,同时通过跳出“陷阱”的各种尝试和探索来提升学习的品质和深度.如:在幼儿知晓了各种吹灭蜡烛的方法后,教师又设置了“纸箱先生来挑战”的情境,让幼儿探索大嘴、小嘴两位纸箱先生“他们谁吹灭的蜡烛多”的问题.在这里,教师就已经巧妙地设下了“陷阱”.因为根据幼儿的思维定势,他们往往会回答“大嘴先生”吹灭的蜡烛多———“因为大嘴先生的嘴巴大, 所以吹灭的蜡烛多.”幼儿这种基于思维定势的认知显然是有待商榷和验证的.拍打纸箱,空气会被压出洞口,由此产生的风能吹灭蜡烛,这是大家尝试出来的结论,但这个结论并不能证明“纸箱上的洞口越大,吹灭的蜡烛就越多”.教师正是从幼儿的这个认知误区来设置“陷阱”,由此引发幼儿猜想、试误、验证,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 即大嘴纸箱先生嘴巴大,当我们拍打他的时候空气会从嘴巴的四周分散开,风的力量会变弱,能吹灭的蜡烛就少了.而小嘴纸箱先生呢,因为嘴巴小,当我们拍打他的时候,空气冲出来的力量会更集中、更强劲一些,因而吹灭的蜡烛反而比“大嘴”先生多了一些.这种充满探索性、验证性,同时又极具趣味性的操作活动,有助于培养幼儿思维的发散性, 有助于培养他们多角度思考、多维度验证并坚持认真有序、严谨求证的科学态度.

三、在突破难点处巧设“陷阱”

本次科学探究活动的难点是:如何让幼儿真切地感知拍打纸箱会让纸箱里的空气流动,从而产生风.为了让幼儿突破这个探究活动的难点,达成预设的三维目标,我在这个难点处也巧妙地设置了一个“陷阱”———“纸箱先生吹灭蜡烛的秘密就是拍打纸箱”.拍打纸箱,确实能吹灭蜡烛,但这个拍打的动作是否就是蜡烛被吹灭的秘密呢? 显然不完全是.因为掉入这个“陷阱”,幼儿就会下意识地在尝试中思考,为什么拍打纸箱可以吹灭蜡烛? 幼儿在尝试后虽有所感悟,但因为知识经验的限制很难突破这个难点.这时,教师就通过出示装有白烟的纸箱先生,让幼儿仔细观察在拍打纸箱的过程中有什么有趣的现象发生.在演示中,幼儿很容易就发现,拍打纸箱时里面有白烟冲出来.教师在这里将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通过白烟这个媒介变得有形可见, 让幼儿很快就理解了蜡烛被吹灭的过程和原理,从而轻松地突破了本次活动的难点.

在此次科学活动中, 教师在多个层面设置的“陷阱”,巧妙地起到引领幼儿学会积极反思、主动尝试、不断验证,并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科学探究方法.这种引领,让幼儿一步步地跳出教师设置的“陷阱”,从“错误”走向“正确”,让他们在不断的探索中逐步丰富自己的知识, 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通过课后的延伸活动,教师引领幼儿继续在生活中探索相关问题,让他们运用所学的科学原理来解释生活中出现的类似现象.这种延伸处理,既是对本次科学活动经验的链接,又为后续幼儿在生活中的更多发现和运用提供了铺垫.

专家点评(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张敏)

在我国教育领域, 自21 世纪初开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正逐步成为主流的教育思想.而且,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教育界越来越关注促进学生形成能适应社会变革的核心素养,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围绕这一主题的课程改革一直就没有停止过.

在这场深刻的教育改革中,幼儿教育工作者深刻地认识到: 对一个人的发展来说,“学会学习”是其最重要的核心素养.幼儿教育必须引导幼儿喜欢学习,自小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在幼儿园课程改革中,教师不仅仅要注重“教”,还需要更加关注幼儿的“学”,要让幼儿的学习活动充满快乐的体验,并变成满足他们好奇心的活动.该案例主要亮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直接感知操作方法上的“陷阱”.教师通过设置陷阱来引导幼儿尝试寻找不同的操作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 幼儿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尝试,知道了通过挤压纸箱的方法可以让纸箱里的空气产生冲击力来吹灭蜡烛.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善于帮助幼儿战胜学习与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并给予充分的肯定与鼓励, 引导幼儿把学习和生活结合起来,让每一位幼儿在收获成功体验的同时,被赋予了作为学习者的自信和尊严.

2.亲身实践思维定势上的“陷阱”.教师运用不断的追问, 鼓励幼儿在有趣的操作过程中,激活思维,一步步深入地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教师有意识地按活动预设计划设置陷阱,以自己的教育机智捕捉生成新的问题,在推动幼儿操作的实践中充分相信幼儿的学习能力,并注重关注幼儿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的培养,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3.动手操作教学难点处的“陷阱”.在动手操作时,教师给予幼儿充分表现、表达与探索的空间,让幼儿很快就理解了蜡烛被吹灭的操作过程和科学原理,从而轻松地突破了本次活动的难点.在活动延伸环节,鼓励幼儿在玩中学、用中学、思中学,巧妙地告诉了幼儿: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责任编辑廖林

大班科学论文参考资料:

给排水科学和工程论文

科学期刊

海洋科学期刊

科学教学论文

科学杂志社

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专业导论论文

综上而言:此文是关于大班科学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纸箱和巧设和过生日相关大班科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